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婆婆」草間彌生為何鍾情波點與南瓜?

2020-12-13 騰訊網

在去年經歷一系列「假展」風波後,真正的草間彌生展——「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將於3月7日至6月9日亮相上海復星藝術中心。波點、南瓜、鏡屋以及無限延伸的視覺體驗,構成了這位當代藝術家的獨特符號。草間彌生身上有諸多標籤,波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精神病患者抑或怪婆婆,如同她的作品一樣極具風格化。草間彌生的藝術,為何如此富有魅力?展覽開幕前,我們來聊一聊藝術家其人其事。

以圓點繪畫抵抗幻覺

2009年6月底,英國《泰晤士報》公布20世紀最偉大的200名藝術家調查結果。畢卡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國無人入選,日本有4位藝術家上榜,分別是草間彌生、村上隆、杉本博司和野口勇。草間彌生最為人熟知的稱號是「波點女王」,大大小小密布著的圓點,成為她個人藝術的獨特標識。實際上,她拿起畫筆的原因,是為了抵抗幻覺帶來的驚恐。

1929年3月22日,草間彌生出生於日本松本市一個從事育苗業的傳統家庭。在兄弟姐妹中,她年齡最小。從童年起,幻視、幻聽就不時地發生在草間彌生身上。在她眼中,田裡的堇菜花叢有著人類一樣具有個性的臉,像在傾訴著什麼;桌子上的紅花桌布,也很快讓屋頂、窗戶、柱子沾惹上同樣顏色的花,整個房間、身體在花色中消失殆盡。這是一種神經性視聽障礙疾病,伴隨了她一生。而只要拿起畫筆,由幻覺帶來的疼痛、驚恐便銷聲匿跡了。

10歲左右,她描繪的母親肖像畫中已經出現了覆蓋整個畫面的細密圓點。在自傳《圓點女王,草間彌生》中,她寫道:「通過創作圓點,我意識到了自己的生命。圓點是立體的、無限的,還象徵著生命——月亮、太陽、星星是由數億顆圓點構成的。這是我最核心的哲學。」成為一名畫家對草間彌生來說似乎理所當然,但卻受到母親的強烈反對。只要一看見她畫畫,母親就斥責她,或者沒收她的畫具。

除了波點,草間彌生同樣鍾情於南瓜,這次展覽也將呈現她最新創作的南瓜裝置。「無論從哪個角度觀察南瓜,它都是非常有趣的。」南瓜大腹便便、不作修飾的長相以及精神上的堅強都使她留戀不已。在京都市立工藝美術學院學習膠彩畫期間,她常常畫南瓜,有時會花費一個月時間來畫一隻南瓜。「我先坐禪冥想,拋卻所有雜念,將精神集中在南瓜上。就這樣,我廢寢忘食地精心描繪南瓜,甚至連南瓜生長的粗糙表皮都畫得一絲不苟。」

撞擊現實的「偶發藝術」

上世紀50年代,在日本相繼舉辦了多個畫展的草間彌生考慮離開日本,到海外繼續創作活動。在美國女畫家喬治亞·歐姬芙的幫助下,1957年11月18日,她獨自一人前往美國。據說,在離開日本之前,她將幾百幅此前的繪畫作品在自己家後面的河岸邊全部燒毀。這意味著與過去的訣別。

紐約的生活並不容易,一間沒有洗澡間的房子被用作畫室兼臥室。需要解決吃住問題,想辦法應付籤證以及畫布、畫具帳單的草間彌生過得非常貧困,夜以繼日猶如苦行僧般持續創作。當時,惠特尼美術館舉辦徵選,由於氛圍保守,草間彌生的畫並未入選,只能扛著比身體還要大的繪畫作品,走了40個街區才到家。

時間來到1959年10月,草間彌生在美第一次個展在紐約布拉塔畫廊舉辦,她首次向公眾展出五幅「無限的網」系列作品。彼時紐約正處於抽象表演主義鼎盛期,這些沒有中心,以細微的黑白網眼填滿巨大畫布的作品,令紐約觀眾驚詫不已。個展引起了弗蘭克·斯特拉和唐納德·賈德的關注,草間彌生的抽象作品則被視作極簡主義風行的開端。

