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古談今|今天是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到了

2020-12-24 齊魯網

今天是大暑,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20度。

據《通緯·孝經援神契》記載:「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這時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世界上約有2000多種螢火蟲,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溼;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這大雨使暑溼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大暑節氣正值「三伏」,是我國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的時期,全國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40℃的酷熱也不鮮見。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出現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後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康鵬收集整理,圖片來自網絡)

下載齊魯壹點客戶端,關注本壹點號——說古談今,就能第一時間看到更新。

[責任編輯:楊凡、梁延菊]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一年中什麼時候最熱 一年最熱是幾月份
    今天是四月的第一天,緊接著就是在每年公曆4月4日-6日之間的清明節。清明節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且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隨著時間的推進,我國也開始慢慢進入溫暖的春天,那麼一年之中什麼時候最熱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2018年大暑節氣是哪天?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
    2018年大暑節氣是什麼時候?  2018年大暑:7月23日  太陽到達黃經120°,我們迎來了24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大暑  大暑時間: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如何過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2020年7月22日16:36即是大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 熱熱熱熱熱……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來了!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潘祝平/攝今天16時37分迎來大暑節氣熱浪滾滾、萬物蒸煮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此時陽光猛烈似火驕陽居高臨下地籠罩活生生造出個「桑拿」的環境根據市氣象臺預報
  • 今天大暑,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來了!這波高溫至少熱到8月1日
    因此,更大的「烤驗」還在後頭,因為今天(23日)迎來大暑節氣。氣象專家稱,江西最熱時段往往就出現在大暑時節,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至少到8月1日,全省都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怎麼形容呢?氣象資料顯示,對於南昌乃至全省很多地區而言,大暑時節也就是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最容易出現39℃以上超高溫天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光。
  • 7月23日大暑 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來了
    瀏覽次數:3諺語說得好,「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這兩天的天真應了這句話,悶熱的天氣讓人汗流浹背。7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意味著一年當中最熱的時候到了。俗話說「熱在三伏」,這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農作物生長最快的時候。在溫泉鎮小南山村,綠油油的葉子隨風搖擺,秋玉米正迎著太陽努力生長。此時也是旱、澇、風災最為頻繁的時候,23日上午9點,市氣象臺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醫生提醒,大暑時節天氣溼熱,極易發生中暑等高溫疾病,尤其是戶外工作者要注意防暑。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最慘不忍睹的日子來了!千萬要小心……
    今天,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大暑」正式登場啦~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聽聽都渾身冒汗…>實際上,大暑的到來,遠遠不止是熱!大暑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處在一年中最熱的階段。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極端最高氣溫統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7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出現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8月的極端最高氣溫值都是出現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在大暑時期。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 農村老話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暑比小暑熱嗎
    入伏之後,天氣逐漸的開始悶熱起來,晚上也不在是涼風習習,也是燥熱無比,一年之中最冷的階段是在小寒大寒,而最熱的時間段,則是在小暑和大暑,那麼在小暑和大暑之間,哪一個時間節點最熱呢,難道真的像俗語說的小暑不算熱,大暑才是伏天嗎?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啥時候最熱?看小暑的表現就知道了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目前正處在夏至的節氣,但7月6日就會迎來小暑節氣,而作為24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農民對這個節氣很是關心,畢竟小暑的趕來,意味著夏天真正炎熱的時候趕來,白天的氣溫也會逐步的提升。那麼今年的小暑熱還是大暑熱?啥時候最熱呢?其實我們通過2個俗語就知曉。
