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出臺,標誌著中國從「社會管理」開始向「社會治理」邁進,其核心在於政府的退與公民的進,即政府要逐漸將一些公共事務移權給包括市場、社會組織在內的各類型公民主體,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模式,強調的是基層與合作,需要更高的自由度、平等的交流磋商、相近的利益訴求和價值觀支持,是多頭博弈的結果。眾多研究和實踐成果證明,相似的文化價值觀對社會治理水平影響巨大。文化社群是建立在文化價值認同基礎上的最小社會單元之一,深入研究其如何參與社區治理以推動地方發展對全面提升我國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文化社群與社區治理
在「社群」概念誕生之初,許多學者將「社區」與「社群」混為一談,1887年,德國社會學家費迪南?滕尼斯在其著作(F. TONNIES)在其著作《共同體與社會》中首次提出了「社區」的概念,認為社區是由「自然意志」推動,存在血緣、地緣和文化傳統關聯,是穩定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群體共同體 ,其地理區域範圍可大可小,既可以是一個家庭,一個街區,也可以是一個城鎮。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社區理論也在不斷地變化,出現了區位理論、社會體系理論等多個派別,對社區的定義均存在不同側重,但無論哪一種概念均必須包含四個特徵——一定的地理區域空間、高度關聯的社會關係和集體活動、一定數量的人口及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傳統。
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及人口流動的加劇,社群與社區的差別逐漸顯現出來:社群更強調的是具有相同理念或利益訴求的人的集合,不強調物理的地域空間,可以是因為一種活動而集聚的人群,也可以是因為相同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相較於社區,社群成員之間的關係更加鬆散,個體的自由度相對較高,且一個成員可以同時參與多個社群。如果說社區強調的是一種空間上的客觀存在,那麼社群強調的則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價值認同。前者更注重理性,後者更注重人性。文化社群是社群中的一類,特指那些因文化活動、文化交易或文化愛好等形成的人口集聚,可以是現實的集聚,也可以是虛擬的集聚。與普通社群相比,文化社群更強調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價值觀,獨特的文化追求是其區別於其他社群的主要特徵,文化認同感和圍繞文化活動產生的利益網絡是維繫文化社群的主要因素。
社區治理是治理理論在社區領域的實際運用,它是指對社區範圍內公共事務所進行的治理,指社區內外的所有相關作用人或組織,通過正式或非正式的協商、協調等對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務進行管理,推動社區發展,增加成員福利的過程。社區營造是各相關主體社會關係建立和調整最集中的過程,以景德鎮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為研究對象,在此視域內進行研究文化社群對社區治理的引領如同解剖麻雀,既符合社會治理基本原則,又有利於開拓公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思路,提高科學性、創新性及實踐性。
二、樂天陶社參與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社會治理的歷程
景德鎮雕塑瓷廠始建於1956年,為國家二級企業,國家旅遊局等部委指定的全國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和國家環保局評定的全國環保先進企業,被認為是中國雕塑廠中工藝大師最多的之一。20世紀景德鎮國有企業改革中,雕塑瓷廠停產,僅留下一群技藝高超但缺乏創新設計能力的制瓷技工、陳舊的制瓷設備、老廠房及一些集體土地,雕塑瓷廠被迫轉型,依靠改造和出租土地和房屋資源維持生存。這種現象在當時的景德鎮乃至全國都十分普遍,大批年輕陶瓷藝人因生計無著離開了景德鎮,整個城市缺乏活力,一度陷入低谷。
