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批歷史建築完成掛牌保護工作

2020-12-17 瀟湘晨報

為貫徹落實住建部、省住建廳關於加快推進城市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要求,市住建局對登記建檔的101處建築進行了現場勘查和專家評審,經過認真篩選後,將選取的5處歷史建築提報日照市政府。2020年2月,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長記輪船行倉庫、石臼海防哨塔、高興鎮電灌站、莒縣人民會堂、街頭鎮南西峪石樓為日照市首批歷史建築。

近日,市住建局對歷史建築開展測繪建檔掛牌保護工作,會同歷史建築產權管理單位、區縣住建部門對日照市首批歷史建築現場進行了掛牌,並按照標準對歷史建築進行了測繪建檔,形成「一棟一冊」,為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歷史建築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和利用好歷史建築,對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和傳統風貌、提升城市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一步,市住建局將嚴格貫徹落實《山東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加大對歷史建築的保護利用,使新老文明在這些歷史建築中和諧發展,留住城市文化「活的記憶」。

【來源:日照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住建局完成歷史建築掛牌工作
    12月15日-16日,市住建局對我市5處歷史建築完成掛牌保護工作。2000年,省住建廳和省文化廳聯合公布了我市惠民縣魏氏莊園、博興縣鳳陽石橋為省級歷史建築;2019年,濱州市政府公布了我市第一批市級歷史建築,分別為博興縣博興火車站、高新區姜家水塔、無棣縣信陽老糧所。這些歷史建築,承載著優秀的歷史文化,保持和延續了城鄉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是我市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 「無錫市歷史建築」首批20家掛牌啦,你家附近有嗎?
    從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近日,我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進入省級評估驗收階段,首批20處歷史建築正在一一掛牌。「無錫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見證城市發展的歷史建築,但很多歷史建築並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不知情的市民也無從去欣賞這些近在身邊的歷史和文化。」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這次掛牌賦予了歷史建築「法定身份」,兼顧保護與發展,將為城市的未來留下更多文化遺產,給城市居民留下更多的城市記憶。
  • 淮安市首批18處歷史建築均已完成掛牌保護
    1日上午,天氣晴朗,在淮安區河下古鎮估衣街128號,曾經的王氏紡織鋪門前牆上,掛上了黑底金字的「淮安市歷史建築」牌匾。截至目前,我市首批公布的18處歷史建築均已完成掛牌保護。百年老宅保存完好,房主是家族後人估衣街王氏紡織鋪建築於清末年間,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 金華41處歷史建築完成掛牌保護!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從10月8日起,我市首次啟動了歷史建築的掛牌工作,2018年1月24 日,市政府正式發文公布市區第一批65處歷史建築,包括古子城歷史文化街區41處,雅畈歷史文化街區4處,二七區塊8處,萬佛塔公園1處,城中街道9處,浙江師範大學2處。
  • 餘杭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獲批
    日前,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圖則——餘杭區第一批》目前已得到杭州市人民政府批覆,這也是杭州主城區之外獲批的首個區縣(市)歷史建築保護圖則。同時,面向蕭山、臨安、富陽、淳安、建德等地的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也正在加緊編制或報批中。
  • 傳承文化風貌 保留歷史根脈 淮安市掛牌保護歷史建築
    本報訊 日前,在淮安區河下古鎮估衣街128號,曾經的王氏紡織鋪門前牆上掛上了「淮安市歷史建築」牌匾。為了傳承文化風貌、保留歷史根脈,目前,淮安市首批公布的18處歷史建築均完成掛牌保護。淮安市於2018年底公布首批歷史建築18處,除完成掛牌保護外,《淮安歷史建築保護告知書》也同時發放給房屋的產權責任人,要求其做好歷史建築的日常維護工作,合理使用和保護歷史建築,做好歷史建築的消防安全工作等。「歷史建築有損毀危險的,保護責任人應該及時採取保護措施。
  • 儀徵擬對這3個歷史建築掛牌保護,其餘的……
    為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關於「用五年左右時間,完成所有城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要求,市住建部門會同規劃及文旅部門積極行動,通過實地調研和多方徵求意見,參照揚州做法,完成了《儀徵城區歷史建築初步調查清單》、《儀徵市歷史建築保護辦法》、《儀徵市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保護利用工作方案》。
  • 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簡報(六月)
    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2018年7月2日下午,市委王寧書記聽取市名城委關於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工作情況匯報,並對我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進行指示,要求我市試點工作必須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典型經驗及案例,以進一步提升我市歷史文化名城的影響力、知名度。
  • 傳承弘揚「三線精神」德陽掛牌保護歷史建築
    說起德陽城區的歷史建築,始建於南宋時期的德陽文廟或許最為知名。不過有趣的是,德陽近年來掛牌和擬掛牌的歷史建築,大多數卻建成於上世紀50-80年代,這與這座城市的歷史息息相關。