20世紀60年代,草間彌生的眾多即興創作開始涵蓋人體彩繪、時裝秀和反戰示威,她選擇了更加撞擊現實的偶發藝術。1966年,在未獲邀約的情況下,草間彌生攜裝置《自戀庭院》參加了第33屆威尼斯雙年展。她將1500個合成樹脂材料的鏡球鋪滿展館前的草地,還以兩美元一個的價格出售,以此反諷藝術界的過度商業化,引起巨大爭議。那是一個嬉皮士的時代,瘋狂與創作欲相互交織,草間彌生的「千船會」轟動一時。此後,她又組織裸體集會,布滿圓點的身體成為藝術的出口,這是她在經年累月創作中所探索的「自我消融」。打破常規的表達吸引了警察和媒體的追逐。一時間,她的工作室因來訪者紛至沓來而擁擠不堪。

作為符號的圓點將不斷增加

1973年,草間彌生結束了在美國16年的活動,返回日本,開始進行小說創作,從此便在東京一家精神病院居住和接受治療。其首部長篇小說《曼哈頓企圖自殺慣犯》發表於1978年。

回國後,草間彌生依舊保持著旺盛的創造力,她在醫院附近找了間工作室,幾乎每天都要繪畫。在自傳中,她羅列了一天的行程:早晨七點鐘起床,吃完早飯後前往工作室;在畫室,常常默不作聲地作畫,一畫就好幾個小時;一般在晚上七點左右結束創作。「我畫畫,經常是兩三張同時進行,快的話,一幅作品一天之內完成;慢的話,三天也會畫完一張。」

20世紀80年代末,草間彌生重返藝壇,並在1993年代表日本參加了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第二年,她開始進行露天雕塑的創作。進入21世紀,草間彌生依舊活躍。經過對雕塑和鏡屋的探索之後,2004年她開始用馬克筆在畫布上進行繪畫,並將該系列共計50幅作品命名為「永恆的愛」(2004-2007),進而發展成為「我的永恆靈魂」系列作品。大型的戶外雕塑和裝置藝術,以圓點為主題的色彩豐富的立體作品,作為「草間彌生新藝術的符號」而廣為人知。