(一)樂天陶社的進入
2005年,為豐富工業陶瓷旅遊的層次,雕塑瓷廠老廠長邀請始建於香港的樂天陶社進駐。樂天陶社利用租賃來的土地和廠房,仿照費城的陶藝交流工作室的模式,開設了景德鎮第一家陶瓷交流藝術中心,提供國內外一流陶瓷藝術家駐場、展廳、設計工作室、實驗工廠等多個服務內容,帶來了一種新的陶瓷產業鏈模式和藝術陶瓷創作理念,打開了景德鎮與世界陶瓷藝術對話的窗口,使其認識到了現代審美及創意設計的重要性。為提高陶藝學生們的創意設計水平,樂天陶社開辦了陶藝講座,每周五晚邀請駐場或布展的藝術家免費為學生們傳授心得和知識,激發了他們進行陶瓷藝術創新的熱情和靈感,創新創意才能創造價值成為年輕一代制瓷人的共識。樂天陶社的陶瓷藝術家們帶領學生們進行各類公益藝術實驗,增長見聞的同時,鼓勵其嘗試在制瓷技術、工藝乃至科技上進行新的突破。其中,柴窯燒制實驗間接促進了景德鎮柴窯瓷器的發展,此後逐漸有50多座柴窯建立起來,創造了客觀的經濟價值。此外,陶社還配有現代化畫廊,舉辦國內外藝術家作品展覽,鼓勵大學生申請並免費為作品優秀的學生進行展覽。
(二)創意市集的誕生
2008年6月,為滿足學生們銷售自製作品的需求,並激勵其提高藝術創作的自信心和水平,樂天陶社創辦了創意市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們進行陶瓷藝術創作的積極性,產品漸漸由課堂作業發展成為精心設計製作的陶瓷消費品。學生們活躍的思維引領了景德鎮陶瓷製品的新一輪變革:景德鎮絕大多數制瓷藝人歷來堅持製作傳統生活實用器,如花瓶、茶杯、餐具等,學生們拓展了生活實用器的範疇,開始製作手機掛件、鑰匙墜、首飾、卡通擺件、時尚瓷板畫等,產品的類型和元素更加豐富多彩。創意市集的誕生一方面讓學生們切身感受到了創新創意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也讓堅持傳統的老藝人們正視了學生的創造力,老少兩代景德鎮制瓷藝人有了更多機會溝通、交流和提高,市集規模已由最初的17人、10個攤位,營業額1000元,到如今的100個攤位,營業額數萬元,售賣形式也實現了從零售到批發再到定製、產業化的發展。隨著媒體對創意市集的報導和關注,旅遊消費者日漸增多,原本對學生作品不認可的本地人也開始到集市淘貨,一些外地陶瓷產品經銷商專程到創意市集收購產品,甚至出現了專門尋找陶瓷藝術人才的獵頭者和經紀人。創意市集令社區的社群主體日漸多樣化,樂天陶社的知名度和聲望也隨之大幅提高。
(三)雕塑瓷廠街區的繁榮
樂天陶社和創意市集的成功令老雕塑瓷廠街區形成了景德鎮最著名的陶瓷藝術集聚空間之一,一批創新創意型陶瓷藝術家在這裡開設工作室和店鋪(其中至少有12家是從創意集市走出的陶瓷藝術學生),老舊的街面出現了色彩豐富的路標,一間間咖啡廳在老街區安家落戶,深受陶瓷藝術家們的喜愛。雕塑瓷廠創意街區的名氣吸引了更多國內外陶瓷藝術家進駐創作,已成為景德鎮必到的旅遊景點之一,工作室及周邊住宅的租金不斷上漲,雕塑瓷廠及周邊居民得到了切實的經濟效益,草根藝術家們則找到了精神家園。隨著一批批陶瓷藝術學生和年輕藝術家在這裡成長成功,雕塑瓷廠已成為景德鎮最具成效的陶瓷藝術孵化區。其循環造血式的人才孵化功能惠及了雕塑瓷廠周邊乃至整個景德鎮陶瓷產業,培育出的陶瓷創意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給了其他的廠商和地區,吸引帶動了更多的人提升陶瓷製作技藝和創新創意水平。
三、樂天陶社參與社會治理的方式及取得的成效
(一)參與社會治理的方式
1.意見領袖引領
