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到了春倫集團,我心想為什麼這個集團要叫春倫集團呢,通過講解員我了解到:春倫集團也是國家AAA旅遊景區。一年之際在於春,春,孕育萬物,充滿追求。明前春茶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品質是企業的第一生命力,所以春,代表著春倫人對產品的追求。成就事業,不僅要循商道,更要以倫理道德為立身之本,如此方能樹品牌信譽以恆久,倫理道德的深刻內涵對完美企業文化、構建和諧企業、提高人員素質有重要意義。所以倫蘊涵春倫人對人品的崇尚。春倫凝結著春倫人對優質品質和崇尚人品的追求。
來到展廳,一股芬芳的茉莉清香撲鼻而來,聞香而去我發現展廳吧檯上有現泡的花茶,我心納悶這是誰泡的呢?可我已經被茉莉花茶的清香給迷醉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衝上去端起一杯像八戒吞棗一樣吞進肚裡,一點兒味道也沒嘗到,於是我又品嘗了一杯,這回我輕啜即可,頓時口齒留香,香氣四溢,我不禁說到:福州的茉莉花茶簡直堪稱精品啊!我們剛去休息,講解員解說道福州是世界茉莉花茶發源地,春倫集團是福州茉莉花茶的傳承集團,有六代董事長。我以們去了花茶涅槃,講解員詳細解說:茉莉花茶的窯制原理是利用了茶坯(用於窯制花茶的茶葉稱為「茶坯」)的吸香性以及鮮花的吐香性,經過平、抖、蹚、拜、烘、窯、提七道工序,精功細作,一吐一吸之間讓茶坯吸滿茉莉花香變成香氣四溢的花茶。茉莉花英文名:Jasmine,學名:Jasminum sambac{Linn}Aiton,別名:抹厲,科屬木犀科。
我有幸現場參與篩茶,我輕而易舉的拿起篩子,往逆時針方向抖動,可一不小心我又做成了順時針,心想這下可慘了,別篩茶也做不好,我在第五組的組長地位很難保住啦,幸好陳老師過來幫我解圍,我終於學會了怎麼篩茶。我們又回到了博物館,又開始狂補知識。級型茉莉花茶是指用等級綠茶為原料,將級型茶坯與茉莉鮮花拼命窯制而成。按照福州傳統工藝正宗的福州茉莉花需要窯制三次以上,根據感官品質,將福州茉莉花分為銀毫、春毫、香毫和特級。特種茉莉花指的是名優綠茶或特殊形態的綠茶素坯窯制而成的成品,外形千姿百態,似針、似珠、如環、如花,栩栩如生。就連古代的詩人江奎在《茉莉》中寫道:「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更不用說冰心寫的「中國是茶葉的故鄉,而我的故鄉在福建,更是茶葉故鄉中的故鄉!」
我們聽完這些講解,開心的走了,路上,我心想:我以後也要加入春倫集團!
瓊花玉島訪茉莉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關於茉莉花茶的生產過程和故事吧!
茉莉花最早是從印度傳到福州的,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茉莉花又是我們福州市的市花,擁有濃濃的花香,茉莉花大概在五月至八月開放,今天終於在春倫集團認識了茉莉花茶的製造過程,老師演示了怎麼放乾花茶,我也很榮幸能親自體驗,今天讓我最高興的事情是得到了張伯伯的籤名。如果還能體驗採茶的樂趣那麼我今天此行就沒有遺憾啦!
