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外割的一部分。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繫的重要交通樞紐。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70%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壯麗的海洋,高聳的山嶽多樣的自然生態與獨特的人文風情,構成了獨一無二的美麗臺灣。
寶島明珠——日月潭
日月潭位於臺灣中部南投縣魚池鄉,為臺灣第一大湖泊,它是臺灣的「風景名片」,也是大陸客必去的景點之一。
全潭面積100多平方千米,湖面周圍33千米,由於四周群山環抱,林木蔥蘢,潭水晶瑩剔透,潭景霧薄如沙、水波漣漣,昔稱「水沙連」。
由於以拉魯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南半部形如月鉤,故又得名「日月潭」, 」雙潭秋月」是「臺灣八景」之一。想要一探日月潭全貌,唯有乘船遊湖、親近潭水,才能完全體會曰月潭的晨昏美景。
森林王國—— 阿里山
「高山青
澗水藍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
對很多人來說,知道阿里山是從這首《阿里山的姑娘》開始的,想要認識和喜歡阿里山,還得自己去走一走。
在祖國的名山榜上,阿里山因各類物產極其豐饒,各種景觀多姿多彩而始終佔據著重要位置。
遊覽阿里山,博人眼球的不僅有全臺海拔最高的道觀受鎮宮。仿印度靈鷲山聖地而建的佛廟慈雲寺,
更有日出、晚霞、雲海、森林和高山鐵路阿里山「五奇」。
外婆的澎湖灣—— 澎湖
一首美麗動聽的《外婆的澎湖灣》,曾在海峽兩岸廣為傳唱,歌曲中所描繪的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老船長,令每個人都非常神往。
澎湖並非一個湖泊,而是臺灣海峽東南部64個島嶼的總稱,位於臺灣島西部的臺灣海峽中。得名和海水的形態有關。澎湖最大的本島與中屯、白沙、西嶼三島相銜似湖,外側海水洶湧澎湃,湖內波平浪靜。澄清如湖,故名。
澎湖是臺灣寺廟最多的地方。澎湖天后宮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在是當地民眾的信仰中心。400年來,澎湖天后宮數次遭毀數次重修,現仍保留著舊時的面貌,屬東南沿海四進式的建築風格。
潛水愛好者的天堂——綠島
很多人是因為《綠島小夜曲》而知道這個太平洋上的小島的,它與澎湖、蘭嶼和漁翁島,並列臺灣四大島嶼,為臺灣的第四大島。
這裡氣候溫和,終年陽光普照,仿佛一穎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綠寶石,所以得名綠島。這裡的風景以火山集塊巖和珊瑚礁為主,也有白細的沙灘,還有海水溫泉浴和潛水等遊樂項目。
島內的珊瑚種類十分繁多,有150多種硬珊瑚和50多種軟珊瑚,以軟珊瑚最為珍貴,但潛水後還麓看到其他的海底生物,景色瑰麗多姿。
臺灣峽谷的代表——太魯閣大峽谷
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互撞擊,使臺灣地層急劇上升,來時光變換,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切割,古老的大理巖層,於是形成了最獨特的大理石峽谷景觀。太魯閣大峽谷的神奇,讓人嘆為觀止。太魯閣的名稱來自當地的泰雅族語, 「魯閣」泰雅語意為桶,這裡地勢險要,好似鐵桶。
太魯閣大峽谷位於臺灣東部花蓮縣西北,是由湍流不息的溪水經過千萬年的切割而形成的。峽谷兩岸懸崖萬仞,奇峰插天:山嶺陡峭,怪石嵯峨;谷中溪曲水急,林泉幽邃,具有長汀三峽雄奇景觀連綿不斷的氣
勢,以「太魯幽峽」的芳名躋身於寶島八景之列。
臺灣最南端岬角——鵝鑾鼻
鵝鸞鼻在臺灣島的最南端,處於中央山脈盡頭的臺地上,尖端延伸海外形成半島,三面臨海,一面背山,是太平洋、巴土海峽和臺灣海峽的分界處,南部海上輪船來往必經這裡,其重要性猶如非洲的好望角。
鵝鸞鼻附近的海域為珊瑚礁石灰巖地形,巨礁林立,怪石嶙岣,有好漢石、擎天石、豬石、草海洞、古洞等天然奇石怪洞,妙趣橫生。
這裡四季如春,旖旎多彩,素有蕉風椰雨、碧海白浪的熱帶海濱情調,人稱「臺灣的夏威夷」。因這裡北接恆春丘陵,銜山環海,突出如鼻,故得名「鵝鸞鼻」。其之所以著名,還因為這裡有一座大燈塔。
臺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富有人文風情、濃厚歷史的古城臺南、鹿港、大溪等地都聚集了很高的人氣;熱鬧繁華應有盡有的臺北、臺中、高雄是臺灣的城市風貌,充滿度假風情、閒度時光的臺東、墾丁則是臺灣的淺淺微笑。趕緊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