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產酸菜的長春,經常有來DK1308的客人看到菜單上的德國酸菜啞然失笑:我們是來吃西餐的,怎麼把酸菜整上菜單了呢。
其實,酸菜真是德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啊。德國人的餐桌上怎麼可能少得了德國酸菜呢。
德國人對酸菜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每個德國士兵的食物罐裡都裝有酸菜,同盟國更是把德國人稱作"酸泡菜"。可見,德國酸菜有多麼出名,即便是臭名昭著的納粹領袖希特勒也是酸菜的忠實粉絲。 德國士兵在小憩的時候,很喜歡吃上幾口酸菜。
德國酸菜與我國東北酸菜基本相同,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和東北酸菜在東北興起為同一時期)。德國酸菜的原材料來自當地土生土長的圓白菜,被切成非常細的絲後,用重物將菜絲錘壓至柔軟出水,然後加鹽,有些甚至還要再加一些白葡萄酒。接下來,將壓榨出的汁液一起放入容器中發酵,而酸菜絲則必須完全浸沒在汁液裡,避免留有空氣影響發酵。如此靜置於陰涼的地方4至6周,中途加一些必要的乳酸菌,最後就醃製出了美味可口的德國酸菜。
最早,德國酸菜因其獨特的口味受到德國民眾的追捧,直到18世紀的航海時代,它在營養方面的強大功效才逐漸被世人認識。在當時,遠洋航行的船員患壞血病的現象比較嚴重,原因是船上無法攜帶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因為果蔬很容易變質腐爛,可果蔬中的維生素C能防止船員得壞血病。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航海業,一次偶然的發現,那些經常自帶德國酸菜的船員們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壞血病,於是德國酸菜的特殊功效引起了營養學家的重視。
德國酸菜是19世紀德國海船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研究發現,德國酸菜中含有豐富的乳酸、乳酸鈣、維生素A、B、C、各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以及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當醫學專家針對
德國酸菜進行功能性研究時,證實德國酸菜對身體多種器官,尤其是腸胃消化系統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這是因為德國酸菜富含乳酸,乳酸可以幫助腸胃消化食物,並能殺死多種細菌,抑制大腸中腐敗菌的繁殖,減少毒素的產生,從而有效地改善腹瀉、脹氣等腸胃疾病症狀,同時還能抑制致癌物質的生成。德國酸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減少食物在腸道中的停留時間,鎖住腸道水分,解決便秘問題。
在德國,幾乎所有佳餚都德國酸菜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