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楊馬平:茹樹村的「乾兒子」

2020-12-12 每日甘肅

楊馬平在地頭勞作。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金奉乾 通訊員楊思超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宕昌縣車拉鄉茹樹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楊馬平的真實心聲,從2016年9月踏上茹樹村的第一天起,楊馬平就選擇將自己深深紮根在這片土地上,和這裡的每一位村民一樣,成為茹樹村的「乾兒子」,為了村子的發展竭盡全力。

楊馬平任職的車拉鄉,是國務院扶貧辦脫貧監測示範點,是隴南市基層規範化黨組織建設示範點,是宕昌縣公有制合作社建設示範點,也是全縣最貧困的村之一。全村6個社,分布在兩條溝三座山上,共有324戶1402人,建檔立卡戶有179戶755人,貧困戶80戶329人,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低,脫貧難度大,工作任務重。楊馬平到崗第一天第一件事就是和駐村幹部一起拉網式入戶,在與群眾拉家常的過程中,逐漸拉近彼此的距離,了解群眾的難處和需求,並且針對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詳盡的幫扶計劃。

楊馬平清楚地認識到,要想讓茹樹村早日脫貧致富,必須要大力發展產業。於是在2018年春節過後,楊馬平就與村兩委幹部立足草山資源優勢,制定產業規劃,在茹樹村溝老社創辦特色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傳統放養和現代化圈舍飼養相結合的方式,養殖綿羊、犛牛以及進口的黑安格斯牛,餵養山泉水、當地優質牧草,始終堅持「以綠色求發展,以管理促進步,以質量求生存」的科學管理理念,高質量地保證了合作社肉產品純天然無公害,向市場提供優質的肉產品。同時楊馬平還積極鼓勵貧困戶以土地、勞力、資金等多種方式入股,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帶動村內及周邊貧困戶發展草畜產業。目前合作社共計投資147.4萬元,佔地1.8畝,建有圈舍、消毒室、獸醫室、辦公室、飼料庫房、儲草室、化糞池等,帶動貧困戶43戶200人。

為了把村上建設得更加美麗整潔,在「拆危治亂」工作中,楊馬平和駐村幹部迎難而上,全村共拆除殘垣斷壁1300多米,危房468間。同時,為了培養村民們良好的衛生習慣,楊馬平同志以身作則,每周五帶領村上公益性崗位人員打掃各社衛生,從不間斷。並制訂了完善的制度,對各社的環境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對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考核,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2018年5月16日晚,茹樹村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泥石流災害。災難面前,楊馬平不顧個人安危,在暴雨中組織疏散群眾,逐戶清點人員,始終與村民在一條戰線上抗擊洪水泥石流,搶救財物。通過一夜奮戰,村上雖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沒有一個人員傷亡。次日楊馬平又馬不停蹄地一邊組織大型機械搶險救災、清理河道,一邊盡心組織、疏散、安置群眾。恰在此時烏雲密布,又有暴雨跡象,大家都憂心忡忡,生怕二次災害來臨,使得整個村莊面臨更嚴重的危險。在這樣的危急情況下,楊馬平率先垂範,堅持守在抗災一線,指揮機械搶險,逐戶上門排除險情,又連續奮戰了20多個小時。楊馬平一馬當先,忙前忙後,村民們都看在眼裡,十分感激,給他提來了做好的飯,拉著他的手久久不肯放手。

像這樣一心為民的事,楊馬平還做過很多很多。村上合作社的羊剛開始水土不服,他和村支書村主任天天一起親自餵養照顧;群眾家裡修房子他就去給幫忙和泥拌土;看見群眾衣服破爛,他就去親戚朋友處募捐衣服,送給需要的群眾。這兩年間的點點滴滴,都深深地感動了村民們,他們不但接納了楊馬平,還把他當親人,住在附近的群眾有的給他送自家摘的核桃,有的送和好的麵團,有的送自家挖的洋芋。他說,自己收到的其實既是老百姓的信任和愛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裡的山水,這裡純樸善良的老百姓,都已經深深融入自己的生命,成了永遠的牽掛,這裡不脫貧一天,他就放心不下一天。

