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酒師孫國昌:潛心26年只為一壇好酒

2020-12-06 浙報融媒體

近日,柯橋區開展了「傑出工匠」選樹活動。在湖塘街道的一份推薦名單上,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的釀酒師孫國昌赫然在列。

自199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會稽山酒業,如今的孫國昌已經釀了26年的酒。從車間的制曲工、酒母師,到黃酒研究院的科研員,再到如今的會稽山生產技術質量總監、高級釀酒師、國家級評酒委員,他的身上發生了很多變化。他不再是初入酒廠時那個懵懂的生產工人,20餘年的經驗積累造就了他一身的釀酒本領。當他望向那一壇壇醉香撲鼻的琥珀色酒液時,他的眼神裡也從曾經的迷惘變得堅定而純粹。用他的話來說:「釀酒和做人一樣,人的成長需要好好引導,酒的釀造也需要細細催發。酒如人生,都令人沉醉。」從一壇酒裡,可以品出它一生中的曲折離合,而在會稽山釀製的黃酒裡,酒香中氤氳的是孫國昌對於釀出一壇好酒的執著和倔強。

釀酒,他有「特異功能」

「這個酒大概發酵了3天左右,這個酒大概發酵了10天左右。」在會稽山酒廠的檢測實驗室,記者遇到了正在進行日常質量巡檢的孫國昌。他穿著一身白大褂,眼鏡背後的眼神有些凌厲。

只是看了看手中盛了酒樣的燒杯瓶,他就脫口而出酒的發酵時間。之後,他拿起幾杯酒樣,分別嘗了嘗:「這個酒精度在11度左右,這個是17度。」通過儀器測量,結果和孫國昌預測的幾乎無差,仿佛他擁有「特異功能」一般。

雖然看起來嚴厲,但在和實驗室的後輩交談時,孫國昌語調溫和。幾位檢測員告訴記者,雖然孫國昌對於黃酒的品質要求苛刻,但對於年輕員工總是耐心教導。

有員工笑稱孫國昌就是一個長腳的測量儀。20餘年的經驗積累,以及對於釀酒的痴迷,讓他將自己都變成了一臺刻度精準的「儀器」。但孫國昌卻說,他的「特異功能」,其實是從別人身上學來的。

那是1994年的7月,至今孫國昌仍印象深刻。那年他剛從大學食品工程專業畢業,在黃酒界元老徐呈祥的推薦下進入了東風酒廠(會稽山的前身),並進入生產車間實習。不同於食品專業上對於釀酒的生動描述,酒廠普通生產工人一日的工作繁重而枯燥。7、8月正是酒廠製作酒麴的時間,工人們需要耐著酷暑,將紅皮小麥破碎、潤水,壓實、堆積發酵。由於當時機械化程度不高,往往需要工人用雙腳踩實酒麴。日復一日的忙碌勞作,讓孫國昌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惘。

好在當時的班組長繆新興,總是會熱情地陪他聊天,並鼓勵他:相比起以前,現在的條件已經算好了。從他的身上,孫國昌感受到樂觀和熱情,讓他重新對釀酒燃起了信心。

有一天,孫國昌擔任酒母工。當時他和同事正準備將浸泡好的大米撈出來,準備瀝乾蒸飯時,突然聽到一個聲音:「今天做的酒母,恐怕到了明天就會全部酸掉啊!」他聞聲望去,見到車間的張秋汀老師傅正皺著眉頭,正在喃喃自語。孫國昌心頭一震,將信將疑。等到第二天,他發現這批酒母果然全部酸敗了。這讓孫國昌徹底被對方「未卜先知」的特異能力震驚了,虛心向這位老師傅討教。經過一番溝通,孫國昌發現,原來在他認為枯燥的工作中,其實隱藏著無數的竅門和奧秘。

同事的熱情鼓勵、前輩的諄諄教誨……這一切仿佛是一道道精妙的釀酒工藝,讓孫國昌這一壇「黃酒」逐漸香醇起來。自此,孫國昌開始認真地挖掘釀酒中每一出竅門,並痴迷其中。他在釀酒車間呆了整整7年,還做了7年的黃酒科研員,為他一身的「特異功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手工,未必就是最好

