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變藝術品!南寧市垃圾分類主題活動走進校園

2020-12-18 南國早報

為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垃圾分類知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投放準確率,12月15日下午,南寧市垃圾分類辦在廣西藝術學院舉辦了「垃圾分類新時尚 綠色南寧新主張」主題活動,垃圾桶也可以變成藝術品,還能輕鬆辨識。

學生們在宣誓。陸炫攝

在該校校園,學生們通過繪畫,將4種不同的垃圾桶通過形象的描繪,對應生動的卡通人物,提醒人們將不同的垃圾分別投入。此外,通過組織學生參與互動遊戲,增強了學生規範投放垃圾意識。

活動現場。陸炫攝

在活動現場,南寧市垃圾分類辦聯合廣西藝術學院共同發起志願者招募,在校園裡招募一批「垃圾分類志願者」。全體學生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之名進行宣誓。

據了解,目前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20年10月,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55%。在住建部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通報中,南寧市位居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第一檔。

本文由南國早報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地鐵宣傳主題列車亮相
    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地鐵宣傳主題列車亮相分類知識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在車廂內部呈現,市民乘地鐵輕鬆學知識上下班路上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地鐵宣傳主題列車車廂內到處張貼著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和方法。領導嘉賓為南寧垃圾分類地鐵宣傳主題列車發車揭幕。記者賴有光攝昨日上午,「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南寧新主張」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地鐵宣傳主題列車發車儀式在地鐵1號線南湖站舉行。
  • 「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廚餘垃圾?NO!垃圾分類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為增強孩子們的環保理念,幫孩子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11月27日上午,在惠濟區垃圾分類辦的指導下,惠濟區大河路街道辦事處、金河社區、怡豐森林湖幼兒園聯合河南省中聯再生資源集團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全家行」垃圾分類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螃蟹殼屬於什麼垃圾?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講師的介紹,弄清了正確答案。如何生動形象又有效地給孩子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 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走進校園走進課堂
    原標題: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 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走進校園走進課堂   自3月份印發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施方案以來,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以更細緻更全面的方式走進校園、
  • 垃圾分類進校園,朝陽學子玩轉垃圾分類「新時尚」!
    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近日,朝陽區教育系統將垃圾分類引入校園,創造性地開展了適合學生理解和踐行的垃圾分類宣傳與回收工作,各學校也通過網上授課、線下活動、校園課程等形式開展宣傳,積累了很多垃圾分類的好經驗、好方法,讓垃圾分類成為學生們的「新時尚」。
  • 南寧市青年志願者走進北寧社區宣傳垃圾分類和禁毒知識
    中新網廣西新聞11月10日電(陶慧琳)11月10日上午,南寧市青年志願者協會、中華志願者協會應急救援志願者委員會廣西湧善集團服務隊、廣西大學自強社、興寧區禁毒辦、民生街道辦北寧社區居民委員會在新朝陽商業廣場聯合開展「垃圾分類齊參與,我為邕城出份力
  • 由本報與南寧市文明辦主辦的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走進仙葫通福社區
    本報訊(記者趙敏)垃圾分類互動遊戲、有害垃圾換禮品活動、志願者向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方法……7月3日,由南寧市文明辦與南寧晚報主辦的「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南寧新主張」垃圾分類志願服務活動社區行活動第二站來到了南寧仙葫經濟開發區通福社區。
  • 綠色發展從娃娃抓起,當垃圾分類走進課堂……
    自3月份印發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實施方案以來高新區生活垃圾分類以更細緻更全面的方式走進校園、走進課堂幾個月來,高新區各中小學、幼兒園陸續開展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主題活動
  • 正在直播|「愛南寧,愛分類」 垃圾分類進社區主題宣傳示範活動!
    環境美十分正在直播「愛南寧,愛分類」垃圾分類進社區主題宣傳示範活動點擊此處看直播「愛南寧,愛分類」垃圾分類進社區主題宣傳示範活動 為擴大垃圾分類宣傳影響力,南寧市結合社區居民喜聞樂見的互動遊戲形式,在垃圾分類示範社區舉辦「愛南寧,愛分類」垃圾分類進社區主題宣傳示範活動
  • 南寧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全國第一檔
    形成分類處理體系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南寧市垃圾分類工作進入全國第一檔南寧市垃圾分類末端處理體系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南寧已形成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居民小區垃圾分類覆蓋率達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6.55%……這是所有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更體現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垃圾分類工作位居第一檔,南寧有啥「絕招」?連日來,記者對南寧市垃圾分類前端、末端進行探訪。