楊馬平和孩子們在一起。

網際網路平臺的飛速發展,為楊馬平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新的視野。茹樹村民風淳樸,草場資源豐富,四季氣候宜人,交通便利,在發展草蓄養殖、中藥材種植和鄉村旅遊上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楊馬平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在網上發布相關信息13篇,轉發量達到400餘次,點讚量達到9000餘次,廣東省、北京市、四川省等全國十幾個省的閱讀量平均超過500次。通過網絡宣傳,讓全縣全市乃至全省和全國對茹樹村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為產業的發展創建一個新的契機。就在2018年12月份,有好心的外地成功企業家,便通過網絡主動聯繫上了楊馬平,提出為村上一名貧困大學生每個月提供一些資助直到大學畢業。同時楊馬平依靠自己的計算機專業知識,為全省釘釘軟體錄入數據製作文字和視頻教程,為全縣數據錄入上傳提供幫助和支持,他還經常幫助各鄉處理整理數據,對全縣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提出很多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讚許和好評。

楊馬平堅定而又紮實地在扶貧道路上不斷前行,過程有苦有淚,但有他的赤子之心,相信一定能夠帶領茹樹村加快發展,早日脫貧致富。

相關焦點

  • 甘肅積石山:駐村幫扶幹部就是我們的「新親戚」
    吃飯的胃口好著沒,兒子兒媳婦乖著沒?」一進到馬如龍的家裡,何生智便對迎門過來的74歲的馬沒奶笑盈盈地問起來,他是縣衛生監督所派到該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長,也是馬沒奶家的幫扶責任人。他左手拖住老奶奶的手,右手扶在老人的肩背,老人像對自己兒子訴說一樣說道:「最近這一向身體穩定哩,藥一直沒停,飯量也好著呢,把你們麻煩著,一次次地來看望我。」
  • 德江荊角鄉:駐村幫扶幹部地頭幹農事興產業
    他說:「這些天,鄉裡的領導帶著駐村幫扶幹部幫著我移栽辣椒苗,有了他們的幫忙,我這辣椒就能及時完成。」原來,為了鞏固脫貧成效,曾任過多支書的冉崇國在村裡帶頭發展了120畝辣椒短平快產業,不僅盤活了村裡土地還解決10多人的就業增收問題。可是在當下的移栽季節,人手成了大問題。
  •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王文華:情系貧困戶 愛灑火站村
    走進大山深處的榆樹鄉火站村,幹群攜手熱火朝天建設家園、發展產業的場景,如沐春風,催人奮進。在駐村幹部王文華的帶領下,黨支部一班人正謀劃著精準扶貧與美麗鄉村建設,把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導旅遊資源轉化為群眾致富之本。
  • 「聚焦·駐村幫扶」天泉山村的幸福光澤
    編者按:他們,吃在村、住在村,服務在村,與貧困群眾結親戚;他們,問農事、幹農活,作規劃、找資金、跑項目、促發展;他們,因戶施策,扶貧幫在點子上、扶在關鍵處,幫助貧困群眾脫了貧,奔向幸福生活;……他們,就是駐村幫扶幹部。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  無以言表的「酸」  每月回家一次成了最大的福利,陪家人的時間太短、太少,讀小學的兒子總是生怕剛回家的媽媽又「跑」了,年邁的父母總是在電話中叮囑要照顧好自己……還記得有一次檢查孩子的作業時
  • 西和:千名幹部駐村 幫扶顯成效
    近年來,西和縣探索形成「統籌配置、各展所長,優勢互補、集中發力」的幫扶模式,有效凝聚攻堅合力,優化幫扶工作模式,組織1214名幹部開展駐村工作,實現脫貧攻堅效益最大化。2019年5月,剛從部隊轉業3個月的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職工賈殿閣,聽到省政協要向對口扶貧村選派駐村幹部的消息後,就第一時間報名到條件比較艱苦的西和縣蒿林鄉大唐村擔任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一到村裡,賈殿閣就把如何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
  • 市自然資源局召開駐村幫扶幹部談心談話會