提起工匠精神,不少人第一個念頭肯定是「手工製作」。大家普遍會認為一個產品是純手工製造的,那就是考究,是有靈魂的;而如果用機器來進行製作,仿佛就少了一點兒誠意。

但是孫國昌不這麼認為。曾獲「浙江省釀酒大師」、「浙江省十佳品酒師」等諸多榮譽的他,近來花了大量的心思,與公司內的領導、專家、同事一起鼓搗出了一套智能化釀酒系統。這套系統從浸米開始,中途的蒸飯、前發酵、後發酵……一直到黃酒裝箱放入立體倉庫,只需要操作人員在控制室內遠程下達命令,中途幾乎不需要任何人工接手,全權由機械根據設定好的參數進行運作。車間內的工人,只需要負責保持車間的整潔、監督機器的運行情況即可。

如果說「純手工」是指產品在成型的過程中,完全由人手進行打造,那如今釀出來的酒,可以說是「零手工」。

「零手工」的酒裡,可有釀酒師的誠意嗎?答案是肯定的。其實,這反而是孫國昌等一批技術權威和老師傅們對於黃酒品控近乎苛刻的追求:「手工製作,主要是依靠釀酒師主觀的感覺。只要是主觀的,就可能會有偏差,而一旦產生了偏差,就會導致釀造出來的酒時好時壞。作為釀酒師,我不允許自己的酒裡出現殘次品。」

在孫國昌看來,使用智能化的管理流程,並非是放棄了對酒品質的追求,而是相當於聘請了一批時刻保持在最佳狀態的「釀酒師傅」,讓他們每時每刻,都以無比精準的手法,釀造出沒有品質偏差的黃酒。

為了保證這群「釀酒師」的工作狀態,確保每道工序都不出差錯,孫國昌經常與公司領導、車間負責人、技術骨幹等一起研究商量,終於出臺了一套最安全的操作流程,在整個釀酒過程中安排了20多個檢測點,幾乎每一個釀酒的步驟都需要檢測。在整個會稽山,光檢驗人員就有近百人,佔到所有生產工人的20%。他們督促著這群「最強的釀酒師」,馬不停蹄地為會稽山釀造出最醇美的黃酒。

行家,在不服輸中誕生

當被問及是什麼促使自己一步一步成為釀酒行家,孫國昌的回答很簡要:不服輸。

彼時初入酒廠,擔任酒母工的孫國昌,由於操作不當,讓製成的酒母全部酸敗。這次教訓讓他痛定思痛,從此後,他對待每一項工作都潛心鑽研,虛心向前輩請教,這種一絲不苟的認真勁兒,讓他學到了過硬的本領,在後來的酒母製作中做到了沒有一罐酸敗的記錄。

在智能化釀造車間剛剛投產的時候,有一段時間一旦天氣熱,酒的酸敗率就會較高,讓不少工人對智能化釀造系統產生了懷疑。由於黃酒智能化生產線在國內屬於前列,因此眾人也沒有經驗可以借鑑,這是一條只能摸索前進的道路。

但是孫國昌沒有作罷。與公司裡領導、專家、技術員和老師傅們一起反覆研究,經過一番仔細的查找和思考,終於發現了原因:原來是系統控制投料水冷卻交換的時候,導致的細菌感染。在對系統作了一番調整之後,系統釀造出的黃酒再也沒有上述的問題。

除了智能釀酒,會稽山的黃酒包裝也是全是自動的。在公司領導充分授權下,孫國昌全程參與10萬千升後熟包裝項目,在設計、安裝、試產的時候,每每遇到問題,孫國昌都會和技術團隊探討到深夜。那是一段不到凌晨1點、2點沒法回家的日子,但回憶起來,孫國昌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容:「雖然辛苦,但是每解決一個技術問題,那種快樂,是不可言喻的。」

