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了清朝數十年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

2020-12-14 歷史雜韻

康熙前期,平定了吳三桂等三藩之亂,收復了臺灣,清朝的統治秩序漸趨穩定,大規模的抗清戰爭消歇下來。從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下半期(康熙中葉至乾隆中葉),除在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以外,已沒有長期用兵的情況,經濟上得到恢復和發展,政治上爭取得了近百年相對的穩定和發展。

當然,在這近百年相對的穩定下,社會矛盾和階級衝突也沒有停息, 表面靜謐的歷史長河的底層,許多漩渦和暗流正在迴旋、激蕩,全國各地依然存在著各種形式的階級鬥爭,其中就以打著朱三太子旗號的鬥爭最為突出。

明王朝的統治已一去不復返了,但在許多漢人心目中仍然厭憎滿族新政權,眷戀朱明舊統治,因此,恢復明朝仍然是許多反清志士對抗現政權的一面旗幟。康煕年間,擾攘不息的「朱三太子」案件就是這種舊時代的回光反照,但朱三太子到底是誰呢 ?

早在順治年間,當抗清戰爭還在如火如茶地開展的時候,全國就發生了許多起冒稱崇禎帝的兒子,逃出北京,組織反清活動的事件。例如一六五五年(順治十二年),揚州捕獲朱周錤,稱「朱三」公子,在蘇北組織反清活動。次年,直隸平山又拿獲朱慈焞,自稱是崇禎之子,謀在正定舉事。一六七三年(康熙十二年),北京有楊起隆, 冒稱朱三太子,準備在京城起兵,響應吳三桂的反清叛亂。由於事機不密,被清廷迅速鎮壓,楊起隆逃出了北京。

此後全國經常發生朱三太子的案件,清朝統治者風聲唳,飽受虛驚。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安親王嶽樂奏報捕獲崇禎的太子朱慈燦,康熙不承認是真太子,上諭中說:「朕曾以此事問之在內舊太監。據云:彼時朱慈燦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約是假」。翌年,四川又報告捉到了冒充朱三太子的楊起隆,審訊質對的結果,此人不但是冒牌的太子,而且也不是楊起隆,「面有刺字疤痕,明系旗下逃人,入楊起隆夥內,知其緣由,遂假借楊起隆之名,於陝西造反」。直至一七0八年(康熙四十七年)捕獲了在浙江大嵐山起兵抗清的張念一(念一和尚),供出與朱三太子有聯繫,並探明他在山東藏匿,清廷才捉獲朱三太子朱慈煥。據史書記載康熙說:「朱三者乃明代宗室,今已七十六歲。伊父子遊行教書,寄食人家」。儘管這位七十六歲的老人隱姓避禍,教讀餬口,並無不法行為,但是,單單聽到他的名字和身世就令清朝統治者如芒刺在背,寢食不安。因此,這位無辜的老人被凌遲處死,全家老幼均遭殺害。

順康年間眾多的朱三太子中,究竟哪一個是真太子? 由於文獻不足,今天要確鑿地證明朱三太子的真偽虛實是很困難的了,現在更傾向於山東捕獲的朱慈煥是真太子。其實根據史料記載崇禎帝第三子為朱慈炯,而朱慈煥是崇禎帝第五子。但小編今天要說的不是朱三太子這個人,而在於這個名字曾喚起許多人對舊王朝的眷念和對新政權的憎恨。他是當年抗清鬥爭的象徵。明清之間的戰爭已經終結,而其餘波蕩漾,長時期平息不下來。

一場持久的激烈的國內民族鬥爭在以後許多世代內給歷史打上深刻的印記,許多反對壓迫和剝削的鬥爭,往往打著朱明的旗號。應當注意的是:以朱三太子為號召的反清起事雖然頗能聳動耳目,卻都停留在秘密活動階段,都沒有發展成公開的大規模運動。可見僅僅是「名義」、「旗幟」並不能造成階級鬥爭的高漲,大規模的群眾鬥爭應具有深刻的內容和必要的條件。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滿漢之間的矛盾,而是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這一歷史的內容決定著階級鬥爭的新形式。