茉莉花茶香滿天
今天上午,我們小記者團來到春倫茉莉花文化園,最讓我難忘的是製作茉莉花茶的過程,講解工藝的張伯伯是位老茶人,他說從採茶、殺青、烘焙好幾個工藝流程才能做成毛茶,還需要用茉莉花窨制多遍才行。難怪一進園就聞到陣陣清香。老師還說,茉莉花茶茶王最高拍得26萬每公斤的高價。茉莉花也是福州的市花,愛福州愛傳統工藝。今天收穫滿滿,無比開心。
茉莉花茶,香飄全球
我們福晚小記者團,今天來到了福州著名的茉莉花茶發源地——福建春倫集團的總部,它是一個集文化、創意、休閒、體驗、娛樂為一體的國家AAA級景區。
茉莉花茶起源於西漢,它是2000多年前從印度傳到了中國,於是它就迅速在福州等中國南部的地區紮根落戶。從此,福州茉莉花茶與歷史名城福州有著共生共榮的不解之緣。
一走進去,講解員阿姨就熱情地給我們端上了一小杯茉莉花茶,我聞了聞,啊!好香吶,真不愧是茉莉花茶!一股濃鬱的茉莉花香在我的鼻中徘徊,讓人神清氣爽。我喝了一小口,哇塞,這味道真香,似乎把所有的茉莉花都泡在茶裡才有這麼香吧!我們品好了茶又準備向制茶體驗區「進軍」。
走了1分鐘,我們就到達了制茶體驗區。制茶大師張老師向我們解說,製作茉莉花茶的流程。流程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初制、精製、窨制。窨制的流程比較複雜,是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把茶與花放在一起一個晚上,第二天用竹篩醒茶,綠茶經過茉莉花香的薰陶,變成了有茉莉花香的花茶。
接著來到博物館,我看到了春倫集團的鎮店之寶——茉莉針王。它是福州最高等級的九窨名茶,據說,1公斤要26萬元呢!我湊近聞了聞,這香真能用無人能比來表示!難怪宋朝詩人江奎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我今天總算知道了茉莉花茶的「香」。同樣,比他品質差一些的還有茉莉白龍珠、茉莉金針菇,茉莉玉蝴蝶…
茶,在人們眼中看似平凡的樣子,但,它在人們心中卻是魅力無窮。元朝時,人們曾說過一句話:「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如今,茶已成了一部分人生活的必需品,你要來加入麼?
今天我們小記者走進國家AAA旅遊景區-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今天的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了解茉莉花的歷史、體驗茉莉花的製作工藝、參觀茉莉花博物館。
我們首先通過張老師和杜老師的介紹,了解到茉莉花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茶是世界名茶。製作茉莉花茶有三個步驟:初制、精製、窨制,有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老師還教我們怎麼用福州話說這七道工序,有三個福州話說的很好的小朋友得到了老師籤名的扇子,我真羨慕他們啊。我在茉莉花博物館了解到了茉莉花有許多品種,其中有茉莉針王、茉莉玉蝴蝶、茉莉龍珠等品種,茉莉針王一公斤可以賣到26萬,如果你們要買十公斤的話,就想當於賣到一套房子了,我還了解到春倫集團歷史也很悠久,它竟然已經傳承了六代,最後,讓我高興的是我很幸運的拿到了福州茉莉花茶傳承大師張子建老師的籤名。
今天早晨,下著濛濛細雨,我們來到春倫茉莉花創意園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回茉莉花茶的藝術。
進入茉莉花園,一陣芬芳撲鼻而來,一人品嘗過一杯又香又甜的茉莉花茶後,我們便來到了制茶的地方。制茶大師杜老師給我們講解了制茶的七個步驟,分別是平、抖、蹚、拜、烘、窨、提。還講了一些關於茉莉花的知識,比如:茉莉花的開花時期是5月至10月,茉莉花閩江兩岸等。杜老師還演示了拜和平兩個步驟,老師拿了一盆綠茶和一盆茉莉花,把綠茶和茉莉花均勻的混合在一起,讓綠茶沾上茉莉花的香味,然後用過篩器把綠茶和茉莉花分開。我們每個小記者都親身體驗了一把過篩的過程,輪到我體驗時我卻稍一用力就連花帶茶抖到篩子外面去了,看大師做起來很簡單的樣子,可自己做還真是有點難呢!
之後我們來到博物館,那裡擺放著好多的茶具,其中有一個清朝的茶盤上面印了一幅美人奉茶的景象圖,惟妙惟肖,美極了!