他還說,正是這種快樂,陪伴他走過二十多年的釀酒生涯。

去年下半年,孫國昌被紹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授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他的《紹興市會稽山紹興酒孫國昌釀酒大師工作室》,也被評為十佳工作室。這個由公司內8個不同釀酒崗位上的工匠組成的工作室,如今正在積極傳授公司中的青年員工各項釀酒的技能。

正如孫國昌所說的,人生如酒。當時若沒有會稽山其他前輩的匠心「釀造」,也不可能有他今日的成就。如今,這位不服輸的釀酒大師定下了新的目標:除了繼續追求更好的釀製工藝,也要在公司的後輩中,「釀造」出幾壇「好酒」。

相關焦點

  • 釀酒師孫國昌:潛心26年只為一壇好酒
    在湖塘街道的一份推薦名單上,會稽山紹興酒有限公司的釀酒師孫國昌赫然在列。自199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會稽山酒業,如今的孫國昌已經釀了26年的酒。從車間的制曲工、酒母師,到黃酒研究院的科研員,再到如今的會稽山生產技術質量總監、高級釀酒師、國家級評酒委員,他的身上發生了很多變化。他不再是初入酒廠時那個懵懂的生產工人,20餘年的經驗積累造就了他一身的釀酒本領。
  • 一壇好酒好不好?老酒更多值得品味!
    原標題:一壇好酒好不好?老酒更多值得品味!隨著新年腳步的臨近,年味兒也顯得越來越濃厚,對於忙碌了一年的人們來說心裡最期待的不過是一頓舉起美酒全家共同慶祝的溫暖年夜飯,那麼新年適合喝什麼酒呢?擁有中國傳統吉祥文化與歷史傳承的一壇好酒,成為了大家最好的選擇。
  • 不喝酒的釀酒師給你講講什麼是好酒
    某日和友人談及此事,大笑之餘要為我介紹一位民間高人,潛心沉浸釀酒行業幾十年,全國風聞景從。雖然只是隨口提及,倒讓我上了心,拜託友人代為介紹,卻也久未能得逞,逐漸倒成了一件心事,每每飲酒時都會讓我想起。不喝酒的釀酒師五月的成都,空氣清新怡人,友人電話告之約到了高人,帶著一遂心願的喜悅到約定餐廳的包間,早已有幾人在談笑風生,其中一位長者便是朋友介紹的釀酒高人——張玉明老師。寒暄落座酒菜上桌,張老師卻只要了一杯白水。
  • 一壇好酒,打造全民參與式營銷
    繼視頻《老外遇上白酒和90後釀酒師》創造了100萬+的播放量後,「一壇好酒」轉發招商H5創下的驚人傳播效果,堪稱酒行業前所未有的「全民參與式」招商,見證傳播的影響力,其背後既有團隊打造的優質內容,更是消費者對於產品和內容的認可。
  • 一壇好酒注重細節狠抓品質,深刻詮釋中國白酒的魅力
    從外包裝上,一壇好酒給人一種古樸典雅的感覺,其實市場上走陶壇包裝路線的酒也有不少,但此類型酒的包裝很難把控,在風雅與通俗之間做很好平衡,實在是不容易。這點一壇好酒做的就很好了,風格簡約復古,整個酒瓶非常簡單,麻布包裝袋,看著很有格調,瓶身是質地粗細恰到好處的陶,瓶底浸釉,瓶蓋是塞子式的,瓶蓋的插入部分用軟塑料包裹。
  • 20年再出發!金六福重慶發布升級戰略 一壇好酒引領品牌新時代
    11月7日,恰逢全國秋季糖酒會在重慶召開之前,金六福·一壇好酒線下發布會第五站,也是2017年的收官之戰,在山城重慶渝州賓館隆重舉辦。本次發布會千商雲集,酒業矚目,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大商們在會場感受到了視聽和頭腦的雙重震撼,體會到了一壇好酒的獨特魅力。吳向東在會上發布的金六福戰略升級計劃,更是讓整個行業為這個20歲品牌的勇氣點讚。
  • 國家一級品酒師胡志平 潛心鑽研釀造好酒
    在黃石,有這樣一位「品酒師」,為了尋求好酒的「真諦」,曾在寒冬深夜起床觀察「箱床」變化;為了明確釀酒工藝標準,他無數次在實驗室裡求證數據,創新釀造配方。
  • 金六福一壇好酒與書結緣 好書就應該配好酒
