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突然去世,為何豪格、多爾袞均未上位而年幼順治成功繼位?

2020-12-19 下午歷史茶

1643年,年僅52歲的皇太極正是躊躇滿志之時,卻突發暴病而亡,頓因皇位之爭而生內亂。

應該說,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是豪格和多爾袞。

當時作為皇太極嫡長子的豪格只有34歲。他早年深受祖父努爾哈赤賞識,跟隨父親皇太極東徵西討,威信很高。23歲時被祖父封為貝勒,27歲被父親封為親王。豪格作戰勇猛,戰功赫赫,而且直接掌管正藍旗,還有鑲藍旗將士和威望最高皇太極長兄代善的支持,在朝廷和皇室中威望很高,繼承皇位理所應當。

皇太極去世時,多爾袞年齡比豪格還小三歲。他14歲封貝勒,17歲掌管正白旗,25歲封親王。在長期的徵戰中早已成為皇太極的得力幹將,智勇雙全能力超群。在繼承皇位上得到自己的兄弟、正白旗旗主多鐸的大力支持,其實力能力與豪格相比並不遜色。

然而,聲望頗高的豪格和多爾袞卻均未繼承皇位,繼承皇位的則是年僅六歲的福臨,這又是什麼原因?

一是與皇位繼承制度有關。清朝初期的皇位繼承採取的是推選制度。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就是在各位貝勒推舉下繼承了皇位。順治皇帝福臨去世後,康熙也是採用這種方法繼的位。「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封建宗法制度,在大清朝使用的並不多,大清朝的十幾位皇帝中沒有幾位是嫡長子。所以,雖然豪格是嫡長子,但也並非是皇帝的唯一人選。

二是與孝莊的調和有關。多爾袞與豪格的勢均力敵,旗鼓相當,讓冰雪聰明和具有寵貴地位孝莊看到了解決內鬥辦法。她左右周旋,巧妙說服,平息了皇弟多爾袞與皇子豪格的爭奪,使多爾袞提出擁立福臨的折中方案,對此,豪格也說不出什麼。就這樣把6歲的兒子福臨扶上了皇位,還議定八旗軍兵有多爾袞與鄭親王濟爾哈朗各掌其半,左右輔政,待福臨成年,立即歸政。這樣就打破了叔侄皇位之爭的僵局,避免了因內權紛爭而導致分裂,對於入關前夜的大清朝來說意義重大。

三是與代善斡旋有關。代善是努爾哈赤時期四大貝勒之首,曾是皇太極登位的擁立者,又是多爾袞的兄長,豪格的叔叔,威望高,影響力大。站在大清江山社稷的角度,出來講話,出面斡旋,份量還是很重的。經他的苦口相勸,豪格和多爾袞再三權衡利弊,最終以大清江山為重,放棄內鬥,一致擁立6歲的福臨繼承帝位。

