重磅|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08-02 10:20網信靜海

關注天津廣播 昨天

日前

《關於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

正式出臺!

該《意見》明確了

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

的發展定位

到2025年

天津作為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

更加凸顯

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入

世界前20位

到2035年

天津港成為世界一流港口

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一步提升

貨櫃吞吐量力爭達到3000萬標箱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出臺《關於加快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該《意見》明確了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發展定位,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服務「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陸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及現代化的國際航運樞紐,將從推進港口合理分工、精準完善基礎設施、創新多式聯運體系、提升開放服務水平、大力提升智能化水平、促進安全綠色發展、促進港城融合發展等方面重點推進。

到2025年,天津作為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更加凸顯,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入前20位,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6億噸,貨櫃吞吐量達到2200萬標箱,集疏運體系基本完善,多式聯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口岸營商環境和航運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到2035年,全面建成智慧綠色、安全高效、繁榮創新、港城融合的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天津港成為世界一流港口,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一步提升,貨櫃吞吐量力爭達到3000萬標箱。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交通強國建設要求,圍繞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以設施補短板夯實發展基礎,以區域港口協同增強發展動力,以智慧化、綠色化引領發展方向,創新多式聯運體系,改善營商服務環境,努力打造布局合理、系統完善、服務高效、港城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加快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為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定位。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發揮天津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海上門戶樞紐作用,以津冀港口協同發展推動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促進區域產業合理布局和轉型升級,使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成為推進新時代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撐。

——服務「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立足天津港有機銜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區位優勢,加強海上通道與中蒙俄、新亞歐大陸橋走廊的互動聯繫,深化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使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成為促進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北方重要支點。

——陸海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用好天津港內陸腹地廣闊的地理優勢,大力推進貨櫃運輸發展,積極發展以海鐵聯運為核心的多式聯運,匯聚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提升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廣度和深度,使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成為港口、物流與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平臺。

——現代化的國際航運樞紐。對標對表世界一流港口,大力推進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加快天津自貿試驗區政策制度創新,持續改善口岸營商環境,增強國際物流供應鏈的資源配置能力,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國際樞紐港。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天津作為北方國際航運樞紐的地位更加凸顯,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入前20位,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6億噸,貨櫃吞吐量達到2200萬標箱,集疏運體系基本完善,多式聯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口岸營商環境和航運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到2035年,全面建成智慧綠色、安全高效、繁榮創新、港城融合的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天津港成為世界一流港口,國際航運中心排名進一步提升,貨櫃吞吐量力爭達到3000萬標箱。

推進港口合理分工

(四)推動津冀港口協同發展。

打破行政區劃限制,高水平配置港口資源,優化區域貨櫃、大宗散貨等運輸布局,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錯位發展、高效協同的津冀世界級港口群。天津港以貨櫃幹線運輸為重點,調整優化大宗散貨運輸結構,積極發展滾裝和郵輪等運輸功能,建設國際樞紐港。河北省相關港口鞏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運輸功能,拓展臨港產業、現代物流等功能,穩妥有序推動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鼓勵津冀港口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加快整合,實現集約化運營。

(五)優化天津港功能布局。

支持天津港集團整合天津市域港口資源,以東疆、北疆和南疆港區作為天津建設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的主要港區,大沽口、高沙嶺和大港港區重點服務臨港工業發展,為拓展運輸功能以及部分貨類轉移提供空間,推動形成「東疆港區高端多元發展,南疆北疆港區優化提升發展,大沽口、高沙嶺和大港港區港產聯動發展」的格局。完善危險品儲運功能,保障危險品運輸通道暢通。

(六)科學劃定港城邊界。

優化港城空間布局,為港口發展留足空間,實施戰略留白、生態留白。加強港口總體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強化生態環境「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的指導作用,嚴格規劃管控。科學劃定港區邊界,海濱大道以東重點支持航運核心功能建設,嚴控非航運業務發展。強化海濱大道等主要集疏運通道兩側規劃管控,研究設置港城分界緩衝帶,實現港城協調發展。

精準完善基礎設施

(七)有序推動專業化碼頭建設。

按照適度超前原則,根據貨櫃吞吐量的增長情況,分步實施北疆港區、東疆港區智能化貨櫃碼頭工程,遠期研究啟動高沙嶺港區貨櫃碼頭建設。加快整合、改造北疆港區既有貨櫃碼頭設施和後方物流用地。加快推進液化天然氣(LNG)碼頭建設,更好保障北方清潔能源供應。

