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三)

2020-10-27 北京商報

路線四 | 碼字人到老書蟲

這次我們從碼字人書店(和平裡北街6號院內15號樓一層)開始。碼字人剛開了兩年多,但北京的文化圈差不多瞬間就知道了這書店。老闆李蘇皖媒體人出身,熱衷於做各種詩歌、戲劇和觀影活動,在書店導演了好幾場浸入式話劇。

開張沒多久我就聞著味去了。果然,店堂的格局、色彩和選書都很對味,而且每次去都有變化,空間利用率特別完美。我忍不住畫了一張碼字人,沒想到蘇皖小姐看著喜歡,給做了張藏書票,這是我的書店小畫第一張藏書票。

碼字人離東直門不遠,騎單車先到當代MOMA,這裡有一家庫布裡克書店。這家2001年始創於香港的獨立書店,2010年登陸北京與杭州,個性鮮明,選書非常有品,電影類圖書非常全。以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為店名,可見店主對電影的喜好。店內不讓拍照。

東直門斜街56號文創園A座110是由新書店。老闆是創投圈的人,選書突出商業和網際網路屬性。店內空間很大,可能是用來談投資或推演。這個園區內有個小劇場,我好幾次來此參加過活動,如熊亮新書《遊俠小木客》。出版公司果麥也在園內。

騎車往亮馬橋方向走,可去中信書店啟皓店(啟皓大廈一層西門)。這是中信書店北京旗艦店,線下活動很頻繁。逛完書店可以在亮馬河畔散散步,北京城內這樣風景優美的舒服步道不多。

然後沿三裡屯路一路往南,先到三聯韜奮書店·三裡屯店(43號樓底商)。這家店有三聯的氣質,又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非常值得好好逛。在三裡屯時尚商圈,這樣一家人文氣息濃厚的書店,非常必要。

再去春風習習·朝陽城市書屋(北三裡屯36號)。之前我們去過春風習習三裡河店,那是一家小小的純雜誌店,而這家書店則加入書的部分,以生活美學為主題。

太古裡南區S2-14是Page one三裡屯店,還有一家連鎖的言幾又書店(三裡屯通盈中心一層)。

逛下來發現,三裡屯商圈居然有5家書店。最後一家是通盈中心對面的老書蟲。老闆是愛爾蘭人,曾為駐華記者,他被中國的文化、食物和人所吸引,認為中國將發生不可預估的偉大故事。店內以英文書籍為主,很多旅京的外國人喜歡在老書蟲享受閱讀時光。老書蟲曾入選「全球十佳書店」,它發起的「老書蟲文學節」,每年都邀請國際上一些重要作家來和本土作家進行文學交流。遺憾的是,老書蟲去年停業了,據說老闆正在踅摸新的場所,可又趕上了疫情。

老書蟲

老書蟲歇業,我剛好在外地出差,沒機會最後再去坐坐。它徹底關門歇業後,有一天我路過,停在路邊畫了一張老書蟲那獨特的褐紅色小樓,以為紀念。

路線五 | 布衣書局到雜書館

最後這條線路有點長,建議開車或坐地鐵,全程由南往北。

我們從平樂園的布衣書局(平樂園宏久商務樓B座)開始。恆安中醫院東邊小路進來,眼前的按摩院和澡堂,也許讓你越走越心虛,這什麼地界兒啊?但請放心,走到頭往右一扭頭,就看到布衣書局低調的門臉兒了。

「局長」胡同先生每天都在書店裡迎來送往,很多書友慕名而來,也有朋友來喝茶聊天,還會有一些作者來籤名,胡同都笑臉招呼,頗有民國老店主的風範。北京舊書店不多,布衣書局這個線下店是為數不多值得逛的北京舊書店。

疫情期間,平樂園這家布衣書局搬遷到高碑店。局長胡同又在東城區南陽胡同的南陽共享際新開了布衣古書局。這是疫情期間書店業最令人振奮的消息,朋友圈裡看著胡同每天曬古書局裡的人來人往,很是替他高興。

