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建築屋脊上鎮邪避害的仙人雕像,騎的是雞還是鳳凰?

2020-12-12 讀行者說

我國古代傳統建築屋頂的屋脊簷角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獸飾物,以前也見過,但都是一瞥而過,從未仔細觀察和認真了解過,到深圳赤灣天后宮拍麻雀時才發現,屋簷脊角上排在最前頭的陶飾,竟然是一個道士模樣的小人騎著一隻大肥雞,讓人忍俊不禁,不由自主就想起那句:你是猴子派來的逗比嗎?但又覺得這般莊嚴寶地如此不嚴肅,似乎不妥,想必師出有典,肯定不會亂來的。

一百度,還真是騎的雞,俗稱仙人騎雞,取其諧音「吉」,騎雞即騎吉,寓吉祥之意,很符合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思維習慣,比如魚象徵年年有餘,蝙蝠為福,壁虎避禍等等,不勝枚舉。另外也叫騎鳳仙人,但我覺得從造型上看,赤灣天后宮的仙人,顯然騎的是雞。

民間傳說常常會有諸多版本,仙人騎雞自然也不例外。

1、騎雞的是商紂王。傳說紂王在封神後,被罰做司晨之神,必須每日最早起來騎著公雞報時。

2、騎雞的是姜子牙。以前蓋新房上梁時,都要在紅紙上書寫「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貼在大梁上。如正房有被山頭、河水、墳丘、岡稜、屋脊等神射時,在其房脊上用幾個青磚立一小樓,中間一磚上刻「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九字,以闢兇煞。如此看來像那些大的古建築,如故宮,孔廟上面的騎鳳凰仙人,毫無疑問就是姜子牙了。

3、騎雞的是姜子牙的妻弟,他想通過與姜子牙的親戚關係加官進爵,卻被姜子牙看出。姜子牙深知他才能有限,告訴他官位已經升至頂處,若再升就會摔下來。古人根據這個傳說,把姜子牙妻弟的小像放在簷角的最前端,寓意著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摔得粉身碎骨。後來就用此來比喻走投無路,放到這些宮殿的屋頂上其實就是讓這些神獸走投無路,安安靜靜地呆在這裡鎮守著,以鎮邪避害。

4、騎雞的是齊湣王。戰國時,齊宣王之子齊湣王即位後,窮兵黷武,野心膨脹,驕縱自大,致使君臣不和、內外樹敵,終於引來五國聯合討伐。他在外逃路上被一條大河擋住去路,走投無路之際,忽然有一隻鳳凰飛到他跟前。齊湣王飛身跨上鳳凰背,騎著它渡過大河,絕處逢生。因而,仙人騎鳳塑像也有「逢兇化吉」的寓意。

5、騎雞的仙人是東晉時期的許遜。許遜是道教著名的四大天師之一,他博通經史、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曾在四川旌陽當過縣令,後棄官修道煉丹,創「太上靈寶淨明法」,在他一百三十多歲時飛升成仙,並且全家四十多口,連著房屋院子雞犬,都跟著一起飛升。屋脊上的那個騎雞仙人就是許遜。

