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婚姻家庭子女與大陸朋友再聚臺北

2020-12-14 參考消息

「哥倆好致青春——首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冬令營赴臺回訪團」閉營式23日在臺北舉行。圖為閉營式上,主辦方為兩岸營員們頒發了最佳奉獻獎、最佳人氣獎、最暖人心獎、最佳寶貝獎、最佳進步獎、最佳才藝獎、最具勇氣獎等。(完) 邢利宇 攝

「哥倆好致青春——首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冬令營赴臺回訪團」閉營式23日在臺北舉行。圖為閉營式上,主辦方為兩岸營員們頒發了最佳奉獻獎、最佳人氣獎、最暖人心獎、最佳寶貝獎、最佳進步獎、最佳才藝獎、最具勇氣

中新網臺北8月23日電 (記者 邢利宇 石龍洪)緣於上一個冬季「首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冬令營」的相識,2015年8月這個夏季,參加過冬令營的大陸小朋友們來臺灣回訪,兩岸小營員們又度過了六天難忘的相聚。

「哥倆好致青春——首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冬令營赴臺回訪團」閉營式23日在臺北舉行。

自18日始的6天回訪行程中,來自兩岸的40多位小營員們在龍洞灣海洋公園體驗浮潛,在日月潭騎行,在埔裡紙匠工坊DIY造紙,在南投社區做鳳梨酥,並參觀了清境農場、逢甲大學、彩虹眷村、故宮博物院等,活動豐富多彩。

「這幾天可謂有風有雨,有晴有誼,過得非常開心愉快,大家收穫滿滿。」主辦方代表、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副會長楊文濤這樣總結此次活動。

承辦方代表、中華兩岸創意城市文化推廣協會副理事長趙麗娜則認為,家人的身份是兩岸關係最基礎的「細胞」。兩岸關係再怎麼變化,對於兩岸婚姻家庭來說,「一家人是永遠不會分開的。」

作為20多年兩岸婚姻家庭的當事人,趙麗娜說,我們有責任讓大家認識這個群體,也鼓勵和支持孩子未來跟大家一樣,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擔負更多責任並展現自己。

「希望兩岸下一代,更加相知相惜,手牽手心連心為兩岸的未來一起努力。」臺灣領隊、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家庭協調促進會臺中分會會長許群說,明天我們要分開了,但我們的心要常在一起。

臺灣營員代表鍾松諺、大陸營員代表向璟藝跟大家分享了再次歡聚臺灣的感受,大家相約下次再會。

閉營式上,主辦方還為兩岸營員們頒發了最佳奉獻獎、最佳人氣獎、最暖人心獎、最佳寶貝獎、最佳進步獎、最佳才藝獎、最具勇氣獎等。裝有小營員們對活動美好回憶留言的瓶子也作為「時間膠囊」封存起來,等待下次相聚時再共同開啟。

據悉,截至目前,兩岸婚姻已逾35萬對,並且以每年1萬對的速度遞增。(完)

