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穿越747年 帶著這張美食「地圖」重遊中國

2021-02-17 獵宴

↑ 點擊作者欄藍色「獵宴」,關注本號

外灘五號的6樓,每到晚上6點,一扇神秘的石門就會緩緩打開。走過一段鏡面走廊,仿佛穿越時光隧道,Bo Shanghai餐廳就隱藏在Alvin的另一家店Daimon後面,是一家店中店。這家由廚界「廚魔」之稱的Alvin Leung打造的餐廳,開業一年,就拿下了《米其林指南上海2018》一顆星,吸引無數饕客慕名前來。

正對走廊有一副中國地圖,暗示了料理口味涵蓋八大菜系。餐廳內座位不多,卻有上海灘最佳觀景位,待到夜色漸濃,窗內外的燈光彌散在四周,仿佛置身在另一個維度的世界。

很難簡單定義Bo Shanghai的風格,這大概是因為餐廳的兩位主廚,也很難用一個詞去定義他們。主廚DeAille和Simon,跟隨Alvin多年,兩人都在國外長大。DeAille之學的是工程師,還曾是多倫多華裔小姐獲獎者;Simon在大學攻讀的是醫學學位。

但因為對食物的熱愛,他們選擇了心之所屬——成為一名廚師。Simon認為,很多廚師做各種菜系的融合,可是他們根本就不了解這個菜系,甚至連那個地方也沒去過。他和DeAille在做每一次創造時,都會充分了解和研究要做的內容,這是對自己菜品的負責。

這次新菜單共有13道菜品,DeAille和Simon將義大利菜和中國菜做了許多融合和再創造。 

因為有大量義大利元素,所以DeAille和Simon把這次菜單的主題定義為「馬可波羅重回中國」。元朝的馬可波羅可謂家喻戶曉,他的《馬可波羅遊記》,詳細記載了在那個時代,義大利眼中的風土人情。

馬可波羅和中國,就像DeAille和Simon創作的這次菜單,既有義大利各個城市的浪漫風情,又有中國八大菜系各顯神通,如同一張地圖,指引著食客探尋美食。那食客不如把自己當作馬可波羅,跟著這張地圖,讓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的長江在你的口中匯通交融。

Uovo
安徽

皮蛋這道菜馬可波羅在義大利是吃不到的,這道菜充分體現了DeAille所說的「所見非所得」,整道菜黑白搭配,看上去頗有太極圖的感覺。Parfait是義大利菜餚中常見的料理形式,這道菜把皮蛋的蛋黃和蛋白分開處理,本來以為的蛋黃,填入的是鵝肝,因為加入了竹炭粉,看上去真假難辨。

真正的蛋黃則被做成了點綴,用古井貢酒調香,吃上去有一絲淡淡的酒香味。雞蛋豆腐撒上剁椒粉,旁邊還有牛奶和泡椒做成的泡沫,一小塊無花果Fig醬料作為提味,各種味道在口腔裡層層遞進。 

DeAille說她在做這道菜時,腦海裡一直出現的是安徽的山,所以擺盤也是層層疊疊,還有縈繞在山間白色的「霧氣」。

Wagyu Carpaccio
湖南

如果馬可波羅到了湖南,一定不會錯過湘菜裡的麻辣牛肉,義大利有一道很經典的生牛肉Beef Carpaccio,DeAille和Simon把兩者做了結合。選了澳洲M9等級的和牛,雪花分布均勻,油脂香氣更濃鬱。在義大利Aioli蒜味蛋黃白醬裡加入泡椒在裡面,並用中國橄欖粉、香菜油、孜然辣粉和芥末籽調味。

看似簡單的配菜炸牛筋,也相當花時間和考驗功夫,需要將牛筋過水、燉軟、冰凍、風乾,最後經過酥炸。整套流程要花上4天時間,搭配雲南鱘龍魚的魚子醬和香菜油,入口酥脆筋道。 

上菜時DeAille還現場刨了法國黑松露在牛肉上,把牛肉裹上黑松露和各種調料一併入口,香氣層次豐富,口感綿密悠長。

Caprese
Cleanser

在主菜來臨前,DeAille上了一道清口甜品,像是馬可波羅在旅程中走累了,從包裡拿出的一個普通小番茄,一勺挖開,才發現又是一道謎題。

Caprese的表層是新鮮的番茄外皮,裡面包裹的是蒙古長毛牛Buffalo mozzarella cheese做成的冰淇淋,略微帶點鹹味。底部用羅勒葉種子做成汁,配上番茄水,最後再滴入3-5滴微甜的Balsamic 25年油醋。,使其綻放出酸、甜、鹹、香,層次豐富的口感,大概要比冰鎮番茄再豐富數十倍吧。