    為穩定幫扶力量,鞏固幫扶成效,12月29日,市自然資源局黨委委員、機關黨委書記任雲軍在局五樓會議室組織召開駐村幫扶幹部談心談話會。會議組織學習了《關於加強脫貧攻堅幫扶力量管理服務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川組辦〔2020〕34號)和《中共廣元市委組織部關於轉發〈關於加強脫貧攻堅幫扶力量管理服務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廣組辦〔2020〕17號)兩個文件精神,聽取了駐村幫扶幹部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逐一指出解決措施,並對近期工作進行了部署。
  • 「我的脫貧故事」幫扶幹部比親人對咱還好丨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
    2017年12月28日,安龍縣委宣傳部、篤山鎮幹部來到納黑村納黑組,召開脫貧人口小組評議會,在納黑組組長毛選祿家的院壩裡,38個人圍成一個大圈,我掰著手指一口氣數出這一年我獲得的收益:「我家因戶施策得3000元補助,養牛獲得扶貧獎勵補助5000元,安居工程得5萬元補助,我家的收入已經達到4355.67元,我兒子今年考得安龍一中的教師崗位……」我叫餘方榮,是安龍縣篤山鎮納黑村納黑組村民
  • 永城市「十三五」期間駐村幫扶工作綜述
    其中,2016年至2019年,派出155個駐村工作隊、465名工作隊員開展駐村定點幫扶工作(其中第一書記155人),投入幫扶資金1328萬元;2020年,派出129個駐村工作隊、399名駐村幹部開展駐村定點幫扶工作(其中第一書記129人),投入幫扶資金423.75萬元。
  •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化希青:喝了下莊水,就是下莊人
    說話的是化希青,蘭州理工大學選派到東鄉縣五家鄉下莊村的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他穿著一雙沾滿黃泥的皮鞋,忙碌在地頭,穿梭于田間。眼下,到了春灌時節,這可讓作為下莊村第一書記的化希青愁了起來。 「等咱這五顏六色的小花一開,村民們就更願意來咱這了,環境好了,大家心情就舒暢了,幹起活來也就更有心勁兒了,你說是不是啊?」化希青一邊侍弄著迎春花,一邊和村支書馬詳聊著。 「要不是化書記來了,我早就辭職了……」說起化希青,平時看起來有些嚴肅的馬詳,卻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 ...被幫扶戶為啥三次落淚?|回家·駐村幫扶「大回訪」系列
    鄢宏(左一)在村民家裡拉家常鄢宏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融」)員工,2015年8月被選派至四川省宣漢縣峰城鎮仁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2019年1月「卸任」後,鄢宏一直牽掛著村子裡的人和事。鄢宏說,這次回村「探親」,他最想見的人,就是老楊頭。
  • 「駐村鐵軍」踐初心——張家界市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紀實
    張家界市委書記虢正貴介紹,該市共有來自國家、省、市、縣的駐村幫扶工作隊911支、駐村幹部2802名,他們下沉一線,精準發力,描繪出一幅幅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時代畫卷。 為鍛造一支敢打硬拼的「駐村鐵軍」,張家界市出臺脫貧攻堅幹部考核激勵辦法和駐村幫扶幹部關懷慰問制度,加強對駐村幹部激勵關懷,切實保障其生活、工作和安全條件。由派出單位保障其食宿補助、交通費用、通訊費用、人身意外保險和駐村工作經費等。加強對駐村幹部經常性談心談話、關心關愛,及時疏導駐村幹部情緒。受真情感召、得政策關懷,不少幹部主動請纓到脫貧一線去。
  •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帶領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鄉村振興步履鏗鏘「這漫水橋修好了!以後再也不擔心經過這裡時會翻車了。」為此,修建一座安全平坦的漫水橋,成為爾信村不少膠農的心願。今年以來,在高石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卓書成等駐村扶貧幹部以及幫扶單位省住建廳的積極協調下,海南一愛心企業捐10萬元在此修建漫水橋。「漫水橋不改變水流方向,而是在橋底下架設涵管,只需就地搬運石塊墊高橋墩,進行鋪設。」修橋項目經理呂烈端介紹,經過數日施工,該漫水橋於11月底竣工投用。
  • 「我的扶貧故事」這位幹部會看病丨劍河縣南加鎮展牙村駐村幫扶...
