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天芑談「給畢業生寫信」:我於人生歸途中盼你們快樂前行

2020-12-13 澎湃新聞

「危機中永遠蘊藏著機遇,今天,你們身處危機之中,機遇也潛藏其中。」

這是我國著名天文學泰鬥、98歲老人韓天芑在感染新冠肺炎康復兩個月後,給即將踏上人生新徵程的畢業生們寫下的贈言。

6月18日,韓天芑給武漢大學畢業生寫了一封信,把他的人生經歷凝聚成對年輕人們的寄語,鼓勵他們「未來可期」,真摯樸實又蘊含哲理的言語,不僅引得學生關注,更讓不少網友感到「淚目」。

「寫信的時候,是心有所感而為之,知道武大官微要轉發時,我高興了半天,沒想到現在社會各界都關注到了。」韓天芑6月20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孩子們知道,還是有人在風燭殘年牽掛著他們,於人生歸途中期待著他們快樂前行。

今年4月全網熱播的紀錄片《見證》中,也提到了關於韓天芑老人的故事。

片中,來自福建省立醫院的婦產科主管護師徐健對著鏡頭展示了一張照片,照片裡她正在護理的患者就是韓老。當時韓老是危重症患者,經過醫護人員精心照顧與救治,恢復得特別好。4月15日,韓天芑正式出院。

韓天芑近日身體微恙,住院調養。本文圖片 受訪者供圖

身體微恙住院調養,仍心系這屆畢業生

6月18日,一封寫給武漢大學畢業生的信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寫信人是我國著名天文學泰鬥韓天芑,這位在武漢戰「疫」期間備受關注的九旬老人,幾天前從新聞報導中了解到,武漢大學要舉辦「雲」畢業典禮,而這一屆畢業生們因疫情影響,找工作的過程中充滿艱難和迷茫,這讓韓老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6月20日晚,韓天芑告訴澎湃新聞,這幾天因為天氣變化劇烈,他身體微恙,正在住院調養。在此期間,他回想到自己的少年時代,在社會動蕩與科研條件簡陋中齟齬前行的不易,非常理解孩子們此刻的心情,但更多的是想分享一點點摸索前行的心得。

「希望孩子們知道,還是有人在風燭殘年牽掛著你們,於人生歸途中期待著你們快樂前行。」他說。

公開資料顯示,1923年2月11日,韓天芑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海潭村。1957年9月,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大地測量組遷到武漢,並改建為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韓天芑作為研究員和室主任一直負責天文大地測量方面的工作。

韓天芑是我國著名的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他是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在有關天文大地測量理論和實踐方面緊緊圍繞國家需要,作出了切合國家安全測繪保障需求,又具有指導性和前瞻性的重要貢獻。

韓老在信中也憶及他年輕時百廢待興的中國天文學,他寫道,「我一生從中國天文學的一窮二白,肉眼觀星,走到建立起完整的必要的大地天文學理論和技術基礎,其中除了相信總有更明亮的星空在等待著我們,無論周遭多麼黑暗,將觀測鏡深遠一些,擴展一些,就能看到光亮。」

新冠肺炎痊癒後,韓老在公園散心。

寄語年輕人們:星光璀璨多,人生曲折向上

今年2月,韓天芑夫婦在武漢確診為新冠肺炎,歷經長達兩個月與病魔的鬥爭和康復,4月15日正式出院,回到家中靜養。在此期間,澎湃新聞持續報導韓老夫婦抗疫經歷,受到社會強烈關注。

「寫信的時候,是心有所感而為之。」韓天芑告訴澎湃新聞,在孫女和一位武大校友的幫助下,他的這封信才得以製作成年輕人可以閱讀的電子信件形式。

韓老透露,他以前旁聽過新聞傳播學中麥克盧漢的地球村理論,「孩子們,要相信身為網際網路原住民的自己,更能理解、運用、創造出更加絢麗的數字時代。」

韓天芑的孫女韓時珺也告訴澎湃新聞,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封信會得到如此多的關注,爺爺說過,這個世界最終是年輕人的,包括這次疫情期間,90後、00後都是表現非常突出,有很多照顧爺爺的醫生、護士都是非常年輕的,爺爺覺得這代年輕人是大有可為。