平樂園往北一站九龍山路口,有個新開的商場叫合生匯,場內有家中信書店。然後我們去通惠河北路電影產業園內的多抓魚二手書店。多抓魚原是線上二手書平臺,也是我清理存書的主要陣地之一,做得很成功。不久前,多抓魚在辦公區開了線下二手書店,海量的二手書可以親自抓了,非常過癮。

大望路SKP四樓,有一家很高級的書店Rendezvous,主理人是原來時尚廊書店老總。店裡有大量原版書和港臺書,還有很多生活方面的書。逛商場累了,在這裡坐坐,喝咖啡、聊天,是很舒服的體驗。這裡也頻繁舉辦各類新書活動,我的《中國通史》牆書在北京的落地活動就是在這兒舉行的。但這個活動空間獨立性不強,活動時容易被其他因素幹擾走神。

沿大望路繼續往北,就到了甜水園圖書批發市場(甜水園北裡16號樓)。這個市場早些年非常紅火,是書業重要的風向標。那時候在附近上班的我經常去逛,那些市面上大熱的書,一車一車地往外拉。一些大的書店和中盤在「甜批」裡的店生意也非常好,零售價格也很低,在還沒有電商的年代,只有這裡可以享受很大的折扣優惠。

甜批向北,從西面繞朝陽公園可到藍色港灣,那裡有家西西弗書店。沒興趣的人可以直接殺到798,這裡有兩家值得逛的書店。比較老的是旁觀書社(798藝術區東街拐角),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位置好,人流大,斜對過就是798打卡勝地火車頭。在喧鬧的798,有一家安靜的書店一直「旁觀」著這個商業藝術區的變化,非常感人。

另一家是新開的佳作書局(比鄰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我原來就特別喜歡中央美院對面那家佳作書局,新開這家增加了些體量,除專業的原版藝術書之外,還加入了中文書籍。

佳作書局是個有故事的書店:1946年,一個猶太人在上海開了佳作書局,二戰後,這個猶太人到了美國芝加哥,書店也落戶於此。幾年前,一個中國人在芝加哥買了這家書店,然後開到了北京。現在,北京兩家店,芝加哥那家店也在。

最後一站,也是我帶大家逛的最後一家書店——雜書館(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內)。地鐵15號線馬泉營站出來,騎單車可到。在雜書館看書真是非常不錯的閱讀體驗,有品種豐富的各時期圖書和雜誌,比在公共圖書館看書自由輕鬆得多。雜書館真正的主人是一位藏書家,他還是孔夫子舊書網的創始人,這家江湖紛傳的雜書館,其實是他參與的書館之一,朝陽大悅城裡的曉島也跟他有密切關係。

一般人看到的雜書館,只是孔夫子圖書館很小的一部分。如有幸進入老闆的藏書樓,看看上萬種民國雜誌創刊號、名家手札及各類主題收藏,更會驚得你目瞪口呆——中國的私家收藏竟如此豐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綠茶 文/圖

