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正式上線個人快遞業務。
10月18日上午,在2018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宣布,京東物流個人寄件業務正式推出。攬收範圍先期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寄送目的地覆蓋全國絕大多數區域,攬收重量不超過30公斤的包裹。
目前,該業務在北上廣開展,之後將推廣到全國。王振輝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計劃2019年覆蓋全國30到50個主要城市。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京東快遞」微信小程序已悄然上線,主頁含有「寄快遞」、「查快遞」兩個欄目,具體涵蓋「寄快遞」、「批量寄」、「掃碼寄」,以及暫未開通的「語音寄」四個功能。
運費方面,以上海為例,1千克物品,上海同城寄送11元(隔天到),上海寄往北京、廣州隔日到快件18元,慢件16元。相對而言,價格整體低於順豐,高於申通等快遞公司。
據介紹,京東物流提供標準化的普惠寄件「特惠送」、依託航空運力的「特快送」、針對同城寄遞用戶的「同城即日」等產品。未來,由專車專人取件、送件的「京尊達」服務,也將應用於個人快遞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聞記者查閱《快件服務協議》發現,京東物流若在春節等法定節假日和「618」「雙11」等業務高峰期間提供服務的,需加收附加服務費。
峰會上,王振輝介紹,京東快遞有「無處不在」的下單入口和寄件二維碼,信息安全保護將提高一個檔次,還會與其他商家合作,推出個性化物流服務,讓消費者不只有一種選擇。
京東介紹,為了保證包裹的安全,個人快遞的攬收環節將由京東物流全自營配送員團隊負責。京東快遞還提供快遞保價服務。一旦快遞出現了損毀或丟失,京東快遞將按標準進行賠償。此外,全年無休的個人快遞業務由專業的客服來對接。
京東自2007年首創了B2C的物流模式,並於2017年4月宣布成立京東物流集團。目前,京東物流是唯一擁有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的企業。
當天,王振輝表示,未來5-10年,希望和社會各界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推動全球供應鏈的智能化發展,目標在全球構建雙48小時通路,實現中國48小時通達全球,並提升世界其他國家本地物流時效,實現當地48小時送達,幫助中國製造通向全球,全球商品進入中國。
據悉,京東物流目前已逐步將引領全球的時效和服務在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美國等落地,如已在曼谷開通211限時達服務,當地消費者也可享受到「上午下單,下午送達」。
2018年2月,京東物流集團完成25億美元融資,主要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中國人壽、國開母基金、國調基金、工銀國際等。京東集團持有京東物流81.4%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