《在陽光下祈禱世界和平》 2016

「沒有創作的人生是無法想像的,我一直在想,不管重新投生幾次,我都要成為一個前衛藝術家。」草間彌生說,「從今往後,圓點將不斷地繼續增加,向世人述說我發出的信息。而且在我死後,如果它能夠把我的足跡向更悠遠、更深處延展,毫不停留地向後世的人們傳達信息的話,我會感到無上的幸福。」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怪婆婆」草間彌生的正版南瓜來了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曹磊3月7日報導:「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展正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展出。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共展出42件草間彌生最新作品,最大亮點當屬特別創作了多件大體量特定場域裝置,可以說是為上海「量身定製」。據悉,這是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機構展覽。
  • 「美術大事記」草間彌生——在波點中成為國寶的怪婆婆
    【美術大事記】草間彌生——在波點中成為國寶的怪婆婆「我的作品來源於只有我能看見的幻覺」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草間彌生我一直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藝術上,並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間彌生的作品上。」
  • 年過8旬「怪婆婆」發力 草間彌生中國個展火爆
    看來雖然藝術離大眾的生活很遠,但是已經年過8旬的怪婆婆,還是有著很年輕的心態以及創作力,在多次與品牌合作的過程中,通過標誌性的「波點」和「觸鬚」徵服了大多數人。此次草間彌生的個展展出了她創作於2013年的著名作品:《巨型南瓜》。
  • 草間彌生 用波點造夢
    「日本怪婆婆」、「精神病藝術家」、「波點女王」,這些千奇百怪的稱謂全部匯集在一起,仍不足以形容日本現代藝術家草間彌生。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2014年3月30日,期間將會展出她標誌性的波點、網紋、黃色南瓜雕塑和不斷堆疊的鏡面空間等超過100個現代藝術作品。    如果你是現代藝術的狂熱粉絲,你一定不會錯過這場波點與裝置藝術的盛會,在那裡,草間彌生會帶你尋訪一個令人目眩的狂想世界。
  • 日本前衛怪婆婆草間彌生的南瓜駕到
    但是,當其他藝術家們的「瘋狂」被拿來與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相比較時,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這位被英國《泰晤士報》評選出的「二十世紀200名最偉大的藝術家」中4位上榜的日本藝術家之一的大師的全新力作——南瓜雕塑,昨日傍晚現身正在布展中的2011成都雙年展現場,立刻引起了媒體的熱烈關注。
  • 展訊 「怪婆婆」草間彌生帶來「無限鏡」,密集恐懼症者慎入
    ◎ 展覽地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園日前,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公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外面,出現了一個八英尺高的彌生草間的圓點南瓜雕塑,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拜訪,而是預示著將要到來的「草間熱「。
  • 嚴肅地聊聊草間彌生的南瓜
    據專家預測,2018年南瓜價格還會繼續堅挺,甚至有望再衝高峰,目前北京的南瓜每公斤售價在兩塊五至兩塊八左右。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奶奶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
  • 無熱愛 不藝術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作品展席捲武漢
    90後KOL侯放在展覽現場 雲揚 攝  因痴迷「圓點」而風靡全球的「怪婆婆」草間彌生、 因熱愛「超扁平」而廣受年輕人喜歡的色彩奇異大師村上隆,兩位日本國寶級藝術家作品雙聯展首落武漢  最前衛藝術展撩撥武漢藝術粉  草間彌生,這位日本國寶級藝術家就像神一樣的存在,身上被貼了很多標籤:怪婆婆、波點女王、精神病人、世界上身價最貴的當代藝術家之一……草間彌生的名字一出現,就常常引發各種膜拜和追捧,甚至一畫難求。
  • 草間彌生×村上隆雙聯展,我們去聽南瓜自言自語,看暴力花朵野蠻生長
    又找到了一個超好拍的展,怪婆婆和怪蜀黍怪力集結,精神病與幼稚鬼火力齊開。沒錯,草間彌生×村上隆藝術作品亞洲巡展來武漢啦!歡迎來到草間彌生和村上隆的奇幻世界,聽南瓜自言自語,看暴力花朵野蠻生長。感受圓點女王、怪婆婆、話題女王、住在精神病院的藝術家與波點的「終身愛情」,好像發現了一點美學趣味。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集合
