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伴隨著《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
歷盡風雨的澳門終於回到祖國懷抱。
如今的澳門,濠江流彩、生機勃勃,
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祖國的南海之濱
看著舉國歡慶澳門回歸20周年,聽著曲調悠揚的七子之歌,真是感動滿滿,小K也十分喜歡澳門,不但有誘人的美食,中西合璧的文化,自回歸以來澳門的旅遊產業發展蒸蒸日上,被譽為我國極具旅遊發展潛力的寶藏城市之一。
(Photo By healthycliff-syndor)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motherland, Macao had about 7 million visitors in 1999.In 2018, some 35.8 million visitors came to this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and the numberboomed toover 33 million as of this October.
據澳門官方統計數據,在1999年回歸之際,澳門特別行政區年接待遊客數量約為700萬。2018年,這個數字就躍升至超過3500萬。而截至2019年10月,澳門已接待超過3300萬遊客。
(Photo By elton-yung)
Macanese food isdefinitely something to go forwhen you come here because this is something which talks about the history of Macao.
澳門美食,對每位遊客來說都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體驗,是有關這座城市歷史的味覺盛宴。
趁著這個機會,小K順便為大家普及幾個澳門經典菜的英文吧~
葡式蛋撻
Portuguese Egg Tart
1989年,英國人安德魯·史鬥(Andrew Stow)將葡撻帶到澳門,改用英式奶黃餡並減少糖的用量後,隨即慕名而至者眾,並成為澳門著名小吃,最為代表的是Milktar's 蛋撻。
豬扒包
Pork chop bun
豬扒包是指一個塗上牛油的麵包(一般使用豬仔包)中央夾著一塊豬排。豬排通常是煎熟或油炸,但亦有以水煮熟後再把表面煎香。
葡國雞
Portuguese Chicken
葡國雞算是澳門的代表菜之一。是葡國人從非洲及印度食品中學到的將整雞、土豆、洋蔥、雞蛋,配以咖喱鹽制而成的美食。其特點為香味濃鬱、雞肉鮮嫩可口。
木糠布甸
Serradura
木糠布甸,葡文名稱為Serradura,是澳門別具特色的葡式甜品。木糠是指餅乾碎,布甸即是布丁。它是由奶油、餅乾等材料逐層冷凍而成的。這個甜點來自葡萄牙而於澳門發揚光大。
水蟹粥
Macau Crab Congee
水蟹粥是澳門小吃。澳門地處鹹淡水交界,出產的蟹具有美味的特點。水蟹粥是各取水蟹、膏蟹、肉蟹三種蟹的精華,再配上特別制的蠔粥,豐富了它的味道
馬介休球
Bacalao Balls
地道葡國菜最聞名的是馬介休(即鱈魚),這種魚可以燒、烤、燜或煮,新口岸葡國餐廳用薯絲炒的馬介休更是一大特色,新鮮的薯仔配以馬介休,葡式肉腸等大火炒成,薯絲香脆味濃,是葡式菜中的典範。
炭燒杏仁餅
Burnt Almond Cake
至今用古法烘焙的炭燒杏仁餅,在澳門已有70年左右歷史,與一般焗爐烤制杏仁餅的做法不同,古法木桶炭燒技術—焙烤時,利用木桶內火炭的熱力來烘乾杏仁餅的水分。在焙烤工場內,製作杏仁餅的圓形大木桶,散發出帶有杏仁香味的熱氣。
見證澳門回歸20年的發展成果,
同為中華兒女我們都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
相信祖國的未來越來越好。
孩子們可要學好文化知識,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