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日本藝伎文化:京都祇園那雪中一點紅

2020-12-12 騰訊網

說的日本文化,藝妓與舞妓絕對是讓人著迷的一部分,不僅是日本人對於藝妓文化的痴迷,對世界各地的人來說也有莫大的吸引力。日本的藝妓文化是由京都開始向外發展,追溯到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八坂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歷史悠久。當時有很多「水茶屋」的店,販賣茶、糰子等點心,讓日本全國各地到來的信徒有個暫時休憩的地方。而在這些店的女服務生稱為「茶汲女」或「茶點女」,並會會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可算是一種商業手法。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水茶屋生意越來越好,規模開始擴充。有見及此,不少水茶屋老闆便開始對旗下的茶汲女做有計劃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

很多人會將「伎」與「妓」混為一談,但實際上分別很大,前者有能歌善舞之意,後者多被指是出賣肉身的女性。在中國,妓女被認為是低賤的工作,相反在日本,當代日本藝伎社會地位較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其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學藝歷程艱辛,包括傳統留下來的禮儀、獨特的化妝以及如何正確地娛樂觀眾,不是所有藝伎都能堅持的。這種遠古流傳的文化深受日本人尊重,Rihanna 的 Fenty Beauty 美容品牌曾打算將一款產品命名為「Geisha Chic」,不過大部分人認為這個名稱不恰當,完全忽視了藝伎的歷史和意義, 將高尚文化間接變成時尚的玩兒。最終產品被下架,可見藝伎對於日本甚至全球的影響力。

賣藝不賣色的藝妓,對妝容十分講究,濃妝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一個妝容,可以使一個女人風情萬種到傾國傾城。要裝扮好一個藝妓,一般有三個部分:露出頸部的和服、代表純潔的白色妝容和高聳的島田頭。藝妓化妝雖濃,但用料多以傳統原料為主。首先就是用一種白色液狀顏料將臉部和頸項塗白。在古代是使用鉛粉,但鉛粉有毒且容易脫落。現代的藝妓用的白色化妝品是一種叫做「白粉oshiroi」的粘土,但邊緣會刻意留下自然的膚色,因此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而藝妓的和服後領會露出大塊的皮膚,因這是顯出風情的部位,所以描畫的時候也特別精緻。

至於為何要由臉部到頸部塗成一片白呢?其實是因為早期表演的舞檯燈光比較暗,照明設備沒有現代的好,希望藝妓在黑暗的地方可以清楚地被看見,所以必須塗上全白的顏料。

黑紅色的一字細眉同樣是藝妓的特點,眉毛更畫得高一些,顯得醒目也不生硬。藝妓妝容不過分強調眼妝,不用眼影也不用睫毛,只用黑色勾勒細細眼線,用紅色顏料點綴眼尾。紅色除了讓整體裝扮顯得更加光鮮亮麗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驅魔」眼睛的眼線勾勒清楚,並在眼尾地方畫上紅色會有讓妖魔鬼怪不敢靠近的效果。最後的重點除了雪白粉底外,櫻桃唇是藝妓妝容中奪目的地方。嘴唇要化成花瓣狀,唇峰突出。並且要用紙巾抿兩下,看起來不要太有光澤感。

而要說到藝妓的表表者,中村喜春就是這樣一位千嬌百媚、讓人痴狂的藝妓,也是特有日本傳統文化的絕美使者。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東京銀座,家教一向十分嚴格。當時她在東京生活,經常流連於歌劇院和舞館等地,被那些濃妝豔抹的表演者所深深吸引,並對藝妓產生了濃厚興趣。15歲那年,她不理父母反對毅然投身藝妓行列,在餐廳、舞廳等娛樂場所唱歌跳舞,從此聲名鵲起。

不過中村喜春的愛情並不如意,丈夫有外遇最後離婚收場,不過她並沒有自暴自棄,更重當藝妓,以出色的三弦琴技為當時了無生氣的日本舞壇注入了另一番景象。中村喜春可謂日本光輝時代的象徵,甚至是神秘日本藝術的化身。

中村喜春

中村喜春2004年在紐約與世長辭,享年90歲,她的離去可以說象徵著日本藝妓文化一個時代的終結。物換星移,人事全非。歷史痕跡都敵不過時代洪流的洗禮,雖然藝妓已陸續在日本國內消失,但不得不否認藝妓在日本獨一無二的地位。即使現今女性可選擇的職業眾多,仍有日本女生努力維繫傳統,這種敬業樂業的精神更值得被尊重。