我覺得採納騎鳳說的,多半是士大夫階層的文人雅士,而選擇騎雞說的,肯定是平民百姓草根階層佔多數。其實都無不可,正所謂:和而不同,各得其所。

平時的赤灣天后宮,遊人寥寥,粉牆碧瓦的殿堂樓閣在蒼翠茂盛的樹木掩映下,顯得格外的幽靜。

清風徐來,香菸繚繞,置身此等祥瑞之地,連小麻雀嘰嘰喳喳的聒噪,仿佛都充滿了禪機,不再讓人覺得心煩意亂,實在是浮生偷閒,難得的好去處。

相關焦點

  • 古建築知識: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形象寓意考證
    垂脊上那位騎鳳仙人和那些神採奕奕的神獸,傳承著建築文化,譜寫著中華民族的故事,仿佛在代替那五彩斑斕的古建築,向天空訴說著,它們曾看到和經歷的一切。圖片來源網絡屋脊上的仙人走獸具有很嚴格的,建築等級規制,了解它背後的故事之後,在你背起行囊,遊歷祖國文化古城時,再次看到那些古建築上的裝飾,你會有別樣的感受。
  • 為什麼在古建築的屋脊、簷背上裝飾飛禽走獸?
    大家知道在古建築的屋脊、簷背上為什麼要裝飾飛禽走獸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在我國古代傳統的宮殿廟堂、亭軒樓閣等古建築的屋脊、簷上,都排列著生動活潑、裝飾巧妙的禽獸,人們稱這為「吻獸」。漢代用鳳凰形的陶製品裝飾屋脊。南北朝以來則用酶(chi)尾,據說是從佛經中的摩竭魚(即鯨魚)演變而來的,而摩竭魚是雨神的座物,能滅火;還有人說天上有魚尾星,放在屋脊上能除災;又有人說:漢武帝造柏梁臺,有人上書說:尾是水精,能避火災。多種說法都不外乎表達防火的意願。到唐時,改正脊與鴟尾平銜接為口銜接,所以改叫「鴟吻」。後來又逐步演變為「龍吻」。
  • 你注意過道觀屋簷上的「仙人」和「神獸」嗎?
    漫走道觀中,古老的建築歷經歲月洗禮,耳邊響起陣陣木魚聲,閉上眼,靜靜感受這份清靜無為和天人合一,品嘗忙碌生活裡難得的一份寧靜。好不愜意。抬眼望去,處處風景,就連道觀屋脊上也頗有一番別致,常常豎立著一排排的「仙人」加「神獸」組合,煞是有趣。
  • 沉默屹立,威嚴守護——中國古建築屋脊上的吻獸
    文/古今文博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歷史文明中形成了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我國歷代統治者和勞動人民都是非常注重禮儀的,小到走親訪友、讀書、婚嫁、笄冠之禮,大到祭祀、登基、外交,都體現著「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強烈的儀式感。
  • 灤州古城——屋脊獸的傳說你知道多少?
    遊覽名勝古蹟時,細心觀察的朋友們會注意到,在有規格古建築的屋脊上,經常會蹲坐著一排小動物。不論種類、造型、數量或排列順序,這些小雕像的存在都有著嚴格的規矩,但大部分人可能並不了解其中奧妙。鴟吻中國的古建築分為五脊,所謂五脊是指房宇一條正脊四條垂脊。
  • 古建築上為什麼用小動物裝飾?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
    南方建築上的螭吻多是魚龍吻獸,取魚躍龍門之意,但不能變成真龍天子,就變成一種鰲魚。但此種魚龍多是灰塑,是由工匠現場堆塑而成,固形狀沒有規制,由工匠隨心所欲創作發揮。蘇式建築除了典型的魚龍吻外還有哺雞脊獸、哺龍脊獸、獅吻獸等。
  • 古建築中的五脊六獸
    八條垂脊共飾有八十八個仙人,也是紫禁城內最多的。相傳鴟吻是龍的兒子,所謂龍生九子,鴟吻為其中之一。古人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垂脊下面的仙人神獸像,除騎鳳仙人外還有10個神獸,分別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suān ní)、狎(xiá)魚、獬豸(xiè zhì)、鬥牛、行什。它們既起到美觀的作用,又寄託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願望。
  • 古建築設計屋頂神獸含義及排行
    古建築設計屋頂神獸的形態多種多樣,數量有3個,5個,7個,9個等,不等的神獸數量代表不同的級別,在做古建築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所建的古建築的場地,等級,工藝級別採用適當的神獸數量,才能得體,好看!這些神獸,或叫做走獸,都是象徵著古人對某種事物的期待和祝福。
  • 在中國古建築的屋頂上!
    ● 中國古建築常見屋頂樣式廡殿頂是宮殿裡最常用的款式。它有五條屋脊,分別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構成。在這些屋脊上,我們看到的這些依次排序的小獸。這就是所謂的「五脊六獸」了。最後一個在脊上的龍首形瓦件,叫做鴟吻,是九龍之子。傳說它喜歡張嘴吞咽,固又稱「吞脊獸」。受等級所限,這些走獸不能全用上,但不變的是,在這些走獸前面總有一個領頭的「騎鳳仙人」。騎鳳仙人,也可以通俗的叫做「騎雞仙人」。
  • 屋脊獸之太和殿的屋脊獸
    上承重簷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採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採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築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存的牌匾為複製品。那麼今天我們說的是關於太和殿屋角蹲著的那幾個神獸,他們都是什麼?太和殿的神獸又有哪些區別?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古建築文化中,琉璃屋脊上的騎鳳仙人到底是誰?看完你就明白了!
