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術刀操起切肉刀 一群醫生合夥開店做「最醜」燒烤 月流水52萬

2020-12-13 騰訊網

  「柳葉刀」的商標已註冊成功。

  文| 鉛筆道 記者 李麗

  「「醫生」和「燒烤」這兩個看似無關的詞在「柳葉刀」這家燒烤店卻被聯繫在了一起。「柳葉刀」是一家由醫生開的燒烤店,在這裡,這個詞一語雙關,既是手術刀,也是燒烤用的刀。

  為了做出健康的燒烤,創始人王建和程絲製定了幾條規則:食物不隔夜、不使用二次油、不加色素和添加劑。與其他燒烤店不同,「柳葉刀」的核心群體是醫生、學生等知識分子。在選址時,他們也將這兩個要素考慮在內。為吸引客戶,他們還推出了SCI論文打折、免費為學術活動提供場地等活動。

  今年5月,「柳葉刀」還推出了健康餐,第一步主打會議餐和團餐。目前,「柳葉刀」平均每天要接待約300人,月流水52萬左右。

  註:王建、程絲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醫生創業做燒烤

  7月的一個下午,北京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家燒烤店內亮著幾盞燈,門匾上懸著三個字——「柳葉刀」。

  「柳葉刀」這一店名源於頂級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不僅店名獨特,而且創始人是典型的「斜槓青年」。創始人王建和程絲以及其他14位股東全都畢業於清華、北大,且就職於協和等頂尖醫院。

  白天在醫院看病救人,下班後脫去白大褂還能做燒烤,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醫生跨界呢?

  還在上大學時,某天王建下晚自習路過食堂,看到有人在挖地溝油,後來才知道是學校附近的一家燒烤店,老闆因為用地溝油、賣假肉被判刑了。這件事讓王建氣憤不已,也在他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一定要開一家令人放心的店。

  直到去年,王建和三個朋友在一次意外中發生了車禍,因朋友受傷太重,需要募捐籌款,王建突然意識到金錢的重要性,而副業是個不錯的選擇。他們考慮過火鍋和燒烤,「海底撈是火鍋界的老大,很難超越,而燒烤還沒有代表性符號」。加之王建本身是徐州人,當地的燒烤在江蘇知名度很高,於是,他們決定要開一家燒烤店。

  「柳葉刀」店內共20張桌子,近期客流量過大,每天開門就會限號。

  王建調侃道:「我們的燒烤是北京最難看的。」原來,為了保證食品的健康,「柳葉刀」的烤肉中不加任何添加劑和色素;為防止隔夜醃製的肉產生致癌物亞硝酸鹽,他們所有的肉都要求當天現串;油刷過之後全部丟棄,不能反覆使用;海鮮類食物易壞,王建等人寧願賣斷貨也不剩下過夜。

  「做餐飲口味是根本,靠噱頭不可能長久。」王建從徐州一家著名燒烤店那裡學來調料的配方,同時他也承諾,只要這家老闆不點頭,「柳葉刀」永遠不進徐州地界。

  服務醫生、學生群體

  創業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去年一年,王建等人經常被房東以規章制度擺放不整齊、店名不合規範等理由勒索敲詐。剛開始不懂,王建以為房東是在幫他們擺平問題,後來才發現是房東故意找麻煩。更過分的是,房東甚至把店裡的牆拆了,「牆上的畫和裝飾都是我們一點點布置的,被拆的感覺就像很珍愛的東西被打碎一樣。」程絲說道。

  雖然身心俱疲,但看到很多老顧客捧場,王建和程絲還是充滿了信心。從去年10月開始,不斷有媒體開始報導「柳葉刀」,很多人慕名而來。不僅有病人來尋醫問診,甚至還吸引了《柳葉刀》雜誌的執行主編。王建介紹,從開店到現在,「柳葉刀」在宣傳上沒有花過一分錢。他們不斷推出一些新的活動,例如為發SCI論文的學者打折、免費為學術活動提供場地等。