Bollito Misto
四川

水煮魚不管是當地人或是馬可波羅,在四川都一定會嘗試的。日本紅石斑魚作為這道菜的主要原料,自身的鮮味已經足夠。粉絲吃上去有一股煙燻味,DeAille說這是一道分子料理,將四川臘腸熬湯,再把湯做成粉絲的樣子。用紅油和醋漬過的海蜇皮,爽脆香辣。 

這道菜DeAille建議魚的熟度在5-7分熟,因為用石斑魚骨頭熬的高湯倒入時,熱湯會維持魚肉的鮮甜味,若是全熟,鮮甜味則沒有那麼明顯。

Umami
浙江

pasta fagioli是義大利的一道傳統料理,DeAille和Simon把這道料理和浙江料理常見的南乳醬結合起來,像馬可波羅一樣,把義大利的特色和中國特色融為一體。

南乳醬被做成了脆片,完全顛覆了本身的形態。用美國巴克夏黑毛豬肉做成的培根,需要4天時間醃製,再用蘋果木煙燻,肉香和炭香融為一體。用鷹嘴豆、白豆、花芸豆和帕瑪森芝士做成的豆餅,吃上去和年糕的口感很像。 

pasta小圓面的加入,豐富了整道料理的口感層次,軟中帶硬又富有嚼勁。就像「Umami」的意思,食材本身的鮮味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Vino Rosso
Finale

DeAille說這道甜品的概念來自於「冬日裡的葡萄園」,如果馬可波羅在冬天見過葡萄園,就一定會明白DeAille的創意。 

擺盤裡的樹枝是豆苗加黑巧克力,雪花是白芝麻粉末,黑色土壤是微波爐芝麻蛋糕,「葡萄」是用紅酒加藕粉做的,吃起來酒香彈牙。 

主體部分是義大利甜品semi freddo,一種介於冰淇淋和慕斯之間的甜品。DeAille選用的是寧夏的Last Warriors紅酒,把中國紅酒做成甜品,搭配之前的八大菜系,為馬可波羅的旅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為了給獵宴留下一點懸念,DeAille和Simon沒有將整套「旅程」呈現在眼前,但僅是駐足欣賞了幾個「風景」,便讓人覺得流連忘返。餐廳開業至今,Alvin鼓勵他們不斷嘗試新的方式,打破傳統看法往前看。

DeAille和Simon也沒有刻意把食物做得完全和某個菜系的口味一樣,他們希望客人在熟悉的口味上,能有其它的感受和體驗。來Bo Shanghai的客人也越來越意識到,這並不是一個單純還原八大菜系的餐廳,而是一個將八大菜系和世界串聯起來重新創造的餐廳。

馬可波羅的旅程終點回到了義大利,他的《馬可波羅遊記》讓歐洲對中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Bo Shanghai的「旅程」還在繼續,DeAille和Simon是這趟「旅程」的「導遊」,剩下的故事,則交由前來餐廳的「旅人」豐滿流傳。

Bo Shanghai

餐廳地址
廣東路20號外灘五號6樓 

人均
1680元/套(另加10%的服務費)

聯繫電話

021-53833656 

營業時間

周一、周三至周日 18:00-21:00

·往期回顧·

創意菜:櫻苑別墅餐廳|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荷風細雨|husk restaurant|泰安門 Taian Table|seul&SEUL|The Chop Chop Club @ Unico Shanghai|SILEX餐廳|SABOR |Bo Shanghai |福和慧 |雍頤庭 |花馬天堂絲綢之路|Thought For Food 意膳坊|Ginger|嘻遊記|麥子季節 |西郊五號|肆食玖|璞本|HOST|極食|Opposite|