  • 今日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哪個最熱?看完懂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大暑節氣。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從小暑節氣開始,氣溫會不斷升高,雷雨天氣也會增多,所以在農村還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那麼小暑節氣和大暑節氣相比,哪個更熱呢?
  • 俗語「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個更熱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等說法。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俗語說「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大家有沒有去了解過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不是真的大暑前後時間的天氣會相當熱呢?很多時候,人們會以為,進入到小暑的天氣就是最熱的。
  •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怎麼過?中醫專家:補水消暑藥粥添
    今日是大暑,古書中講「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可見大暑時節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所以這個時節的養生要點就是注意防暑降溫,補水消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該怎麼過?中醫專家為你劃重點!本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營養科 魏幗一、消暑先靜心嵇康在《養生論》中說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也。」其實就是「心靜自然涼」的意思。
  • 2018大暑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臨沂今年最熱的時候到了
    再過幾天就是大暑了,咱們臨沂的氣溫就能看出來,下周將接近40°,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即將到來,來看看大暑的具體日期吧。   2018年大暑開始時刻:2018年7月23日 05:00   2018年大暑結束時刻:2018年8月7日 21:30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來了!吃仙草、喝暑羊…錯過再等一年!
    7月22日大暑到,那麼大暑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祝福君為你盤點大暑的習俗:吃「仙草」、飲伏茶、貼三伏貼、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其氣候特徵是:「鬥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後,在我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攝氏 40 度的高溫天氣,在這酷熱難耐的季節,我們該吃什麼水果消暑呢?
  • 形容大暑來臨天氣熱幽默搞笑說說句子 迎來一年裡最熱的時候
    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了形容大暑來臨天氣熱的幽默搞笑說說句子,大暑節氣祝福語分享。     形容大暑來臨天氣熱幽默搞笑說說句子     1、在路上遇到個陌生人,相視一笑,變熟人了。桌子太燙,麻將剛碼好,居然糊了!請大家注意防暑!     2、我們家那個玉米地啊,都快成爆米花田了。     3、寧可在空調房裡哭,也不要在電風扇下笑!
  • 小暑連大暑,先蒸後煮,小暑和大暑誰最熱?
    今天是7月4號,再過兩天到了下周一的7月6號,2020年的節氣就要步入小暑了。暑熱,馬上就要成為天氣的主題了。「暑」字本身的意思就是「熱」。如果我們照這樣的意思推演開去,那「小暑」就可以說成是「小熱」,而「大暑」自然就是「大熱」了。「小暑連大暑,上蒸下煮」,同樣是熱,「小熱」肯定是抵不過「大熱」的。
  • 今天小暑,農村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老話在理嗎?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後全國就將進入炎熱的夏季了,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日子,所以在農村中關於小暑和大暑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俗語「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 小暑中的「暑」有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是特別熱,大暑才是真的熱。那麼「小暑熱得透,大暑涼颼颼」這句俗語就是說如果在小暑節氣時,天氣就已經很熱了,那麼等到大暑節氣到來後,天氣就會變得涼爽起來。大暑應該是最熱的時候,為何小暑天熱,到了大暑天氣就會涼快呢?
  • 大暑 | 是時候做一個吃瓜群眾了
    這就是大暑節氣。此時天氣酷熱,氣溫為一年中最高,雷陣雨較多,在中國很多地區,經常會出現40℃的高溫天氣,農作物生長也最快。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 農村老人常說「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會這樣呢
    今天是大暑的第八天,一轉眼大暑節氣已經過去了一半的時間,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節氣,雖然大暑的到來,代表著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的到來,但是在有些年份大暑節氣並不熱,在農村關於大暑節氣不熱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大暑小暑不熱,大寒小寒不冷」,為什麼夏天的熱會影響到冬天的氣候呢
  • 大暑養生,一年中最熱的日子終於來啦!這一篇微信上說得最全!全國人民都看看吧~
    」節氣,意味著一年中最炎熱季節的即將到來。「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節氣後「蒸煮模式」即將開啟,40℃以上極端高溫天氣最易在大暑出現。營養專家表示,大暑時節飲食宜「清補」,保持情緒平和。這一份微信上說得最全的大暑養生寶典,一定要收好啦。7月22日大暑到,那麼大暑的習俗,你知道有哪些嗎?今天為你盤點大暑的習俗:吃「仙草」、飲伏茶、貼三伏貼、喝暑羊……這些習俗你聽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