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哈巴村是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的一個小村子,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之一」。位於阿爾泰山山地平原上,向西與與哈薩克斯坦的土地接壤,所以又有著「西北第一哨」的稱呼。白哈巴村的居民以圖瓦人為主,當地古老的風俗習慣已經流傳了數百年,至今依舊存在。如果你從高一點的地方往下看,白哈巴村美得簡直像一個童話。居民居住在屬於自己的小巧木屋裡,小屋的旁邊還搭著堅固的柵欄,用來圈養平時放養的馬兒。村莊附近的阿爾泰山上生長著茂密的松林,沿著村民踩出的小路,一直蔓延到村莊裡,幸運的話,可以看到一群馬自主回家,聲勢浩大,馬蹄濺起的灰塵,瀰漫在整個視野,為這清秀的村莊又加了一絲粗狂與豪邁的氣息。
白哈巴村是哈納斯景區最後一個景點,你在路上一直一直走,周圍精緻宏大的建築漸漸消失,人類活動的跡象也漸漸減少,不必焦灼,當你發現有成群的牛羊,有一縷青煙從木屋的煙囪裡冒出時,你一定是來到了這裡。白哈巴村海拔近1300米,與泰山的高度相比僅僅差了個小丘陵的高度。由於氣溫比較低的緣故,村子附近的山上還有幾處雪峰,那裡的冰川常年都不會融化。8~9月份是白巴哈村最漂亮的時候,當地已經進入秋季,村子裡外的松樹和樺樹的葉子漸漸開始泛黃掉落,鋪滿小路,踩到腳底時,鬆軟舒服,我們不自覺就會放慢自己的步調,靜靜地感受這難得的安靜。如果來白哈巴村,一定要去這附近的山上走走,踩著深秋的落葉,去看素雅乾淨的雪峰。
白巴哈村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敏感,所以在歷史上的領土糾紛一直不斷,直到漢朝時,皇帝下令設立西域都護,白巴哈村所在的地域才算是真正的成為我國的土地。當地的遊牧民族圖瓦人也就在這裡逐漸安頓下來。有人說「圖瓦人是一個漸漸被遺忘的民族」。事實上,圖瓦人總共有20多萬的人口,他們中的一部分分布在蒙古國境內,但是留在中國的還是有很多。圖瓦人常常稱自己為提瓦人,我們就把這部分人稱為提瓦人吧。提瓦人的歷史非常久遠,族人以狩獵放牧為生,也因為這個原因,提瓦人絕不把自家的羊皮從門口遞出去,如果是交易的話,也會從柵欄上遞出去。
白哈巴村確實有很多有趣的習俗,對於來客來說,圖瓦人在敬酒時一定要敬兩杯,寓意是每一杯酒分別進入客人的兩條腿中,祝福來客歸途順利,平安喜樂。白哈巴村還有一個特別神奇的地方,村中的小動物和人都特別親近,一點都不怕人。我們之前說村中的馬兒自動回家,還有更神奇的,自家牛羊每天清晨都會集體出去覓食,到了傍晚的時候,再自覺回家。這麼多年,沒有一戶人家出現過牛羊丟失的現象,這件事也能看出當地村民的淳樸。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到評論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