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靖遠五合:「好媳婦」孝親敬老杞花香

2020-12-15 靖遠電視臺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好家風傳承的精髓。靖遠縣五合鎮白茨林村有一位「好媳婦」張小紅,她用樸實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言傳身教形成良好家風的同時,也帶動周圍鄰裡孝親敬老。

「好媳婦」張小紅的丈夫經常在外地跑大車,家裡的大事小事都落到了她肩上。張小紅不僅要在田間地頭務農,還要照顧好一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她不辭辛勞數十年如一日,將屋裡屋外打理得井然有序。

【五合鎮白茨林村 張小紅】人老了真不容易,我盡我的力量把兩位老人照顧得好好的。我婆婆、公公都對我好,在我忙的時候,他們都會給我幫忙。

公公婆婆通情達理,愛護晚輩,視媳婦為己出,主動照顧孫子、料理家務,用博大胸懷包容著家庭關係,在身體力行中感染著兒媳,婆媳關係融洽,家庭和睦。婆婆用農村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淳樸滋養著家中的每一個人,用全身心的愛讓自己的小家始終洋溢著祥和幸福的氣氛。

【張小紅婆婆 劉生榮】我們衣服髒了洗的時候就換上洗,鋪蓋這種我洗不動,兒媳給我洗著,吃的同吃同做,有個病就拉著這裡那裡看走了,媳婦兒很好。

這樣的「好媳婦」「好婆婆」受到鄰裡的點讚,她們用自己的勤儉質樸、熱情善良帶動周圍鄉親,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好媳婦」、「好婆婆」,形成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

【五合鎮白茨林村婦聯主席 賈存貴】我作為一名村婦聯帶頭人,首先要從我做起,帶領我們全村的婦女,孝敬老人、家庭和睦、鄰裡和諧,使人人都成為好媳婦,人人都成為好婆婆。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滕愛琴 馮忠國