正如韓天芑在信中給年輕人的寄語——「天空時明時暗,人生有起有落。當我們放長些去看,星光總是璀璨的多,人生也是曲折向上。孩子們,你們很年輕了,未來可期。是我們期待你們,更是你們期待自己。」

韓老在家中。

【附

韓天芑信件全文:

親愛的年輕人們:

展信開顏。當我寫這封信的時候,我剛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不久。在康復期間,我每天都努力吃飯。現在病好了,也要努力吃飯。因為我的生命是多少人付出血汗換來的,為了他們,我要更珍惜自己。

2020年開年至今,對全國各行各業的人來說,都實屬不易。但最不容易的還是即將迎著今年的艱難,從學堂畢業奔赴社會的你們。這種不易或許讓你們有些措手不及,這是外界的變化,讓個體難以招架。當你們離開校園,你們或許就會發現,學習是一件最公平的事情,你投入多少,就能收穫多少。而工作並非如此的。比如我們看星星的,或許看幾十年,都沒有好運氣看出個新東西。

康德說天上的星空令人敬畏,不斷喚起他的驚奇和思考。的確如此,在過往幾十年裡,我一直在觀測星空,測量經緯度,宇宙之浩瀚,星球之恆定,科研之孤獨,時常提醒地上的人們,視野必須寬廣,不為一朝一夕而喜悲起落。

我一生從中國天文學的一窮二白,肉眼觀星,走到建立起完整的必要的大地天文學理論和技術基礎,其中除了相信總有更明亮的星空在等待著我們,無論周遭多麼黑暗,將觀測鏡深遠一些,擴展一些,就能看到光亮。就是在這近一百年間,恰逢幾次物理學、天文學、測繪學科技浪潮。技術的革新,可以把科研的準確度和想像力帶上新的臺階。當然也可以給你們新的機遇和方向。疫情以來,就算是我這個年紀,也感受到了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健康碼、外賣、買菜,線上問診、開藥,環繞著每個人的生活背後,必然是數字生態蓬勃而起。而這註定會帶來許多新的機遇。

今年,國家也提出以數位化為代表的新基建計劃,這更是數字趨勢到來的標誌。我的學生們給我舉例子。僅阿里巴巴一家數字公司,其生態就包羅萬象:既有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新型專業的研發、技術運用崗位,又有面向市場的線上運營、內容創意、基礎小程序開發等數字基建崗位,還有服務於數字微循環及生態的數字配送、數字分揀、虛擬倉庫管理等新藍領。

我不敢說這其中一定有適合你們的,但既然新的機遇已經出現,就一定去嘗試,牢牢把握。我所經歷的中國歷史,出現過許多敢為人先,勇於嘗試的故事。而我們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最開始的嘗試就是小崗村的聯產承包製,新的模式不斷推廣,改革開放的春風起。

七十多年前,我國的天文測量主要都是依據蘇聯的測量細則,而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大地測量組一眾師友們嘗試了一些新的測量方法,就是後來被稱為「中國的金格爾測時法」,完成了精度高和數量多的大地測量。那正是百業待興的時代,我們面臨你們今天難以想像的困難,但也有了更多的機遇。

危機中永遠蘊藏著機遇,這種機遇會比風平浪靜之時爆發出更多的能量。今天,你們身處危機之中,機遇也潛藏其中。

天空不僅僅是康德所說的令人敬畏,中國傳統文化的宇宙觀能夠容納天空。魏晉名士劉伶寫道: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為一朝,萬朝為須臾,日月為扃牖,八荒為庭衢。這是何等遼闊的格局,以無垠時空為丈量尺度。人生擁有無窮可能,不必為眼前的成敗得失所困住。