  「我們的出身和背景就是最大的壁壘,技術可以被學去,但品牌的認可度不能。」剛開始,王建還擔心會不會被別人模仿,後來慢慢覺得就算學去也是東施效顰。「柳葉刀」有自己的顧客群體——醫療群體、學生等知識分子。因此,在選擇店面時,他們一是考慮周圍有無知名品牌;二是看附近有無醫院或高校。

  「柳葉刀」推出的健康餐

  近期,「柳葉刀」針對客群推出了健康餐。他們請來北大營養師、NBA森林狼隊的營養顧問、中國十佳營養師等人,共同研製健康餐。健康餐分兩步走:第一步是做團餐、會議餐,等逐步鋪開之後再做2C業務。自己本身就是醫生,王建和程絲很清楚醫生的需求,所以推出之後就有許多醫生群體主動找過來。每賣出一份健康餐,「柳葉刀」會拿出一元錢用於重病學生的救治。

  目前,「柳葉刀」每天要接待300人左右,客單價為60元~80元,每月流水52萬左右,除去打折的部分,實收45萬~48萬,淨利潤約10萬。「柳葉刀」正在籌備開第二家店,等在北京穩定之後,他們還會向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以及西安、武漢等學術氛圍濃的城市拓展。

  「柳葉刀」的日常運營由職業經理人負責,王建和程絲負責把握整體方向。團隊中現已加入上市餐飲企業的高管、就職於國內頂級律所的法務合伙人以及就職於中央廣播總臺的新媒體運營合伙人。

  程絲表示,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打磨產品,等開到三四家店之後會考慮融資,將產品複製、擴大。