(八)提升公共航道錨地功能。

研究論證提高大型船舶通航能力的有關措施,適時提升天津港30萬噸級主航道功能。建設高沙嶺港區1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研究實施大港港區10萬噸級航道夜間安全通航提升措施。推動大型船舶錨地建設,滿足超大型船舶錨泊需求。規劃選址天津港新納泥區,滿足各港區航道、碼頭建設運營維護需要。

(九)完善後方鐵路通道布局。

暢通連接腹地的大通道,規劃張家口—淶源—徐水(保定)鐵路、環北京貨運北環線及東環線、津薊鐵路擴能改造等工程並有序推進。提升天津鐵路樞紐能力,繼續推進北環、南港鐵路建設,適時啟動漢溝鎮—雙口、汊沽港—周李莊聯絡線規劃建設,形成C型市域疏解環線。

(十)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

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裡」,加快研究實施北疆進港二線、進港三線延伸至貨櫃碼頭工程,有序推進大沽口、高沙嶺、大港等港區鐵路專用線項目。推動港口與城市客貨交通分離,建設港城大道與京津塘高速聯絡線,全線開通京津高速輔道貨運功能,規劃建設集疏港專用貨運通道。研究規劃天津港至河北雄安新區的水運新通道,以及東疆、北疆等港區間隧道、橋梁等聯通方式。

創新多式聯運體系

(十一)積極拓展貨櫃航線航班。

大力引入國際國內班輪公司設立航運基地,促進港航互動聯合、合作共贏。不斷拓展港口航線網絡,持續擴大延伸航線覆蓋面,進一步增加艙位、加密班期。提高與周邊港口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與有條件的港口發展「海上穿梭巴士」,完善以天津港為中心的環渤海內支線網絡。對標世界一流港口,加大對外開放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水水中轉業務,打造東北亞新的國際貨櫃轉運中心。

(十二)大力發展貨櫃海鐵聯運。

整合推進內陸港布局建設,優化海鐵聯運班列線路,建立健全鐵路運能調配機制,建立「長途精品班列+短途城際快運班列」體系,研究開行北京—天津港、石家莊—天津港、保定/雄安—天津港等雙層貨櫃鐵路班列。加強與俄羅斯、蒙古、日本、韓國以及中亞等國家和地區合作,拓展中歐班列國際海鐵聯運功能,加大班列開行規模。統籌推進區域鐵路樞紐場站和貨櫃場站優化調整,研究市域公交化小運轉貨櫃班列開行方案。到2025年貨櫃海鐵聯運比例達到全國領先水平。

(十三)推進大宗散貨「公轉鐵+散改集」。

支持天津港集團聯合地方鐵路局集團和大型貨主、物流企業,開展「公轉鐵+散改集」試點示範。大力推進企業專用線建設,開發一批試點示範運營線路,推行「一口價」政策,推廣「門到門」運輸。研究探索利用20英尺35噸敞頂貨櫃開展海鐵聯運的可行性。進一步鞏固柴油貨車煤炭集港運輸管控政策,到2025年,礦石、焦炭等大宗貨物鐵路和水路集疏運比例達到70%左右。

(十四)提升多式聯運服務能力。

以貨櫃多式聯運和大宗散貨「公轉鐵+散改集」為重點,研究設立多式聯運綜合試驗區,在提單互認標準與規範、「一單制」服務模式、聯運組織和政策等方面加強探索創新,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效率和質量。鼓勵天津港集團與航運、鐵路運輸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等以資本融合、資源共享為紐帶,組建多式聯運專業化經營主體,共同開發運營服務產品。

提升開放服務水平

(十五)培育開放競爭新優勢。

支持天津自貿試驗區天津港片區在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開展積極探索創新,建設服務新一輪高水平開放的國際合作新平臺。支持天津港其他區域加強與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複製推廣、參考借鑑自貿試驗區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體制機制創新。支持天津港集團「走出去」,參與境外港口的資本和經營合作,建立國際化的企業集團。

