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丹麥吃生蠔?吃貨們快醒醒,這是一次高超的營銷事件

2020-12-2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朱新偉】

小編發起狠來,連自己的臉都打。

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火遍朋友圈、我們昨天也推送過的——

一切,都要從丹麥大使館官方微博4月24日發布的文章說起。

這篇文章精心構建了「生蠔作為外來物種入侵丹麥,丹麥人不會吃,束手無策」的印象,讓本就熱心的中國人不由地產生「放開那個生蠔,讓我來!」的想法。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丹麥大使館是怎麼玩兒的呢?我們先看原文(剔除「惡意滿滿「的各種生蠔美圖):

這種生蠔叫做太平洋生蠔,原本是不屬於丹麥的海域的。現在,這種新物種入侵到丹麥這片樂土之後,簡直無法無天,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在海岸邊肆意瘋長,想下水遊泳的人得穿著鞋才能跨過它們。不僅如此,原本丹麥本土的Limfjord生蠔也被它們擠兌死了。

丹麥的科學家和漁民已經向丹麥自然保護局投訴很多次了,但是依舊沒有辦法處理這些棘手的入侵者。

這個物種來自南方的海域,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生長,形成了現在如此巨大的規模。實際上,科學家們早在2010年就向政府敲響警鐘了。

「我們鼓勵大家通過『吃』來消滅這些生蠔,但是大家都一張冷漠臉」。

事實是怎樣的呢?首先,太平洋生蠔(Crassostrea Gigas)不是什麼奇怪的新物種,而是常見生蠔養殖品種,在某寶的批發價是不到七塊錢一斤。

其次,太平洋生蠔也不是這幾年才突然「入侵」丹麥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種生蠔原產太平洋,優點是對水溫適應程度強、對傳染病的免疫能力較高,總之:好養。

於是,1966年,法國漁民將其引入歐洲,進行大量養殖。如今,法國市面上最常見的凹殼生蠔,就是太平洋生蠔,70年代引進法國後,至今產量約佔法國生蠔總量90%。

同一時期,1960年代,荷蘭漁民把太平洋生蠔帶進了瓦登海人工養殖。

瓦登海的南面是荷蘭,東面則是丹麥。太平洋生蠔就是這麼蔓延過去的,有資料稱,1996年「入侵」到了丹麥一側的瓦登海海域。

的確,太平洋生蠔在瓦登海大量繁殖,但是,丹麥大使館筆下「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究竟是什麼呢?

答案是……會擠佔貽貝和丹麥本土生蠔的生存空間。

聯合國環境開發署2010年關於瓦登海生態危險的報告摘要:

90年代源於亞洲的太平洋牡蠣開始侵入本土的紫貽貝生長區,並開始在那裡繁殖,令人擔心的是,太平洋牡蠣的繼續入侵可能會使當地的紫貽貝失去生長環境。

好吧,這不就是一種水產品和另一種水產品的競爭麼?丹麥官方有必要那麼危言聳聽嗎?

所以,歐洲人本來就是愛吃生蠔的,生蠔在歐洲有悠久的養殖歷史,太平洋生蠔進入歐洲本來就是為了吃掉它的,現在吃不完,只是因為它太常見了(丹麥人更愛本土的Limfjord生蠔,按照CNN旅遊頻道前年11月的報導,在餐廳一個能賣8.85美元)。

換言之,爛大街的太平洋生蠔在丹麥國內滯銷了。

怎麼辦?

試試賣給外國人。

丹麥人深諳這種套路。丹麥旅遊官方網站visitdenmark.com就介紹了以太平洋生蠔為賣點的旅遊景點,介紹詞是「當地的生蠔品種是太平洋生蠔,最長可達20釐米。」

不晚於2010年,就有英文媒體介紹了丹麥的生蠔旅遊營銷。

套路是一樣的:把它描繪成生態災難,亟待你(遊客)的拯救。

同樣的套路,叫賣了多年,2017年來到了中國市場。

中國網民和媒體都很捧場,仿佛撿到了便宜。

殊不知,丹麥官方偷著樂呢。噢不,明著樂。

丹麥駐華大使館官微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昨晚很高效率地推出了旅遊指南,景點包括生蠔養殖場。

中國遊客的確有錢,但橫跨歐亞大陸去吃太平洋生蠔——世界上產量最大、最常見的生蠔品種,我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的國際主義精神……

不過,還是為丹麥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點個ZAN,這次本國美食和旅遊的推廣方案,的確是起到了爆款效果。