    我叫楊波,是黔東南州民族醫藥研究院藥師,根據州委、州政府的指派,我來到劍河縣南加鎮展牙村駐村幫扶。來之前我也是懵的,正所謂「心底沒有數,萬事開頭難!」但是,我依然毫不猶豫的來到這裡,因為這是我的使命。她詫異的看我一眼,驚訝道:「啊,楊幹部,你是醫生嗎?」我笑道:「嫂子,我不是醫生,但我是藥師,可以指導你用藥呀!」說完,就見她指著旁邊桌上的一個盒子說:「你幫我看看吧。」
  • 寺前鎮傳達全省駐村幫扶工作視頻會議精神
    為進一步規範全鎮駐村幫扶工作,奠定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實基礎,6月12日早,在機關幹部例會上,由副鎮長鄭曉輝傳達學習全省駐村幫扶工作視頻會議。鎮機關全體幹部參會。鄭曉輝在提高思想認識、切實防範化解駐村幫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進一步細化夯實駐村幫扶管理工作的責任上作出如下要求:一要充分認識駐村幫扶工作在脫貧攻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駐村幫扶工作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的重要制度保證、是抓黨建促脫貧的重要抓手;二要重視檢視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是否按規定駐村開展工作,考勤和遍訪要求是否達到要求等;三要統籌推進駐村幫扶管理工作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摘 要:關於駐村幫扶工作隊的既有研究多探討外部環境如何塑造隊員的駐村實踐,而沒有較好地分析工作隊本身的組織特徵及其影響。本文將駐村幫扶工作隊界定為混合科層組織,認為其是有助於運動式治理向常規性治理過渡的組織基礎。
  • 綿陽平武縣大力開展駐村幫扶 今年將脫貧3716人
    緊緊盯住決戰貧困、決勝小康的目標任務,平武縣以抓黨建促脫貧,精準發力,通過創新脫貧攻堅指揮部、壯大駐村幫扶生力軍、繪好脫貧攻堅作戰圖以及對標補短攻堅戰,勢要貧困群眾斬窮根、挪窮窩、換窮業!   建強駐村幫扶「作戰部」   做好駐村幫扶工作,是中央省市各級黨委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 2019年全國扶貧日駐村幫扶扶貧論壇在京舉辦
    他指出,開展駐村幫扶是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關鍵舉措,是我們國家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的生動體現,也是脫貧攻堅的基層基礎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對做好駐村幫扶、推動精準脫貧始終高度重視,多次作出深刻論述和重要指示。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是做好幹部駐村幫扶工作的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 ...幫扶故事」扶貧戰場再「衝鋒」——記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幹部吳振
    省委辦公廳駐村扶貧幹部吳振問脫貧戶尹八八。「不多不多,採了50斤,賺了100塊。」尹八八高興地說,搞完這次採收,估計可以增收六七百元。尹八八丈夫前年因患淋巴瘤去世, 3個女兒還在讀書,沉重的負擔全壓在她柔弱的肩上。扶貧工作隊引導她加入合作社,參與鉤藤基地培管增加家庭收入。尹八八的愁眉漸漸舒展開來。尹八八的舒展,也讓吳振安心了不少。
  • 社旗縣駐村幫扶工作2020年8月份圖文概覽
    08.20 河南駐村微信公眾號社旗縣:駐村幫扶好不好 群眾現場來評議「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過去的半年來,駐村幫扶工作幹得成效如何?下一步該如何更好地履行職責?2018年6月,社旗縣實施駐村幫扶村村覆蓋行動,全縣249個行政村實現了扶貧書記(主任)、科級幹部任村級脫貧責任組組長、駐村第一書記、重點非貧困村派駐駐村工作隊「四個全覆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支撐,成了社旗縣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最美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