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踏上老街已然穿越

2020-12-15 海南日報數字報
  ■ 石河

  海南的騎樓老街是國內現今保留規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騎樓建築。我們的旅途也從老街開始,用兩天時間行走於海口、文昌的老街,從那斑駁的騎樓,觸摸海南「洋氣」的舊時光……

  海口的鐘樓,算是老海口的地標式建築,紅色的樓身,南洋風格濃鬱的大鐘,讓人過目不忘。隨便在街上問問,幾乎無人不知海口鐘樓在哪裡。從鐘樓附近的小道進去,隨著嘈雜的人群越往裡走,就會有種進入時空隧道的感覺。騎樓基本多為兩層,一樓是各色商鋪,二樓大多空著,看那門窗四周雕刻著美麗的花紋(包括梅蘭竹菊等寓意高潔的植物花卉以及幾何狀螺旋形圖案)寂寞中依舊透著往日豪宅的繁華。

  隨便找一個小巷,在擁擠的小攤上喝個老爸茶,幾樣小點心,一壺鷓鴣茶,可無限加水。旁邊的老茶客會告訴你「這才是真正的海南!」

  前往文昌鋪前老街,建議最好坐船體驗一下,從曲口碼頭乘渡船到文昌市鋪前港不到40分鐘,渡船碼頭上岸出大門便是有100多年歷史的騎樓老街。鋪前是文昌市最北的鎮,歷史悠久,自古就是文昌重要的港口古鎮,早在明代就是商船雲集的繁華商埠,是海南島貨物與人員出洋的主要港口,明朝曾在此設立水軍要塞和巡檢司。

  在文昌,與鋪前老街齊名的當屬文城文南老街。那時候文南街上有不少的「洋貨」,像什麼瑞典的雙環火柴、美國的亞細亞煤油、日本的紗布等等。在文南老街不少老住戶的記憶中,文南街上各家店鋪的貨物琳琅滿目,市日熙熙攘攘,顧客們品嘗著咖啡、紅茶和馬來小食,很有南洋風味,是典型的僑鄉風情。

  聊起文南老街的歷史,有一家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老字號」———毓葵雞飯店。當時伍家的飯店很有名,雖然店鋪才幾十平方米,但是每天來光顧的客人很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麻將外賣」。夜裡有一些打麻將的客人肚子餓了會派人來店裡訂餐。店裡將雞煮好後,配上做成飯糰的雞飯,打著燈籠送去給客人,第二天再去收錢。

  據說當年宋子文回到文昌時,當地的鄉紳也從這家飯店裡訂了文昌雞飯送到招待餐桌上。宋子文吃了之後連呼「好吃」。除此之外,有很多從南洋回鄉的華僑也喜歡光顧毓葵雞飯店。

  2008年6月,新加坡美食尋根攝製組千裡迢迢來到海南,希望在這裡尋找海南雞飯的根。從新加坡早期最出名的「共產雞」「瑞記」等雞飯店尋源,新加坡美食攝製組發現,他們都源自於1930年代開在文昌文南路33號的「毓葵雞飯店」,被公認為新加坡最早售賣海南雞飯的王義元,當初就是從這裡學到選雞和製作雞飯本領的。文昌雞飯被這些當年「下南洋」謀生的文昌人帶到了東南亞一些國家,成為聞名世界的飲食。