  編輯 | 薛婷 校對 | 張瀟予

  本文來自鉛筆道,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相關焦點

  • 柳葉刀與燒烤店:一群年輕醫生的雙重生活
    燒烤店是這群年輕醫生能想到的最合適的場景,可以開到深夜,對得上他們的夜班時間,三五好友,擼串喝酒,更能讓緊張忙碌了一天的醫生們卸下包袱,忘掉不快。「不務正業」的青年醫生《柳葉刀》,一本世界頂級醫學期刊,全球醫學研究者的夢想級殿堂;「柳葉刀」燒烤,北京一家不起眼的燒烤店,開業時只有12張桌子。怎麼看,後者都像對前者的另類山寨。
  • 超聲手術刀的刀把子應該掌握在誰手裡?
    最倒黴的是兩者都同時碰上,既有病還沒錢,住到醫院裡,醫生告訴你,這種藥醫保報銷,但療效差;那種藥得自費,但療效好。有憤怒的患者說,療效差的報銷,療效好的自費,這樣的醫保不是忽悠人麼?  據海南日報報導,近日,省農墾總醫院醫生「推薦」手術刀一事經媒體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
  • 清華北大醫學學霸合夥開燒烤店:曾店內「問診」,未考慮轉行
    「我們現在被誤解為對現狀不滿、醫生行業養不活自己……」最近,28歲的醫生王逸(化名)因為《北大清華十餘學霸合夥開店:醫生烤串,發表SCI論文可打折》一文,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清華北大」、「醫生」、「博士」等關鍵詞的加持下,話題一度登榜新浪微博熱搜前十名。
  • 北大、清華學霸合夥開燒烤店:會烤串的醫生要不要
    9月23日晚上,他們迎來了開店以來分數最高的客人。來自阜外醫院的丁欣和來自某軍區醫院的朋友小張(化名)一起來店裡吃飯了。小張的影響因子加起來有20多,引得服務員都伸長了身子看她們。  田慧芳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的科研工作者,9月23日晚上,她特意從石景山約朋友來到柳葉刀,為的是吃上一口家鄉的燒烤,也為了支持小師弟的新事業。
  • 創業 夏天掘金 一人燒烤攤一個月六萬流水
    擺攤四個月流水20多萬元 青島一小區的小超市的門口,牟先生擺了一個燒烤攤。他的燒烤模式不同,沒有桌椅帳篷,只有燒烤爐,烤串現場烤完後直接讓顧客裝袋帶走。顧客要想坐下來舉杯暢飲,對不起,不招待。要想不排隊,可以提前打電話預定,到了約定的時間,客戶直接過來取就可以。 這麼有個性的燒烤攤,顧客會買帳嗎?
  • 哥倫比亞醫生和妻子吵架後怒不可遏,竟想用手術刀割開兒子的喉嚨
    據阿根廷《號角報》2021年1月2日報導,1月1日,哥倫比亞聖瑪爾塔市,馬龍·恩裡克和妻子吵了一架,隨後怒不可遏的他,竟然試圖用手術刀割開兩歲兒子的喉嚨。據當地警方表示,在他們到達現場制止馬龍後,他甚至拿孩子做肉盾,並威脅要傷害他。
  • 這對中式廚刀,切菜切肉又穩又順、省時省力
    文刀切菜切肉,必須得手感輕便才夠利索。手起、刀落、瓜分,一氣呵成。武刀斬筋剁骨,必須得手感厚重才更穩妥。快、準、狠,一刀下去不帶慫。今天,大象優選要推薦給大家的,就是這樣一款符合普通家庭使用習慣的傳統中式菜刀:合手文武雙刀,來自品牌「拿鐵鐵器」。
  • 脂肪層厚過手術刀,6名醫生合力「搞定」胖小夥
    楚天都市報12月14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王敏 張全錄)「6個人合力,才把患者抬上手術臺,進行手術時,手術刀要先突破8釐米後的脂肪層才能進入胸腔。」談起給體重225斤的夏先生做手術的過程,武漢市肺科醫院外科醫生蔣鈺輝不禁感慨,夏先生若能科學飲食控制好體重,這一遭本可避免。
  • 日劇《頂尖手術刀》:第一集就散發出了古早味
    原標題:日劇《頂尖手術刀》:第一集就散發出了古早味 日本的法餐主廚似乎都流行換工作。前有木村拓哉從《東京大飯店》剛退出就立刻轉到《教場》做教官。而曾經是星級「食堂阿姨」的天海佑希終於也在三年後再次主演電視劇,成為了《頂尖手術刀》(トップナイフ)裡冷酷的腦科「女帝」。
  • 與人合夥經營的燒烤店一直賺不到錢,還要堅持嗎,以後財運怎麼樣
    本人女,農曆1972年11月18日晚上8點多出生,我27歲時結婚,可婚姻只維持了3年,在我剛生下兒子不久,發現老公出軌就離婚了,從此我就一直在外漂泊賺錢供兒子讀書。我在外地和別人合夥經營一家燒烤店,感覺一直沒怎麼賺到錢,想改行但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去哪個方位發展,以後的財運如何?我這一生還會有婚姻嗎?感恩老師。