相關焦點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一)
    作家、書評人綠茶,可謂書店的重度愛好者。在他眼中,這些新老不一的書店,不僅內裡各色圖書讓人著迷,而且和周邊環境一起,構成了北京的文化肌理。沿他提供的線路尋訪書店,不僅能看書、看書店,還可以看到北京的歷史脈絡和風情。且讓我們隨他,做一次逛店訪書之旅。——編者逛書店是我的生活日常,在北京20多年,逛過多少很難統計了。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二)
    把教堂改造為書店,西方有很多案例。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天堂書店,就由荷蘭一座800年歷史的多米尼加教堂改建而成。在中國,這還是首例,也是我目前所見可稱為最美書店的一家。它集書店、咖啡館、展覽、沙龍空間於一身,舉辦了很多人氣很旺的活動。我曾帶旅英作家愷蒂、書雲,新加坡藏書家許忠如等朋友來參觀,他們都驚嘆於這家書店之精美。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一)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一)(一城一品)北京有多少家書店?數不清。作家、書評人綠茶,可謂書店的重度愛好者。在他眼中,這些新老不一的書店,不僅內裡各色圖書讓人著迷,而且和周邊環境一起,構成了北京的文化肌理。沿他提供的線路尋訪書店,不僅能看書、看書店,還可以看到北京的歷史脈絡和風情。且讓我們隨他,做一次逛店訪書之旅。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從南鑼鼓巷到琉璃廠
    沿他提供的線路尋訪書店,不僅能看書、看書店,還可以看到北京的歷史脈絡和風情。且讓我們隨他,做一次逛店訪書之旅。 ——編者逛書店是我的生活日常,在北京20多年,逛過多少很難統計了。日前,根據自己時常出沒的書店,梳理出5條經典的北京書店漫遊路線,供同樣愛書店的書友們參考。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一)(一城一品)
    北京書店行手繪地圖小眾書坊page one北京坊店一角北京有多少家書店?數不清。作家、書評人綠茶,可謂書店的重度愛好者。在他眼中,這些新老不一的書店,不僅內裡各色圖書讓人著迷,而且和周邊環境一起,構成了北京的文化肌理。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二)
    在中國,這還是首例,也是我目前所見可稱為最美書店的一家。它集書店、咖啡館、展覽、沙龍空間於一身,舉辦了很多人氣很旺的活動。我曾帶旅英作家愷蒂、書雲,新加坡藏書家許忠如等朋友來參觀,他們都驚嘆於這家書店之精美。沿佟麟閣路北行,緊鄰長安街就是著名的三味書屋了,這是改革開放後北京甚至中國最早的民營書店。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
    作家、書評人綠茶,可謂書店的重度愛好者。在他眼中,這些新老不一的書店,不僅內裡各色圖書讓人著迷,而且和周邊環境一起,構成了北京的文化肌理。沿他提供的線路尋訪書店,不僅能看書、看書店,還可以看到北京的歷史脈絡和風情。且讓我們隨他,做一次逛店訪書之旅。逛書店是我的生活日常,在北京20多年,逛過多少很難統計了。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南鑼鼓巷到琉璃廠
    北京有多少家書店?數不清。作家、書評人綠茶,可謂書店的重度愛好者。在他眼中,這些新老不一的書店,不僅內裡各色圖書讓人著迷,而且和周邊環境一起,構成了北京的文化肌理。沿他提供的線路尋訪書店,不僅能看書、看書店,還可以看到北京的歷史脈絡和風情。且讓我們隨他,做一次逛店訪書之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二)
    把教堂改造為書店,西方有很多案例。被譽為全球最美書店之一的天堂書店,就由荷蘭一座800年歷史的多米尼加教堂改建而成。在中國,這還是首例,也是我目前所見可稱為最美書店的一家。它集書店、咖啡館、展覽、沙龍空間於一身,舉辦了很多人氣很旺的活動。我曾帶旅英作家愷蒂、書雲,新加坡藏書家許忠如等朋友來參觀,他們都驚嘆於這家書店之精美。
  • 睡前「北京夜生活漫遊」指南(內含福利)
    當然,夜生活有很多方式,除了看電影,又或是泡在酒吧、舞池中,不如趁寒冷襲來之前體驗一場「睡前漫遊北京」的另類趣味吧。1 X美術館美術館通常在傍晚就閉門謝客,一定鮮有人見過它們華燈初上的樣子,而如今在北京就可以實現一場「美術館奇妙夜」之旅——7月11日起,X美術館開啟了夜間模式,每周二至周日最晚營業至晚上8點。
  • 實體書店回暖!跟著這本書漫遊北京160家閱讀空間
