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屋脊上的雕龍畫鳳

2021-02-07 山東大江園林

有人在天台等待一場流星雨

有人在天台上演一場愛情喜劇

可是在潮州人眼中

天台是一部部精彩的大戲

它是屋脊上的雕龍畫鳳

是靈氣活現的飛禽走獸

是從天而降的神兵天將

在太陽下閃耀著絢爛的色彩

它就是有名的潮州嵌瓷

嵌瓷

和潮州木雕、潮州石雕

並稱潮州古建築三大裝飾工藝

它是將碎瓷片修剪、組裝、粘貼起來

裝飾在祠堂寺廟的屋頂上

做嵌瓷,考的是現場創作的功夫

匠人們往往直接根據腦中的想像

修剪成千上萬塊瓷片

搭配好形狀、大小和顏色

嵌貼成一群龍虎鳳、花鳥蟲

在匠人的神乎其技中

碎瓷片被賦予了新生命


嵌瓷的造型,多是花卉植物、飛禽走獸或歷史戲曲人物,分布在建築的不同位置。譬如在正脊上,是氣勢雄偉的雙龍雙鳳、麒麟仙鶴各式神獸;屋角簷下外牆,多是富有生活氣息的花鳥魚蟲。而垂帶尾飾上,往往是戲曲人物,像《三國演義》《封神榜》,如同露天舞臺唱大戲。


▲ 雙龍搶珠

 ▲ 雙鳳朝牡丹

▲ 對陣

【神 奇 動 物 在 屋 頂】

在簷下牆壁,則是百花、百果、百獸的樂園。它們往往帶有吉祥的寓意,如鯉魚「年年有餘」,石榴「多子多孫」、壽桃「長命百歲」……




【神 話 英 雄 大 亂 鬥】

潮汕人先祖是南徙的移民、喜歡中原文化,尤其是戲劇這種聚族的群體娛樂。於是嵌瓷中,三國的劉關張、忠烈楊家將、封神演義的神仙、還有二十四孝等,統統搬到屋脊上,可謂「厝角頭有戲出」。

▲《封神榜》張奎戰楊戩(圖 黎明/攝)


▲《三國演義》 張飛戰馬超

▲魏國男子天團·曹操五虎上將

 


▲《楊家將》 孟良焦贊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來自潮安縣的盧芝高師傅就創作了《十五貫》和《戲秋香》兩組嵌瓷「屏畫」:他給婁阿鼠加了兩顆爆牙,鼠相猴形活靈活現;再把秋香的眼神改為斜睨,在伶俐俊俏中平添機靈乖巧……小小的瓷片,在老藝人手中玩出了神採。

在潮州人的傳說中,有一條法力無邊的青龍庇佑嶺南大地風調雨順。人們在韓江邊建起一座廟,用嵌瓷在屋頂上裝飾一條威武的青龍,名曰「青龍廟」。每年春天,潮州人都要舉行盛大的踩青遊神活動,焚香禱告,燃放鞭炮,祭祀龍神。廟宇上經久如新的嵌瓷裝飾,是歷代潮州人興旺的象徵。


有句話說

廣廈千間,夜眠僅需六尺

在每一個寧靜的夜晚

嵌瓷的神明沉沉入夢,只需一個屋頂

而當清晨到來

它們又會變得煥彩生輝,宛如再生

如同創造它們的人們一樣

等待每一日的太陽升起

照亮它們五彩斑斕的生活

註:本文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江園林歡迎您

隨時隨地查看的園林資料館

1:如何添加大江園林?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直接關注即可。官方帳號q568208。