更多精彩,請關注【下午歷史茶】

相關焦點

  •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與豪格實力強大,為何卻讓順治成為皇帝?
    皇位突然空缺,兩虎相爭 1643年,皇太極突然去世,由於其生前沒有預立接班人,以至留下權力真空,統治集團急需一位新的代理人。各大派系加緊活動,「初選」產生兩位大熱門,一個是豪格,一個是多爾袞,雙方互不相讓。 多爾袞的優勢 一、皇太極之弟,輩分高於豪格,按照遊牧民族傳統的兄終弟及制,他很有競爭優勢; 二、兄弟支持。多爾袞兄弟三人,掌握兩白旗,一共是六十五個牛錄。
  •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
    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豪格爭奪皇位,為何最後順治衝齡稱帝?睿親王多爾袞如果按照漢族的習慣,在皇太極去世後,繼承皇位的當然是豪格,皇太極一共有十一個兒子,豪格年齡是最大的,在皇太極稱帝之後,他就被晉封為了和碩肅親王,與他幾個能力極強的叔叔多爾袞
  • 皇太極死後,繼位的為什麼是順治而不是長子豪格,原因是這樣!
    皇太極死後,長子豪格已經34歲了,那為什麼最後皇帝的寶座落到了年僅6歲的福臨身上呢?有說法是多爾袞和孝莊有私情,所以甘心扶持孝莊的兒子上位。但是歷來男子又怎麼會因為一個女人放棄江山呢,這個說法應該是不成立的。
  • 多爾袞擁立順治繼位,除掉豪格、建立大清,死後為何被挖墳鞭屍?
    父親起兵造反之後,皇太極也跟隨軍隊在戰爭中浴血奮戰,受到父親的看重,將其封為了和碩睿親王。雖然說多爾袞很優秀,但是兄弟眾多,他並不是最受喜愛的哪一個。皇位最終被皇太極繼承,公元1643年的8月9日的晚上,皇太極好好端端的突發腦溢血駕崩了,只活到50多歲就去世了,也沒有看到清朝統一的盛世。
  • 皇太極去世後,長子豪格已34歲,為何還要讓6歲的順治繼位?
    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曾多次立儲,但最後都沒有成功。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在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的時候,曾被老爹立為接班人。誰知褚英不知自愛,喝上兩口小酒就忘了軍國大事,又搞些歪門邪道詛咒五大臣和兄弟們,深負老爹厚望。後褚英被老爹努爾哈赤廢黜並軟禁。二年後,三十六歲的褚英被處死。
  • 多爾袞死後為何被掘墳鞭屍?順治為何如此恨成就自己的皇叔?
    多爾袞還做了一件事讓皇太極名正言順的當上了開國皇帝,多爾袞在徵討察哈爾部落時,竟然得到了元朝的傳國玉璽,這也讓皇太極名正言順的當上了大清第一任皇帝清太宗。皇太極當皇帝不久卻突然死在了瀋陽行宮,帝王之家誰來繼承王位就成了一件難事。其中最有利的兩個競爭者中頭一個便是多爾袞,封建王朝都是父死子繼,作為兄弟多爾袞為何可以競爭皇位?
  • 豪格為何不與多爾袞爭奪攝政王:不是豪格不想爭,而是真的爭不過
    可就是有著如此強勁實力以及皇太極長子身份的豪格,卻也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的那場皇位爭奪戰中敗下陣來,不僅沒有能夠登上大清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寶座,就連被委以輔政王、與多爾袞平起平坐的資格都沒有獲得,以至於在此之後豪格不斷遭到了多爾袞的排擠與打壓,並最終在順治五年(1648年)的時候含恨而終。
  • 皇太極駕崩後,如果多爾袞不讓出皇位會怎樣?結果會很慘!
    公元1643年,清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極駕崩於盛京後宮,由於皇太極是突然死亡沒有立下遺詔,所以皇位歸屬問題成為了一大難題。有人說,這有什麼難得的,當然是兒子繼位了。當年相傳努爾哈赤去世後,想要把汗位傳給多爾袞,可是由於多爾袞年幼,被皇太極捷足先登,逼死阿巴亥,搶先登基。現在皇太極駕崩,多爾袞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阿濟格和多鐸有勇無謀,不適合當皇帝,所以他們支持多爾袞。
  • 豪格作為皇太極的長子,身份尊貴,為何會輸給多爾袞?
    大清建國後,年僅二十六歲的多爾袞被封為和碩睿親王,任吏部尚書一職,文武百官的升遷降職都要經過多爾袞的審批,此時的多爾袞可謂權傾朝野。隨著多爾袞在朝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他的野心也隨之膨脹起來。於是乎,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便成為了多爾袞的上位之路的絆腳石。
  • 多爾袞,豪格,多鐸都是什麼關係?為何最後是順治當上了皇帝
    愛新覺羅·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十七歲的時候就跟隨皇太極出徵,不僅降服蒙古林丹汗之子額哲,而且還獲得了傳國玉璽,多年的東徵西戰讓多爾袞戰功赫赫,名揚天下。我們看,這就是多爾袞,咱先說這第一個正確決策,1643年,皇太極突然去世了,很年輕,才五十多歲就死了,這個時候我們知道,國不能一日無君,而且當時是儲嗣未定,就是說皇太極沒寫詔書說這皇位給誰,這就難辦了,從理論上說,各位王爺都有繼承大統的權利。