點擊「閱讀原文」關注公眾號 獵宴 Feast
美味,總是突如其來

相關焦點

  • 馬可波羅穿越747年 帶著這張美食「地圖」重遊中國
    走過一段鏡面走廊,仿佛穿越時光隧道,Bo Shanghai餐廳就隱藏在Alvin的另一家店Daimon後面,是一家店中店。這家由廚界「廚魔」之稱的Alvin Leung打造的餐廳,開業一年,就拿下了《米其林指南上海2018》一顆星,吸引無數饕客慕名前來。正對走廊有一副中國地圖,暗示了料理口味涵蓋八大菜系。
  • 馬可波羅遊記:從發現契丹到發現世界
    本來想從荷姆茲坐船直接到達中國,後來改從中亞陸路,途徑新疆、敦煌,1275年來到大都北京。在中國生活了16年之後,1291年初,馬可波羅從泉州出發,離開中國。(此處離華年代的考證,採用業師楊志玖先生意見)1295年回到威尼斯後,馬可波羅參加了威尼斯與熱那亞的戰爭,被俘後,在監獄裡留下了一部偉大的《馬可波羅遊記》。
  • 穿越時空的可視化(2):畫世界地圖的靈感
    而今這張地圖來了個反轉:我看到的是亞洲如何誤解並想像遙遠的西方。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李薈和權近, 1402年。該圖為本光寺版,大約製作於16世紀早期。中國佔據了世界中心,而中亞和南亞的其他地區被大大壓縮。非洲和歐洲處於世界西部的邊緣。雖然朝上為北,但海岸線被扭曲,中國和印度被合併成一體,佔據主導,波斯灣和非洲突然出現在南北方向。
  • 專家稱馬可波羅才是美洲發現者 真實性有待確認
    馬可波羅肖像  中新網9月26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一份由可波羅手繪的地圖顯示,這名13世紀的義大利航海家才是第一位發現美洲大陸的歐洲人。  報導稱,這張地圖繪製在一張羊皮上,上面清楚地勾畫了白令海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島,還有北美西海岸。  報導指出,這張地圖的主人是一名義大利移民。他在20世紀30年代移居到了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市,這張地圖就放在他的一個箱子裡。而研究人員近幾年才開始研究箱子裡的遺物。  報導稱,箱子裡除了這份地圖外,還有一些馬可波羅女兒的手稿。
  • 回顧馬可波羅:在中國騎自行車走絲綢之路
    在中國不是這樣。一旦超過通行證的頂部,我們的道路上的焦點需要保持直立,這讓我們無所畏懼。穿著全套登山裝備來抵擋-14℃的溫度,我們的臉在汗水之下凍結,我的手指和腳趾在幾小時後道路最終變平的時候是冰冷的金塊。歡迎來到中國騎自行車,在那裡重力背叛和每一個踏板踩到提醒你有脈搏 - 並且由於海拔高度,非常快。
  • 阿里健康推出《尋味中國·全國美食手繪地圖》
    【PConline資訊】7月16日消息,阿里健康攜手全國12省市自治區、200餘城政府與商家,推出《尋味中國·全國美食手繪地圖》(後簡稱「地圖」),將「碼上放心」產品追溯技術應用在各地包含山珍、水果、滷味、滋補品等在內的近千種特產上,並把它們在地圖上集中呈現。
  • 穿越火線玩得最開心的生化地圖是哪張
    大家好我是小包子,穿越火線生化模式作為火爆的娛樂模式,十多年來深受玩家們的喜愛,小夥伴們又要放假了,可以開心玩耍了。這一期我們來談談哪張生化地圖大家玩得最開心吧!下面幾張肯定有適合你的一款。生化酒店,這張很有遊樂場特質的地圖,滑滑梯,噴泉蹦高高等設定,讓很多學生黨非常喜愛。
  • 山東首張手繪美食地圖亮相中國美食節
    今天,第十七屆中國美食節暨首屆中國魯菜美食文化節在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及山東大廈隆重拉開序幕。山東省商務廳在本屆美食節重磅推出山東首張手繪美食地圖《泉城濟南·吃貨寶典》,向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推介濟南的地域特色美食、齊魯名吃及老字號美食等。
  • 穿越時空的可視化(2):畫世界地圖的靈感
    而今這張地圖來了個反轉:我看到的是亞洲如何誤解並想像遙遠的西方。圖:《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李薈和權近, 1402年。該圖為本光寺版,大約製作於16世紀早期。中國佔據了世界中心,而中亞和南亞的其他地區被大大壓縮。非洲和歐洲處於世界西部的邊緣。雖然朝上為北,但海岸線被扭曲,中國和印度被合併成一體,佔據主導,波斯灣和非洲突然出現在南北方向。
  • 《馬可波羅遊記》被懷疑是杜撰的,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
    但是也有人對馬可波羅的行程產生了懷疑,當時有許多阿拉伯商人都聲稱自己到過中國,但他們其實對中國並不了解,這位馬可波羅是不是真的到過中國呢?《馬可波羅遊記》的誕生根據資料記載,《馬可波羅遊記》是馬可波羅在監獄中完成的。1275年到1291年,馬可波羅一直以客卿的身份在元朝供職。回到威尼斯之後,他因為參與威尼斯對熱拉亞人的戰爭而被俘虜。
