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遊記》被懷疑是杜撰的,馬可波羅真的來過中國嗎?

2021-01-09 陸衣的歷史空間

17歲的馬可波羅遊歷了很多國家,並寫下了《馬可波羅遊記》,書中記述了他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見聞。

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遊記》問世之後引起了許多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聯繫與交流。但是也有人對馬可波羅的行程產生了懷疑,當時有許多阿拉伯商人都聲稱自己到過中國,但他們其實對中國並不了解,這位馬可波羅是不是真的到過中國呢?

《馬可波羅遊記》的誕生

根據資料記載,《馬可波羅遊記》是馬可波羅在監獄中完成的。1275年到1291年,馬可波羅一直以客卿的身份在元朝供職。回到威尼斯之後,他因為參與威尼斯對熱拉亞人的戰爭而被俘虜。在獄中由他口述,而由同獄的比薩小說家魯斯蒂切諾筆錄,把馬可波羅在中國17年的見聞整理成書。這就是《馬可波羅遊記》,也有人稱它為《東方見聞錄》。

獄中創作

至今為止,這本書已經被翻譯成五六十種語言的版本,在世界各地流傳,當時的人們稱他為「世界一大奇書」,這本書記錄了中亞,西亞,東南亞等地的情況。特別是書中第二卷對於中國的描述最為詳細,像元朝初年中國的政治、戰爭、宮殿、禮儀以及中國很多城市繁華的景象都有詳盡的記述,引人入勝。

《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的書中還記錄了很多奇異的知識,為歐洲人打開了一個了解東方的窗口。如遊記中提到的一種能夠燃燒的黑色石塊(煤炭),就讓西方人大為驚奇,與此同時他把這種從中國漢代就開始使用的燃料帶到了西方。有很多人對這些奇異的東西提出了質疑,連馬可波羅的朋友也勸他為了安寧還是刪掉一些離奇的描寫,即使它們是事實。

《馬可波羅遊記》插圖

馬可波羅沒有來過中國

1829年德國的學者徐爾曼指出《馬可波羅遊記》是一本冒充的遊記,這是一本實際上虛構的傳奇故事,而且他還對馬可波羅究竟是否到過中國產生了懷疑。

他的觀點一提出,引起了很多學者的思考,大家投入到馬可波羅到沒到過中國的研究當中。大部分人認為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只是書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而小部分學者則認為馬可波羅只到過中都(北京),書中對中國的各地的描述都是他在中都聽說的。

電影中的馬可波羅

1982年英國學者克裡格提出,馬可波羅只到過中亞國家,他在那裡和從中國回來的波斯商人和土耳其商人一起聊過中國,他很可能根據某些已經失傳的導遊手冊,添加上一些口述的傳奇故事,寫成了《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的旅行路線圖

克裡格提出了以下疑問:

第一、中國所有的史書資料當中沒有關於馬可波羅所說的他在中國任職的記載。

第二、書中竟然沒有提到中國最具特色的茶文化和也沒有對漢字的記述。

第三、書中的很多統計資料很可疑,中國原本豐富多彩的景象在書中卻很朦朧,而且連最基本的蒙古皇帝的家譜也被他弄錯了。

第四、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證據,書中出現的中國地名大部分用的都是波斯人的叫法。

這些證據讓人們不得不相信,馬可波羅確實沒有到過中國。

馬可波羅來過中國

我國學者楊志玖先生卻有不同的看法。楊教授指出:中國的《永樂大典》對於當時事件的記載與《馬可波羅遊記》當中的記載是完全吻合的,而且從《永樂大典》的記述中可以確認馬可波羅一行人是在1291年離開中國的。楊教授的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外學者的推崇和高度評價,被認為是判定馬可波羅來過中國的一個極為可靠的證據。

《永樂大典》

另外,書中的一些細節也可以幫助我們確認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像《馬可波羅遊記》中曾經提到,馬可波羅說他到鎮江前,在瓜州曾經看到建有寺院的江中石島,這個島就應該是鎮江的金山或者焦山。馬可波羅還提到當時的鎮江路總管府副達魯花赤曾經在鎮江修建了兩座基督教堂,這與元朝修的《至順鎮江志》的記載一致。

楊教授還指出,《馬可波羅遊記》記述之中有一些錯誤和誇張之處,這是因為馬可波羅並不是專職作家,他也沒有受到過高深的教育,況且這本書是他在監獄中口述完成的,難免會有失誤和誇張之處。

