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 王苗苗/文 記者 左冬辰/圖
疫情期間,雖然出行的市民少了,可是運送抗疫物資以及春耕的車輛卻一刻不閒。那麼,作為人員流動多、防控壓力大的公共場所,加油站是如何通過創新工作,助力復產復工的呢?在3月19日下午3點30分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35場新聞發布會上,中石化河南洛陽新安石油分公司第三加油站「90後」站長高亞琳做了解答。
【舉措】
想辦法打開圍擋為車輛加油,推行「一鍵式無接觸加油」
高亞琳所在的加油站位於老310國道新安縣磁澗段。疫情發生後,周邊社會加油站站紛紛關停,但作為央企加油站,高亞琳深知,她必須擔當起保障供應的責任。
說幹就幹,高亞琳和同事一起按時按點對加油站徹底消殺,配置好口罩、手套,認真為每個進站顧客做好體溫檢測登記。
「剛開始,很多顧客不太理解,不願意配合登記,我就耐心地向他們說明情況,當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為了在滿足加油的同時做好疫情防控,高亞琳向前來加油的人員介紹「加油河南APP」推行的「一鍵式無接觸加油」。
而看到由於站前道路施工圍擋,一些車輛等不及紛紛掉頭時,高亞琳很是著急,她立即將情況匯報至縣公司,並主動與地方村組和指揮部溝通聯繫,及時打開了出口圍擋,保障車輛加油。
隨後,疫情期間,該加油站還做到了全天候24小時營業,「我們為應急車輛加油,為生產生活助力,也成為大家眼裡的『安全島』。」高亞琳說。
【服務】
提供24小時送油服務,她騎車兩小時送油助力春耕
隨著復工復產和春耕的深入,有更多的地方開始需要用油,在這關鍵時期,高亞琳和同事更不能坐等。
「我想著既然大家出行不方便,那我們就主動走出去為大家送油」。高亞琳說,他們加油站周邊有近30畝農田需要播種,而農機加油一來一回最少也要1個小時,於是,他們就給周邊農戶提供24小時送油服務,只要一個電話,不管啥時候要、不管跑多遠,都第一時間送到田間地頭。
因為送油及時,油品質量好,還有春耕專項優惠政策,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找他們加油站加油,也因此,時常會遇到「長途」送油的情況。
「有個農戶打電話要用油,說有點遠看能不能送,我算了算路程,這一來一回得2個多小時。」加油站內,加上高亞琳也不過三個人,本就累得夠嗆,可如果不去送,就辜負了農戶的信任,於是,高亞琳帶著一名員工騎上三輪車就往農戶家趕,到了地兒,他們又拎著油桶一桶一桶,將油給農戶加到油箱裡,「回到站裡天也黑了,躺到床上渾身像散了架,但想著農戶一直說謝謝,我覺得也值了。」
【感觸】
為客戶加滿一箱油,就是在為戰勝疫情出一份力
隨著周邊的一些企業和工地恢復生產,高亞琳開始一家一家回訪用油需求,只要有需要,不管要多少他們都給送過去,「尤其周邊工地用油急劇增加,送油的活更多了,我們幾乎天天要去送油。」
有時候顧不上吃飯,高亞琳和同事就帶著乾糧在路上解決,有人開玩笑說她,「疫情發生之前,也沒見你們這麼拼。現在你們這麼拼,到底為了啥?」高亞琳說,對於這個問題,她以前真沒有仔細考慮過。
她說,作為一名90後,自己過去對社會的思考並不是很深刻。但這次疫情發生後,她親眼所見那麼多逆行天使趕赴武漢、那麼多志願者不計報酬忘我工作,「我被這樣的精神激勵著,更加感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重任。我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客戶加滿一箱油,就是在為戰勝疫情出一份力。」
(編輯 吉倩倩 施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