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龍應臺《目送》
百度百科:屋脊(wūjǐ)屋頂相對的斜坡或相對的兩邊之間頂端的交匯線。
要說屋脊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古建築了,層層鬥拱,雕梁畫棟,恢宏壯麗,既不缺實用性,而且還有很多文化和歷史內涵蘊藏在其中。不過現在很多人對於這些都不太了解了,放眼全國的建築小區,基本上已近脫離了古建築的那種韻味。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穿越古代,去鑑賞一下中國古建築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屋脊。
屋脊又分為正脊、垂脊、戧脊、圍脊、博脊。
1、正脊「媽媽」
正脊是整個屋頂上最重要的,也被稱作大脊或者平脊。它位於屋頂的最上方,如下圖所示,一般來說是它都是古建築屋頂上處於「媽媽」的地位,其他的屋脊幾乎都是它「生出來的」。
一般在我們常見的古建築宮殿裡,正脊的兩端經常裝飾有吞獸,在明清的時候,大多稱呼為「鴟吻」,主要是用於吞住正脊,起到一個穩固,美觀,避雷的作用。
2、垂脊
垂脊一般特指屋脊位置時的稱謂。凡是與正脊或寶頂相交的脊都統稱垂脊。廡殿垂脊常稱為廡殿脊。歇山及硬山、懸山垂脊常稱為排山脊。
一般在垂脊的上方會經常安放一些「小物件」,他們一般是作為瓦釘的裝飾物,有固定的琉璃瓦的功能,同時根據數量的不同,還代表著大殿的等級。俗稱它們「垂脊獸」。
3、戧脊
戧,這個字有二個讀音:戧 [qiāng],戧 [qiàng];又叫做金剛戧脊俗稱「岔脊」,古建裡,戧脊主要是指垂脊下面和垂脊剛好成45度角,在歇山頂中最為常見。
4.圍脊
圍脊,沿著下層簷屋面與木構架(如承椽枋、圍脊板等)相交處所做的脊。圍脊多能頭尾相接呈圍合狀,故俗稱「鎘腰脊」。有人把固脊叫做下簷博脊或重檎博脊,甚至千跪叫做博脊。叫它下簷博脊或重簷博脊已嫌含糊,如也叫博脊就會與真正的博脊相混淆。所以圍脊既然已有了區別於其他脊的名稱,還是明確一些為好。
5、博脊
而山花下面的那一條水平的屋脊就叫做博脊。
在很多歇山頂中,屋頂的兩面會形成山花。
關於中國古建築文化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更別說屋脊的分類了,希望通過此文可以讓大家對中國古建築多少有一點點了解就足夠了。畢竟這是咱們中華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