《馬可波羅遊記》

馬可波羅究竟來沒來過中國其實並不是重點,重點的是他的確留下了一部讓世界認識和了解中國的奇書。

撰文:陸衣

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作者聯繫。

相關焦點

  • 趣說歷史:大旅行家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真的來過中國?
    旅行家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呢? 據環球時報報導,英國媒體引述了義大利一組考古學家的調查結果。稱大探險家馬可波羅事實上從來沒有真正到過中國,馬可波羅遊記是道聽途說的匯集。
  • 馬可波羅及《遊記》在中國早期的傳播 ——鄔國義在華東師範大學的...
    在傳教士到達中國之前,契丹和中國到底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是長期困擾歐洲人的一個問題,利瑪竇來華後在對這一問題的調查過程中就說起過馬可波羅及其《遊記》之事,但這在中國的典籍中至今未能找到相關的記載。 據現有的材料,中文文獻中介紹馬可波羅和他的《遊記》,約始於鴉片戰爭前夕。1853年的《遐邇貫珍》中文月刊中《西國通商溯源》一文論述了中西交通和通商互市的歷史。
  • 馬可波羅遊記:從發現契丹到發現世界
    契丹(英文Cathay)一名卻不脛而走,被西方當做中國本土的代稱。大蒙古國時期,率先東行的法國教士柏朗嘉賓、魯布魯克在遊記中都提到契丹(北方中國),還推測契丹就是古代的賽裡斯人(絲人)。但是,真正在契丹生活、遊歷,並留下令人眼花繚亂記錄的是威尼斯人馬可波羅。馬可波羅(1254—1324),出身於威尼斯商人家庭。1271年,17歲的馬可波羅隨父親與叔父來中國經商。
  • 如何釐清《馬可波羅遊記》一書中存在的爭議?
    (二)馬可波羅勤奮好學頗有閱歷馬可波羅(1254—1324年),出生於義大利突尼西亞的一個巨商之家,17歲以前的生活、學習情況現無史料可查。據《馬可波羅遊記》和有關史料所述——他十分聰明好學,到中國後,很快學會了中國的語言、禮儀、風俗和騎射。
  • 《馬可波羅遊記》,曾被痛恨多年的曠世巨著
    《馬可波羅遊記》,又譯《馬哥孛羅遊記》或《馬可孛羅遊記》,是著名的遊記,記載了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至亞洲及從中國返回威尼斯旅遊的經歷、以及記述途中亞洲及非洲多國的地理及人文風貌。遊記是印刷術時代興起以前少見的流行之作,成書後影響了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及探索。
  • 馬可波羅曾被誤認為蒙古人,《遊記》譯本哪家強?
    馬可波羅算是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西方歷史人物之一,但具體關於他的經歷恐怕聞者寥寥。其實要想了解歷史上真實的馬可波羅,最好的途徑莫過於去讀《馬可波羅遊記》這部奇書,那麼我們該選擇哪位翻譯家的譯本?第一個《馬可波羅遊記》的中文譯本何時誕生?              馬可波羅出生在義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個商人家庭中。
  • 馬可波羅傳奇般的中國遊歷,是歷史的加工還是真實的故事?
    馬可波羅作為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外國來者,他遊歷過北京、蘇杭等中國的大好山水,也親身體驗過中國各個領域的行業活動,收到元朝忽必烈的器重,為官三年期間甚至還完成過一些國家的機密事件和出使南洋這樣的重要任務。但是在引人入勝的文字,終究需要經歷真實與虛假的驗證,而純粹有馬可波羅的自我描述,這本影響深遠的遊記又是否存在捏造的可能呢?
  • 很多證據都表明馬可波羅從沒來過中國,真相值得考究
    馬可波羅是一個聯繫中西方世界的人,讓當時的歐洲人了解到了繁華的東亞大陸,但是客觀上也將災難引到了東方。但是不管怎麼說,一位在中國做官幾年的西方人確實了不得,畢竟在當時他要學會說漢語和蒙古語,這是相當困難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他的超越凡人的才華。
  • 馬可波羅終究還是去了中國
    根據探險家自己的說法,他冒險深入中國和蒙古,在蒙古皇帝忽必烈的宮廷中服役一段時間。馬球最終回到了威尼斯,在那裡他死於一個富有的商人。早在18世紀中期,一些人就開始對馬可波羅的旅行提出質疑,指出他對遠東的描述中似乎有明顯的遺漏。
  • 馬可波羅和他的遊記:為歐洲人開啟一扇門,領略了東方的先進文明
    蒙古帝國版圖也就是在此時,耶律楚材、丘處機和汪大淵等旅行家相繼西行,歐洲人來中國的也絡繹不絕,其中以義大利人為多,而馬可波羅更享盛名忽必烈安排他到各地進行遊覽和訪問,先後到過新疆、甘肅、內蒙古、山西、陝西、四川、雲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北京等地,還出使過印尼、菲律賓、緬甸、越南。他每到一處,總要詳細地考察當地的風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後,又詳細地向忽必烈大汗進行了匯報。馬可波羅和他的父親、叔父在中國旅居17年後,故向大汗提出回國的請求。