相關焦點

  • 從「夥計」到「掌柜」 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圓夢古商城
    從「夥計」到「掌柜」 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圓夢古商城 2017-08-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長沙8月16日電 題:從「夥計」到「掌柜」兩岸婚姻家庭子女圓夢古商城  作者唐小晴劉路文  「短短幾天,我體會到吃虧是福、愛拼才會贏、有舍才有得的道理,也希望有機會邀請大陸的夥伴們到臺灣來玩,感受鹿港的古蹟。」
  • 兩岸婚姻家庭呼籲臺當局開放親人回臺
    來源:海外網本報臺北7月14日電(記者陳曉星、孫立極)「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的兩岸悲劇已過去了幾十年,「讓我新娘回來」的呼喊聲今天又在臺北街頭響起。臺灣兩岸婚姻家庭中的孩子父母、新婚丈夫、兄弟姐妹今天到蔡英文辦公室前廣場表達心聲,他們向臺灣當局提出「孩子要念書,新婚要團聚,政治擺兩邊,人道放中間」的訴求,希望至今仍不準從大陸回臺的親人能早日和家人團聚。今年1月底至今,臺灣當局不準大陸人士入境,即使有居留證的兩岸婚姻家庭的子女、申請家庭團聚的大陸配偶也不能入境,造成親子分離、夫妻兩隔。
  • 素描七夕:兩岸婚姻家庭的「小歡喜」與「小別離」
    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題:素描七夕:兩岸婚姻家庭的「小歡喜」與「小別離」新華社記者8月25日是農曆七月初七,即「七夕」。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古老傳說,使這個夜晚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我們組成家庭二十年,在兩岸都生活過,經歷很多磨合,發現最重要就是真誠以對。」蒲林麗說。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來,一段段「海峽情緣」甜蜜來襲,已有逾39萬對兩岸配偶「牽手」,並以每年約1萬對的速度增長,為「愛」留在大陸也成為不少臺胞的選擇。「他喜歡肉包、餛飩,我喜歡吐司、奶茶。
  • 兩岸一家親 共建好家園——江蘇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側記
    5月31日至6月1日,由全國臺聯、江蘇省臺聯主辦,蘇州市臺聯、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協辦的「兩岸一家親,共建好家園」兩岸婚姻家庭聯誼活動在蘇州舉行,來自全省各市的近100戶兩岸婚姻家庭歡聚一堂,共享幸福婚姻生活,展望兩岸美好明天。
  • 湘菜「俘獲」臺灣味蕾 兩岸婚姻家庭代表長沙研習美食創業
    湘菜「俘獲」臺灣味蕾 兩岸婚姻家庭代表長沙研習美食創業 2019-  這是發生在首屆兩岸婚姻家庭湖湘文化創業研習營上的一幕。5月24日-29日,70多名兩岸婚姻家庭代表來到湖南長沙參與研習,了解湖湘美食文化及創業知識。跟著名廚學做毛氏紅燒肉、東安雞、糖油粑粑等湘菜和當地小吃,成為了營員們津津樂道的經歷。  「如果不是來湖南,我不知道原來臺灣最有名的湘菜左宗棠雞這裡並沒有。」來自臺北的鄭家林說,因為太太是湖南人,他也對湘菜產生了興趣。
  • 2018兩岸婚姻家庭夏令營在福建福清市開營
    7月3日,以「榕臺一家親」為主題的2018兩岸婚姻家庭夏令營在福清市石門小學舉行開營式。 記者劉可耕 攝中新網福建福清7月3日電 (記者 劉可耕)「手牽著手肩並著肩,盡情地唱著我們的歌聲,團結起來相親相愛,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3日,參加2018兩岸婚姻家庭夏令營的臺灣營員們以一曲《我們都是一家人》的合唱,令現場參與人士感動不已。福清市石門小學老師與臺灣營員共同製作福清特色小吃花生餃。
  • 大陸配偶在臺灣:「饅頭媽媽」撐起一個兩岸婚姻家庭
    原標題:「饅頭媽媽」撐起一個兩岸婚姻家庭「一年多前,我身上曾連買便當的錢都沒有,沒想到現在能做生意養家。」穿黑色羽絨衣、藍色牛仔褲,外號「饅頭媽媽」的大陸配偶洪年香近日在臺北接受記者專訪。回想一年來家裡的變化,她笑言「難以置信」。
  • 從兩岸婚姻家庭看兩岸關係:追求幸福 企盼和平
    【解說】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來,兩岸婚姻家庭走過31年風雨歷程,目前已有超過38萬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  【同期】臺灣嘉賓 高秉涵  通婚、通學、通事業,我認為這是一個趨勢很自然,因為交流多了,婚姻就通了。
  • 兩岸民眾結婚 , 定居,子女戶籍等證件申請規定!
    ,但目前這樣的程序設置是保障兩岸婚姻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最有效方法。根據兩岸的相關規定,臺灣居民與大陸居民的結婚登記應按照如下規定辦理:臺灣居民首先須在戶籍所在地地方法院公證辦理《單身證明證書》,有效期3個月;與結婚對象無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係公證書。約1個半月後,前往大陸所指定之各級人民政府民政廳(局)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去臺灣「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旨理局」申請大陸配偶「來臺探親」。
