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傳統建築屋頂的屋脊簷角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獸飾物,以前也見過,但都是一瞥而過,從未仔細觀察和認真了解過,到深圳赤灣天后宮拍麻雀時才發現,屋簷脊角上排在最前頭的陶飾,竟然是一個道士模樣的小人騎著一隻大肥雞,讓人忍俊不禁,不由自主就想起那句:你是猴子派來的逗比嗎?但又覺得這般莊嚴寶地如此不嚴肅,似乎不妥,想必師出有典,肯定不會亂來的。
一百度,還真是騎的雞,俗稱仙人騎雞,取其諧音「吉」,騎雞即騎吉,寓吉祥之意,很符合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思維習慣,比如魚象徵年年有餘,蝙蝠為福,壁虎避禍等等,不勝枚舉。另外也叫騎鳳仙人,但我覺得從造型上看,赤灣天后宮的仙人,顯然騎的是雞。
民間傳說常常會有諸多版本,仙人騎雞自然也不例外。
1、騎雞的是商紂王。傳說紂王在封神後,被罰做司晨之神,必須每日最早起來騎著公雞報時。
2、騎雞的是姜子牙。以前蓋新房上梁時,都要在紅紙上書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貼在大梁上。如正房有被山頭、河水、墳丘、岡稜、屋脊等神射時,在其房脊上用幾個青磚立一小樓,中間一磚上刻「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九字,以闢兇煞。如此看來像那些大的古建築,如故宮,孔廟上面的騎鳳凰仙人,毫無疑問就是姜子牙了。
3、騎雞的是姜子牙的妻弟,他想通過與姜子牙的親戚關係加官進爵,卻被姜子牙看出。姜子牙深知他才能有限,告訴他官位已經升至頂處,若再升就會摔下來。古人根據這個傳說,把姜子牙妻弟的小像放在簷角的最前端,寓意著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後來就用此來比喻走投無路,放到這些宮殿的屋頂上其實就是讓這些神獸走投無路,安安靜靜地呆在這裡鎮守著,以鎮邪避害。
4、騎雞的是齊湣王。戰國時,齊宣王之子齊湣王即位後,窮兵黷武,野心膨脹,驕縱自大,致使君臣不和、內外樹敵,終於引來五國聯合討伐。他在外逃路上被一條大河擋住去路,走投無路之際,忽然有一隻鳳凰飛到他跟前。齊湣王飛身跨上鳳凰背,騎著它渡過大河,絕處逢生。因而,仙人騎鳳塑像也有「逢兇化吉」的寓意。
5、騎雞的仙人是東晉時期的許遜。許遜是道教著名的四大天師之一,他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曾在四川旌陽當過縣令,後棄官修道煉丹,創「太上靈寶淨明法」,在他一百三十多歲時飛升成仙,並且全家四十多口,連著房屋院子雞犬,都跟著一起飛升。屋脊上的那個騎雞仙人就是許遜。
我覺得採納騎鳳說的,多半是士大夫階層的文人雅士,而選擇騎雞說的,肯定是平民百姓草根階層佔多數。其實都無不可,正所謂:和而不同,各得其所。
平時的赤灣天后宮,遊人寥寥,粉牆碧瓦的殿堂樓閣在蒼翠茂盛的樹木掩映下,顯得格外的幽靜。
清風徐來,香菸繚繞,置身此等祥瑞之地,連小麻雀嘰嘰喳喳的聒噪,仿佛都充滿了禪機,不再讓人覺得心煩意亂,實在是浮生偷閒,難得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