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屋脊曲線那麼美,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2020-12-12 長安

中國古建築別具一格的方法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席位,它的存在極大的影響了東亞建築的發展方向,自漢以來,中國建築設計思想就相繼傳到了越南、泰國和日韓等地,其園林設計思想更是促進了西方洛可可建築的誕生,今天世界很多地方的古建築上都能見到中國傳統建築的設計思想,若論中西古建築的差異,用「曲」與「直」來形容這種差異是最直觀的(但實際並不客觀),「曲」代表著一種循環、融洽的思想,「直」代表著剛正、對立的思想,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古建的屋頂,也許能體會到古人在設計古建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選用建築材料時的一種「輪迴」思想,那麼古建築的屋頂究竟具有怎樣的美呢?

故宮交泰殿wu'ding

從建築學角度看,一般建築有四個立面,即前後左右,而對中國古建而言,還有一種特殊的立面——屋頂,屋頂被稱為中國古建築的第五立面,其特殊的造型與結構,使之單看時能體現出獨特的美,若成片的古建築群存在,第五立面屋頂更能凸顯出亞洲傳統聚住區的震撼的美。古建築的屋頂曲線針對不同的屋頂有不同的條數,由屋脊(包括正脊和四條垂脊)、屋簷和屋角構成,且不同體量的建築其彎曲的程度也不同,就屋脊而言,它是由「舉折」這個思想設計出來的。

建築群的屋頂,ci'qi'bi'fu

營造法式中舉折tu'li

什麼是舉折?古建當中,舉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築的進深與屋面材料而定。宋稱舉折,從《營造法式》對於舉折大意來看,所謂舉折是指,木構架相鄰兩檁中的垂直距離除以對應步架長度所得的係數。它的作用,使屋面呈一條凹形優美的曲線。越往上越陡,利於排水和採光。舉即屋架的高度,按建築進深和屋面材料而定;折即因屋架個檁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屋面橫斷面坡度由若干折線所組成。所謂舉折之意,即定屋頂坡度及屋蓋曲面線之方法也。求此曲面線,謂之定側樣。其坡度最緩和者,如兩椽小屋,為二與一比之坡度,最陡峻者如殿閣,為三與二比之坡度,其餘廳堂廊屋等各有差,謂之舉高。其曲線則按每榑中線,自上每縫減去舉高之十分之一,次縫減二十分之一等等。愈低而減愈少,然後聯綴以成屋頂斷面之曲線,謂之折屋。這種古建中的舉折作用與好處是很多方面的。其一,它有利於快速排水,在雨天減輕房屋承重與布瓦吃水;其二,雨水由急到緩經屋簷向外飄出,不至於垂直濺落打溼牆體,起到對牆腳基礎的保護;其三,舉折造型給予原本僵直的屋坡以靈動,造就「如翼斯飛」的飛簷美觀效果。總之,古建中的這一舉折做法,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功能上都是歷史工匠們的智慧結晶,且得到朝庭認可,繼而以法律形式規定為官方設計標準。