  • 瀧澤秀明首次主演外科醫生 《孤高的手術刀》宣布真人化
    原標題:瀧澤秀明首次主演外科醫生 《孤高的手術刀》宣布真人化 日本男演員瀧澤秀明將主演2019年開播的WOWOW電視連續劇《孤高的手術刀》。此次是《孤高的手術刀》首次TV化。
  • 肉攤女老闆用切肉刀刮腳底板死皮
    「堰壩塘菜市場肉攤老闆用切肉的刀刮腳底死皮,看完反胃!」5月23日,一段肉店女攤主疑用切肉刀刮腳底板的視頻流傳於網絡,有網友稱事發地點是雲南彝良縣一個名為堰壩塘菜市場內。雲南網從彝良縣城管大隊大隊了解到,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核查。
  • 切肉是橫切?豎切?斜著切?豬肉、魚肉切法不同,最全切肉技巧
    切肉有竅門 ,順著肉的脾氣,趁著肉不注意,才能切好肉。最好是別人幫忙切,但是有時候沒有別人,只能自己動手。切肉有竅門,不會切肉的看過來!有時候一樣的菜譜一樣的,從原料到烹飪方法相同,可是最後的成品卻相差甚遠。
  • 美版知乎:為何中國廚師只有切肉刀?聽聽老外的回答,他們很羨慕
    中餐烹飪用刀我們常常想起菜刀,在我們的廚房中菜刀也是必備工具,它成為每家每戶的必備道具。對我們而言我們可以用一把菜刀烹飪大多數菜餚,因為菜刀不僅能切能割還能拍和鏟,一刀多用的功能在這裡完美展現。在美版知乎就有外國網民提問道「為何中國廚師只有切肉刀?這裡所說道的切肉刀就是我們的菜刀。
  • 植物醫生 為什麼敢在日本最貴的商圈開店?
    近期很多去心齋橋逛街購物的中國遊客無意間發現,在其最核心的地段竟然出現了一家「植物醫生」,店面和國內幾乎一模一樣,綠色的招牌和店面形象在招牌林立的心齋橋商圈也是足夠醒目。中國遊客看到的這家植物醫生是9月8日才正式開業的,規模大約有100平米。
  • 生活中最重要的兩把刀:手術臺上柳葉刀,手術臺下雕刻刀
    柳葉刀,手術刀的別稱。刀身細長,狀似柳葉。薄薄一片,卻是醫生手上的利刃強兵。  雕刻刀,雕刻專用工具。小小刻刀下,一個個「生命」綻放開來,將靈氣全部凝聚在片片刀影下。  毫不相關的兩把刀有什麼聯繫呢?  其實,這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生活中離不開的兩把刀,這位醫生是誰呢?
  • 最奇特的石頭匕首:第1是手術刀的鼻祖,一刀能取下野牛頭部
    導語:最奇特的石頭匕首:第1是手術刀的鼻祖,一刀能取下野牛頭部冷兵器的材質有很多種,有竹、骨、石、還有金屬,在古代,這些材質全部都是用來打造冷兵器的最佳選擇。可由此,也產生了一個問題,用石頭做的冷兵器自然是非常堅固,而且耐磨,在各種環境之下都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但是,相比於石頭,用金屬做的兵器也十分有殺傷力,也是很有實力的一種兵器。那麼,石頭打造的冷兵器如果跟金屬材質的武器比拼的話,打得過對方嗎?看看這幾款外形奇特、威力兇悍的石頭匕首就明白了。第一款太平洋黑曜石刀,這款刀十分特別。
  • 男孩全身燒傷80% 醫生扒豬皮做植皮手術
    > 2011年12月11日,自貢10歲男孩放鞭炮不幸被燒傷,全身燒傷面積達80%,隨時面臨患敗血症的危險。醫生到種豬場捉豬以做植皮手術。從選豬、運豬,到殺豬、取皮,一群燒傷科醫生當了回「豬扒皮」。
  • 堅持在抗疫第一線 援非四川醫生 操剃頭刀幫同事理髮
    援幾比的中國醫生堅持在抗疫第一線,無一人退卻。因無人理髮,彭程「自學成才」,看病之餘,操起剃頭刀幫醫院同事理髮,他還對著鏡子給自己理。「幾比疫情肆虐,作為援非醫生,哪有撤退的道理?」彭程等中國醫生一直堅守在當地,展示了中國醫者的博大仁愛。
  • 不會切肉絲肉片怎麼辦?廚師長教你小技巧,原來切肉這麼簡單
    大家好,有粉絲留言 不知道怎麼切肉,無從下刀,分不清紋路,今天我們就做一個簡單實用教程分享給大家。我們準備的肉是 後腿肉和裡脊肉,現在先切後腿肉,先把肉從中間剔除出來,要順著肉的筋膜用刀把肉分割,讓每塊肉都比較完整,在切肉之前先把肉表面的筋膜去除了,去除筋膜的肉吃著更嫩,也更好切,不滑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