再說句題外話,去年10月,丹麥駐華大使館招聘食品組實習生。

網友們當時還奇怪使領館怎麼會有「食品組」。

現在忽然有點明白了,原來洋人也玩清倉大甩賣啊。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中國吃貨要消滅太平洋生蠔,驚動了丹麥首相來訪華!
    吃貨們齊喊「厲害了我的貓!」蒜蓉、糖醋、醬油在哪裡!燒烤還是生吃,這是個千古難題!1)本微信公眾號系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公眾號,微博文章也系官方發布;2)本次引發網絡熱議的「太平洋生蠔在丹麥瘋長」的推文絕無虛構成分,本意並沒有任何營銷意圖;3)駐外的使館或者外交部是一個國家的形象
  • 丹麥生蠔泛濫成災求助中國吃貨 劉強東京東生鮮伸出援手
    近日,丹麥生蠔泛濫成災求助中國吃貨徹底火了。一夜之間,丹麥生蠔爆紅網絡,無數網友表示要組團去丹麥吃生蠔,無數媒體報導此事件,原始微博長文閱讀量也突破720萬,大概連始作者丹麥駐華大使館都沒有想到吧!4月24日,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講述了太平洋生蠔入侵了丹麥,導致丹麥海岸生蠔泛濫成災,對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 丹麥生蠔營銷的套路深在哪?
    最近,「丹麥生蠔」在朋友圈火了。丹麥大使館官方微博4月24日發布了一篇名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一時間引起廣大中國遊客的強烈關注,大家嚷著要奔赴歐洲,救丹麥人於水火,解決生蠔泛濫之災,甚至連「生蠔籤證」也成為一時的熱詞,丹麥這一「童話王國」,瞬間變為了「生蠔王國」。
  • 丹麥首相:歡迎中國遊客到丹麥品嘗生蠔
    此前,丹麥生蠔泛濫,駐華大使館發微博請求網友支援,也有報導稱,這是一次手法高超的營銷事件。據新華社5月2日報導,對中國開始正式訪問的丹麥首相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對於網絡熱點「丹麥生蠔」做出回應,表示非常歡迎中國遊客到丹麥品嘗生蠔。
  • 對廈門吃貨滿滿的套路, 什麼澳洲三文魚、蘇格蘭小龍蝦、丹麥生蠔...
    對於一枚廈門的本土吃貨來說,最近的微博和網絡可一點都不太平。丹麥生蠔泛濫長滿海岸,本地人卻一點都不高興!土澳的三文魚多到衝上沙灘沒人撿,漁民統統拿去餵龍蝦!蘇格蘭的小龍蝦成群霸佔沙灘,本地人只能踩死消滅!古巴百萬螃蟹橫行街頭,無人問津!你們看看,你們聽聽!
  • 丹麥大使館為了滿足中國吃貨吃生蠔的願望 竟然專門制定了攻略!
    圖片說明:太平洋生蠔  這篇《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文章中寫道:「一種叫太平洋生蠔的生蠔在丹麥並不受歡迎,因為這個物種是不屬於丹麥海域的。但中國網友表示,此文中另外的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丹麥有很多很多生蠔」。二是「這些生蠔看起來應該都很好吃啊」。網友們紛紛表示「願意前往丹麥幫助丹麥人解決這一棘手問題」,而丹麥方面只需要提供免籤跟旅遊路線就可以了,連調味品都不需要準備,因為「中國的調味品更適合中國食客的口味」。有網友甚至稱:「把籤證放寬,開闢吃生蠔籤證,十年內無限次往返,每次停留最長一個月,我估計五年差不多就消滅這些生蠔了。」
  • 丹麥求助引中國吃貨注意 這些國家也有幸福的煩惱
    文章講到丹麥正在遭受生蠔泛濫的生態問題,來自本土之外的太平洋生蠔目前正在席捲丹麥海岸,因為沒有天敵,正以迅猛無比的速度繁衍,已經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文章發出後,立刻引起中國網友的熱議,很多朋友開始積極地幫丹麥出主意。大多數網友表示「沒有什麼生蠔問題是中國吃貨們解決不了的,如果一群吃貨不行,那就兩群」。
  • 丹麥生蠔成災,大使館發微博求教中國網友!是時候去丹麥吃生蠔了
    丹麥駐華大使這幾天愁白了頭,因為丹麥國內的生蠔泛濫,海岸生態已經被破壞的不要不要的。並發微博求救中國網友:丹麥被太平洋生蠔這一新物種入侵,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肆意瘋長,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科學家和漁民都束手無策。你有啥好辦法______ ?
  • 又有華人去挖丹麥生蠔 生蠔吃多了你知道後果嗎?
    上個月,丹麥駐華大使館發文,公開「求助」:生蠔長滿海岸,約大家來丹麥吃生蠔。丹麥使館的「求助信」瞬間紅遍中國,中國吃貨們回復丹麥大使館:要吃成珍惜還是瀕危?原本以為這只是個網上的段子,卻沒想到真的有中國「吃貨」身體力行。日前,華人女子「飛飛」和老公驅車前往丹麥海邊挖生蠔,把段子過成了日子。
  • 急|太平洋生蠔新物種入侵丹麥 天貓生鮮以吃貨的名義赴大使館破殼破冰
    在此次會晤中,使館相關人士表示,此次發微博絕非營銷。這只是介紹丹麥風土人情和自然環境的內容,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火了。生蠔泛濫主要是因為丹麥河流和海域的水體環境非常清潔。此外,太平洋生蠔的殼非常緊,海鳥也吃不了。