從景德鎮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的營造過程中可以看出,樂天陶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樂天陶社的進駐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做法,帶動了傳統景德鎮陶瓷的藝術審美標準和產業發展模式的更新。與社區內的其他社群主體相比,樂天陶社無論在眼界、資金實力、團隊整體水平還是管理經營能力上均具有顯著優勢。根據兩極傳播理論,其思想、行為和語言都更容易對其他人形成影響,並願意跟從其引領,從而吸引了各方力量的靠攏,最終形成合力。儘管樂天陶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具有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及較強的社會責任感等,但這些只與社會治理的效果相關,與其動因的相關性並不高。歸根到底,樂天陶社這個文化社群本身的先進性賦予了它意見領袖的地位,也使得其幹預和引領雕塑瓷廠社區的發展成為可能。
2.與社區原住民的合作
作為外來者,樂天陶社這個文化社群在雕塑瓷廠不擁有任何固定資產,其進駐得益於原雕塑瓷廠廠長的邀請,儘管對租賃來的資產擁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權,但其與雕塑瓷倉、原瓷廠的工人和周邊社區居民一直存在著緊密的合作關係。樂天陶社與社區居民從經濟關係上來說屬於資源整合形成的利益共同體,但其關係比一般企業之間的合作要更加複雜,利益的交互更加全面,這主要源於合作方式的不同:一類是房屋租賃型,一類是開設服務類商鋪型。房屋租賃型原住民能夠通過與樂天陶社及其他文化社群(如設計師等)的合作中直接獲取經濟報酬,對社區後期的發展關注度和參與度均不太高。而開設商鋪型原住民則在推動社區的發展方面顯得更加積極主動:雕塑瓷廠創意集聚區越繁榮,來往的人流量越大,其經濟收益也就可能越高。對於樂天陶社來說,除資源合作方面的需求,在社區秩序、治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也需要同社區原住民開展合作。社區外觀越有特色,居民配合度越高,社區社會環境越開放友善,餐飲住宿條件越好,樂天陶社也能吸引到更多中外陶瓷藝術家駐場創作、展覽出售作品或租賃設計工作室。正是這種互利共贏的長遠目標,使得雙方在某些層面達成了共識,攜手促進了社區的健康發展。
3.多元文化社群合作
作為一個文化創意集聚區,雕塑瓷廠兼具休閒文化空間、公共服務平臺、創意產品集散、創意人才孵化等多重功能,除樂天陶社外還有眾多文化社群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發揮著作用,承擔著不同的職能,催生了新的文化社群及社會關係網,甚至改變了社區的人口結構。比如,陶瓷藝術學生的大膽嘗試催生了創意市集,老藝人與學生們的理念和藝術風格碰撞為社區提供了多元化的產品,大量陶瓷藝術者慕名而來,成為「景漂」大軍中的一員。與十年前相比,雕塑瓷廠的人口平均年齡有了大幅降低,從下崗老藝人們的庇護所轉變成了年輕人的追夢鄉。媒體宣傳提升了雕塑瓷廠的品牌價值和社區形象,消費者和經銷商的購買行為兼具經濟支持和藝術價值認可兩方面支持,並為社區吸引更多創新創意人才和產品集聚。景德鎮其他陶瓷文化社群,如三寶瓷谷的藝術家們也經常與雕塑瓷廠的藝術家們交流創作和運營經驗,在承接雕塑瓷廠藝術家的流動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有意思的是,文化社群之間往往也存在壁壘,既包括藝術風格上的,也包括社會地位上的。最終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即使混居在同一個社區空間內,老藝人、創意學生、專業陶瓷藝術家等不同文化社群整體呈現出相對獨立的鬆散型集聚,不同社群主體之間往來並不密切,他們自我定位明確,各自為政。但儘管各司其職,對社區整體來說卻表現為一種多樣化、富有活力的社會根基。
(二)取得的成效
1.保留並延續了社區的文化印記
一是樂天陶社選擇在景德鎮的雕塑瓷廠安家落戶正是因為與這個社區有著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價值觀和利益訴求,它更希望能從景德鎮的陶瓷文化中汲取營養,而不是造成破壞。二是樂天陶社對社區的資產,如房屋、土地等只擁有租賃使用權,無權對整體風貌進行改造,老雕塑瓷廠的一些文化符號和老建築得以完整地保留下來。三是儘管樂天陶社非常注重陶瓷藝術的國際化和時尚創新,作為一個文化社群它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說服力,但不具備強行幹預的權力,所有陶瓷匠人對自己的創作風格、產品形制、產品數量等均擁有完全的自由,景德鎮精湛的傳統手工制瓷技藝和官窯藝術風格均在創意消費市場中得以繼承和發揚。四是陶瓷集市本就是景德鎮的傳統遺存之一,樂天陶社只是為其注入了創意的元素,並形成了一些新的規則,但集市自身草根、熱鬧、隨性的本質沒有改變。