天空時明時暗,人生有起有落。當我們放長些去看,星光總是璀璨的多,人生也是曲折向上。孩子們,你們很年輕了,未來可期。是我們期待你們,更是你們期待自己。

韓天芑

2020年6月18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造夢師阿鵬叔:與聲音談一場沒有歸途的戀愛
    憑藉著一份執著與堅韌,當然還有幸運,阿鵬開始了人生的第一份電臺工作。身體力行的成功,印證了阿鵬始終不變的信念——即使走錯的人生也可以被改寫,就像他在《如果沒有歸途》所說的那樣,關鍵在於你是否決定回頭修補這個錯誤,還是將錯就錯,繼續未來的人生路。2003年,阿鵬進入中央廣播電臺都市之聲,成為《北京不眠夜》的主持人。
  • 浙江籍98歲天文學泰鬥韓天芑新冠肺炎愈後每天努力吃飯 想活過百歲...
    長江日報訊 「我每天要努力吃飯,等到100歲時,一定能看到祖國更強大!」98歲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韓天芑先生已完成第三階段隔離,如今他精神矍鑠、中氣十足,韓天芑先生是我國著名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今年2月,韓老和夫人雙雙感染新冠肺炎,後經治療均已康復出院。
  •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最早在詩經中
    《小雅·蓼莪》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穀,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穀,我獨不卒!
  • 省丹中2020屆優秀畢業生!(南大篇)
    回首我的丹中生活,我總是用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勉勵自己,砥礪前行,最終在高考中圓夢南大!02趙昕怡心懷夢想,志存高遠,人生之夢需要實實在在的「規劃」才能「追尋」。但人生不只是規劃,更重要的是在每一個節點都能好好把握。
  • 快樂前行,讓夢想灑滿陽光
    蔥蘢歲月,悠然前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生再苦,也要學著微笑,內心再痛,也要讓心靈學會輕鬆;前途再迷茫,也要努力堅強,讓自己學著快樂前行,讓夢想灑滿陽光。
  • 杭師大校長尚永豐院士寄語4700餘名畢業生:堅守底線,追求高遠
    他說:「你們的價值取向關乎整個社會發展的走向,你們追求真善美,懂得感恩,誠信前行,社會就會更加風清氣正;你們恪守底線,憑本事吃飯,愛自己、愛家庭、愛真理,國家才會昌盛。」尚永豐深情地對同學們說:「畢業之後,希望你們內心能記得敬業奉獻的師大老師、體貼入微的師大輔導員、經常揮汗如雨的食堂師傅和門口保安……更能感悟到杭師大百十年滄桑歲月、負重前行取得成績的不易。
  • 陳丹青: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先養活自己再說
    來源:素說趣談(網易號)陳丹青曾說,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藝術是理想,先養活自己再說!
  • 蘭卡威,寫信告訴我,海是什麼顏色
    我是皮皮蝦,我,是這個顏色,你,忍心吃嗎?黑袍說NO,你是用來觀賞噠。還有我,不是中國的丹頂鶴,但這片海屬於我,我就是這個顏色。於是,從這裡,坐上船,帶你來看我和我們......的顏色。船在下海的時候需要你們人推腳蹬,就像生活中的你們,你幫我扶,才能看到更廣闊的海洋世界裡的我們。巨型遊輪在靠岸停航的時候,並不比一艘快艇更有優勢,所以,烏龜是烏龜,兔子還是兔子。 改變常常很難,不是有時候。這就是那片四面被海水環繞的海,蘭卡威,馬來語Langkawi,代表鷹和強壯。船尾激起的浪花,告訴你:我是鷹,代表強壯!
  • 又是一年畢業季 中牟三初中畢業生與班主任一起致青春
    畢業典禮上,畢業生代表孔宏洋、周鑫發表了感言,在感謝師恩的同時,呼籲同學們振奮精神,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回報老師的辛勤付出。校長範銀磊為畢業生代表頒發了畢業證,並對秦夢月、李夢瑤、劉雅麗等100名優秀畢業生進行了頒獎。
  • 280名博士畢業生開啟人生新徵程
    校學位委員會主席、校長周玉為新近獲得博士學位的280名博士畢業生援正流蘇、深情寄語併合影留念。周玉在寄語中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博士畢業生表示祝賀,向悉心指導博士生科研的導師、關心支持博士生生活的親友表示感謝和敬意。臨別之際,周玉提出4點希望與全體博士畢業生共勉:一是要不忘初心,踐行囑託,在堅守中啟航。
  • 願山青的路,成為照亮你們前行的路
    願山青的路,成為照亮你們前行的路 想起我們一起在學校 經過的春光與秋意 日出與日落 在這場特殊的畢業季裡 帶著祝福 帶著期望 我們再走一遍校園裡的路 勤學路 人生在勤
