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觀光客連京都藝伎也有生存危機?「在線藝伎」守護日本文化

2020-09-20 金時帶你看日本

忽然降臨的新型肺炎疫情,不僅前所未見的影響了全世界,也造成許多人不得不延緩旅遊計劃。觀光客進不了日本,遭受最大打擊的便是觀光業了!這也令日本許多傳統文化遭受未能意料的衝擊,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在這波衝擊中,以各式各樣方法努力轉型的藝伎們。對比以前總給人神秘又只可遠觀的形象,現在也許更是能好好了解一下藝伎文化的好機會!

因為疫情而陷入困境的藝伎傳統文化

藝伎說明睡覺時使用的枕頭的樣子

原本藝伎們是以現場接待、互動的方式來傳遞傳統文化,但在2020年2月初開始,茶館發現到預約量急速下降,這是因為許多客人擔心在閉密空間中會互相傳染病毒,為了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多人數聚集在一起,也為了維護藝伎及客人健康,因此取消了延續了數十年的傳統年度舞蹈。在3月,每個地區都進入高度警戒狀態,藝伎茶館也為了保護年紀較高的客人,幾乎取消了所有預約。也因為這個危機,京都的藝伎們開始調整及重新評估,在這個旅行受到限制,以及社會距離疏離的狀況下,該如何維護這份傳統文化?

新型肺炎大流行期間的祇園新橋

在暫時無法營業的同時,大多數藝伎暫時離開茶館回到家中,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放棄工作。許多藝伎繼續於網絡上向老師學習,並使用傳統材料縫製口罩來幫助當地社區,這些傳統材料是藝伎平常用於慶祝活動中的手巾(手ぬぐい),並手工縫製了400多枚口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次關閉藝伎區!

祇園空蕩蕩的街道,僅有少數當地人經過

4月,日本政府發出緊急停工通知,關閉了京都市的五個藝伎區*,許多企業也暫時停止營業。據說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有藝伎地區都被迫關閉,這也使得藝伎們陷入生計困難。京都藝伎協會(おおきに財団)提供每人10萬日元的津貼,以支持藝伎和舞伎,但考慮到所有費用,例如培訓和高級服裝,這只能算是一個小小的補貼。因此當地人開始展開募款活動,以幫助藝伎社區,其中一項目前仍在運行。*京都市的五個藝伎區:上七軒,祇園甲部,先鬥町,宮川町和祇園東

藝伎區重新開放之後的新規則

6月1日,藝伎區再次開放。但是現在有了與客人們互動的新規則。藝伎必須與客人保持1-2m的距離,在倒清酒時不能講話,避免近距離的接觸,並且必須遵守晚上10點的宵禁規定。另外,在接受預約客人與藝伎見面之前,都必須對來自京都以外地區的客人進行檢查。日本某些地區的冠狀病毒病例特別多,為防止這種病毒進一步傳播,目前拒絕了這些地區的部分客人入境。

但是即使採取了這些新措施,第二波疫情和日本政府的新聲明依然阻礙了許多夜間活動和進出娛樂場所,尤其今年夏天京都仍未舉行許多活動。大多數藝伎都繼續住在京都以外的家鄉。一位留在京都的藝伎說:「如果疫情不快點結束的話,我想許多離開的人可能根本不會回來,甚至會退出這一行業吧。」

藝伎們接待客人的新方法

實際在「MAIKOYA 京都」舉行「Online舞伎茶道」的樣子

過去需要到現場,並近距離才能體驗到的傳統文化,現在藝伎們將這份傳統藝術展現在網絡上,並與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分享經驗。這為各國觀光客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機會,過去由於被稱為「不接生客(一見さんお斷り)」的規定,初次造訪茶館的客人幾乎不可能在京都見到真正的藝伎,這意味著與藝伎見面需要有熟客推薦。現在透過這些在線直播,有史以來第一次放寬了這個規定,人們可以在網絡上見到真正的「京都藝伎」。

舞伎美妙的表演在在線就能看到!

而能體驗和服、茶道的京都店鋪「MAIKOYA 京都」,已經開始提供預約服務,可以在網上預訂直播「Online舞伎茶道」,當然也可以輕鬆地面對面(皆須戴口罩)。儘管同公司運營的藝伎博物館將無限期關閉,但在線直播將邀請學徒藝伎(稱為芸子或舞伎)穿著全套服裝和配件,這通常需要2-3小時才能穿完。藝伎將與客人互動一小時,進行對話、跳舞,甚至在在線進行茶道。對於那些對藝伎的背景和歷史更感興趣的人,可以選擇直接與藝伎交談,以了解藝伎的培訓以及學徒時期的生活。該體驗旨在了解歷史,還有藝伎如何學習相關技術,他們每天的打扮和相關準備,以及如何與各個年齡層的客戶互動。

舞伎的頭飾和服飾會隨著季節轉變而變化

與其他在線Zoom體驗相比,這些在線藝伎體驗可能會有些昂貴,但是「MAIKOYA 京都」的Acar先生認為,考量到藝伎的服裝與化妝費用,還有為了學成技術而付出的時間與努力,這樣的費用可說是十分合理的價格。