講解員姐姐還為我們講解了茉莉花茶的歷史文化傳承。原來今天我們參觀的春倫集團的負責人傅天龍、傅天甫兄弟倆是第六代傳承人,他們曾榮獲「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稱號,真是了不起啊!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對茉莉花茶的製作過程和茉莉花茶的歷史文化傳承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我突然感覺自己愛上了茉莉花茶。
今天我作為一名小記者來到位於倉山的春倫集團參觀茉莉花茶園。進到茶園後,講解員阿姨熱情地邀請我們品嘗這沁人心脾的茉莉花茶,我一看免費的,大口喝了兩三口,覺得這茶不苦好喝!心想這樣好喝的茶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跟隨著講解員阿姨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大師張老師。張老師是個精神矍鑠的老人,打完招呼後張老師開始為我們講解,他說:「茉莉花開花在五月份至10月份,喜溼喜熱。茉莉花茶包括花和茶葉,做茶的基本步驟包括初制、精製、窖制。一般都是在春天採摘,所以叫採春茶」。接下來竟然用福州話說步驟:平、抖、蹚、拜、烘、提、窖。講完後叫我們跟著他學用福州話講這七個字,誰學的最好就會得到大師親筆籤名的一把扇子!大家一聽有獎品,都躍躍欲試,積極參加。剛開始我不好意思參加,因為我從來沒有講過福州話。但後來我看見大家水平也就這樣,想著不如去碰碰運氣,也舉手參加,第一輪沒選上,但我不氣壘,認真聽老師的發音後參加第二輪的比賽,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竟然進入講福州話的前三名!太讓人意外了!我如願以償的和大師合影並得到他親筆籤名的一把扇子!最後張老師告訴我們什麼是採青、涼青、殺青、揉捻、烘培,並讓我們親自體驗茶花用篩子怎麼進行分離。可惜時間太有限了,我們每個人只有十幾秒的時間操作。戀戀不捨離開張老師講解的地方,我們跟隨講解員阿姨又回到一樓大廳,廳裡有塊壽山石,福州人喜歡紅色所以叫福龍石。一樓還有一個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古代倒茶的工具。二樓博物館放著鎮園之寶叫茉莉針王,它是經過九窖加工才製作出來的。價格一公斤26萬!最後帶隊老師又跟我們講解了十二星座對應的茶,我們聽的津津有味!
今天的參觀我了解了茉莉花茶和她的製作步驟,更讓我感興趣的是一斤26萬的茉莉針王!不過最最難忘的還是和張老師學習福州話,並得到大師的親筆籤名的扇子,感到今天自己太幸運了,希望好運一直伴隨我!
今天,我來到了瓊花玉島上,到了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剛到大廳,講解員就邀請我們一起品嘗了茉莉花茶。端起茶杯,一股淡雅的清香便環繞全身,輕抿一口,頓時唇齒留香。
接著,我們來到製作車間,講解員介紹道:茉莉花的窨制利用了茶坯(窨制花茶的茶葉)的吸香性以及茉莉花的吐香性。製作茉莉花茶的茶葉要用上好的春茶,經過初制,精製二道工序才能選用。茉莉花要選含苞待放的,品質優良的花。再經過平、抖、蹚、拜、烘、窨、提七道工序,精功細作,才能讓茶坯吸滿茉莉花香成為真正的茉莉花茶茶葉。
我也參加了篩茶。我拿起木篩,把一堆茉莉花混合著茶葉倒了進去,接著,我拿著沉甸甸的木篩用力左右搖晃起來。然後一堆茶葉便落進了筐中。我學會怎麼篩茶了!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茶文化館,館裡的桌子上擺著許多罐子,裡面存放著不同的茉莉花茶葉。茶葉外形千姿百態,似螺、似球、似針,各不相同。我們打開罐子,濃鬱的香味湧入鼻子,我精神為之一振!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更愛我的祖國了!
今天我和福晚小記者一行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到了園區,我們先來到了大廳,品嘗了正宗的茉莉花茶,那味道真的是十足的香哪!
