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女排精英賽宣布永久性停辦,這項有著36年歷史,一度享有「小世界盃」美譽的傳統比賽突然走到盡頭,令人不勝唏噓。
中國女排和瑞士女排精英賽有著不解之緣,從1988年開始,參加了後30屆中的28屆,幾代中國球員都曾在這個舞臺上展現自己的風採。如今,從教練到球員,他們也只能從照片中尋找當年的記憶。
為了找到中國女排最早參加瑞士精英賽的照片,胡進教練在他的資料寶庫裡找了六個小時。
下面這張珍貴的留影,拍攝於1990年早春的蒙特勒。
「那是中國女排第三次參加瑞士女排精英賽,也是中國女排第一次拿到冠軍。」胡進回憶說,「因為1990年女排世錦賽在北京舉行,我們把郎指導請回來幫助中國女排,希望能把世界冠軍拿回來。當時郎指導正在義大利職業聯賽打球,她特意從義大利趕來和球隊會合,她還上場打了最後的決賽。」
胡進至今保留著當時的比賽記錄——
1990年4月15日,3比0勝古巴,三局比分:15比11、15比11、15比6,全場比賽用時72分鐘。
獲得冠軍以後,中國女排全隊在萊蒙湖邊拍了這張集體照,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中國女排參加瑞士精英賽最早的影像記錄。
現在旅居澳洲的老女排隊員姜英,2012年去歐洲旅遊時曾與老隊友楊錫蘭在瑞士重逢。雖然姜英對於曾隨隊到蒙特勒參加瑞士精英賽已經沒有任何印象,但是她記得在開車路過一座體育館時,楊錫蘭特意停了車。
「她跟我說我們曾經在這個湖邊的體育館打過比賽,還指著一個小門說,運動員是從這個入口進入……」姜英回憶說,「當時,只有我倆下了車,應該拍張合影就好了。」
如此說來,1988年作為國家隊主力的姜英、楊錫蘭,和當時只有18歲的賴亞文一樣,都是中國女排最早參加瑞士精英賽的運動員。
和賴亞文一樣,王子凌也是為數不多以不同身份參與過瑞士精英賽的中國人。
「作為運動員應該去過四五次吧,後來作為裁判又去過好幾次,總共不下十次吧。」不愛拍照的王子凌,無法通過保存的照片回想起自己參與瑞士精英賽的準確數字,「只記得上過山,看過天鵝,賞過美景,還有就是作為主裁判吹過一次決賽。」
資料顯示,來自中國的國際裁判王子凌曾在2017年瑞士精英賽巴西對陣德國的冠軍決賽中擔任主裁判。
按說在國際排壇的諸多賽事中,瑞士精英賽充其量算是小而美,但是因為中國女排多年受邀參加這項賽事,很多球員運動生涯具有標誌意義的一筆都寫在美麗的蒙特勒。
「黃金一代」的自由人張娜,2001年入選中國女排隨隊出國參加的第一項賽事就是瑞士精英賽。
「照片上有日期,2001年6月12日,那天我坐在酒店餐廳的陽臺上拍的,背後就是阿爾卑斯山。」其時距離張娜成為世界冠軍的自由人還有兩年多,在她看來,那次出國參賽最大的意義是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入選國家隊之前,我已經拿到了聯賽最佳一傳,但是到瑞士參賽,我對自由人有了全新的認識。我看到其他國家自由人不用那麼刻板的規範動作,在場上從頭到腳都能起球,技術運用相當靈活自如。可以說,那次比賽就是我奪取世界最佳自由人的夢開始的地方。」
從2001年到2006年,張娜隨中國女排五次到蒙特勒參賽。
「確實特別美的地方,但是每次都是比賽,而且來去匆匆,一直想著今後有機會一定要故地重遊。」張娜說。
張娜的心願,也是很多曾到蒙特勒比賽的教練員運動員的心願。
「在蒙特勒比賽和去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是,我們每天訓練比賽結束後,只要時間允許,都是沿著湖走回酒店,這樣可以順道看看風景。」
胡進教練的這段描述,讓人有一種中國女排參賽教練員在蒙特勒訓練比賽、忙裡偷閒的即視感。而且,你不得不承認蒙特勒真是個美得令人著迷的地方,以至於聽每位教練運動員說起來留在那裡的回憶,都是那麼積極和喜悅。
2006年,來自福建的小將徐雲麗第一次入選中國女排,瑞士蒙特勒也是她第一次隨中國女排出徵國際比賽。
在徐雲麗的電腦裡,有很多蒙特勒的光影記錄,風景的、人物的,個人的、集體的,2007年的、2008年的、2009年的……
「哇,當時真的好稚嫩呢!哇,看包導那時候一頭濃密的黑髮,小夥子呢!」徐雲麗一邊找照片,一邊感嘆。
聽說大家都在找瑞士精英賽的照片,朱婷問原因:「啊?不辦了?以後沒有了?」
對於朱婷來說,瑞士精英賽具有標誌性意義。
「我一共參加過兩次,2013年和2014年。」朱婷說。
2013年,朱婷第一次參加成年國際比賽,在瑞士精英賽上一戰成名。
2014年,她在蒙特勒經歷了成長過程中一段刻苦銘心的陣痛:承擔一傳重任被對手發到崩潰,又在崩潰中掙扎著站了起來……
圖集中2013年的部分,是朱婷從當年各位戰友那裡搜集來的。
「質量都不是太好,但是比沒有強。」
朱婷,就是這麼愛說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