相關焦點

  • 安陽縣白璧鎮西裴村朱桂桂家庭:孝親敬老,無愧於心
    孝親敬老,無愧於心朱桂桂,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但提起她,街坊鄰居都讚不絕口。她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和睦四鄰,可以說,她的家庭是一個孝親敬老的模範家庭。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朱桂桂自結婚後就與公婆住在一起,她從未與公婆高聲說過話,沒有跟公婆紅過臉,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一家老小。平時為了讓老人們的生活起居更加舒適方便,把他們房間都打掃得乾乾淨淨。
  • 荔城區西天尾鎮龍山村設孝親敬老監督臺 建孝文化廣場
    該村將「孝」作為道德文明建設的重點內容,從「知孝、倡孝、督孝、評孝、揚孝」五個方面入手,在全村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孝親敬老。為廣泛開展活動,該村公開欄單獨設置「孝親敬老監督臺」,把孝老敬親的內容標準化、契約化,督促子女與老人籤訂贍養協議書並面向全村公示,年底盤點「贍養協議」落實情況。
  • 白銀靖遠:永新好媳婦傳承孝德庭院美
    在靖遠永新鄉砂河村有這樣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兒媳在日常生活中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耳濡目染中孫媳也學著年輕婆婆孝敬長輩,兩輩人傳承孝德好家風,子孫孝順家庭和睦,日子自然也是過得紅紅火火。【永新鄉砂河村村民 劉玉梅】我們這個家庭挺好的,我們也是一大家人,上有老下有小,我把我婆婆好好伺候,人都要老,我們這個家庭很和睦,我也做一個好媳婦。劉玉梅承攬了全部家務,照顧公婆、撫養子女孫輩,二十多年來無怨無悔用心照料著這個大家庭。婆婆膝蓋關節有傷病,敏感的膝關節在天冷時尤其容易疼痛。
  • 【愛在深秋 情暖重陽】孝親敬老,讓情溫暖,讓愛蔓延...
    【愛在深秋 情暖重陽】孝親敬老,讓情溫暖,讓愛蔓延...好媳婦谷婷家庭,5口人,家住我縣葛崾峴辦事處辛龍口村老莊組。三、幼兒敬老情10月23日,縣婦聯聯合慶城縣童得夢幼兒園開展"情暖重陽節 天倫共此時"敬老活動。
  • 西安思源學院赴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舉辦敬老孝親慶重陽活動
    西安思源學院赴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舉辦敬老孝親慶重陽活動為弘揚中華美德,服務困難群眾,西安思源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管忠民一行16人深入「兩聯一包」駐村扶貧點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舉辦敬老孝親過重陽慶祝大會、文藝慰問演出、健康義診等活動,以實際行動投身到脫貧攻堅第一線。  17日上午,敬老孝親過重陽慶祝大會在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村委會廣場召開。
  • 德化好媳婦——林秀香
    在村裡,有一個叫林秀香的普通婦女,她九年如一日,不辭辛苦照顧癱瘓公公,用執著和堅韌,善良和勤勞,詮釋了中華兒女孝敬父母的美德,村民都親切地叫她「南埕鎮的好媳婦」。每天一早起來,林秀香都會先做好早飯,然後幫公公刷牙洗臉,再餵他吃飯。吃完早飯後,林秀香還會詢問公公的身體情況,給他講述身邊發生的新鮮事。像這樣每天從無微不至地照顧全身癱瘓的公公,林秀香一做下來,就是3000多個日日夜夜。
  • 口述歷史:甘肅白銀靖遠知名校長、書法家關振邦的故事
    當時靖遠的大文人範振緒先生旅居靖遠縣城,我時常去範先生書房幫著壓紙研墨,並不是提筆學寫,範振緒先生也對我進行指點。求學生涯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的小學語文老師儀表 不俗,談吐流利,而且字也寫得非常好。當時的小學開設有大楷、小楷習字課。老師當時要求,兩種練習每天一仿,必須完成。老師的板書和在作業上留下的批語,讓我終身難忘。
  • 孝親敬老 百福駢臻
    為了更好的孝親敬老,我們就要做到「學孝,知孝,守孝,行孝」。簡單地說「學孝」就是要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優秀的孝道文化。加強對孝道文化學習的對象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子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對孝道文化的學習顯得更為重要,因為青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只有青年一輩學好了孝道文化,我們的這一優良傳統才能更好地繼承下去和發揚光大。
  • 鑫苑長沙業主舉辦金婚慶典 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