相關焦點

  • 沒了觀光客連京都藝伎也有生存危機?「在線藝伎」守護日本文化
    觀光客進不了日本,遭受最大打擊的便是觀光業了!這也令日本許多傳統文化遭受未能意料的衝擊,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在這波衝擊中,以各式各樣方法努力轉型的藝伎們。對比以前總給人神秘又只可遠觀的形象,現在也許更是能好好了解一下藝伎文化的好機會!
  • 「桌遊推薦」藝伎回憶——《花見小路》
    說到日本文化的桌遊,《花見小路》、《京都諜影》和《三千世界鴉殺盡》等小盒桌遊就會自然而然地被想起,其實每一盒都有些日本文化背景的涉及。這次我們就說說浪漫唯美的《花見小路》,桌遊《花見小路》是一款以街道文化為背景的雙人遊戲。在遊戲中,玩家扮演兩個料理屋的老闆,利用藝伎喜歡的物品來吸引其到自己店裡獻技。
  • 「桌遊推薦」藝伎回憶——《花見小路》
    說到日本文化的桌遊,《花見小路》、《京都諜影》和《三千世界鴉殺盡》等小盒桌遊就會自然而然地被想起,其實每一盒都有些日本文化背景的涉及。這次我們就說說浪漫唯美的《花見小路》,桌遊《花見小路》是一款以街道文化為背景的雙人遊戲。在遊戲中,玩家扮演兩個料理屋的老闆,利用藝伎喜歡的物品來吸引其到自己店裡獻技。
  • 舊日日本的幽魂 在京都體驗一日藝伎
    京都與東京不同,後者在二次大戰中被持續轟炸夷為平地,在一片焦土上重建起來的巨大現代化迷宮裡早已無處尋覓舊日本的蹤跡。而由於梁思成一紙書信得以保留的京都,卻守住了舊日日本的幽魂。在氖光燈眩目的光芒之後,在卡拉ok的歌舞昇平之外,在巨型購物商場的光怪陸離旁邊,有數不勝數香菸嫋嫋的廟宇和高深莫測的禪宗花園。
  • 回顧日本藝伎文化:京都祇園那雪中一點紅
    說的日本文化,藝妓與舞妓絕對是讓人著迷的一部分,不僅是日本人對於藝妓文化的痴迷,對世界各地的人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
  • 日本藝伎寫真集;穿和服的藝伎女孩,日本的藝伎大會
    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而京都藝妓的起源可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遊走在京町界外,俗稱町伎,主要在妓院和娛樂場所以表演舞蹈和樂器為生。而到了18世紀中葉,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完全取代,這一傳統也一直沿襲至今。
  • 京都,一日藝伎
    京都與東京不同,後者在二次大戰中被持續轟炸夷為平地,在一片焦土上重建起來的巨大現代化迷宮裡早已無處尋覓舊日本的蹤跡。而由於梁思成一紙書信得以保留的京都,卻守住了舊日日本的幽魂。在氖光燈眩目的光芒之後,在卡拉ok的歌舞昇平之外,在巨型購物商場的光怪陸離旁邊,有數不勝數香菸嫋嫋的廟宇和高深莫測的禪宗花園。默默旁觀歷史的櫻花樹依舊,曾經芳華的藝伎也艱難地存活至今。
  • 京都藝伎們的寂寞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昨日去京都採訪「和食」,在新幹線上,買了一個盒飯。盒飯在日本,不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快餐,而是一種獨特的餐飲文化。因為全日本各地的盒飯都是不同的,譬如我昨天買的盒飯,屬於典型的「御膳」式盒飯,13種食材擠在這一個方寸之間,令人感覺到一種食的豐滿。京都天氣很熱,36度,街頭行人很少,司機說,不是大家躲在家裡不出,而是沒有人來京都。
  • 回顧日本藝伎文化:京都祇園那雪中一點紅
    說的日本文化,藝妓與舞妓絕對是讓人著迷的一部分,不僅是日本人對於藝妓文化的痴迷,對世界各地的人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
  • 舊日日本的幽魂 在京都體驗一日藝伎
    京都與東京不同,後者在二次大戰中被持續轟炸夷為平地,在一片焦土上重建起來的巨大現代化迷宮裡早已無處尋覓舊日本的蹤跡。而由於梁思成一紙書信得以保留的京都,卻守住了舊日日本的幽魂。在氖光燈眩目的光芒之後,在卡拉ok的歌舞昇平之外,在巨型購物商場的光怪陸離旁邊,有數不勝數香菸嫋嫋的廟宇和高深莫測的禪宗花園。
  • 攝影師揭露日本藝伎的一天
    日本藝伎與我們所了解的「妓」不同,她們的稱號不含有貶低的意思。作為表演形式的存在,如同茶道、花道一樣,同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Jodi Cobb是第一個被允許近距離接觸這個神秘行業的攝影師,讓我們隨著她的鏡頭,一探藝伎神秘的面紗。
  • 「日本藝伎」的來歷和寓意,你不一定都知道!
    藝伎是日本傳統文化符號之一以溫柔、甜美及精湛技藝讓人印象深刻藝伎將臉塗白是為了襯託出她們色彩強烈的服裝越年輕的藝伎服飾上會有更多的紅色元素在藝伎文化的全盛時期藝伎是日本貴族的時尚典範溫柔、甜美的藝伎的形象是日本男人幻想中最完美的女人形象她們有著強烈的道德約束和各項精湛的技藝藝伎帶著女性的溫柔與甜美成為日本男人的精神情人所以,在紋身方面藝伎也象徵著「溫柔」和「甜美」