    由北京大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北京閱讀空間漫遊指南(2019—2020)》與讀者見面,該書為讀者展現了北京實體書店升級轉型的整體面貌,內容涵蓋了書店文化策劃、書店空間設計、書店活動服務、書店選品特色等多個內容維度。全書依託「北京閱讀季」機構活動資料庫為信息基礎,結合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的一線採訪資料作為補充,生動詳實地記錄了北京實體書店的運營現狀與發展動向。
  • 書蟲漫遊指南:來北京值得一看的書店和圖書館
    北京過去舊書肆集中在「一廠二寺」(琉璃廠、慈仁寺、隆福寺),該店於1986年開業,收集中國歷代書籍。主營文史類書籍、地方志、考古文獻、藝術書籍等。,注重亞洲文化,美術及射擊類圖書,在三裡屯逛街之餘,這裡是找到精品外文新書的好去處。
  • 樂享十一·京城文旅消費指南(三)不只是售書,實體書店借現場體驗攬客群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正當部分人選擇在「十一」長假中踏上一場旅程之時,也有部分人選擇在實體書店進行一場精神之旅。國慶假期期間,北京商報記者在多家實體書店發現,不少讀者均在實體書店選書、讀書、購書,同時實體書店也已為讀者準備了折扣、滿減等優惠,以及創意市集、主題互動等活動,以進一步發揮自身的體驗優勢增強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第二季於11月23日在北京實體書店公眾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頻客戶端雲聽APP、新浪讀書、喜馬拉雅、有書上線,該節目旨在挖掘北京優質特色書店空間,立體化、沉浸式講述書店故事,讓聽眾和讀者能在一天時間,探訪不同區域的書店空間,體驗不一樣的書店之旅。
  • 一個人的失戀流浪之旅之23北京(延慶)
    寫這個文章的目的純屬是記錄曾經的人生之路,並不是想回憶或懷念某人,畢竟這故事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現在我也有也自己的幸福家庭,也不是為了博大家的同情之類的,以下的文章我基本是按原來的日誌抄錄下來的,沒經過後期的編輯,基本還原當初的一句一字,當然現在看起來這些話是很幼稚的,這個故事是2007年的,緣由是給女友飛了,一氣之下開始衝動幼稚的流浪之旅。
  • 北京閱讀季,漫步5家書店的5個時態,感受主題書店的小而美
    這個地方,便是書店。2019年9月27日,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日,跟隨「北京閱讀季」,漫遊了北京五家書店:北京百萬莊圖書大廈,團結書社,小眾書坊,碼字人,有書空間。這些地方,有深邃的民族藝術與文化,有柔軟深情的詩歌,有極具張力的戲劇藝術,有線上線下網友互動、提供不斷交流的網際網路閱讀與學習平臺。
  • 「2020北京最美書店」揭曉,西城這三家書店獲殊榮
    「最美書店」稱號的書店頒獎 全市共有17家書店 榮獲「2020年北京最美書店」稱號 咱們西城區嫏嬛書房、PageOne(北京坊) 和鍾書閣(西單老佛爺店)
  • 金秋三峽之旅(三)
     金秋三峽之旅(三)文/編:誼之長玉五、奇觀勝景伴水韻瞿塘峽雄踞長江三峽之首,亦稱「夔峽」。它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裡,在三峽中雖最短,卻最為雄偉。兩端入口處,沿岸的山峰巍峨陡峭,高達1000—1500米。兩山壁立,形如門戶,其江面最窄處不足百米,山高水急,其境極為壯觀。且此地名勝古蹟多而集中。如奉節古城、八陣圖、張飛廟,白帝城、古棧道等,都是珍貴的歷史文物古蹟。接著我們又遊覽了秀美的大寧河小三峽(龍門峽,滴翠峽,巴霧峽)。
  • 成都最魔幻書店誕生,沒有之一!!!(高清)
    「鍾書閣」首家文旅主題店超高顏值、4D魔幻被網友暱稱為「霍格沃茨」一般的書店今天就跟小微一起逛逛吧這家書店位於都江堰市成都融創茂2F)/攝影沿著旋轉樓梯來到書店的二樓在這裡可以飽覽書店「壯觀」的書牆之景高區的書架被樓梯依附後圖書陳設和使用率得到了擴大順階而上拾書眺望,感受到空間的磅礴之勢
  • 京都書店之旅:散步中「偶遇」也是生命裡的一種緣
    我的京都書店之旅,可以叫散步之旅。第一次到京都,會跟著一本雜誌《premium》做一些攻略。之後,我就很任性地散步,每天只去一兩家書店。作者:好攝女在AKOMEYA(廚房用品的超市)裡,我買到了軍綠色原創布包,可以裝下小相機與腳架。還有柚子味的原創護手霜,這一切都是不期而遇,京都書店之旅,也變成我的偶遇之旅。每次從商場BAL出來,我就會跟著手機導航走,去一家小書店,叫「レティシア」書房。從熱鬧的商圈散步到清淨的巷弄,這一路上,我總會慢慢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