(十六)提高港航服務質量。

優化提升傳統航運服務業,規範航運服務業市場秩序。探索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航運經紀規則,大力發展航運經紀業務。著力建設國際航運服務集聚區,鼓勵航運、物流等企業總部或區域中心落戶,大力發展航運總部經濟,支持港航信息、商貿、金融保險等現代航運服務業發展。推動航運與網際網路、大數據、文化產業等融合發展,培育獨具特色的航運服務新生態。建立完善航運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為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十七)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簡港口經營許可事項,逐步推行普通貨物港口經營許可告知承諾制。調整優化港口收費目錄,堅決清理不合理收費,降低收費總體水平,建立健全公平、透明、合理的口岸服務收費體系。深化「一站式陽光價格」示範,提升港口統一收費管理服務平臺功能,全面實現「一次繳費,全港通行」。加快港口集疏運鐵路運價市場化改革,完善港口短距離大宗貨物運價浮動機制。優化裝卸作業流程,壓縮港外停泊時間,增加船舶作業線,到2025年港口作業效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簡化一體化通關流程,推廣進口「兩步申報」和出口「提前申報」通關模式,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加快推進「單一窗口」功能覆蓋海運和貿易全鏈條,推動運輸和通關便利化、一體化。

大力提升智能化水平

(十八)推動生產設施智能化改造應用。

建設基於5G、北鬥、物聯網等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裝卸、運輸、倉儲等環節的設備技術改造升級,規劃新建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啟動實施天津港綠色智慧專業化碼頭科技示範工程。2025年底前重點完成五洲國際、太平洋國際貨櫃碼頭大型裝卸設備自動化改造,實現貨櫃碼頭智能理貨系統、智能網聯貨櫃卡車的規模化應用。

(十九)提升港口信息化水平。

實施貨櫃碼頭一體化作業系統升級改造,通過一套系統實現對全部貨櫃碼頭生產要素的集約化管理。加快推進港口全媒體客服系統建設,上線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協同平臺,不斷提升服務客戶的綜合保障能力。全面推行電子運單、網上結算等網際網路服務,實現港口作業單證無紙化、全程服務「一站式」。

(二十)推進信息互聯共享。

依託天津港雲數據中心,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建設全市港口數據信息樞紐,集成港口跨區域大數據物流信息,加快推進口岸通關物流服務全過程電子化,促進不同運輸方式和不同部門、企業間信息開放共享,加強協同聯動、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物聯網、E航海等先進信息技術和平臺,不斷提高多式聯運的信息化水平。

促進安全綠色發展

(二十一)強化汙染防治。

落實渤海汙染防治目標任務要求,嚴守環境質量底線,推進創建國際衛生海港,將港口汙染防治融入城市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加大管控力度。完善港口環境監測網絡,加快港口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建設。加強非道路移動汙染源治理,新增、更換港口作業機械和運輸車輛優先使用電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嚴格落實船舶排放控制區要求,港作船舶低硫燃油使用率達到100%。完善船舶汙染物「船—港—城」「收集—接收—轉運—處置」的銜接和協作,船舶和港口生產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城市固體廢物處理系統處置,加快連接港區的城鎮汙水管網建設,積極推進港區生產生活汙水、雨汙水循環利用,船舶和港口生產生活汙水、含油汙水等做到應收盡收,依法合規處理。

(二十二)推行清潔生產。

加快港口裝卸、運輸、倉儲等關鍵環節技術升級改造,推動散貨作業堆場全封閉或防風網改造建設。優化生產作業流程,提高大宗散貨作業清潔化水平。推進已建碼頭(油氣化工碼頭除外)岸電設施改造,新建碼頭(油氣化工碼頭除外)同步規劃、設計、建設,組織加快船舶受電設施標準化改造。建立健全岸電使用制度,岸電收費實行地方政府指導價,推動岸電規模化發展和常態化、便利化使用,大力提升船舶靠港岸電使用率。推進原油、成品油裝船作業碼頭安裝油氣回收設施,具備條件的加裝高溫焚燒等末端治理設施。

(二十三)加強安全保障。

加強安全風險分級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加強源頭和過程管控,嚴格落實港口危險貨物建設項目安全審查制度,建立實施港口客運、危險貨物作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強化監管能力建設,建立部門間信息共享、協同監管和應急聯動機制。完善港口應急預案,並納入城市應急預案體系。加強安全監管和消防應急救援專業設備設施、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演練。研究推進危險貨物運輸全程動態跟蹤管理。

促進港城融合發展

(二十四)推進航運服務城市發展。

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方向,做大做強國際跨境融資租賃,發展特色航運保險業務,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試點推進離岸金融業務,打造北方國際航運融資中心。全面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基於區塊鏈的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拓展電子商務全供應鏈服務功能。適應京津冀消費升級需求,建立面向亞太和歐美等地區的國際採購、分撥、配送中心和國際物流運營中心。