2.社區內外各相關主體實現了共贏
樂天陶社不具備對其他主體的管理權,相關公共事務必須要各相關主體溝通磋商,各相關主體能夠達成共識的根本原因在於找到了博弈的均衡點,即採用某種方式推行該公共事務時,各相關主體均能從中獲得相對滿意的結果,這種滿意並不一定僅限於經濟利益。比如,樂天陶社開設創意市集,就需要獲得包括學生、陶瓷藝人、消費者等多方的贊同和支持。通過開設創意集市,樂天陶社能進一步鞏固其在雕塑瓷廠創意社區中的行業領袖地位,並與現有和潛在陶瓷藝術家建立起更加緊密合作關係,拉近情感距離,積累社會資源,同時還能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擴大影響力,增加品牌價值,拉動展廳、設計工作室、實驗工廠等其他產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學生們則期望能同更多國內外一流陶瓷藝術家交流和學習,以最低的成本在市場上檢驗自己的藝術價值,並直接與消費者或採購商接觸,隨時把握消費需求的動態。對社區內常駐的陶瓷藝人來說,創意市集的開設有利於進一步提升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從而帶來更多消費者,既能增加其收益,還能降低營銷成本。消費者和供應商們從淘貨和發掘人才的過程中享受到了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滿足。
3.令社區更加規範有序
為保證創意市集的有序健康發展,樂天陶社制訂了一系列詳細規則:為保證產品的品質和藝術水準,樂天陶社制訂了規範的攤主選拔機制,有意參與者必須將參展的原創作品照片提交給專家委員會審核,非創意產品或被專家委員會認為藝術水平不達標的均不能獲得攤位。攤位不得轉讓、轉售或分租他人,一經發現將被清退,並列入黑名單,在規定時間無攤位申請資格。當出現相似作品時,委員會一般不會通過審核,以避免產生侵權糾紛,即使出現也將由集市負責人出面協調。各方對創意設計的重視令市集內普遍形成了尊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風氣,學生們已養成了藝術家意識,極力突出個性,從而避免了同質化產品造成的低價競爭。為解決市集管理人員缺乏問題,創意市集挑選4位「元老級」資深攤主擔任組長,協助市集負責人維持秩序、查處違規行為等。審查落選的學生和藝術家只得另尋去處,這些人轉戰明清創意市集,從而在雕塑瓷廠創意社區內部和周邊形成了不同文化社群的分流與再集聚,社區空間布局更合理,市場更有序,社會環境更和諧。
四、結論與啟示
從雕塑瓷廠社區營造的整個過程來看,以樂天陶社為主的陶瓷文化社群是社區治理的主力軍,社群的引領及無政府參與是該治理模式的突出特點。該模式切實培育了普通公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熱情和能力,在自由意志的前提下實現了社區整體的健康有序發展,且各方均得以從中獲益,該模式緊貼老工廠、老街區改造的切實需求,具有可複製性,但在成功的背後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威脅社區的長治久安。總的來說,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以下三點啟示:
(一)多元共治必須建立在價值認同及產權明晰的基礎之上
雕塑瓷廠社區治理體現了多元共治的理念,其治理體系的建立在各方擁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和發展目標的基礎之上,在此過程中,文化社群之間的價值認同及權限的明晰至關重要。在推動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營造過程中,樂天陶社的多數行為均著眼在自己的「地盤」上,如開設創意市集等。當需要借用或佔用外部資源的時候,樂天陶社必須與佔有該資源的主體進行溝通,如果形成價值認同則建立起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推進計劃的實施,由此逐漸拓展成為多元共治的格局。如果佔有資源的主體不認同樂天陶社的價值,雙發無法達成共識,就不可能建立起合作關係。如果涉及的資源產權不明晰,從理論上來說該資源就變成了一種「公地」,每個人都擁有使用權且不能制止他人使用,在私利的驅使下,所有人都想獲得利益最大化,獨佔或多佔用該資源 ,將很難實現各方利益的相對滿意,建立起合作互利關係,多元共治也就無從談起。