舉折jian'yi'tu

由物及人,到了今天我們可以從古建中這一有利於更快落水的舉折理論中,悟出最快曲線對人生實現價值目標的借鑑作用。

相關焦點

  • 古建築上的屋脊,你都了解嗎?
    ——龍應臺《目送》百度百科:屋脊(wūjǐ)屋頂相對的斜坡或相對的兩邊之間頂端的交匯線。要說屋脊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的古建築了,層層鬥拱,雕梁畫棟,恢宏壯麗,既不缺實用性,而且還有很多文化和歷史內涵蘊藏在其中。
  • 為什麼在古建築的屋脊、簷背上裝飾飛禽走獸?
    大家知道在古建築的屋脊、簷背上為什麼要裝飾飛禽走獸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在我國古代傳統的宮殿廟堂、亭軒樓閣等古建築的屋脊、簷上,都排列著生動活潑、裝飾巧妙的禽獸,人們稱這為「吻獸」。漢代用鳳凰形的陶製品裝飾屋脊。南北朝以來則用酶(chi)尾,據說是從佛經中的摩竭魚(即鯨魚)演變而來的,而摩竭魚是雨神的座物,能滅火;還有人說天上有魚尾星,放在屋脊上能除災;又有人說:漢武帝造柏梁臺,有人上書說:尾是水精,能避火災。多種說法都不外乎表達防火的意願。到唐時,改正脊與鴟尾平銜接為口銜接,所以改叫「鴟吻」。後來又逐步演變為「龍吻」。
  • 文旅分享:古建築簷角屋脊的小知識
    中國古建築簷角上的走獸知多少?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古建築的簷角屋脊上,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構件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近日,我們有幸採訪到了國內一線文旅規劃設計機構華採堂,他們在古建築設計、仿古建築設計、古建設計、古鎮設計等方面都有非常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建築設計、施工經驗。此次,由華採堂的資深古建築設計師來為我們揭曉答案。
  • 古建築的屋頂分類
    它那遠遠伸出的屋簷、富有彈性的屋簷曲線、由舉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翹的屋角(仰視屋角,角椽展開猶如鳥翅,故稱「翼角」)以及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十字脊、盝頂、重簷等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物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通過對屋頂進行種種組合,又使建築物的體形和輪廓線變得愈加豐富。
  • 屋脊神獸,中國古建築的千年守望
    我們經常可以在古建的屋脊上看到一排排的呆萌神獸,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那麼這些神獸是什麼來頭呢?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屋脊獸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國古建築上的跑獸最多有十個,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這句順口溜就是脊獸們的出場次序。
  • 古建築知識: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形象寓意考證
    圖片來源網絡中國古建築上的仙人走獸,是最具代表性的東方建築裝飾形式。垂脊上那位騎鳳仙人和那些神採奕奕的神獸,傳承著建築文化,譜寫著中華民族的故事,仿佛在代替那五彩斑斕的古建築,向天空訴說著,它們曾看到和經歷的一切。
  • 古建築防雷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探討
    除造成直接損毀外,因我國傳統古建築多為木結構,雷擊還易導致古建築起火造成大面積損失。中國古建築種類繁多、造型各異、結構獨特,因此防雷設計和施工須根據其特點進行,使安裝的防雷設施既安全可靠、又美觀隱蔽。讓古建築物獲取最大的美觀和最可靠的安全保障。
  • 古建築咋拍好看?4句口訣,9個攝影修圖技巧,幫你古建築照片更美
    這4句古建築攝影口訣,含9個技巧!幫你把古建築照片,拍美修漂亮很多愛攝影的朋友,也愛旅遊,在旅遊時經常遇到古建築,怎麼把古建築拍好看呢?攝影自學班,總結了4句拍古建築的口訣,包含了9個拍古建築的技巧:早到晚出拍乾淨。取角順線簡約明。
  • 情緒曲線與主題公園設計
    我們可以通過設計包裝讓一個主題公園在視覺上產生美感,但是人們都喜歡看美的事物或者美女,但是真正產生情感聯繫的卻是我們已經與之產生情感聯結的事物。就像我們會更愛自己的媽媽、老婆、朋友,即使他們沒那麼完美,但是因為我們與之培養了感情,因此在見到他們的時候就會產生莫名的喜歡與情感波動。
  • 中國古建築之美,你知道多少?