  • 井岡山大學校長深情寄語畢業生:吉安的井岡山是你們永遠的靠山
    在畢業典禮上,井岡山大學校長曾建平做了題為《向快樂出發》的畢業演講,深情寄語全體畢業生。恰逢井大今年是建校六十周年,所以本屆畢業生將會是開啟新時代的第一批弄潮兒。曾校長在講話中特別提到本屆畢業生為母校贏得榮光的事跡。比如2018年考研中,有58名井大學習考入「985」高校,有196名考入「211」高校。
  • 楓葉國際學校優秀畢業生成長故事之楓葉的人生啟蒙課
    當初選擇楓葉,李進一認為不是走投無路,也不是選擇輕鬆,而是上了一堂生動精彩的人生啟蒙課。快樂與壓力並存「初中貪玩,懂事比較晚,所以在家鄉的中考成績很差。」李進一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了解到大連有一所實施素質教育、中西結合的國際學校——楓葉。
  • 最「累」校長成最「暖」校長,手寫明信片贈畢業生
    此刻,在你們畢業之際,我代表中國藥科大學,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雖然沒能得到校長親手授予的學位、親自撥穗,但是藥大的畢業生們發現,學位證書裡還有驚喜——一張來茂德親筆書寫的明信片,上面寫著校長的殷殷寄語:「藥大時光,是為序章;乘風破浪,精進前行」, 明信片的左下角還有一個二維碼,掃一下就是校長為每一位2020屆畢業生送上了時長達1分42秒的畢業祝福。
  • 人生路  別太急
    我聽了這個故事也深感震驚,細細回味,老太太真是世外高人,如同當頭棒喝,一語就點破生活的真諦——人生路、別太急。 的確,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節奏很快的時代裡,從小開始就怕輸在起跑線上,急著升學、忙著就業、趕著結婚、等著升職、盼著發財…..我們就像坐上了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一站接一站地不停地趕著,有時甚至於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這輛火車到底要駛向何方,焦慮和迷茫會困擾我們,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需要放慢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否則就會在隨波逐流中迷失方向,失去內心的平靜和自由。
  • 【資環學院】天生你精彩,左右我視線——寒假歸途見聞
    【資環學院】天生你精彩,左右我視線——寒假歸途見聞 來源: 資環學院 作者: 趙利輝 發布日期: 2008-02-09 瀏覽次數:     昨天回家,是20歲後第一次旅行,可對我來說卻是一次非尋常的體驗
  • 人生旅途,旅途的是人生,但人生不能只是旅途,人生何處是歸途!
    路兩旁的樹木仿佛被炙烤的中了暑,有氣無力地站立著,樹上的知了更是絕望的選擇了沉默!沒有風吹過,四周死寂一般,泛不起一點漣漪。熱浪滾滾襲來,我仿佛置身沙漠,慢慢的遠處似乎出現了綠洲,原來是那姍姍來遲的計程車。說不清這是第幾次遠行,也記不清沿途經過了多少個城市。
  • 在徒步旅行的過程中,我對人生的感悟
    ,還是為了在徒步過程中思考人生?最近這段時間,在負重徒步露營的過程中,讓我靜下了心來,好好的想了想身邊認識的人們,捋了捋關係。一直以來都被統稱為朋友,我覺得也是不對的;在步行的過程中,可以清楚的體驗並感覺到,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濡以沫的,心與心之間是簡單的、真誠的,能夠共同分享快樂的人,那不是朋友,而是難得一遇的人生旅伴!
  • 共青團「青春不畢業」直播活動落幕,畢業生與百萬網友雲端共慶畢業
    鄭強鼓勵畢業生,在特殊2020年雖然有遺憾,但正因為這些特殊才鍛造了你們的偉大。畢導為畢業生分享了三個感悟 ,「保持快樂、努力奮鬥、身體健康」。他說:「疫情讓很多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改變,但經歷了這一切一定會大家更加勇敢。」青年大學生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這次活動還特別邀請兩位年輕的嘉賓,向大家分享他們的「戰疫「故事。
  • 上音2020專屬畢業歌MV發布:未來,與你們《共赴》
    從開學典禮那天開始,和毅莊誠的校訓就刻在我們心裡;這些年我們牢記夢想,以夢為馬,我們踏著清晨的陽光走進琴房,踏著圖書館閉館的時間飛奔向校車;這些年我們以上音為榮,恪守嚴格的教育理念,都已成為我們人生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給你們同學們,你們就要走了,可是好像你們昨天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