  • 90後萌妹兒手繪騾馬寺美食地圖 被贊「中國好同事」
    宋嫂魚面、陳麻婆、太婆鍋盔……近日,一張囊括了騾馬寺周邊美食的手繪地圖在網上迅速躥紅,昨日,記者聯繫上了這張手繪美食地圖的作者,讓人意外的是,她並不是專業畫家,而是90後上班族張薇薇,畫畫兒的理由很簡單,「讓同事們中午吃飯不那麼糾結。」
  • 《馬可波羅遊記》,曾被痛恨多年的曠世巨著
    《馬可波羅遊記》,又譯《馬哥孛羅遊記》或《馬可孛羅遊記》,是著名的遊記,記載了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歷、以及記述途中亞洲及非洲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遊記是印刷術時代興起以前少見的流行之作,成書後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及探索。
  • 穿越異國街頭,漫步馬可波羅的故鄉
    位於天津市河北區,是原義大利在中國的租界,因此留存了近兩百棟的意式建築,是義大利本土以外最大的意式風格建築群~以馬可波羅噴泉廣場為中心,沿街的建築以義大利花園別墅為主,且幾乎沒有雷同。《建國大業》、《金粉世家》等也都在此取景,可以在這裡找到劇中熟悉的場景。
  • 這張吃貨必備的美食地圖,讓你橫掃台州美食
    小編特地吐血整理了一份「台州美食地圖」,獻給在「吃」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吃貨們,在台州,你要這樣吃……椒江新榮記東海三鮮 從不起眼的小排檔到如今的米其林餐廳,這背後,是新榮記整整21年對品質的堅持,是台州美食精華的濃縮。如今,新榮記在椒江、臨海、溫嶺、仙居都有分店。
  • 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究竟是怎麼到中國的,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在那時候中國就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西方國家的一些期待到中國遊玩的商人還有旅行家都到中國來參觀。要說到大多數人都知道的話,就是馬可波羅了,他的父親和叔父原本是商人。但是由於當時的發達,他們帶著許多的珍寶來到了中國,後來由於戰爭頻發,他們就又到了布哈拉,並且在那居住了下來。
  • 馬可波羅 | 重走絲綢之路,用腳丈量自然與文化之美
    這得源於馬可波羅瓷磚「重走絲綢之路」徒步活動的開展。馬可波羅瓷磚品牌誕生於1996年,作為國內建陶行業最早品牌化的企業之一,以「文化陶瓷」佔領市場。其自主研發的原創設計──「中國印象」系列產品,將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展現在瓷磚上,引導設計之風回歸東方禪韻,受到國內外消費者和專家的廣泛關注。馬可波羅瓷磚得名於歐洲「中世紀偉大的旅行家」——馬可·波羅。
  • 看看這張《全國美食手繪地圖》 舌頭告訴你家鄉在哪
    坊間有段子云,中國之所以叫「China」,是因為老百姓每天都在想「吃哪(chi na)」?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孕育出風格迥異的各地美食,它們如同珍寶一般,星羅棋布在960萬平方千米的中國版圖上。7月16日,阿里健康攜手全國12省市自治區、200餘城政府與商家,推出《尋味中國·全國美食手繪地圖》(後簡稱「地圖」),將「碼上放心」產品追溯技術應用在各地包含山珍、水果、滷味、滋補品等在內的近千種特產上,並把它們在地圖上集中呈現。希望通過原產地認證,讓消費者「掃一掃」即可獲知美食的「前世今生」,進一步推廣、強化各地方優質產品在全國範圍內的品牌影響力。
  • 阿飛重遊常州春秋淹城,景色依舊如此怡人!
    中國春秋淹城位於美麗的龍城-江蘇常州市。分為5大區塊:春秋淹城遺址、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淹城傳統商業街坊和淹城寶林禪寺。通過再現人文情景,全方位演繹春秋時代燦爛的歷史文化,積極打造中國春秋文化品牌。關於淹城的由來史學家跟考古學家眾說紛紜,至今仍然無定論。
  • 「舌尖」勁刮美食風 大學生手繪回坊美食地圖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李小媛 王玥瑤)最近,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讓很多觀眾對中國美食垂涎三尺。這也讓很多西安的大學生們燃起了創作的欲望,在西安美院,就有這麼幾個大學生,對西安最有名的美食一條街回民街進行了撒網式考察,並且繪製了一幅史上「最靠譜」的美食地圖。
  • 首份寶雞旅遊手繪地圖出爐 含旅遊線路美食推薦
    原標題:首份寶雞旅遊手繪地圖出爐 含旅遊線路美食推薦   歷時4個月,首份寶雞旅遊手繪指南出爐啦,生動形象的漫畫,清晰的旅遊線路,還有各種美食推薦,帶著它逛寶雞更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