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抓魚第一家二手書店吸引市民閱讀「打卡」

2020-12-10 輕鬆視角

2020年6月30日,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6月30日,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相關焦點

  • 說說多抓魚和多抓魚第一家線下書店
    說說多抓魚和多抓魚第一家線下書店 2020-06-03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多抓魚的線下二手書店開業了
    在朋友圈發現好幾個愛書的朋友轉發了多抓魚發的一篇文章《春天,相遇在多抓魚書店》。原來是多抓魚的第一家線下書店4月1日起正式開業,這家店位於北京市大望路,經歷了兩個半月的試營業和兩個半月的被迫關店之後終於開業。
  • 探店③|最文藝二手書店——多抓魚書店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多抓魚書店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落地實體店多抓魚書店被稱為「北京文藝青年的精神食堂」它原本是一家網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去年10月開始經營實體店2.7萬冊、1萬多種圖書經過簡單的分類陳列其中邂逅爵士樂之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 多抓魚的書店,其實是個跳蚤市場
    北京城裡,你喊得出名字的書店不少。Page One、言幾又、三聯韜奮、單向空間……有每年一次大型圖書節,還有亞洲規模最大的圖書館的國家圖書館。我講怎麼多也是想讓你知道,在北京這座城市裡,只要你想要看書,是有大量選項可供選擇。書在北京這座城市裡,從不是稀缺品。國慶節裡,線上二手書店多抓魚也開了家書店,這是一次臨時書店。
  • 書店測評|夜訪多抓魚書店,與「算法」的親密接觸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在北京開了家實體書店,消息一經傳開,不少文藝愛好者都紛紛前往,有人在那裡淘到了珍貴的籤名本,有人說,「我去了,但無法說喜歡那裡,書擺得有點亂」。書店環境的測評「劇透」已經看了不少,整體印象中上,為何讀者褒貶不一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去了一趟多抓魚書店,最後收穫的體驗竟然還挺有「科幻感」。
  • 線上成功了落地做實體,網上二手書店多抓魚怎樣抓住年輕人的心
    倉儲庫房搖身變敞亮書店都說實體書店難做,二手書店更難做,但偏偏有人不僅做成了,還做得風生水起。這就是多抓魚。多抓魚最初並不是一家實體店,而是一家網上二手書店。短短兩年多的經營,如今的多抓魚已經積聚了300多萬用戶,每天賣出2萬本二手書,頗受年輕人的追捧。線上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多抓魚為什麼開始做實體店了呢?多抓魚創始人貓助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多抓魚最初的靈感來自於日本最大的二手書連鎖店BOOK OFF,它更像是一個超市,內部光線通透,書像超市裡的商品一樣整整齊齊擺放著。
  • 多抓魚在魔都開了家「循環商店」,賣二手衣服和書
    多抓魚正式登陸上海,開了家「循環商店」。 2017年成立於北京的多抓魚,註冊用戶達450萬,是一個主營圖書和耐用消費品二手循環服務的品牌,其線上小程序也是時下年輕人使用較為頻繁的二手書交易平臺。 近兩年,多抓魚開始把業務從線上拓展到線下。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獲騰訊撐腰,撬動二手書億級市場,多抓魚到底做對了什麼?
    對二手書市場的準確判斷,讓多抓魚獲得了高速的增長,也讓多抓魚獲得了資本的青睞。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疑問:近幾年,紙質書不是一直在被唱衰嗎?實體書店倒閉那麼多,紙質書有那麼好做嗎?這種風向下,做一家二手書回收公司不就是往槍口上撞嗎?
  • 北京多抓魚二手書店:人和人終相遇
    想到附近有一家多抓魚二手書店,於是跟朋友道別,獨自下了車。通惠河面上清涼的風,吹在身上,愜意舒爽,我沿著河岸走,不自覺地偏離了導航上規劃的路線。直到一位看守的大爺衝我喊道,「姑娘,你要去哪裡?」我才意識到即將進入禁區。
  • 最前線|走過路過,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
