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雲集荔灣。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據廣州日報報導:香噴噴的彈牙雲吞麵、回味無窮的叉燒飯、令人稱道的一盅兩件……昨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廣州荔灣發布、荔灣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品味舌尖,分享西關」論壇暨「至味西關」紀錄片開機儀式在荔灣區舉行。《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關美食,與網友開展互動,熱議荔灣美食特色。陳曉卿說,「拿掉西關,舌尖將沒味」。
「拿掉西關,舌尖將沒味」
雲吞麵(資料圖)
「香噴噴的雲吞麵是廣州最具特色的食品」,陳曉卿再次來到廣州荔灣西關說,「當時拍《舌尖上的中國》 就想來廣州拍。到廣州拍攝美食,攝製組就到了廣州西關。」
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早在2012年,西關被納入《舌尖上的中國》的拍攝範疇,更多人領略到西關味道的風採。如今,荔灣區為充分利用荔灣飲食優勢資源,重塑西關飲食文化旅遊品牌,圍繞廣州市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戰略,按「以文帶旅,文旅興商,商旅承文」的總體思路,發揮荔灣老城區飲食文化的優勢和特點,打造有荔灣特色的文商旅一體化活化提升發展平臺,將邀請美食大咖雲集西關,舉辦「品味舌尖,分享西關」論壇,並開拍「至味西關」紀錄片。
昨日,《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雲集荔灣,暢談自己與西關味道的淵源以及對於百年西關味道在社交網絡時代如何呈現新姿態。同時,他們也將啟程西關深度遊,穿街過巷尋覓最能代表花城西關基因的美食,通過品嘗百味,領略西關風採。陳曉卿說,「如果拿掉西關,舌尖將沒味」。
《至味西關》紀錄片開拍 吃貨廚神快來參與
昨日,美食大咖分別到廣州酒家和白天鵝賓館品嘗了經典懷舊宴會和新派粵菜宴會。據了解,論壇期間「《舌尖上的中國》顧問聯誼會」也在廣州成立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美食家蔡瀾等擔任名譽會長,會長相邀全國的美食顧問邂逅西關,體會荔灣鮮明而厚重的文化特質、人文氣質、精神基因,並探索蘊藏在地方美食中的工匠精神,尋覓老西關最具價值的本土文化符號。
據悉,荔灣在挖掘美食文化的同時,更結合當前網際網路特色,為老味道導入「舌尖」相關IP,更好傳播西關文化。當天,荔灣街坊期待已久的《至味西關》紀錄片也正式開機。拍攝組前期在荔灣美食聚集地進行了摸底調查,並邀請資深食客提出建議。
5月1日開始,攝影組陸續在荔枝灣、恩平路、沙面、上下九步行街等具有西關特色的景點拍攝騎樓、西關大屋等嶺南風情建築。據悉,《至味西關》聚焦西關美食,體現老廣情懷,旨在為街坊拍攝一部具有荔灣特色的本土「舌尖」,紀錄片中將出現不少本地市民熟悉的老字號、西關美食,網友通過互動還有機會與美食匠人同框出鏡,為西關味道「代言」。
記者了解到,活動前期,荔灣區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廣州荔灣發布」向廣大網友徵集美食意見,邀請民間美食家對話舌尖顧問,給與會嘉賓留言,說出自己心中的「至味西關」。同時,論壇現場設置了網絡直播環節,網友可隨時跟美食大咖留言互動。同時,廣州荔灣發布對此次活動進行全程報導。此外,主辦方邀請市民加入到「隨手拍,西關味道全寫真」環節。
據介紹,無論是資深吃貨,還是民間廚神,都可以通過廣州荔灣發布微信公眾平臺的系列互動,說出心中的「至味西關」。
西關美食饞到你流口水
荔灣區亦是廣州市著名食肆的集聚地。白天鵝賓館、廣州酒家、勝利賓館、清平飯店、陶陶居、蓮香樓、泮溪酒家等星級酒店與馳名老字號群星爭輝,各種荔灣小食琳琅滿目。順記椰子雪糕、伍湛記及第粥、艇仔粥、歐成記雲吞麵、南信雙皮奶等更是歷史悠久、蜚聲海內外的西關美食。
泮塘馬蹄糕:馬蹄糕是用糖水拌合荸薺粉(粵語稱馬蹄粉)蒸製而成, 以用泮塘產的馬蹄粉蒸製的馬蹄糕最出名。
馬蹄糕(資料圖)
順記椰子雪糕:上世紀20年代小販呂順發明椰子雪糕,後來在寶華路開創了順記冰室,椰子雪糕軟滑可口,椰味濃鬱,別具風味。
椰子雪糕(資料圖)
艇仔粥:艇仔粥以用料豐富味道鮮美著稱,除了熬得又細又糯的大米外,還有魚片、炸花生米、油條、蔥花、薑絲等配料加入。
艇仔粥(資料圖)
和味蘿蔔牛雜:蘿蔔牛雜是從街頭流動攤檔到幾乎所有粵菜館都能吃到的美味。
布拉腸:一碟正宗、地道的布拉腸其粉皮薄如蟬翼、晶瑩剔透,澆上醬計,吃起來口感細膩爽滑而不失韌性。
布拉腸(資料圖)
雲吞麵:一碗上乘的雲吞麵,有三個要素:一是面,必須是竹升打制的銀絲面;二是餡,要有新鮮的蝦仁、二七比例的肥瘦豬肉,還要用雞蛋黃鎖住肉味;三是湯,用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再加入蝦芋,色金黃通透,濃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