  1956年,毓葵雞飯店加入文昌縣城飲食合作店,繼續經營文昌雞飯,「毓葵雞飯店」這個老字號店鋪從此成了老一輩文昌人的記憶。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悠悠老街多傳奇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通訊員 潘高 圖\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有人說,行走僑鄉
  • 海南日報數字報-穿越歷史人文與現代文明
    今天,大年三十,上午10時許,海口市水巷口騎樓老街上,一位長發飄飄的白衣女孩,挽著一位身著藍襯衣的男孩,走進了路邊的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  「我可不是遊客,我是海口本地人,她是廣州人,是正牌的遊客呢。」男孩很健談,欣然答應了記者採訪的要求。這位名叫符永健的男孩,今年第一次帶著女朋友徐儷雯回家過年,急欲向她介紹這座養育他長大的城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黎族民歌掀起的「海南狂熱」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那個時候,誰都以能夠『搶』到一盒名為《五指山之歌》的卡帶為炫耀的資本
  • 海南日報數字報-蘇利南海南同鄉會
    上世紀90年代,海南僑胞踏上蘇利南這片土地,此後十多年間海南鄉親紛至沓來,隨著鄉親之間互助互惠的需要日益增多
  • 海南日報數字報-咖啡香裡的力神時光
    文\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2014年元旦之際,在海口國貿路嘉陵大廈出現了一張既熟悉又全新的面孔……  水泥色的地面、紅磚砌成的牆面、老榆木的長桌,毛石的臺子……時尚混搭的面孔,讓人驚喜,熟悉的咖啡香霧瀰漫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無價瑰寶
    文\本刊特約撰稿 溫波  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長陳宏宣稱發現新的珊瑚物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到大型紀錄片《遇見海南人》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斬獲國內外12項大獎;從海南日報開啟《絲路話古今、尋夢萬裡行》大型跨國採訪活動,到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期間所彰揚的海南精神、海南文化,讓人更加清晰看到一個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海南。
  • 海南日報數字報-暑期親子遊 海南準備好了!
    作為國內最具知名度的親子遊目的地之一,海南在2019暑期旅遊推廣和消費活動中,專門為暑期親子出遊、家庭出遊推出了多樣化的個性產品,無論是注重孩子研學的還是希望帶著孩子輕鬆度假的,都能夠在海南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度假模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省多個旅行社亮出新產品「補位」
    然而今年,海南郵輪季即將開啟,卻不見麗星郵輪的消息。記者走訪多家旅遊企業時注意到,麗星郵輪的缺席促使各大旅遊企業紛紛卯足了勁兒,相繼亮出新產品。  新產品:  「西沙」尊貴之旅  據悉,為彌補麗星郵輪的缺席,今年海南椰暉國際旅行社推出了「椰香公主」號暢遊西沙的最新方案,為喜好郵輪體驗的遊客提供了新選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端上春節旅遊大餐
    此前,多個機構發布的2019年春節黃金周旅遊趨勢報告顯示,海南榮登春節境內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榜單,三亞位居春節國內遊人氣目的地排行榜首。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為迎春節黃金周,我省各市縣及旅遊企業豐富旅遊產品供給,以新產品、新業態引領春節黃金周旅遊新潮流,讓遊客春節出遊選擇更豐富、玩得更盡興。
  • 視頻|遇見海南老街民宿 帶你穿越時光
    近年來,在美麗鄉村的建設和全域旅遊的推動下,海南特色民宿的發展呈現出雨後春筍般的發展態勢。依託南洋文化而建的老街品牌民宿,立足熱帶海島特色出現的網紅民宿,散落在美麗鄉村中的隱居田園式民宿,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旅行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民宿,你愛哪一款
    ■ 本報記者 趙優  「十一」黃金周,海南民宿獲得眾多市民遊客的青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新加坡的「海南生活」
    試試儂店裡的『歌碧歐』和咖椰包羅,比起海南的味道怎麼樣?」7月29日下午,「老爸茶」店裡的幾位七旬老人,圍坐一桌,每人面前一杯被他們稱為「歌碧歐」的咖啡,和一碟蘸著椰絲椰蓉的甜麵包。他們或講文昌話或講瓊海話,你一句我一句,聊著關於海南的事情。  這些喝「老爸茶」的老人,得知我們是海南日報來採訪的記者,非常熱情。其中一位有著儒雅氣質的老人,招呼我們落座。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騎俠嚴姐的「單俠」路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緣起:15歲騎上自行車  在海南省自行車運動協會創始會長嚴春江的相冊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紅燭映天涯
    今晚,由海南省教育廳、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光明日報海南記者站聯合推出的2015年度「尋找海南最美教師」大型公益活動頒獎盛典在海南大學思源學堂隆重舉行。10名最美教師用他們的動人事跡,向大家展示了三尺講臺上所演繹出的精彩人生。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對此次評選活動十分重視。在晚會現場播放的事先錄製短片中,羅保銘向全省奮戰在教育一線的老師們道了一聲誠摯的「老師們好!」
  • 海南日報數字報-鍛造海南咖啡真味道
    文\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儘管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海南咖啡便名聲在外,盛名之下的海南咖啡產業
  • 海南日報數字報
    「常常牽掛 /海南老家 /椰風海韻 /綠樹繁花 /雨打芭蕉說不完的情話 /愛人送我在椰子樹下 /夢裡常回 /海南老家 陽光沙灘/ 海角天涯 /春光四季喝不夠老爸茶 /愛人等我在椰子樹下。」一首《海南老家》的歌詞,充滿了對海南的認同感。這首歌的歌詞,並不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海南人所作,而是出自於一位國內資深策劃人、新銳詞作家蔣平之手。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