2:如何查看更多好文章?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查看歷史消息。

3:投稿約稿郵箱:568208@qq.com

聯繫我們:手機/微信:13905393477

相關焦點

  • 老建築上的屋脊神獸
    龍是排名第一的屋脊獸。拱門、青磚、黑瓦、紅牆……西式的拱形窗戶結合中式的額枋,整座建築中西合璧渾然一體,一磚一瓦無不透出一種歷經百年滄桑的古樸優雅氣度。華西壩建築格局形成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顯示著典雅而獨特的神韻,甚至被稱為「建築史上的奇觀」。
  • 屹立百年的守護者-屋脊上的神獸
    今天,我要隆重地介紹一下它……脊獸就是中國古建築屋脊上排排站的那些小神獸,那為什麼是五個脊六個獸呢?所謂「五脊」是指屋頂上橫著的一根「正脊」和垂下來的四根「垂脊」。在中式宮殿、廟宇、府邸的房脊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形狀各異的小獸。它們依次排列,神態各異,生動活潑,它們被稱為——「脊獸」。
  • 古建築上的屋脊,你都了解嗎?
    ——龍應臺《目送》百度百科:屋脊(wūjǐ)屋頂相對的斜坡或相對的兩邊之間頂端的交匯線。要說屋脊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古建築了,層層鬥拱,雕梁畫棟,恢宏壯麗,既不缺實用性,而且還有很多文化和歷史內涵蘊藏在其中。
  • 故宮太和殿上的屋脊六獸
    屋脊六獸典故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在其他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
  • 屋脊上的神獸:見識一下道觀屋頂上的可愛小獸
    抬眼望去,這些建築的屋脊也是非常的美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道觀建築的屋脊上有一排可愛的仙人加神獸組合,這些都是什麼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這些古代建築上的屋脊獸。除了道觀以外,其他古建築如古代的皇宮,園林還有寺廟等的簷角屋脊上常常會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獸形小動物作為裝飾,我們稱之為屋脊獸。
  • 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阿里,就是屋脊上的屋脊
    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阿里,就是屋脊上的屋脊。>這裡有七百年歷史的古格王國遺址在阿里這片土地上,西藏阿里自由行只有去過西藏阿里的人,才有真正意義上的算到過西藏
  • e+Cycling 騎上臺灣屋脊_武嶺
    寶島臺灣中央山脈合歡山主峰-武嶺是臺灣公路的最高點位置,海拔高度3275米,美譽為臺灣屋脊。
  • 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屋脊上的屋脊」
    西藏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被稱為「屋脊上的屋脊」 阿里是青藏高原最遙遠最荒涼的區域,自然條件相當惡劣,可是卻蘊藏著最深厚的文化與最神秘的故事。公元10世紀至公元17世紀,在阿里這片高寒荒漠上,曾有過一個叫古格的王朝。
  • 屋脊上的千年守望,讀懂孝陵神獸
    《孝陵神獸——屋脊上的千年守望》 則與它一起伴晨鐘暮鼓送悠悠歲月 ▲ 在明孝陵「申遺」成功17周年之際,明孝陵博物館推出了《孝陵神獸——屋脊上的千年守望》,通過「雲展覽」講述明孝陵建築屋頂脊獸構件的巧妙布局、新奇造型和深刻寓意。
  • 非洲的「屋脊」,世界上唯一一座位於赤道上的雪山,堪稱奇蹟!
    非洲的「屋脊」,世界上唯一一座位於赤道上的雪山,堪稱奇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你聽說過非洲屋脊嗎?被稱為非洲屋脊的吉力馬札羅山位於東非大裂谷以南約160公裡平均海拔達到1200米。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界同時他也是非洲最高的山脈。被譽為光明之山是世界登山之最系列的一員,其風景非常美麗山頂終年覆蓋著白雪雲霧繚繞,仿佛人間仙境一般。