    世界的波點女王,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草間彌生,她的作品鮮豔、野性、夢幻,稱她為世界上最受關注的藝術家也不為過。作為藝術家,草間彌生至今仍保持每天8個小時的創作,而她的作品也在世界範圍內開出遍地奇花,使草間的無限之夢得以無限延續。大量作品的誕生也讓草間迷們紛紛前去朝聖,甚至不惜為了和直島的南瓜合影冒著被擠進海裡危險,但世間的波點南瓜又何止直島一個?
  • 日本直島盡頭的南瓜,成無數文青打卡地,草間彌生這麼有魔力?
    在日本有那麼一位怪婆婆,在瀨戶內海留下了自己的作品,依舊是她最愛的南瓜還有波點,二者的結合形成了紅黃南瓜的奇特藝術建築,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去欣賞。她就是草間彌生。瀨戶內海上知名的大南瓜就是來自草間彌生經典的作品之一,草間彌生對於南瓜的情有獨鍾是業內人士都知道的,南瓜是她創作中常常能夠看到的元素之一。草間彌生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完美、有趣和可愛的,每次看它時都會有新發現。草間彌生總是一直不間斷的以南瓜作為創作題材。
  • 草間彌生個展火爆帶來的啟示
    歷時3個月,草間彌生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我的一個夢」接近尾聲,然而,記者近日觀展時,發現位於上海當代藝術館的展覽現場依舊人潮湧動,展館內外擠滿慕名而來的「遊客」,其中不乏特意從外地趕來的草間彌生的擁躉。火爆的參展熱情與草間彌生的「江湖地位」匹配,卻也讓人思考,為何國內藝術家的展覽從未有過如此盛況?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舉辦大型展覽
    戶外作品《南瓜》。記者 海沙爾 攝   今天起,「波點女王」草間彌生打造的最新展覽「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亮相滬上。
  • 被封「全球最貴的女精神病人」,草間彌生又火了!
    ▲  波點南瓜設計者 草間彌生除了藝術家,草間彌生還有個身份是「怪婆婆」。因為留著一頭殺馬特橘的草間彌生如今已經89歲了,以她的藝術造詣,足夠資格登上《藝術人生》惹朱軍淚灑現場了。幼年時期,患上神經性視聽障礙的草間彌生的視線中,總是隔著一層布滿波點的網,時間久了,她便對這些波點充滿迷戀,搞藝術後,波點便成為了她反覆使用的設計元素,因為在她的認知裡,波點就像是細胞、種族、分子這類生命基本元素,草間彌生把波點看成是來自宇宙和自然的信號,因此,她喜用波點表達生機。草間彌生特立獨行的藝術理念不僅觸動了文藝咖,還徵服了LV的設計總監 Marc Jacobs 。
  • 那個傳說中的波點女王草間彌生在東京開了家個人美術館
    草間彌生的個人美術館於2017年10月在東京開幕了。在新宿區一堆灰色的公寓樓中,白色的美術館格外顯眼。外牆上居然沒有波點,這很不草間彌生。在印象中,草間彌生就是波點女王,她的南瓜系列和無限鏡屋系列,全部都是密集恐懼者的噩夢。與作品風格相反,美術館的外觀很樸素。
  • 草間彌生波點藝術驚現街頭 創意營銷引圍觀
    原來,其創意來源自近日上海異常火爆的草間彌生藝術作品展。畫著濃重的眼妝、戴著一頭燦爛的酒紅色頭髮、身穿圓點圖案短上衣——草間彌生,這個年過八旬的怪怪婆,被稱為前衛、極簡女王,經歷過抽象主義、至上主義、POP浪潮和超現實主義的洗禮,其作品融合回話、裝置藝術和多媒體等為一體,在與LV等品牌多次跨界合作的過程中,通過標誌性的「波點」徵服了全世界。
  • 當草間彌生的紅色波點鋪滿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玻璃屋」
    (原標題:當草間彌生的紅色波點鋪滿了全世界最有名的「玻璃屋」) 本文來自
  • 直島黃南瓜,草間彌生的波點魔咒
    世界盡頭的南瓜南瓜在人們的第一印象裡通常是又矮又胖,有著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但是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南瓜胖嘟嘟的肚子就是她最中意的一點。草間彌生說她覺得南瓜的形狀能給予她一種強大的精神安定感。所以我們在她創作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南瓜的元素。
  • 波點、南瓜和自拍:草間彌生如何從「驚世駭俗」變得「可愛可親」
    本次展覽是自2013年以來草間彌生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機構展覽,將呈現這位90歲的藝術家的最新藝術創作,波點、花卉、無限鏡屋等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經典元素將繼續構成草間彌生的創作主線。事實上,草間彌生作品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辨識度正是這個社交網絡時代流行的法寶——在「無限鏡屋」綺麗夢幻、無限延伸的空間裡,在古怪碩大的南瓜雕塑前,遊客們合影留念,又將照片分享在微信、微博或Instagram上。即使你沒有親自參觀過草間彌生的展覽,在看到顏色鮮明、比例誇張的波點、南瓜或花卉圖案時多少也能想到這位藝術家的名字。
  • 草間彌生大展將再次在北美颳起波點熱
    在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赫希洪博物館和雕塑公園(Hirshhorn Museum and Sculpture Garden)外面出現了一個八英尺高的彌生草間的圓點南瓜雕塑,預示著將要到來的「草間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