  • 源城開展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每天扔的垃圾都去哪裡了嗎?你們知道如果不好好地將垃圾進行分類會有什麼後果嗎?」12月10日下午,在源城區公園東小學階梯課室內,一場有關垃圾分類知識宣教競賽活動在此舉行。公園東小學四年級學生陳泫霏和李昕非常興奮地告訴記者,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課外競賽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平時在家裡也會協助爸爸媽媽做好垃圾分類處置。公園東小學副校長黃新媚說,平時學校都會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第二課堂、校園廣播開展垃圾分類等環保主題宣講活動。
  • 垃圾分一分 環境美十分 渝中區各校園開展垃圾分類活動
    為踐行全國文明城區建設要求,進一步加強學校垃圾分類工作的力度,提升廣大師生對垃圾分類的認識,培養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營造人人參與文明城市建設的良好氛圍,渝中教育系統組織各校園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垃圾分類活動。
  •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 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三期項目(紅色施工區域)預計年底建成,有機廢棄物日處理規模提升至1000噸
  • 常德市桃源縣垃圾分類宣傳進校園
    12月18日,湖南省常德市綠色江河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的志願者走進常德市桃源縣木塘垸中心小學,為校園裡的師生們開展了垃圾分類學習教育活動,將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意識深植學生心中,讓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活動中,同學們十分興奮,通過回答一個問題、描繪一幅圖畫、學會扔一次垃圾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們了解和掌握了生活中垃圾的種類。志願者們通過宣傳講解、實例解析、播放宣傳片等多種方式,為在場的同學認真講解垃圾減量、垃圾分類的基本常識,號召師生們共同參與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來。
  • 南寧市垃圾分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近日,住建部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46個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南寧市在46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檔,是進入第一檔的15個城市中為數不多的二線城市,也是第一檔內西部唯一的二線城市。3年來,南寧市共投入24.3億元用於垃圾分類。
  • 武漢市新洲區校園小劇場開演,讓垃圾分類,走進孩子心裡
    近日,在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中心小學階梯教室內,四(9)中隊的同學們上演了一場垃圾分類情景劇《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生活》,生動的演出,幽默的臺詞,在場的200多名師生在陣陣笑聲和掌聲中,學到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這是邾城街中心小學「垃圾分類 共建美好生活」校園小劇場中的一個場景。
  • 羊坊店街道啟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校園德育工作是社會教育的範本。為推行校園垃圾分類,培養有素質的未來公民,充實基層分類參與者的覆蓋面,近日,羊坊店街道舉辦羊坊店學區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 羊坊店學區啟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是將垃圾分類工作從宣傳到實踐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 海口瓊山區椰博小學積極推行垃圾分類進校園
    我們不但要在校園裡自覺分類,走出校園後也要影響家人,帶動社會,為全社會的垃圾分類投放貢獻我們的力量。」椰博小學三年級的同學陳一寬說。為創建生態文明校園,深化校園垃圾分類工作,海口市瓊山區椰博小學把垃圾分類教育作為常態化實施,精心設計,將垃圾分類工作貫穿於學校各項活動之中。
  • 鼓浪嶼推動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 孩子們養成垃圾不落地習慣
    戴懿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記者 戴懿)走進人民小學,乾淨整潔的校園裡只有一處垃圾桶;人民小學對面的幼兒園,用回收的瓶瓶罐罐、紙盤、紙片等製作的小手工藝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只是鼓浪嶼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在全市垃圾分類工作中,鼓浪嶼始終走在前列,與乾淨整潔的環境相對應的,是極少見到的垃圾桶。這樣的理念正由鼓浪嶼居民傳遞給遊客,從大人傳遞給孩子。
  • 鼓浪嶼推動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 校園只有一處垃圾桶
    原標題:校園乾淨整潔 僅有一處垃圾桶  鼓浪嶼推動垃圾分類從校園開始,孩子們養成垃圾不落地習慣戴懿 攝  走進人民小學,乾淨整潔的校園裡只有一處垃圾桶;人民小學對面的幼兒園,用回收的瓶瓶罐罐、紙盤、紙片等製作的小手工藝品,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只是鼓浪嶼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成效的一個縮影。在全市垃圾分類工作中,鼓浪嶼始終走在前列,與乾淨整潔的環境相對應的,是極少見到的垃圾桶。這樣的理念正由鼓浪嶼居民傳遞給遊客,從大人傳遞給孩子。
  • 南寧市將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家庭、個人進行獎勵
    近日市政府正式印發《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獎勵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南寧市將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家庭、個人進行獎勵,每年評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