品過茶之後我們來到了一個木頭做的制茶室,在那裡我學到了:初制,精製和窨制。精製的過程縮略起來就是:抖,蹚;窨制的過程縮略起來就是:烘,窨,提;合起來就是:抖,蹚,烘,窨,提。而且還知道了茉莉花一般開在閩江河畔,它們喜暖好溫,一般在6—10月份開花。
我們聽制茶的張伯伯說:在茉莉花含苞待放的時候將其摘下,在晚上9點左右,把花苞和炒好的茶胚放在一起,扔進「床」裡,直到早上八點,揭開蓋子,拿起一個竹篩。把「沒睡醒」的茉莉花苞和香氣撲鼻的茶胚放進竹篩中,往逆時針方向轉動,這就完成了茶與茉莉花的分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喝的茉莉花茶裡只有花香沒有花的原因啦。
最後我們來到二樓簡單的了解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原因:向全世界推廣茉莉花茶。因為茉莉花茶不但具有茶特有的清香,還帶有馥鬱的茉莉花香。
今天我不但知道了茉莉花茶的製做工藝,而且還知道了我生長的福州不但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還是主產區,我內心感到無比的自豪。
今天上午,天空下著微微的小雨,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在張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茉莉花文創園。
剛進大廳一股清香茉莉花味就撲鼻而來,認真聽著講解員的解說茉莉花茶,還邀請我們一起品茶,那味道香香甜甜的我好喜歡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一個小涼亭那裡有很多漂亮的花和茶,老師還給我們講許多花知識,比如:花開時間是5月至10月,茉莉花茶是世界名茶,茉莉花的製作過程等等。
然後我們又參觀了博物館,讓我們認識了花茶有千百種,最為珍貴的是茉莉針王,1公斤零售價在26萬元,是博物館的茶之王。張伯伯也給我們介紹了紅茶,白茶,黑茶,綠茶,黃茶,讓我對茶知識收穫很多。
今天我乘坐地鐵一號線到三角珵集合參加福晚小記者走進茉莉花文博園的活動。
一走進茶館的門,迎面而來是一塊巨大的壽山石。迎接我們的講解員阿姨請我們品嘗了一杯清甜的茉莉花茶後,我們就排隊到製作茉莉花茶的廠房。在那裡有一位參加過國家級茉莉花茶製作比賽第一名的師傅為我們講解茉莉花的製作工藝。因為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茉莉花茶是福州的特產,所以師傅特地用福州話來教我們茉莉花茶製作的七個步驟:平、抖、蹚、拜、烘、窨、提。三個說得標準的小記者還得到老師親筆籤名的扇子作為紀念品。此外我還用竹篩把茉莉花和綠茶進行分離,親自體驗了茉莉花製作工藝中的一個環節:窨。
在茉莉花茶博物館我還了解到茉莉花茶分為好多形狀、品種和等級。有圓形的,長條型的和粉末狀的,其中粉末狀的茶葉是這三種形狀茶葉中最好的。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茉莉花茶品種是茉莉玉蝴蝶,在熱水衝泡的時候它會向外張開,像蝴蝶在水中飛舞那樣優美。另外等級越高的茉莉花茶不僅越香,價格也越貴。
通過參觀茉莉花文博園。我不僅增長了茉莉花的相關知識還了解到茉莉花茶的製作工藝,對中國的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她生長在閩江兩岸,喜暖,喜溼,花期為5月~10月……這些我都知道,可茉莉花茶我卻是第一次聽說,茉莉花茶的滋味我也是第一次品嘗到呢!
10月15日上午,福晚小記者們共赴一場別樣的「秋遊」,前往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參觀學習。淅淅瀝瀝的秋雨中,我們踏著輕快的步子,體驗了茉莉花茶傳統工藝製作過程。
製作花茶,處處講究!平、鬥、蹚、拜、烘、窨、提,一道工序也不能馬虎。我還記住了,茉莉花得選摘含苞待放的;她們得和茶葉一起在「床」上睡8個小時才能用篩子做茶花分離,這樣,茶葉裡便滿滿的都是茉莉花香了!你想啊,泡茶時,茶葉在熱水中綻放,和著茶香飄溢出來的還有濃濃的茉莉花香,品一口,真是沁人心脾啊……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芬芳美麗滿枝椏,又香又白人人誇……」想起這支全家人都愛唱的香香甜甜的茉莉花歌,想起陽臺上扦插成功如今依然花開的那幾枝福晚茉莉花,我愈加地喜歡她了!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花。。。」你一定聽過這首歌吧,那你有聞過、喝過茉莉花茶嗎?今天我就來參觀芳香而又意義輝煌的春倫生態茶園,它可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哦!
我們首先參觀了花茶放幹車間。老師說製作茉莉花茶過程分為抖、平、蹚、拜、烘、窨、提、抖。平、蹚是精製,而烘、窨、提則屬於窨制。這製作工序簡直比製造一架飛機還要複雜。其中最複雜的工序是窨,就是茶、花混合,讓花的香味滲入到茶裡,這個過程需要人一直翻拌,而且要掌握時間、溫度、溼度,只要有一點偏差,就會影響茶的品質,所以真是「細節決定成敗」啊!