相關焦點

  • 這個擾亂清朝數十年,折磨了三朝滿清皇帝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京城有人自稱朱三太子,有的史料說他叫楊起隆。當時清朝的蘇州織造李煦密報,說蘇州有人起事,以紅布裹頭, 樹大明旗號。官府順藤摸瓜,在浙江四明山地區將抗清多年的張廿一等人逮捕,在審訊中得到了 「朱三太子」的下落。不久,清政府即在山東汶上縣抓住了「朱三太子」。此人聲稱自己真的是崇禎第三子,曾落入李自成軍中,後來流落南方,在鳳陽被一王姓紳商收養,繼而出家為僧,最後又入贅浙江餘姚縣胡家,曾被幾夥反清義士擁戴。
  • 讓清朝三代頭疼的前朝餘孽,朱三太子不知所蹤,卻折磨清朝三代
    朱三太子,是歷史中最特殊的人物,有的人說他活著,也有人說他早已死去,但無論如何,他的影響力都是極大的,是反清復明的精神領袖,無論生死,都折磨清朝三代君主,讓清朝三代君主頭疼不已。明朝餘孽太子朱慈烺,逃到地方後,南北同時傳出兩個朱慈烺的聲音,共同呼籲反清復明,清朝統治者也不管誰真誰假,寧可殺錯不可放過,不久南北兩位太子都被抓住,並且處死。排名老五的朱慈煥,過了三十年的隱居生活,對天下沒有一點想法,但也被清朝找到,為了免除後患,只能把他處死。三位流落民間的前朝皇子,這時只剩下朱慈炯一人,因排名老三,被民間稱為朱三太子。
  • 讓清朝3個皇帝飽受折磨的「朱三太子」到底是誰?他很可能不是人
    儘管如此,明朝的殘餘勢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在威脅著清朝的統治,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朱三太子」的人,硬是「折磨」了清朝的三位皇帝,即順治、康熙和雍正。那麼,這個「朱三太子」究竟是誰呢?他很可能不是人,此話怎講呢?
  • 朱三太子到底多厲害?折磨了清朝三代皇帝?
    在清朝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物,他的名氣甚至超過了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皇帝,這個人就是困擾了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朱三太子。存疑的朱三太子朱三太子是明朝崇禎帝的後代,他一直高舉的旗幟就是反清復明,在許多的記載之中,朱三太子的實力都非常強,會時常給清朝這三代皇帝造成一定的困擾。
  • 朱三太子到底是誰?為什麼有那麼大號召力,讓清朝如芒刺在背
    清朝入主中原,一直隱匿於民間的太子朱慈烺才找到其外祖父周奎府上投靠,並與妹妹長平公主抱頭痛哭。但周奎卻是一個買主求榮的角色,將太子獻於清廷,清廷藉口說太子是假冒的,殺死了太子。並且把證明太子不是假冒的15個人也全部殺死,而說太子是假冒的周奎等人都活了下來,周奎因此還得到清廷的特別嘉賞,這裡我們就討伐周奎了。
  • 朱三太子擁有啥實力,折磨清朝三代皇帝?閻崇年:他可怕不在武力
    而清朝的特殊點在於,它的入主,不僅是異姓,也是異族,更是偶然得天下的,還缺乏心理準備,在武裝實力及民心歸向上都沒有信心,所以對於前朝皇子這樣的「政治遺留」問題是最有戒心的。雖同是異族稱帝,它和元朝還不大一樣,蒙古人橫掃天下的資本它是不能望及項背的。
  • 明「朱三太子」七十多歲被康熙凌遲處死,這位太子到底是真是假?
    這位朱三太子到底是真是假,已成永遠懸案。但是這已不重要了,關鍵是康熙帝已被層出不窮的「朱三太子」們搞得疲憊不堪了,他決定要來個最終的了結。然而,康熙的最終決斷,也不能終止「朱三太子」的慣性,甚至到了雍正年間,在江南又有人打著「朱三太子」的旗號活動.........
  •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為何會引起一場風波呢?
    朱三太子是真實存在的嗎?依據朱三太子掀起「反清復明」的這股南明勢力來看的話,其實從他本身乃至這個團體來看,是不具備多少實力的,之所以「朱三太子」這個陰影能夠活在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噩夢當中,還是要從當時清朝整體的綜合實力和當時的國內環境來看待的!
  • 明朝滅亡留下的虛幻人物「朱三太子,」為何康熙帝也懼怕?
    追根溯源,這個隱患其實就是一個人,只不過這個人身上所蘊含的號召力十分的龐大,他就是崇禎帝的兒子——朱三太子。歷史上講的朱三太子應該就是朱慈煥,不過也有人說應該是朱慈炯。到底是誰不重要,但是這個人物的存在讓大清統治漢人存在著極大不安全因素。
  • 明末的朱三太子是誰,他擁有多少將士,竟令康熙都感到害怕