(二十五)做優做強臨港製造業。

主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相關產業轉移,以重大項目與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發展,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做大做強臨港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糧油精深加工、軌道交通設備製造等優勢主導產業,積極發展新能源裝備、節能環保設備、新材料、航空航天配套設備等新興製造產業,打造港口樞紐經濟。到2025年,初步形成產業配套相對完善的若干先進位造業集群。到2035年,形成要素配套齊備、技術含量較高、輻射帶動能力較強、先進位造業創新發展的臨港產業體系。

(二十六)做精做深郵輪旅遊業。

以郵輪物資及免稅商品船供業務為突破口,加快開展東疆郵輪物資配送業務,拓展天津港郵輪產業服務鏈條,壯大郵輪物流產業規模。積極開闢郵輪始發航線,提升郵輪碼頭綜合服務功能和口岸通關環境,進一步完善郵輪碼頭周邊公共運輸網絡體系,提升旅客服務體驗。力爭到2025年郵輪旅客出入境100萬人次,2035年郵輪旅客出入境200萬人次,形成完善的郵輪物資供應體系和便利的郵輪旅遊服務體系。

保障措施

(二十七)加強統籌協調。

加強津冀港口頂層設計,條件成熟時組建津冀組合港聯合管理機構,推進津冀港口一體化發展,及時協調解決矛盾問題。推動天津市與腹地相關省(區、市)政府及企業建立多式聯運協商機制,組建陸海聯運發展聯盟,共同促進多式聯運發展。做好與國土空間等規劃的對接,儘快修編《天津港總體規劃》。

(二十八)完善支持政策。

落實土地、用海政策,促進土地、岸線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障港口碼頭、航道錨地、多式聯運等項目合理用海用地需求。推動將天津港納入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在有效監管、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實施以天津港為樞紐的啟運港退稅、中轉集拼等政策。鼓勵大氣汙染防治資金用於支持港口船舶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領域,推進綠色港口建設。遵循市場規律,研究建立靈活的海鐵聯運運價機制,切實降低物流成本。天津市研究設立天津港航發展基金,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運作,支持航線開闢、海鐵聯運、無水港建設、環渤海內支線、貨櫃中轉、國際班列等業務發展。

(二十九)改革管理體制。

推進政企分開,理順港口管理運營體制,推動非經營性資產和公共職能剝離移交,支持天津港集團聚焦港口主業發展。鼓勵天津港集團向資本投資、營運管理轉變,完善港口統一運營管理模式。支持「以港養港」,延續天津市支持港口建設的土地等政策。

(三十)強化組織實施。

天津市要依據本意見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建立完善重大建設項目庫,確保將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落實到位。發展改革委(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協調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定期對重大任務進行動態跟蹤,對規劃目標落實情況進行檢測分析,適時對意見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來源:百家號