之後我們還參觀了博物館,了解了茉莉花茶的演變,以及一些與茉莉花茶相關的人物。
參觀完春倫茉莉花生態茶園後,茉莉花香在我唇齒間久久不散,真是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今天是我初次與曉青老師一起參加小記者活動,就來到了著名的春倫茗茶基地!一到基地主廳,工作人員就為每位同學都獻上了一杯清香的茉莉花茶,喝完感到神清氣爽,比普通的茶好喝好幾倍。
過了一會兒老師們叫我們開始排隊去了下一個地點,是一個製作間裡,杜老師和另外兩個老師正在等我們,那裡的工作人員請杜老師給我們講了茉莉花茶的故事並告訴我們製作流程分為:初制、精製、窨制,還有一個七言大字:平、抖、蹚、拜、烘、窨、提,生長時間是5月-10月,要採快開的花,製作方法是:採青、涼青、殺青、揉捻、烘培。
然後我們回到了大廳看到了壽山石工作人員說他最有福氣,然後我們來到了博物館裡面,有最高級的茉莉針王,一公斤就二十六萬了!!!裡面還有:茉莉龍芽、茉莉玉蝴蝶等………….
最後我們又去看了茉莉花的樹,好像很普通但很香,我們又去看了很多關於茶的故事。
今天我無比開心,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天。
今天我跟著晚報小記者大隊伍來到春倫集團。這裡不僅是茉莉花茶文創園也是3A級景區。
我們到了一個亭子,裡面有兩個老師跟我們講解茉莉花茶的製作過程,以及它的要決等等。『』窨制花茶七分椅,平抖蹚拜烘窨提。『』 茉莉的花期為5到10月份,閩江兩岸生長,喜熱喜溼。採花要採含苞待放的茉莉花,茉莉花是夜間開放的。製作茉莉花茶主要分為幾個部分。初制、精製、窨制。採青、涼青、殺青、揉捻、烘焙。粗製為毛茶。所謂窨制,即葉與花的集合,是茶葉吸香的過程。茉莉花茶在窨床裡八小時後,需要茶花分離,用竹篩把茶篩出來。
接下來參觀的是博物館。福州是茉莉花茶發源地,茉莉花茶的歷史悠久。它是在2000年前從印度傳入中國,由於福州是比較炎熱的氣候。空氣比較溼潤,所以適合茉莉花生長。茉莉花茶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影響,宋朝人認為茉莉潔白無瑕,淡雅幽香。明朝時,鄭和航海傳到30多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國家和地區。正是那時,使福州多了一張名片。清朝時慈禧愛花茶,她知道喝茶長壽,也特別喜歡茉莉花茶。所以那時茉莉花茶就變成了皇家貢茶。還有些名人也喜歡喝茶。
這一次參觀這個文化園,讓我收穫到了很多茶文化知識。
初秋的細雨帶著一絲涼涼的寒意,今天,我們來到福州茉莉花茶文創園。來到主展廳,就飄來一陣濃鬱的香味。看看桌上,擺著一些泡好的茉莉花茶,我正好非常渴,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杯茶就往口裡送。剛喝一小口,我就被燙得哇哇大叫。我趕快用手掌對著嘴巴扇風,好把嘴裡的熱意快速散出來。有了剛才的經歷,我才了解荼是要慢慢品的。 中國茉莉花茶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茉莉花的制茶工藝屬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今天有幸見到大師們製作茉莉花茶,我知道了製作茉莉花茶需要三大工程分為初制、精製、窨制。又分為幾種工序,釆青、涼青、殺青、擦捻、垬培。製作茉莉花茶的主要方法就七個字:平,抖,蹬,拜,垬,窨,提 。福州茉莉花茶傳承大師張子建伯伯帶著大家把那七個字用福州話念幾遍,邀請三位小夥伴來單獨念,念得好的就送一把帶著張子建伯伯籤名的扇子,經過幾輪的評比,有好幾位小夥伴說到一半就卡隔,雖然我說的福州話也很爛,可我用快用最快的速度把這七個字的發音記住,最終,我和另外兩位小夥伴各獲得了一把扇子,這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今天,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茉莉花茶的知識, 還得到了一個小禮物 。
茉莉花茶的香味讓我回味無窮,使我始終不能忘記,這就是我們福州的特產"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