    朱慈煥與四哥(同父同母)朱慈炤同歲,人們習慣把他稱作「朱三太子」,當然也有人稱朱慈炤為「朱三太子」,不過比較廣泛的但是稱朱慈煥為「朱三太子」。崇禎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身亡,在自殺前,崇禎皇帝先是逼周皇后在坤寧宮自縊後,然後又用劍殺了袁貴妃和女兒長平公主,最後把太子、皇三子、皇四子分別藏匿於公卿貴戚家中
  • 當「朱三太子」不停找康熙「復仇」
    公元1673年12月22日,康熙準備對抗三藩之亂時,康熙朝的第一件「朱三太子案」爆發。當時,抗清人士楊起隆自稱明朝「朱三太子」與心腹黃吉、陳益在北京聚集眾多信徒,戴白巾,穿紅衣,自號「中興官兵」,改年號為「廣德」。由於清廷應對及時,這件事本身很快被解決了。
  • 康熙年間,冒牌貨「朱三太子」在社會中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然臥薪嘗膽數年之後,已遁入空門的楊起隆再次捲土重來,故伎重施並勾結了朝中重臣索額圖等人妄圖刺殺康熙,以此實現當年未了的夙願,但實在令人遺憾的是,這位對外宣稱為朱三太子的楊起隆,其推翻清朝、刺殺康熙的反清計劃終究又一次成為了泡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 吳三桂和朱三太子什麼關係?他為何要藉此反清復明?努力洗白自己
    朱三太子朱慈煥本人,據說是自己躲起來了。在明史中,朱三太子朱慈煥是田貴妃的兒子,他5歲就夭折了。可是在康熙47年的朱三太子案件中,教書匠王士元莫名其妙就成了朱三太子朱慈煥。王士元因為和朱三太子的稱號聯繫在了一起,所以到了晚年清廷都沒有放過他們家,被鄰居舉報後,他們全家老小一個不剩,都被清廷誅殺。為此,不少人認為,之所以在明史中,朱三太子朱慈煥五歲就夭折了,那是清朝在編寫史料的時候,為了掩人耳目,故意這麼寫的。
  • 九蓮探秘之朱三太子廟
    朱三太子何許人也?跟南少林寺有什麼干係?反清復明中朱三太子又做了哪些事情?南少林寺被清兵付炬焚燒,跟朱三太子有關係嗎?
  • 朱三太子晚年受審,康熙:你不是五歲就死了嗎?那就再凌遲一次
    可在1708年的時候,康熙卻對一個連碗都拿不穩的75歲老翁痛下殺手,不由分說便將他凌遲處死,手段殘忍至極。這位老翁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康熙如此痛恨呢?其實,這位老翁並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擁有一個令康熙十分忌憚的身份,他便是明朝的朱三太子,崇禎帝的第五個兒子朱慈煥。既然是老五,為何要叫三太子呢?
  • 神出鬼沒的明朝「皇太子」,折磨清朝三代皇帝
    清初,攪動帝王神經的除了統一全國之外,還有無處不在的「朱三太子」。 對於「朱三太子」,很多人早有耳聞。在有關清初的電視劇中,「朱三太子」神出鬼沒,不時喚起大明的亡國之痛,讓清代皇帝頗為苦惱。
  • 為什麼許多人留戀明朝而厭惡清朝?香港大數據統計得出冷門原因
    十一年後,吳三桂起兵造反,自稱「興明討虜大將軍」,推奉朱三太子恭登大寶。同年,楊起隆自稱朱三太子在京師起事。 康熙十七年,福建民蔡寅自稱朱三太子,糾眾數萬,克泉州,犯漳州,屢戰皆勝。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這就是康熙當時所處的局勢環境,康熙削藩引起了吳三桂的三藩叛亂,這是當時的外部壓力,而內部壓力則還有皇宮內鬼勾結朱三太子企圖謀害康熙。康熙在此之前曾被太監黃敬帶著出宮找美女,而那個青樓美女正是朱三太子的妹妹,朱三太子想讓妹妹謀害康熙,結果他的妹妹真愛上了康熙,最終選擇自盡而沒有真將康熙毒害了。
  • 康熙帝一生的「心魔」,執政61年,他造反70次,始終殺不死
    而說到這個人的名諱,相信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他就是「朱三太子」。 或許看到這裡,有人要問,為什麼這個朱三太子每次造反都被抓,卻還能屢屢起勢,在清朝興風作浪呢?難道他真的有什麼「神奇」之處不成?
  • 清朝太子是什麼地位?為何整個清代300年只有一位正式的太子?
    為此咱們需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清朝太子」?什麼樣的人能當清朝太子?還有太子在清朝的爵位是什麼等級,在朝堂上是什麼官職? 有清一代268年,歷經十二位皇帝,關於「立太子」這件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順治帝之前的清朝初期,不設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