  • 如是我讀︱《馬可波羅遊記》譯者馮承鈞的翻譯經
    如是我讀︱《馬可波羅遊記》譯者馮承鈞的翻譯經 鄒振環 2014-06-23 15:11 來源:澎湃新聞
  • 【一帶一路特別篇】絲綢之路上的馬可波羅
    絲綢之路上的馬可波羅馬可·波羅(Marco Polo)[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1254年生於威尼斯一個商人家庭。在馬可波羅17歲時,父親和叔叔拿著教皇的覆信和禮品,帶領馬可·波羅與十幾位旅伴一起向東方進發了。他們從威尼斯進入地中海,然後橫渡黑海,經過兩河流域來到中東古城巴格達,從這裡到波斯灣的出海口荷姆茲就可以乘船直駛中國了。馬可波羅在中國住了十七年,直到一個叫伊爾汗國國王向大元朝求親,並要求由熟悉道路的馬可波羅護送。馬可波羅一家人藉此機會終於回到了自己闊別了二十多年的家鄉。
  • 金沙、金礦,被馬可波羅稱作黃金之國的日本,真的遍地黃金嗎?
    而要定位這個國家,要麼是富可敵國的中國,那至少也得是礦產資源豐富的非洲大陸的國家才能把黃金與這個國家聯繫起來。然而,一個舉世聞名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在大航海時代之前,在遊歷完歐洲、大洋洲、亞洲大陸後他卻把一個蕞爾小國日本稱作「黃金之國」。
  • 《啟源女神》馬可波羅厲害嗎 馬可波羅屬性強度點評
    導 讀 在啟源女神手遊中馬可波羅怎麼用效果最好呢?馬可波羅作為守護類型的角色自然是非常受大家歡迎的呢!
  • 威尼斯聖馬可教堂圖書館藏馬可波羅遺囑
    Mark’s Basilica of Venice劉清華若從魏易翻譯出版《元代客卿馬哥博羅遊記》一書(北京:正蒙印書局,1913年)算起,國人研究馬可波羅已有近百年歷史。1然而,國人很少知道馬可波羅還有一份遺囑保留至今。
  • 馬可波羅其實是個大騙子,到過中國為什麼不提長城?
    論文的作者是英國學者弗蘭西施·伍德,他對馬可·波羅十分有興趣,研究了十幾年,終於寫出了這篇論文,名字就叫《馬可·波羅到過中國嗎》。論文裡把大家發現的遊記的各種疑點都給總結了出來,還指出了一些致命傷,那是相當給力啊。在整部遊記中,有幾個詞壓根沒有出現過,就是「漢字」「筷子」「中醫」「茶葉」。這就奇了怪了,既然馬可·波羅在中國待了17年,不可能連這些都沒見過吧?
  • 馬可波羅神奇的東方之旅 第一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文字稿大家好,我是金老師,這幾期的節目我通過展覽的形式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馬可波羅——神奇的東方之旅。關於馬可波羅到底有沒有來過中國的爭議。今天我們不做討論,因為網上有大量雙方辯駁的資料。其實馬可波羅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文化現象,代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對未知的探索。很多人都沒有看過《馬可波羅行紀》這本書,那麼下面請大家跟隨我一起重溫馬可·波羅神奇的東方之旅。
  • 馬可波羅穿越747年 帶著這張美食「地圖」重遊中國
    元朝的馬可波羅可謂家喻戶曉,他的《馬可波羅遊記》,詳細記載了在那個時代,義大利眼中的風土人情。那食客不如把自己當作馬可波羅,跟著這張地圖,讓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的長江在你的口中匯通交融。DeAille選用的是寧夏的Last Warriors紅酒,把中國紅酒做成甜品,搭配之前的八大菜系,為馬可波羅的旅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 「揚州文博場館遊」(12)——馬可波羅紀念館
    出揚州東關街東端不遠,就看到一個老外騎馬的塑像,這就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馬可波羅(背景城樓即東關街東端城樓) 紀念館大門整個展廳不大,裡面主要用圖片介紹了馬可波羅在中國公元1271年即在中國還是元朝的那個時代,17歲的馬可波羅居然可以遠涉重洋中國,不能不說是一個真正
  • 前往流淌奶與蜜的黃金國,與馬可波羅一起重回曾經的「絲綢之路」
    不過七百年前的交通可不想現在這樣便捷發達,馬可·波羅一行人從家鄉出發,走了足足四年才來到了中國。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元朝初始,馬可波羅在元朝的首都與元世祖忽必烈成為了朋友,他在中國整整待了17年,遊歷了中國的許多城市,回到威尼斯後將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整理寫成了一部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馬可·波羅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