    古建築之美,在於它承載的是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特色,承載的是碧瓦朱簷間亙古流傳的故事,還承載了中華千百年的歷史文化。 於我們而言中國古建築見證了中國千古文化底蘊,一磚一瓦一構件都是歷代中國建築設計師的心血。
  • 文化十分丨走進「古建築第一瑰寶」佛光寺 重回宏偉大唐
    梁思成弟子、著名建築專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郭黛姮:這個看上去和北京的古建築完全不一樣,因為它是唐代的,北京的都是明清時期的,這個建築一看,它的所有的輪廓線都是曲線,絢麗又柔美,不是很僵直的,正脊也都是曲線。這些都是曲線,這些屋簷都是曲線。
  • 古建築設計屋頂神獸含義及排行
    古建築設計屋頂神獸的形態多種多樣,數量有3個,5個,7個,9個等,不等的神獸數量代表不同的級別,在做古建築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所建的古建築的場地,等級,工藝級別採用適當的神獸數量,才能得體,好看!這些神獸,或叫做走獸,都是象徵著古人對某種事物的期待和祝福。
  • 屋脊上的神獸:見識一下道觀屋頂上的可愛小獸
    抬眼望去,這些建築的屋脊也是非常的美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道觀建築的屋脊上有一排可愛的仙人加神獸組合,這些都是什麼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這些古代建築上的屋脊獸。除了道觀以外,其他古建築如古代的皇宮,園林還有寺廟等的簷角屋脊上常常會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獸形小動物作為裝飾,我們稱之為屋脊獸。
  • 圖說「飛簷」,中國古建築的神來之筆
    飛簷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其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樸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飛簷南北差異南方南方的翼角多起高挑飛簷,工藝往往會相對更自由,更有創造力。
  • 發現中國古建築之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話說古建築,ID:huashuogujianz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中國建築是世界公認的最古老的原生態建築體系之一,經歷了從「構木為巢以避群害」開始、直到建造房屋,最終形成獨立體系這樣一個過程。
  • 古建築,你亮起來的樣子真好看
    夏夜是觀賞古建築的最佳時節,稀疏的星光、絢爛的燈光、屋簷下的清風、 簷鈴的清響,讓古建築之美得到升華。中國古建築最美在屋頂:柔和的曲線、四周飛簷高蹺、覆以青灰瓦或琉璃瓦如果要將這一特點凸顯出來,需要專業的亮化設計技術和燈光,因此古建築照明設計十分關鍵!
  • 老建築上的屋脊神獸
    龍是排名第一的屋脊獸。中國古建築上的跑獸最多有十個,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鬥牛、行什。英國建築設計師榮杜易對於「華大」全校圖樣的設計和繪製煞費苦心,他先後在北京、成都對中國古典建築和川西一帶地方進行考察,並對校園基地進行實地測量和研究,設計出的建築藍圖率先將中國古典建築形式如飛簷、鬥拱嵌入西洋建築,將中式屋頂與洋樓結合一體,被稱為「中國式新建築」。在敬仰大師之作時,我們往往忽視了暗藏在老建築房頂和屋簷上的那些呆萌小神獸,它們也被稱之為屋脊獸。
  • 【閩南古建築】燕尾脊
    ---查看往期精彩內容請點擊上方 藍色【哲匠之家】訂閱關注---閩南古民居,秦筒簪花,漢瓦垂珠,尤其是那像燕尾一般的屋脊曳光煥彩,獨領風騷。直到今天,在閩南的農村或城裡的老街巷,都還可以見到這種皇宮體的建築,燕尾脊也成了閩南傳統建築風格的一種象徵。而它微微叉開的尾部就像燕子歸巢時的形態,這才有了另一個名字——「雙燕歸脊」。
  • 它是中國古建的美學高地 繁複雅致的曲線猶如「鳳舞」
    內外嚴謹的結構,決定了外形之美,縱橫穿插的構件撐起各層屋頂巧妙銜接,主與次,高與低,錯落而又條理分明,勾勒出角樓玲瓏有致的靈動身影。從外觀看,角樓最引人矚目的是其層層疊疊的屋頂,以及從建築頂部伸出來的許多優美的「角」。這也是讓人感到其結構精巧的重要原因。
  • 倫敦屋脊: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碎片大廈
    在「摘星塔」的頂部,設計師按照16世紀的小尖塔和高桅橫帆船的桅杆進行設計,最終打造成為了漸漸消失在空中的外形。碎片大廈:309.6米的倫敦屋脊2008年9月,由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的義大利建築師倫佐-皮亞諾設計的碎片大廈在倫敦動工,整個碎片大廈和周邊附屬建築一共耗資約15億英鎊,合計人名幣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