(二)社區公共環境優化亟須政府參與
無政府參與的優點在於避免了權力的不均衡,出現一方意願凌駕於他者之上的局面,並能在動態發展過程隨時進行靈活調整。但文化社群與其他各方為平等合作的關係,各方私利的相對滿足是推動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社會治理能力提升的基本動因。隨著社區的發展,各方的利益訴求也將隨之出現變化,原有的平衡將被打破,如文化社群在統籌協調方面不到位,脆弱的治理體系將面臨瓦解,社區治理停滯。因此,社區的長遠發展需要有持續強有力的利益統籌者,既有滿足各方私利的能力,又能起到震懾凝聚的作用,能擔任該職責的非政府莫屬。雕塑瓷廠創意社區既是景德鎮的文化名片,也關係到景德鎮和明清園的旅遊形象。政府應會同雕塑瓷廠對老街區的公共環境進行整體改良,為陶瓷藝術家提供更適宜創作和銷售的產業配套。此外,政府還可以在社區周邊收購一批民房作為公租房定向出租給創業期的年輕陶瓷匠人,為其成長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三)對創意社區的價值評價標準有待轉變
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的經濟貢獻並不顯著,但將其放置景德鎮整個陶瓷產業的發展來看,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的意義十分重大。一來,該社區為景德鎮培育出了眾多陶瓷創意匠人,並令創意設計的重要性深入人心,直接或間接推動了景德鎮陶瓷產業從日用消費品向藝術品的轉型升級。二來,該創意社區為景德鎮其他陶瓷市場和市集的轉型樹立了榜樣,其規範化的管理、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和保護、藝術氛圍的營造、創意創新特點的凸顯與保持等,對景德鎮乃至全國手工藝創意社區均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此外從雕塑瓷廠創意社區的案例來看,該社區設施老舊、環境髒亂,但濃厚的文化氛圍卻吸引並留住了大批陶瓷藝術人才。因此,創意社區應首重培育人才,為產業提供驅動力,軟環境和文化氛圍應作為社區營造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祁述裕.文化建設九講[M].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
[2]理察.佛羅裡達.創意階層的崛起[M].北京:中心出版社,2010.
[3]查爾斯?蘭德利.創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創意生活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斐迪南?滕尼斯.共同體與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5]謝新松.多元化社會的文化治理模式研究[J].雲南社會科學,2013(3):138-141.
[6]張鴻雁.核心價值文化認同的建構與文化治理[J].南京社會科學,2015(1):76-82.
[7]孔錚楨.學習與超越——從「樂天陶社」現象看外來力量對景德鎮陶瓷創意產業的影響[J].美術大觀,2013(5):68-69.
[8]李松傑.「景漂」和景德鎮當代陶藝——以樂天陶社創意市集為案例分析[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4(3):24-33.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博士後、講師。)
(來源:行政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