    先上一張直觀圖,從此圖中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咱古建築的規制,例如在故宮太和殿屋脊上現在仍然可以看到這一排神獸,大概羅列下,從左到右分別是騎鳳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在這裡說個題外話,注意!
  • 文旅分享:古建築簷角屋脊的小知識
    中國古建築簷角上的走獸知多少?我們常常能看到在古建築的簷角屋脊上,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構件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而屋脊上小動物們的排序也有著一定的規律。垂脊最前端的是騎鳳仙人,騎鳳仙人後面依次排列著10個小獸:  第一個神獸是龍:身體長,有鱗,有角,有爪,能走,能飛,能遊泳,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是皇權神聖的象徵)。  第二個神獸是鳳:一種仁鳥,祥瑞的象徵,預兆天下太平,生活幸福 美滿; 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亦是皇后的代稱。
  • 屋脊上的神獸:見識一下道觀屋頂上的可愛小獸
    抬眼望去,這些建築的屋脊也是非常的美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在道觀建築的屋脊上有一排可愛的仙人加神獸組合,這些都是什麼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這些古代建築上的屋脊獸。除了道觀以外,其他古建築如古代的皇宮,園林還有寺廟等的簷角屋脊上常常會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獸形小動物作為裝飾,我們稱之為屋脊獸。
  • 屋脊神獸,中國古建築的千年守望
    我們經常可以在古建的屋脊上看到一排排的呆萌神獸,大小不一、形態各異,那麼這些神獸是什麼來頭呢?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覆蓋瓦片構成的。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屋脊獸是中國古代傳統建築中放置在房屋、宮殿等房脊上的雕塑作品。中國古建築上的跑獸最多有十個,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這句順口溜就是脊獸們的出場次序。
  • 道觀屋脊上的仙人和神獸你都認識嗎?威懾妖魔,可除災禍!
    漫步道觀中,古老的建築歷經歲月洗禮,耳邊響起陣陣木魚聲,閉上眼,靜靜感受這份清靜無為和天人合一,品嘗忙碌生活裡難得的一份寧靜,好不愜意。抬眼望去,處處風景,就連道觀屋脊上也頗有一番別致,常常豎立著一排排的「仙人」加「神獸」組合,煞是有趣。
  • 屋脊上的千年守望,讀懂孝陵神獸
    《孝陵神獸——屋脊上的千年守望》 1 脊 獸 脊獸,一個聽起來就很有故事的名字,是指古建築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
  • 圖說「飛簷」,中國古建築的神來之筆
    飛簷翹角,是我國古代建築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不論是在宮殿,廟宇,還是普通亭臺樓閣,都會出現它的身影。其設計構圖之巧妙,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仿佛地面有股氣在託舉著屋簷,使建築有一種靈動感,讓人賞心悅目。不得不佩服古代的建築師們,連日常生活中的屋簷,都要建造的如此美感,不苟且、不妥協,造便要造的那叫一個巧奪天工。
  • 故宮太和殿上的屋脊六獸
    屋脊六獸典故  在中國古建築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 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  在其他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
  • 北京古建築房簷上的仙人走獸:故宮太和殿為何比其他地方多一個?
    在老北京的古建築的房簷上面,通常能看到一排小動物,這些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呢?實際上,它們通常被稱為「仙人走獸」,第一個是仙人,後面是若干個「脊獸」。古建築房簷上面的一排小動物故宮太和殿上面的「一排小動物」在古代建築上,這些仙人走獸代表了建築的級別。一般除了前面的騎鳳仙人,後面的脊獸都是奇數,數量越多表示級別越高,三到五個為王公貴族,九個表示皇家建築。
  • 鎮水獸、防火獸、避雷獸,最豪華神獸陣容,在故宮太和殿屋脊上
    當然,後來也採用了石頭材料,但也不過是作為基礎是用,上部還是需要木材。無論是漢代的長樂宮、未央宮,唐代的大明宮,還是明清的紫禁城,都是這樣。老祖宗的聰明不止於此,他們利用榫卯結構以及鬥拱來完成宮殿等宏偉建築,這樣不但結實美觀,而且能夠有效防止地震,儘管有時候連一根釘子都用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