  •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
    注重多保留不同時期和不同類型的歷史建築;注重地域特色傳統古民居的保護;注重改革開放前城市近現代建築遺產的保護;注重工業遺產和我市特色產業的廠房、商號、老字號等遺產的保護。計劃於2018年10月前完成市域範圍的歷史建築普查確定、建檔掛牌工作;新公布一批福州市歷史建築名單;各縣(市)公布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力爭在2020年底福州市區公布歷史建築不少於300處,市域範圍內不少於1000處。
  • 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原標題: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武漢市民用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保護優秀歷史建築而量身定做的保護圖則,畫冊上的照片為修繕前的車站路聖母無原罪堂,其背後為已修繕完成的聖母無原罪堂 見習記者任勇 攝
  • 福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工作匯報材料
    工作內容不斷豐富:從單體保護修繕、靜態保護展示開始,逐步擴展形成由普查篩選、確定公布、掛牌、定線落圖、建檔建庫、修繕、活化利用等一系列保護內容構成的保護體系;從單點單體保護,擴展至歷史地段、名鎮名村、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內等近50個歷史建築的成片群體保護區 。
  • 日照首批歷史建築掛牌!長記輪船行倉庫、莒縣人民會堂……
    為貫徹落實住建部、省住建廳關於加快推進城市歷史建築確定工作的要求,市住建局對登記建檔的101處建築進行了現場勘查和專家評審,經過認真篩選後,將選取的5處歷史建築提報日照市政府。2020年2月,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了長記輪船行倉庫、石臼海防哨塔、高興鎮電灌站、莒縣人民會堂、街頭鎮南西峪石樓為日照市首批歷史建築。近日,市住建局對歷史建築開展測繪建檔掛牌保護工作,會同歷史建築產權管理單位、區縣住建部門對日照市首批歷史建築現場進行了掛牌,並按照標準對歷史建築進行了測繪建檔,形成「一棟一冊」,為歷史建築的保護、修繕和合理利用奠定了基礎。
  • 濰坊市為中心城區首批歷史建築揭牌
    5月12日,我市中心城區首批歷史建築揭牌儀式在濰坊嵌銀廠舉行。副市長田民利出席並致辭。活動現場,田民利和嘉賓代表共同為濰坊嵌銀廠迎賓館歷史建築揭牌。他在致辭時說,此次我市舉行中心城區首批歷史建築揭牌儀式,對歷史建築進行明確並實施保護,標誌著我市向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各級各部門要牢固樹立保護意識,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保護好歷史建築,傳承好歷史文脈。要履職盡責,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保護條例,全面落實各項保護措施,確保歷史建築普查到位、保護到位。
  • 廣州等10個城市入選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
    近日,住建部發布通知,將北京市、廣東省廣州市等10個城市列為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利用試點城市。據了解,10個試點城市將開展歷史建築普查,完成建檔掛牌工作,創新合理利用路徑,發揮歷史建築使用價值,科學保護利用歷史建築。
  • 首批!20家!_看無錫_太湖明珠
    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進入省級評估驗收階段首批20處歷史建築正在一一掛牌「無錫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見證城市發展的歷史建築,但很多歷史建築並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不知情的市民也無從去欣賞這些近在身邊的歷史和文化。」
  • 首批!20家!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錫市歷史建築從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近日我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進入省級評估驗收階段首批20處歷史建築正在一一掛牌「無錫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見證城市發展的歷史建築,但很多歷史建築並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不知情的市民也無從去欣賞這些近在身邊的歷史和文化。」
  • 首批!20家!_權威發布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錫市歷史建築從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近日我市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和歷史建築確定工作進入省級評估驗收階段首批20處歷史建築正在一一掛牌「無錫這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許多見證城市發展的歷史建築,但很多歷史建築並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難以得到很好的保護與利用,不知情的市民也無從去欣賞這些近在身邊的歷史和文化。」
  • 舒城縣第一批歷史建築正式掛牌保護
    7月9日上午,縣住建局聯合湯池鎮人民政府在湯池鎮湯池村舉行了歷史建築掛牌儀式,標誌著我縣第一批歷史建築正式掛牌保護。歷史建築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和利用好歷史建築,對延續地域歷史文脈和傳統風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鞍山首個歷史建築教學樓在六中掛牌
    9日,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我市首個歷史建築教學樓在鞍山市第六中學正式掛牌並全面實施保護。 一棟棟老建築,是前人智慧的積澱,是城市內涵、品質、特色的重要標誌,將其保護、傳承、利用好,是鞍山人共同的目標。據了解,鞍山市第六中學,坐落在交通路北,大西街以東,北與居義小學毗鄰,東南是幽靜的永樂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