  • 丹麥生蠔泛濫駐華大使館緊急求助 中國吃貨:要吃成珍稀還是瀕危?
    繼德國大閘蟹,英國小龍蝦,美國牛蛙之後,中國吃貨又操碎了心。 這一次,丹麥的生蠔又泛濫了。 4月24日,@丹麥駐華大使館 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緊急求助。 丹麥的科學家和漁民向丹麥自然保護局投訴很多次了,但是依舊沒有辦法處理這些棘手的入侵者。 自然保護局甚至鼓勵大家通過「吃」來消滅這些生蠔,但是大家都一張冷漠臉。
  • 丹麥大使館回應"生蠔事件":若中方允許可考慮出口
    (原標題:丹麥大使館獨家回應「生蠔事件」:若中方允許可考慮出口)【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一覺醒來,丹麥駐華大使館發現中國網友對丹麥的印象變了,從「童話王國」變成了「生蠔王國」。丹麥駐華大使館2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真沒想到一夜之間就火了。「但是我們知道,只要是食物,都絕對有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潛質,無論國籍。」
  • 丹麥求助中國吃貨網友:生蠔泛濫是因為那裡的中國人不夠多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丹麥求助中國吃貨的新聞引發關注。正直的吃貨們,需要你們出手的時候又到了!丹麥喊你去吃生蠔!前日晚,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向中國人緊急求救:丹麥被太平洋生蠔這一新物種入侵,它們在丹麥沒有天敵,肆意瘋長。
  • 還在惦記丹麥的生蠔嗎?這連大閘蟹都成災了!還有小龍蝦、鯉魚、牛蛙…亟待中國吃貨拯救!
    稱生蠔長滿海岸啦!稱原本丹麥本土的生蠔也被它們擠兌死啦!希望中國人民積極來丹麥吃生蠔啊!丹麥政府、科學家、漁民、普通民眾一直想做點什麼,可就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這個消息,作為吃貨的胖編蓉兒直接坐不住了:還需要怎麼辦?吃啊!
  • 【原創】無敵的卡路裡情懷:去丹麥吃生蠔,約嗎?
    What?滿海灘的生蠔=災難?美味的生蠔怎麼就成了災難了?這實在是大大刺激了中國廣大吃貨們的神經,紛紛表示,能用卡路裡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好嗎?! 據該頭條文章表示,這種生蠔名叫「太平洋生蠔」,來自南方海域,原不屬於丹麥海域的物種,目前在丹麥海岸線上瘋狂生長。瘋狂到什麼程度呢?
  • 丹麥蠔滿為患但吃貨們請自重:中國才是最「蠔」的
    很快地,丹麥使館官微上發出了最新的吃蠔線路和「攻略」——不得不說丹麥這招以食物誘惑實在是高。至此,有人方明白過來:這次的「生蠔事件」並不是一個意外,可能是一場精心的營銷策劃。丹麥駐滬領館一位丹麥籍工作人員米雅(化名)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丹麥人很少吃生蠔,因為價格很貴。」
  • 丹麥緊急求助:生蠔成災,急需中國人拯救!
    @一世歡顏Mei:  我們可以把生蠔吃成回憶……  @blingbling的明明啊:  這在中國絕對成不了災難,這是福臨門啊。  @謝千裡你個老扎皮:  我有時候真的想不明白這些外國人啦……遇到物種泛濫就先吃吃看好嗎?萬一很好吃呢?哪怕不好吃也肯定是你們不會做啦!
  • 丹麥「生蠔泛濫成災」 中國段子手樂翻天
    ——丹麥感慨大量生蠔入侵該國海岸,中國段子手和老餮們則想出了各種辦法「救人於水火」,中國人的熱情也著實驚到了丹麥人。事情的起因是丹麥駐華大使館24日發布的一條微博,這篇題為《生蠔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稱丹麥海岸遭遇太平洋生蠔的物種入侵,當地人對此束手無策。 不好意思,  打斷一下……  what?!  你說的……是生蠔?
  • 女子川式爆炒生蠔 丹麥駐華大使館:歡迎來秀廚藝
    幾乎很少在周末更新的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轉發了成都商報對四川姑娘邊苗苗的報導:「最近,中國四川的一位美女帶著家人和朋友去丹麥的海岸撈生蠔去了,幾個人忙活一番,竟然挖了300斤生蠔。麥麥不禁感嘆中國吃貨的力量實在太強大!」翌日,丹麥駐華大使館新聞和公共外交處工作人員接受了成都商報的採訪。該處工作人員稱,看到這個新聞後,他們對此事進行了了解,隨後在官方微博上進行了轉發。
  • 去丹麥滅生蠔?5月北歐旅遊出團量增三倍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思思)近日,丹麥駐華大使館在其官微上發表的一篇「生蠔長滿海岸,但丹麥人一點卻高興不起來」的文章引起了中國廣大「吃貨」網友的關注。文中提到:「這個物種來自南方的海域,經過數十年時間的生長,形成了現在如此巨大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