    儀式結束還為每一位金婚夫婦免費拍攝婚紗照,活動為社區營造了一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良好氛圍,深受業主家人的好評。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鑫苑物業高度重視關愛老人工作,積極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努力在社區內形成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 「孝親敬老月」帶著爸媽來白雲山 60歲以上老人免門票 索道半價
    九月秋高,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河北淶源白石山景區推出了「孝親敬老月」活動,全國60周歲以上老人遊覽白石山不僅免門票,索道也半價! 登高祈福在九月,孝親敬老遊白石。陪爸媽一起登山攬勝,看群峰色彩斑斕,聽林間百鳥齊鳴,吸「氧吧」清新空氣,觀萬裡雲海蒼茫,享人間最樂天倫。
  • 白銀靖遠:黃得似金 紅得似火 走進最美的秋天
    中央媒體看甘肅 【白銀靖遠:黃得似金 紅得似火 走進最美的秋天】秋天的靖遠大地,黃得似金、紅得似火,美得就像一幅濃墨重彩的風景畫……(來源:新華社)
  • 海南周刊 | 海口瓊山昌文湖黎氏:好學重教 孝親敬老
    記者陳光潤 攝  孝親敬老  黎氏族人重仁義教化,滿清一代,盛行節孝。筆者查閱黎氏族譜,各種祭禮的繁縟過程、節婦烈女和《孝弟歌》《勸孝歌》《八反歌》等相關記載,就幾乎佔了族譜篇幅一半。難能可貴的是,族譜中記述黎氏先祖列傳時大多都涉及到出孝入悌的事跡,如今細細讀來,仍令人感動不已。
  • 白銀靖遠:紅棗土炕守「舊味」 承襲傳統育「新生」
    《靖遠縣誌》中記載,「小口、吊吊坡一帶特產紅棗,粒大、色紅、肉厚、含糖量高……暢銷省內外。」走訪中,張有祥得知靖遠民間傳統工藝中有一種工藝叫「炕棗」,但因製作工藝繁雜已幾近失傳。由此他便萌生了一個大膽念頭:還原「炕棗」工藝,在永和村建立扶貧車間,解決石門大棗銷售問題,實現「一棗富兩鄉」。
  • 靖遠:老有所樂未知冬 最美不過夕陽紅
    初冬的靖遠寒風習習,而靖遠縣北灘中心敬老院內卻溫暖如春。老人在護理人員的帶領下,或是在圖書室看書,或是在棋牌室打牌下棋,身體硬朗的老人,則在院子裡跳起了廣場舞。在全院職工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北灘中心敬老院2020年10月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授予的全國「敬老文明號」稱號,得到上級領導的點讚和社會的好評。  十載春秋,如白駒過隙。王永先擔任北灘中心敬老院院長已有10年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他視老人、職工如親人,對他們關懷備至,凡事親力親為。
  • 白銀將新增一條公路連接景泰、靖遠和平川區
    原標題:白銀將新增一條公路  連接景泰、靖遠和平川區  12月15日,白銀市相關縣區陸續轉發省自然資源廳公告,該市境內將新建一條公路,連接景泰
  • 孝親敬老不能等 帶著爸媽去旅行
    歲月不等人,美好終有盡頭,能和父母在一起享受歲月靜好的時光,誰也不知道還會持續多久。九月就要到了,暑氣漸漸退去,秋高氣爽,層林盡染,瓜果飄香,非常適宜旅遊。在一年裡最舒服的季節,能陪伴父母和至親長輩,去山裡走走,呼吸新鮮的空氣,尋覓最妖嬈的秋色,有益於身心健康,將會是多麼難忘和幸福的回憶呢!
  • 甘肅白銀的枸杞怎麼往出賣?
    該地的枸杞粒大、飽滿,色正、味甜,品質好,我曾買了十斤自用和送親戚朋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的視頻。中國西北地區種植的枸杞多由野生枸杞演化而來,現有的栽培品種仍然可以在適宜的條件下野生。由於枸杞喜冷涼氣候,耐寒力很強。當氣溫高於7℃左右時,種子即可萌發,幼苗可抵抗-3℃低溫。春季氣溫在6℃以上時,春芽開始萌動;枸杞在-25℃越冬無凍害。
  • 【2018'孝文化旅遊節】「十大孝親敬老小天使」名單已出爐,快隨小編來認識一下這些可愛的小天使~
    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感全國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孝親敬老在孝感
  • 感動維新 | 好家風代代傳 點讚「最美孝媳」
    第二期帶來的是「孝親敬老」先進典型篇。三位主人公是公婆眼裡的「貼心棉襖」;是兒女眼中了不起的母親;是街坊鄰居眼裡的「好媳婦模範」……冉任翠,婆婆早年去世,只剩下公公一個孤寡老人獨守家中。為了更好地照顧老人,她毅然辭工回家。2020年初,公公上山放羊的時候,不慎摔倒,身上多處骨折,她急得眼淚直流,日夜在病床前守護。
  • 2020中國首屆白銀文化博覽會在新密開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劉克 通訊員 嶽冰冰10月25日,2020中國(河南)首屆白銀文化博覽會在新密夢祥白銀文化產業園開幕。藏品薈萃中外白銀器具,濃縮千年白銀歷史。另有非遺大師現場進行鏨刻、錘揲、點藍等銀飾鍛制非遺技藝展演。美輪美奐的建築風格,珍貴厚重的館藏珍品,新奇有趣的文化體驗,共同成就一場古今中外銀器薈萃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