  • 兩岸婚姻30年,大陸配偶的酸甜苦辣值得關注
    大陸配偶雖然與臺灣民眾都講「國語」,大陸亦稱為普通話,除非本身來自操閩南語和客家話之大陸各省市地區大陸配偶,在使用方言上卻沒有辦法聽和說與臺灣本地民眾交流融入,使得許多大陸配偶在一般日常生活中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也無法運用熟練的方言拉近彼此間的距離,以至於無法融入臺灣家庭朋友的生活圈之中,最終造成語言上的隔閡而自我孤立。
  • 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高雄舉行
    你好臺灣網12月8日消息 由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和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主辦的「第四屆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12月6日在高雄舉行。活動以「兩岸婚姻企業峰會」為主軸,以經濟發展為目標,邀請兩岸婚姻及二代優秀企業家們創業成功的經驗進行分享,同時也邀請臺灣企業分享。
  • 臺灣寫真:「饅頭媽媽」撐起一個兩岸婚姻家庭
    中新社臺北1月28日電 題:「饅頭媽媽」撐起一個兩岸婚姻家庭  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陳林  「一年多前,我身上曾連買便當的錢都沒有,沒想到現在能做生意養家。」  穿黑色羽絨衣、藍色牛仔褲,外號「饅頭媽媽」的大陸配偶洪年香近日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想一年來家裡的變化,她笑言「難以置信」。
  • 兩岸婚姻之子 梁庭華在臺北舉辦薩克斯風獨奏音樂會
    兩岸婚姻之子 梁庭華在臺北舉辦薩克斯風獨奏音樂會 2019-01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臺北1月7日電 (記者 張曉曦 劉舒凌)兩岸婚姻家庭的結晶、青年梁庭華6日晚在臺北舉辦薩克斯風獨奏會,展現多元文化曲風,吸引300餘名觀眾前來觀看。  1993年出生於臺北的梁庭華,父親來自北京,母親是臺灣的鋼琴教師。
  • 第九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在台州舉辦
    第九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在台州舉辦 2020-11-03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兩岸家庭聯誼盛會」在臺北舉行
    新華社臺北1月8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來自臺灣各地的大陸配偶及其親朋1300多人8日歡聚臺北,舉行「中華兩岸家庭聯誼盛會」,大家載歌載舞,迎接即將到來的農曆狗年新春;共敘鄉情親情,期盼兩岸和平、早日統一
  • 籌備中的《湘女在臺灣》 關注兩岸婚姻背後故事
    籌備中的《湘女在臺灣》 關注兩岸婚姻背後故事 2017-05-275月27日電 (記者 劉雙雙 劉舒凌)以在臺湖南籍大陸配偶生活、工作為主題的《兩岸一家親—湘女在臺灣》電視專題片,27日在臺北召開籌備會。
  • 臺當局「面談」制度拆散兩岸婚姻 大陸配偶團體抗議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接到在臺大陸配偶的投訴明顯增加…… 據臺媒報導,25日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團體,帶著多位大陸配偶前往臺「移民署」抗議。他們指責臺當局「面談」時故意刁難,將不少陸配認定為「假結婚」,從而撤銷陸配的長期居留資格,拆散兩岸婚姻。他們要求臺當局修訂不合理的「面談」制度,重視陸配的處境。
  • 大陸配偶:兩岸視訊交流 與會者擔心被查水錶
    由臺灣中華兩岸一家親交流協會、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共同主辦的「兩岸婚姻家庭議題研討會」今年即將邁入第4屆。理事長湛秀英透露,今年邀請學者與會指導,有人特別詢問是否會進行「兩岸視訊」會議?在得知、確定座談會沒安排「兩岸視訊」時,才鬆了口氣答應出席。
  • 臺「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兩岸真實婚姻常遭臺當局刁難
    【環球時報記者 吳薇】兩岸通婚已成為兩岸民間交流重要一面,涉及領域甚為廣泛,影響也相當深遠。由於兩岸存在政治上的對抗及社會環境差異等因素,兩岸通婚也面臨諸多難題,尤其是大陸配偶在臺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環球時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先生,聽他講述近些年來兩岸婚姻的種種困難。
  • 學術事務||楊芳赴高雄出席第二屆兩岸婚姻研討會
    研討會共設 「在臺兩岸婚姻政策權益保障」、「兩岸婚姻二代未來發展」、「居住大陸之兩岸婚姻探討」、「兩岸婚姻扶持政策比較」、「兩岸婚姻在臺參政環境探討」等5個主題,來自兩岸的學者和兩岸婚姻當事人近150人參加會議。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海燕教授和廣州大學臺灣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助理楊芳副教授參加了此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