  • 實拍日本京都:仿照唐朝建立的都城保存至今,街頭依然有藝伎出沒
    在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筆下,京都是一座充滿了濃鬱魅力的風情古都。這裡有他魂牽夢繞的自然風光,也有他深深沉迷的歷史古蹟,是他精神創作的烏託邦樂園。因此,如今的京都更具洛陽古城的風韻,日本人也喜歡用「洛陽」「洛城」或者「洛都」來稱呼京都。毫不誇張的說,日本人對唐朝文化的崇敬之情都體現在這些建築上,而保留至今的京都古建築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產物。因此,也才有了那句「唐宋文化看日本」的俗語。當然,京都除了具有唐宋風情的廟宇神社和數不清的名勝古蹟外,「藝伎」這種最具日本特色的時代產物,也是京都頗有代表性的文化。
  • 京都藝伎們的寂寞
    原創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昨日去京都採訪「和食」,在新幹線上,買了一個盒飯。盒飯在日本,不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快餐,而是一種獨特的餐飲文化。因為全日本各地的盒飯都是不同的,譬如我昨天買的盒飯,屬於典型的「御膳」式盒飯,13種食材擠在這一個方寸之間,令人感覺到一種食的豐滿。京都天氣很熱,36度,街頭行人很少,司機說,不是大家躲在家裡不出,而是沒有人來京都。
  • 老照片:九十年代日本,京都藝伎的臺前幕後
    京都是在公元794年仿照中國唐朝的都城長安建造的,不過規模要小很多。京都也被稱為園林城市,在日本堪稱傑作的園林,約半數在京都。 京都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蹟,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京都市是日本城市中較少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都市,因此京都市是日本少數仍然擁有豐富的戰前建築的城市之一。
  • 日本京都「八朔日」 藝伎盛裝出行拜謝恩師
    當地時間2019年8月1日,日本京都,「八朔日」當天,一群身著華麗和服的舞伎和藝伎現身街頭。8月1日的八朔日是日本夏季的「小過年」,也是京都藝伎們的謝恩日。所以每年這天一早,整個京都的藝伎們都會穿上和服,挨家挨戶拜訪曾教過自己唱歌、跳舞等技藝的恩師,以及工作上有來往的料理庭和茶屋,向他們贈禮並表達感謝之情。所以這一天,你走上街頭,就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藝伎在街頭穿梭,甚至她們在街邊偶遇,互相行禮的畫面。
  • 只接待熟客的京都藝伎茶屋,憑什麼這麼牛?
    來京都旅遊的人,八成都聽說過藝伎的鼎鼎大名,但是他們其中99.99%的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藝伎。白天大街上看似藝伎打扮的,幾乎都是體驗藝伎裝扮的遊客而已。深居簡出的真藝伎們過於神秘莫測,在京都好似成了都市傳說一樣的存在,但是京都祇園一帶靜立著的古樸又高雅的茶屋,又在告訴你:她們是真實存在的。
  • 藝伎與日本文化
    他著有《「粹」的構造》,把日本民族特殊性歸納為一個「粹」字,而「粹」的審美基礎在於男女關係。這種男女關係不同於「戀」,並不用認真而執迷的熱情來束縛人,而是一種割斷了束縛自他的情愛的「心不專一」。九鬼的母親當過藝伎,第二任妻子也是藝伎,正是對藝伎的切身感受與深入考察使他得出了這樣的日本文化論。
  • 舞伎藝伎你能分清嗎?日本京都迎來「八朔節」,國寶藝伎盛裝出行
    而此時,日本京都群眾也迎來了他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八朔節。在當地時間8月1日上午10點左右,一群穿著華麗、體態優美的藝伎走上街頭,向曾經教授指導過她們唱歌、跳舞、招待客人等技藝的恩師,以及曾經給過她們幫助的人挨家挨戶送去感謝和祝福,「聊表祝願之意」、「今後也拜託一如既往多多關照」。八朔節京都街頭十分炎熱,但少女們的笑容為這盛夏帶來了絲絲涼意。
  • 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 藝伎表演
    藝伎是一種日本表演藝術職業,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這是一組拍攝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老照片。藝伎業在日本其實是一種表演行業,更是一種傳統文化。但許多人都對這個行業有誤解,藝伎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不過,因為這裡面包含著男歡女樂的成分,所以稱之為藝伎。其實很多有關日本的歷史劇中也能看到藝妓的影子, 他(她)們也是日本文化特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