  • 福臨才6歲,多爾袞為何不直接取而代之?學者:他有個強大的對手
    皇太極公元1643年,即大清崇德八年,52歲的皇太極猝崩於盛京後宮,由於生前未立太子,死前也沒來得及留下遺詔明確指定繼位人,因此,此時尚在關外的清廷王爺們就開始了一場爭奪皇權的好戲無奈,在還沒有開始做這件事之前,皇太極卻突然猝死,由於死得太突然,象徵著最高權力的皇位也突然騰空,使得八旗內部的權力爭鬥提前到來。豪格與多爾袞之爭經過一番篩選,當時最有資格繼承皇位有兩人,一個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另一個就是皇太極的弟弟,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多爾袞。
  • 多爾袞和豪格在進行皇位之爭時,為何多爾袞主動放棄爭奪?
    在崇德八年,也就是明崇禎十六八月初九的時候,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去世時年僅五十二歲。也正是因為皇太極逝世的非常突然,並沒有對外指定皇位的繼承人,於是接下來由誰坐上皇帝這個寶座就成為了清朝所面臨的重大危機。
  • 皇太極猝死,位高權重的長子豪格為何輸給6歲的順治帝福臨?
    公元1643年9月21日亥時,也就是晚上9點到11點間,清太宗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崩逝大清皇宮清寧宮。這是一樁歷史公案,誰也說不清楚到底他是怎麼死的。這個著名的歷史謎題我們今天不去探討,只說他留下來的問題。
  • 最精明的大汗丨攻打察哈爾時,皇太極為啥非要派上鰲拜和豪格?
    話說得再長遠一點,哪怕就是皇太極去世了,鰲拜等人也堅決拒絕讓多爾袞或者多鐸接替皇太極的位置,他堅決擁立皇太極的皇子繼位,但可惜豪格錯失帝位,因為多爾袞與莊妃的特殊關係,皇位落在只有幾歲的皇九子福臨身上。
  • 多爾袞與豪格的叔侄鬥法,卻順水推舟幫助順治帝登上皇位
    皇太極有一個弟弟,叫做多爾袞,是個很厲害的人物,有著赫赫戰功,在軍中的威望很高。皇太極有一個嫡系長子,叫豪格,在當時是皇位的順位繼承人,也是皇太子。當然皇太極還有一個小兒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那麼為什麼豪格最後沒有繼承皇位,年僅六歲的福臨順利登基了呢?
  • 為什麼豪格沒有坐上皇位,而讓六歲的順治取得了勝利?
    為什麼豪格沒有坐上皇位,而讓六歲的順治取得了勝利?對於大清來說,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也是比較了解的。在一開始的時候,是由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他的兒子皇太極,在他去世之後,坐上了大汗的位置。然後在他在位期間,逐漸擴大了國土,建立了大清。
  • 多爾袞為什麼2次都錯失皇(汗)位?
    多爾袞最為我們後人津津樂道的恐怕就是他與孝莊太后撲朔迷離的愛情故事了,然而多爾袞還有兩件事值得我們探討一下:一是努爾哈赤去世時,是否指定多爾袞為繼任的大汗;二是皇太極突然駕崩時多爾袞是否有能力繼承皇位?
  • 皇太極死後,身為皇長子的豪格為什麼鬥不過多爾袞?
    崇禎十一年,皇太極冊封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率兵進犯大明。多爾袞這次的進犯取得了巨大無比的成果,是清軍歷次入侵大明所取得的戰果最輝煌的一次。 甚至連皇太極最嫡系的兩黃旗也有兩位重臣是支持多爾袞的。反而是豪格受到的支持要少得多。事實上,就連皇太極在位時,都沒有對豪格表現出特別的培養和支持。
  • 揭秘:「孝莊」和「多爾袞」真實關係,多爾袞是真的愛孝莊嗎?
    故事中的孝莊和多爾袞相識在皇太極之前,可惜的是最後孝莊卻被許配了皇太極。孝莊原本想與皇太極好好過下去,卻不想皇太極愛上了她的姐姐海蘭珠,一片真心都給了海蘭珠。孝莊在這段感情中受挫,而多爾袞一直默默愛著她,並時刻照顧。
  • 多爾袞為何不做皇帝?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了也沒用
    大清朝能夠打進山海關,統一全中國,其中功勞最大的就是多爾袞了,那麼多爾袞既然是開國皇帝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的弟弟,那麼為何打下江山卻不能登基稱帝呢?原因只有兩個字,命運!多爾袞只有15歲,未有尺寸之功。如果努爾哈赤強行扶持多爾袞繼位,那麼就是對大金國家制度的一種挑戰。不僅得不到滿朝親貴大臣的支持,連多爾袞的命都未必保得住,所以這次多爾袞只能認輸,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皇太極繼位後,多爾袞、阿濟格、多鐸鐵桿三兄弟一起繼承了努爾哈赤的兩黃旗,這兩黃旗是八旗中最精銳的軍隊。因為正白旗旗主皇太極做了汗王,所以跟多爾袞三兄弟換了旗的顏色,多爾袞三兄弟掌握了兩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