    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在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購買習慣迅速變化的時代,圖書市場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二手書店的經營與生存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亟需進一步的轉型升級。書店在城市文明進程和全民閱讀推廣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二手書店的發展儘管舉步維艱但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現存的二手書店的經營模式和運營模式,從技術發展的角度,探討和總結二手書店的轉型方向。
  • 多抓魚上海店驗貨報告
    攝影:陳劍輝繼12月24日蔦屋開業後,12月26日,多抓魚也在上海開出了上海首家、全國第二家實體店,於是我也趕緊在第一時間前往打卡,一探究竟。先來介紹一下什麼是多抓魚?多抓魚是由法文音譯而來,原意是「似曾相識」的意思。多抓魚認為二手物品不僅是物品本身,也承載著前主人的個人歷史。那些不再回來的歲月,都保存在不再使用的物品裡。這家店全稱叫「多抓魚循環商店」,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是一家主打環保理念的圖書循環書店(二手書店)。多抓魚的slogan是「真正的好東西值得買兩次。」
  • GAP將關閉350家門店、人氣烘焙品牌FASCINO首入深圳、多抓魚開二手...
    1、除了蔦屋書店,天目裡還有時尚概念店 B1OCK   剛開業的杭州天目裡,是一座集衣食住行的城中城,裡面除了備受矚目的大陸首家蔦屋書店,還有很多其他看點,比如美術館商店 BY ART MATTERS MARKET 之市、影院餐廳 CINKER PICTURES 目裡三克映畫、失物招領生活提案店等,還有位於11號樓的 B1OCK
  • 華科男創辦「回流魚」二手循環書店 半年吸引20萬粉絲
    6月1日13時,長江日報《直播武漢》24小時直播活動走進了一家二手書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了一位把愛好變成事業的「華科男」。  這家二手書店叫「回流魚」,由塗雪亮和同學彭博創辦。  2013年,塗雪亮從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畢業後,前往北京工作,曾先後就職於360、小豬短租等網際網路公司。2017年,他放棄北京的工作,回到武漢與同學彭博一起創業。
  • 北京必去的「特殊」書店,每一家顏值都美到窒息!
    北北覺得相比其他書店,鍾書閣的確很美,特別適合拍照打卡,讀書環境卻有些不太適合,畢竟多半人都是來拍照打卡的,這就會導致閱讀質量大大減半,二樓的咖啡廳和座位雖說可以閱讀,但經常很難等到一個座位。02 多抓魚 「讓舊書重獲新生」,多抓魚二手書店是北北的最愛,多抓魚的一切都是二手的,從書籍到購物袋都是二手物品,穿梭於二手店淘貨的感覺很棒!
  • 中國二手書店的商業探索
    致力於二手書交易的「多抓魚」公眾號成立於2017年5月,團隊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超過30萬用戶,累計賣出超過20萬本書。自2017年12月開通全國所有城市後,平臺每天穩定售出2000本書,賣出一本書的時間中位數是19小時,平臺客單價是74.68 元,復購率32.91%。  在該平臺獲得多輪風投之後,同類二手書平臺也在陸續出現,例如「轉轉」等。
  • 北京網紅書店吸引市民打卡
    8月19日,市民在北京西單的網紅書店「鍾書閣」拍照打卡。
  • 高溫天、施工中、賣門票,這家奇怪的二手書店為何讓上海人趨之若鶩
    多抓魚是什麼?2017年,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線,成為一家「開在微信裡的二手書店」。只要掃一下書封上的條形碼,多抓魚平臺就會告訴你,這是不是它們同意接收的二手書,然後在平臺上約定快遞上門時間寄出,由平臺負責評估定價,翻新、消毒、包裝,然後再次出售。目前,多抓魚線上日均銷售圖書2萬冊。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三)
    騎車往亮馬橋方向走,可去中信書店啟皓店(啟皓大廈一層西門)。這是中信書店北京旗艦店,線下活動很頻繁。逛完書店可以在亮馬河畔散散步,北京城內這樣風景優美的舒服步道不多。然後沿三裡屯路一路往南,先到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43號樓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