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本名關羽,後改字雲長,早年時曾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雖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仍藉機離開曹操追隨劉備。劉備勢力逐漸壯大之後,關羽長期鎮守荊州,關羽去世之後逐漸的被神化,民間將其尊稱為關公。清代曾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早在隋唐時期,就有民間百姓、達官顯貴開始拜關公。但他們所拜的關公並不相同,有的人崇拜紅袍關公,有的人崇拜綠袍關公,還有人崇拜金袍關公和無袍關公。而紅袍關公代表十個字,綠袍關公代表八個字。當時六扇門所拜的就是紅袍關公,而那些江湖豪客所拜的就是綠袍關公。至於什麼人拜金袍和無袍關公,我們要繼續往下說。
首先,要說的就是三國時期,我們這裡的三國並非小說中的魏蜀吳,而真正的三國應該是魏漢武。在曹丕建立了魏國之後,孫權同樣建立了吳國,而劉備雖然建立了蜀國,但他們所說的並非是開國,而是繼位,也就是說他們的國家應該叫做漢。
到了宋朝,這時所崇拜的是劉備,並非曹操,隨著對於劉備的尊崇,桃園三結義的另外兩人,關羽和張飛兩人的形象也變得更加的豐滿,原本十分驕傲的關羽被他們稱之為自信而暴躁的張飛,則被稱之為簡單直接。
不同的歷史時期,對於關於形象的描寫,也並不一樣。單論北方而言,就有七八種能夠表現關公的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幾種形象就是上文提到的紅袍、綠袍、金袍和無袍關公。看到關二爺紅、金(黃)、綠這三個顏色的衣服,估計關公都想跳出來大叫:「老子又不是紅綠燈!」
所謂的紅袍關公也就是各個朝代的衙門所供奉的關公。紅袍關公最直接的代表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根據史書記載,關羽在受封前將軍之時,穿的就是紅袍,如此才能證明他是大漢的正規武將。這也就是為什麼衙差們信奉關公。
崇拜綠袍關公主要出現在明朝之後,原因很簡單,明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江湖,或者說在元末之時江湖只說已經存在。其次,便是當時三國演義的出版。在中國的古代,明朝之前是沒有什麼門派之分的,在明朝之後,各個門派紛紛嶄露頭角,那個時候朝廷對他們也是管得很鬆。並沒有提到要剿滅這些江湖門派。
而有了門派,就有了江湖義氣。他們所結拜之時所祭拜的就是綠袍關公。因為在他們的眼中,關羽是義氣的代表。他們羨慕關羽對於劉備的忠誠和對於劉備的義氣,羨慕身穿綠袍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
所謂的金袍關公所代表的就是公平買賣,也可以把他稱作財神,或者說叫武財神。信奉金袍關公的一般都是商人,因為關羽除了講義氣忠誠之外,還有光明磊落。同時關羽當時所管理的荊州正是魚米之鄉,他的財富不可想像。
而無袍關公就比較難以開口了,關羽雖然不喜歡無袍,但是,他穿無袍的地方一般都在花柳巷、胭脂巷,甚至有人說還跟當時的李師師有些聯繫。所以一些煙花之地,就將無袍關公作為祭拜的對象。
最後,無論是祭拜金袍、綠袍、紅袍還是無袍關公,只要心存善良,光明磊落。便沒有太多的說法。因為我們所說的並非來源於正史,僅僅是來自於民間流傳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