相關焦點

  • 天津市攜手海航打造中國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央廣網天津12月28日消息(記者陳慶濱)12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與海航集團有限公司深化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字儀式在天津舉行。儀式上,同時籤署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海航雲商投資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與天津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投資合作協議等。根據上述協議,政企雙方將在物流、金融、旅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合作,共同推動加快「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助力天津打造中國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 建設國際航運樞紐,看寧波如何發力?
    原標題:建設國際航運樞紐,看寧波如何發力? 「建設國際航運樞紐,是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建設的重中之重。」昨日(9月22日),寧波市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在專家看來,儘管寧波舟山港是全球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但離世界一流強港的目標還有不少路要走,「浙江自貿區擴區,為寧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強港帶來了新契機。
  • 天津港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深化合作 提速打造北方國際航運...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港集團與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緊密圍繞共建「一帶一路」,深化中新兩國經貿合作,助力加快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建設,共同推動天津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 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廣州裝上「加速器」
    符超軍攝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到了廣州的兩項「國際化」任務: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提升超大城市國際化水平。站在「十三五」的新起點上,廣州著力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將標杆的視野拓展至全球城市體系。
  • 今年第50周天津航運指數環比上漲1.72%
    記者從天津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獲悉,2020年第50周(12月7日-11日),中國北方內外貿海運價格的風向標——天津航運指數(TSI)緩步上行,收於967.15點,相比12月4日(第49周最後一個發布日)累計上漲1.72%。
  • ...大灣區行」海南洋浦港,未來將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航運樞紐
    洋浦小鏟灘港務有限公司操作部經理趙開顯介紹說,洋浦港的區位優勢明顯,北臨瓊州海峽,西對北部灣,處於新加坡-香港-上海-大阪國際海運主航線的中間位置,與周邊20多個港口距離200海裡左右,是北部灣距離國際主航線最近的深水良港,也是我國距離南海石油天然氣資源和中東石油最近的石油化工及油氣儲備基地。這幾年,洋浦港的發展很快。
  • 深圳海事局出臺22項措施 助力鹽田區建設國際航運樞紐
    深圳海事局出臺22項措施 助力鹽田區建設國際航運樞紐 2020-03-29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持續提升!一周新增兩條航線
    國際航運樞紐能級持續提升!宋卡是泰國南部最大的國際貿易港口,也是泰國重要的農業和林業基地,與中國貿易往來日益頻繁。RSK航線作為華南地區唯一宋卡直航航線,將為客戶搭建珠三角地區與泰南地區經濟便捷的物流通道,並通過廣州港海鐵聯運輻射西南內陸,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助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 推進國際郵輪產業發展 助力國際航運樞紐建設
    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12月6日,溫國輝市長主持召開14屆230次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加快廣州國際郵輪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通過大力推進國際郵輪產業發展,
  • 天津國際郵件互換局正式進駐天津航空口岸大通關基地
    2020年7月9日,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天津分公司籤署《建設天津空港國際郵件互換局合作協議》,標誌著天津國際郵件互換局正式進駐空港大通關基地。天津是國際郵政業務最早開辦的城市之一,天津國際郵件互換局也是國家郵政局和海關總署首批審批設立的國際郵件互換局。
  • 天津將迎來新火車站,可直達當地機場,有望成「綜合交通樞紐」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途,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對於天津來說,作為我國直轄市之一,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雖然說近幾年當地的經濟縮水嚴重,但是對於天津來說,也在積極尋找適合自己城市的發展方向和措施,畢竟這裡曾經是我國的第二大城市,而對於天津來說,已經是「京津冀經濟圈
  • 南沙港:「後起之秀」衝刺國際航運樞紐 開闢新航線、集聚航運資源...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南沙港區的樞紐作用愈加明顯,在廣州打造國際航運樞紐中心的過程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5年,廣州市政府也出臺了《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如今,南沙港區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航線持續增加,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企業入駐南沙,一些新業態的湧現也非常亮眼。
  • 天津又建一個新高鐵站:將成三條鐵路大動脈樞紐,這個新區要騰飛
    在中國四大直轄市中,天津是知名度最低的城市,它曾經是中國的第二大城市,但近年來,由於經濟萎縮,它經常成為人們的笑柄,但事實上,天津是「京津冀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在中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天津濱海機場是中國國際航空物流中心,通航城市148個
    天津地處中國北部、海河下遊、東臨渤海,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國家物流樞紐,全國先進位造研發基地 、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 、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 、改革開放先行區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衝」之稱。
  • 海航在天津成立天津貨航與渤海現代物流
    儀式上,同時籤署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海航雲商投資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與天津天宇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投資合作協議等。根據上述協議,政企雙方將在物流、金融、旅遊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合作,共同推動加快「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助力天津打造中國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海航集團以鮮明的發展理念和戰略規劃將在津沽大地上書寫出新的篇章。
  • 深圳將打造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深圳將打造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2018-06-2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將迎來新火車站,直達當地機場,將成「綜合交通樞紐」
    現在提及天津總會給人一種後勁不足的感覺,雖然被選為國家中心城市,但是GDP縮水嚴重也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人都不禁發出疑問,天津是要廉頗老矣了嗎?當然,對於天津來說,對於下滑態勢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尋求新的破解之道才是當務之急。
  • 天津貫徹新發展理念 高質量建設美麗「濱城」-新聞中心-北方網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天津北方網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階段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是高質量發展。」落實總書記要求,十四五期間,天津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把濱海新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的濱海新城。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天津十四五時期「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
  • 為打造面向東協國際航運樞紐和港口物流中心目標邁進
    原標題:防城港打造面向東協的國際航運樞紐和港口物流中心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唐偉強):防城港位於中國廣西南部北部灣北岸西端,是中國沿海24個主要港口之一,也是中國西部第一大港。廣西北部灣港防城港區港務集團相關負責人黃文飛日前在接受國際在線記者專訪時表示,防城港正打造面向東協的國際航運樞紐和港口物流中心。
  • ...建設國際航運航空樞紐……海南自貿港設計6方面自由便利制度
    同時在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方面,實施高度自由便利開放的運輸政策 ,推動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航空樞紐。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林念修:貿易自由便利方面,對貨物貿易,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對服務貿易,實行以「既準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舉措。投資自由便利方面,大幅放寬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準入,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