  • 古建築知識: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形象寓意考證
    圖片來源網絡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具有很嚴格的,建築等級規制,了解它背後的故事之後,在你背起行囊,遊歷祖國文化古城時,再次看到那些古建築上的裝飾,你會有別樣的感受。圖片來源網絡古建築上最早的裝飾物,是主脊上的鴟吻,它是龍頭魚身的神獸。從有磚瓦開始,它就出現在中國建築物的主脊上。垂脊上的裝飾物,仙人走獸出現在元代,興盛於明代。
  • 華北屋脊葉鬥峰
    五臺山葉鬥峰是五臺中的北臺,海拔3061米,是五臺山五座山峰最高的一座,也是華北地區的最高峰,被稱為「華北屋脊」。之前來過倆次,一次是爬到「華北屋脊」牌坊,媳婦兒心臟不舒服,沒有繼續前行,留了遺憾。另外一次是帶著孩子們坐車到過臺頂。一次失敗一次乘車,心裡總是有一絲的遺憾。
  • 庭院院牆安裝中式仿古建築裝飾圍牆瓦的簡單講解
    中式仿古建築裝飾圍牆瓦是新型的節能環保型建築材料,具有體積輕、面積大、安裝施工快捷、結構靈活,強度高、節約使用成本、可重複多次使用,長期使用不會對牆體牆面造成任何有害影響。庭院院牆安裝中式仿古建築裝飾圍牆瓦的圍牆建成後為了避免它長期承受較大壓力而導致牆體的坍塌,都會在頂部安裝上中式仿古建築裝飾圍牆瓦,一方面是為了美觀,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雨水對牆體造成腐蝕破壞
  • 走進「世界屋脊的屋脊」西藏阿里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這裡群山巍峨、河流縱橫、湖泊密布,處處皆景。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阿里地區位於西藏自治區西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稱。這裡群山巍峨、河流縱橫、湖泊密布,處處皆景。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 元坑人為何在屋脊上放瓦甕?竟然與一個小偷有關
    4月12日,記者在福建順昌縣元坑鎮古民居採訪發現,當地一些瓦房的屋脊上安放著一個瓦甕。且瓦甕的洞口朝向或南或北,很有講究。隨後,記者一行採訪當地信俗文化專家餘鍾純,79歲的餘先生辯才無礙、滿腹學問。據老人介紹,元坑古鎮是個盛產故事的妙地。
  • 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 貴州屋脊韭菜坪風景獨好
    圖為韭菜坪花海惹人醉   一夜秋風至,貴州屋脊天上花海萬畝韭菜花香。  觀日出、覽雲海、聞花香……對遊客來說,在清晨沐著清風,迎著朝陽上貴州屋脊阿西裡西·韭菜坪去,是一個無法拒絕的邀請。  9月12日,赫章縣「貴州屋脊」阿西裡西韭菜坪景區一天共接待遊客2萬多人次。
  • 古代屋脊上的「神獸」究竟是什麼東西,叫天朝帝王都如此忌憚
    為之惶恐為之參拜,使之成為自己的一種信仰,並將其傳承給自己的子女,古建築的屋脊上總是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古人謂之神獸,但你知道他們都是什麼嗎?根據古籍記載,屋脊上的神獸有庇護房屋的功效,依照屋主人的身份,神獸的數量也是不同的,但它們大多都是單數,素有一、三、五、七、九之分,屋主人的身份越高,採用的神獸就越多。
  • 我科學家發現兩類銀盤「屋脊」結構
    近日,由LAMOST特聘青年研究員、雲南大學博士後王海峰,雲南大學黃樣副教授,河北師範大學崔文元教授以及北京大學張華偉副教授等人組成的國際團隊,基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主序拐點與OB恆星樣本數據追溯了銀盤「屋脊」(Ridge)結構的化學動力學演化特性。
  • 閩南燒肉粽的古早味和屋脊上的藝術奇葩
    一種飲食習慣可以保留上千年甚至更久,這首先是對傳統的一種尊敬。在中國,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是美食最集中的所在,「舌尖上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老師來泉州拍攝舌尖時曾說過,福建吃在泉州,它不僅體現在每個節令,城鄉各處宗祠完整的儀式性活動中,更體現在對食物的古老處理方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