相關焦點

  • 京都祇園,日本藝伎的寄身之處是怎樣的?
    作為京都最大的藝伎「花街」,祇園名字源於佛教典故祇樹給孤獨園的簡稱祇園精舍。小提示:相信大部分人第一眼看到「祇園」一定會錯看成「祗園」。所以,很多人對於祇園有個錯誤的認知,認為祇園中的「祇」讀的是「zhi」音,但其實呢,正確的讀法音為「qi」而不是大部分人所認為的「zhi園」哦!一、關於祇園祇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江戶幕府時期,發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繁華的時期據說藝伎就多達三千多人。
  • 祇園:京都最大藝伎區,日本最風情旅遊勝地,遊客穿和服拍照
    在我看來,整個日本最具風情的地方只在祇園,它是京都最大的藝伎區。19世紀初,是祇園最繁華的階段,藝伎多達三千多人。直到今天,這片區域依舊繁華,雖然規模遠不如從前,可仍舊是日本現代最著名的「花街」。規模比以往顯然縮小了很多,但祇園的繁華並未衰退,自從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歷史景觀保護地區後,它就逐漸成為了京都最有名的旅遊勝地之一,還有報導聲稱這裡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是京都的代表區。
  • 日本:京都藝伎花街 祇園花見小路
    遊俠離開奈良前往京都,京都從平安王朝到明治維新,做了日本將近千年的首都,是日本文化與大和之魂的真正所在,古建築密度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擁有眾多幽靜的寺廟和神社。遊俠首先帶大家到祇園花見小路走走,這裡是日本最古老的花街,街道兩旁保留了大量江戶時期的民宅建築,石板路料亭茶室,濃鬱的古都風情,現在大多是高級料理亭。
  • 京都藝伎們的寂寞
    盒飯在日語中,叫「弁當」(べんとう),在車站裡買的,叫「駅弁」(えきべん)。盒飯在日本,不只是一種填飽肚子的快餐,而是一種獨特的餐飲文化。因為全日本各地的盒飯都是不同的,譬如我昨天買的盒飯,屬於典型的「御膳」式盒飯,13種食材擠在這一個方寸之間,令人感覺到一種食的豐滿。京都天氣很熱,36度,街頭行人很少,司機說,不是大家躲在家裡不出,而是沒有人來京都。
  • 祇園,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古色古香的建築風貌!
    祇園位於八坂神社前、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四條通沿街,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廳裡消遣或者逛逛土特產商店,到了傍晚燈籠閃爍時,還經常會碰到行色匆匆的藝伎與你擦肩而過。古樸的建築這裡的街道和建築大多維持著舊時的樣貌,是感受京都古韻的好地方。
  • 衹園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傳統的繁華街區
    衹園是指從八坂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區域,是京都傳統的繁華街區。這裡是京都最大的藝伎區;而這裡是雨桐這次關西行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祇園祭」;因為八坂神社又叫做「祇園社」,而八坂神社門前的街區就被命名為「祇園」,如今每年七月八坂神社所舉行的祭祀,就是西日本地區最富盛名的「祇園祭」了。
  • 沒了觀光客連京都藝伎也有生存危機?「在線藝伎」守護日本文化
    觀光客進不了日本,遭受最大打擊的便是觀光業了!這也令日本許多傳統文化遭受未能意料的衝擊,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在這波衝擊中,以各式各樣方法努力轉型的藝伎們。對比以前總給人神秘又只可遠觀的形象,現在也許更是能好好了解一下藝伎文化的好機會!
  • 沒了觀光客連京都藝伎也有生存危機?「在線藝伎」守護日本文化
    觀光客進不了日本,遭受最大打擊的便是觀光業了!這也令日本許多傳統文化遭受未能意料的衝擊,接下來要介紹的便是在這波衝擊中,以各式各樣方法努力轉型的藝伎們。對比以前總給人神秘又只可遠觀的形象,現在也許更是能好好了解一下藝伎文化的好機會!
  • 日本版的紅燈區:祗園,藝伎為何這麼高雅?
    祇園實際上是京都的藝伎區,現在可以說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地區。白天,你可以找到7世紀的餐館和茶館。許多遊客喜歡在這裡放鬆,在路上散步。你也可以看到匆匆忙忙的藝伎。也許他們會和你擦肩而過。然而,這裡最生動的時間是在晚上。每天晚上,這裡的燈籠都會發出微弱的光。你可以看到紙窗戶後面的燈光柔和地閃爍著。實習期間,你甚至可以看到藝伎匆匆忙忙地工作。
