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作家《阿甘正傳》的作者溫斯頓格魯姆去世,享年77歲,對於格魯姆的具體死因目前媒體還沒有對外公布,消息一出,來自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讀者都紛紛發文悼念。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可以具有持久強大的生命力,在那個時期的美國《阿甘正傳》給太多處於人生低潮的人帶來力量和勇氣,這部作品不僅是一個勵志故事更蘊含了濃厚的時代色彩。
格魯姆的作品大多都是來源於生活中真實發生的故事,在他後來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關於美國軍隊歷史的故事也是真實的,《阿甘正傳》於1994年被導演羅伯特澤米基斯搬上螢屏,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一火就是是幾十年。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小說原著永遠都要優於被搬上螢屏之後的作品,總覺得書中那種意境是熒幕所表達不了的,這部電影版《阿甘正傳》雖然也有不足之處但至少把書中所有經典臺詞的部分完美地呈現了出來。
格魯姆是一位值得被人紀念的文學家,從這部小說裡讀者能明顯地感受到格魯姆的創作心血,很多經典的對白可能都是他反覆更改才產生的。
這一部在平凡中成就出來的偉大作品,整部作品中講述的都是平凡人最普通的坎坷和掙扎,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故事卻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過對人生的迷茫,也都有過對生命的懷疑,就像阿甘一樣也在遭遇著這樣那樣的挫折,但是阿甘卻沒有因此而放棄,放棄奔跑,他一直在奔跑,努力的奔跑,嚮往著美好的未來。
好的文學作品能給人以發自內心的力量,能成為人生一盞指引方向的明燈,在阿甘身上讀者們看到了極其相似的那一部分自己,看著阿甘的選擇和努力仿佛自己的人生也同樣有了動力,有了希望的光。
這就是文學的力量,它能拯救沉淪的靈魂,能長久地迴蕩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就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給你無窮的力量。
很多人都喜歡看電影和劇集,覺得這樣一切仿佛來得更加真實,其實文字的表達往往才更能體現作品精髓的所在,當然電影的功勞也不可磨滅,它使更多優秀的作品插上翅膀飛向全球。
1994年電影上映之後,讓更多的人知道並愛上這個勵志的青年阿甘,他的成功或許就是很多人內心嚮往的一個夢,他為之奮鬥的過程也變成了很多人前行的動力。
可能在格魯姆的心中他並不想成為像自己父親那樣成功的律師,寫作才是他願意為之付出一生的理想,每個人在開始的時候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麼。
在經歷了坎坷和磨難之後反而更容易認清自己的理想所在,希望在天堂裡的格魯姆能放開所有一切創作出更加經典的作品。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