  • 藝伎不是妓女,日本藝伎文化的大本營在哪?這個地方叫祗園
    祇園實際上是京都的藝伎區,現在可以說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地區。白天,你可以找到7世紀的餐館和茶館。許多遊客喜歡在這裡放鬆,在路上散步。你也可以看到匆匆忙忙的藝伎。也許他們會和你擦肩而過。然而,這裡最生動的時間是在晚上。每天晚上,這裡的燈籠都會發出微弱的光。
  • 京都之間丨2018祇園祭倒計時
    伴隨著熱氣的升騰,京都人心底的那份期待也開始隱隱躍動,只因一場千年盛事——京都三大祭典中規模最為壯大的「祇園祭」又將到來。 每至七月,人們便因祇園祭而被串聯在一起。喜悅的氣息,發散在街頭巷裡的每一處。町民們忙著搭建山鉾,家家戶戶在門前掛起了提燈與護符,五湖四海的遊客們接踵而來,追逐著聲勢隆重的巡行隊伍,與京都人一同漫步在宵山的月色下,再度被奏響的祇園囃子那古老的音律熱烈包圍。
  • 日本京都祇園-花見小路
    在京都,有個叫「祗園」的地方不能不去,它是日本京都最為傳統繁華的地區。從八坂神社、鴨川到東大路通這一帶都叫祗園。而來到祗園,有一條路名很美的小路也不能不去,它就是「花見小路」。花見小路寧靜通幽,在祗園地區算是個鬧中取靜的地方。說起花見小路,它是日本最為古老的花街,南北橫穿祗園地區,全長一千米左右。走在花見小路上,是不是你還會看見穿著和服的女子匆匆而過,三三兩兩,影影綽綽,別有一番意境。
  • 作為傳統信仰文化載體的祇園祭 — —日本京都祇園祭考察札記
    據史料記載, 早在12世紀中葉, 描繪京都社會生活的« 年中行事繪卷»第九卷中, 便描繪有神轎返回祇園本社時行進在三條大道上的情景。神轎巡遊的隊伍, 包括打頭陣的四馬四騎手、緊接其後的兩把大傘、騎在馬上的兩個巫女、王舞、獅子舞和四把長矛, 最後是五位騎著馬的祭主。
  • 京都祇園大火災…有名的花見小路封閉了!
    7月8日晚,京都市東山區祇園町南側突然發生大火災,共有5棟房屋(625平米)被燒。
  • 來到祇園,除了欣賞藝伎舞蹈外,還要品嘗一餐正宗的懷石料理
    祇園位於八坂神社前、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四條通沿街,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一開始聽祗園這個名字,以為是一個園林,亭臺樓閣的樣子,後來到達才發現,其實它是一個區域。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廳裡消遣或者逛逛土特產商店,到了傍晚燈籠閃爍時,還經常會碰到行色匆匆的藝伎與你擦肩而過。
  • 日本最風情的一條小路:曾是京都最大藝伎區,遊客穿和服打卡
    提到日本京都,去過日本旅遊的人一定不陌生。它是日本關西地區三大旅遊勝地之一,另外是奈良和大阪。來關西地區的遊客,幾乎是不會錯過京都這麼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的千年古都。在這裡,有大多數建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日本重要的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
  • 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古色古香的建築風貌,還有機會偶遇藝伎!
    祇園位於八坂神社前、鴨川到東大路通之間的四條通沿街,是京都最有名的藝伎區。白天你可以在茶室、餐廳裡消遣或者逛逛土特產商店,到了傍晚燈籠閃爍時,還經常會碰到行色匆匆的藝伎與你擦肩而過。這裡的街道和建築大多維持著舊時的樣貌,是感受京都古韻的好地方。
  • 日本京都祇園發生火災,花見小路封閉!
    據日本共同社9日最新報導,在8日晚發生火災後,日本京都著名景點花見小路目前依然禁止通行,暫時封閉。
  • 郭廚帶你——吃喝玩樂暢遊:日本京都祇園
    日本古都京都,是連日本人都公認最具日式風情的城市,也是到訪日本的觀光客必去的城市之一。講到京都就會聯想到祗園,可以說是其代表性的地區。京都美食不僅在日本有很高評價,也聞名世界。在米其林集團於日本出版的5本紅色指南中,京都星級餐廳數僅次於東京。
  • 日本·京都攻略:東山祇園の深度精緻行4
    ——白川南通5、白川南通——鴨川上三篇:日本·京都攻略:東山祇園の深度精緻行1  設定了1-4站目的地日本·京都攻略:東山祇園の深度精緻行2  設定了4-7站目的地日本·京都攻略:東山祇園の深度精緻行 3 設定了8-12站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