    《一本好書》與一壇好酒,一面是書,一面是酒,但契合的都是匠心——「好」是共同的核心。    《一本好書》這種高品質、大格局的節目,能夠與之同行的品牌自然也是一款同樣匠心之作,一壇「好」酒配一本「好」書,才能相得益彰。一壇好酒所「出生」的時代,恰恰是不缺酒,但缺好酒的時代。
  • 最好的酒永遠是下一壇
    最好的酒,只在冬至之後開始釀造,只因冬天,才有最好的鑑湖水。鑑湖水,源出會稽,有如嶗山泉,所含礦質,恰合釀酒之用。冬天的鑑湖水,不清不濁,所釀之酒清靈醇厚,紹興黃酒獨佔其美。 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
  • 2019春節送長輩親戚年貨選什麼好,一壇好酒是春節送禮佳品
    所以2019春節送長輩親戚年貨選什麼好,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酒——一壇好酒。2019春節送長輩親戚年貨選什麼好?作為匠心打造的超級單品,一壇好酒自問世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對於一壇好酒的機會,吳向東董事長在發布會中分析:過去十五年是「質優價高」的名酒時代,如今白酒消費將步入雙雄時代,「質優價宜」白酒將和「質優價高」的知名白酒齊頭並進,這個市場有2萬億。
  • 紹興老酒廠9年的花雕酒,原漿原液,僅兩百壇
    酒廠給這款酒命名為「一如」,它酒香馥鬱,諸味協調,身心一如。不譁眾取寵,不花哨討巧,原漿原液,口感純正。這款酒的釀酒師,是會稽山酒廠的潘良良師傅。從學徒到獨立釀酒師,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現在他已經是手工黃酒項目組的組長。「一如」冬釀花雕酒,算是潘師傅釀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款酒。
  • 魯長華:一生一斟一酌釀酒香
    三代都是釀酒師——每天帶著味道回家  對於走上釀酒師這條路,魯長華表示一點也不意外。他出生於一個釀酒世家,他的爺爺就是以「走酒」為生。在同事眼中,他對釀酒技藝的專注近乎痴迷,白天照常上班,晚上又跑到廠裡,潛心鑽研技術,為自身充電。  在手工黃酒的釀製中,開耙是一項最關鍵,但也最難以掌握的技術。所謂開耙,就是在黃酒的發酵期間,利用攪拌冷卻的方式調節發酵醪的溫度,補充新鮮空氣,以利於酵母繁殖。該給哪缸酒開耙、何時開耙,都是沒有一定的次序,完全依靠釀酒師的經驗與判斷。
  • 精釀啤酒培訓:好酒,都是釀酒師細心打磨出來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第一次釀酒,問題辣麼多,但也沒能阻止慕容宇軒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釀酒師。回看慕容的釀酒之路,你不得不驚嘆他進步的神速。2016年10月,還是一個釀酒零基礎的懵懂」小白「,但不到兩年,已經超越N多釀酒師。技術突飛猛進,而且對於精釀啤酒的認識,也讓人耳目一新。
  • 金六福「一壇好酒」首次進入太空
    「金六福·一壇好酒」伴隨著商業火箭「雙曲線一號」,首次進入太空。作為中國第一瓶太空白酒,一壇好酒以今日為節點、以太空為坐標、以宇宙為範疇,將它的深度和高度拉開來,完整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一壇好酒」首發於2017年,出自於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華澤酒業旗下金六福品牌,作為集團核心產品,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金東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內部而言,調配了旗下分布全國各地的13家酒廠的釀酒經驗、資源、專家,經過上千次的試驗才為」一壇好酒」配置出一個獨家秘方,這個秘方全球只有三個人掌握。
  • 金六福·一壇好酒重慶站披露品牌升級戰略,20年歷史品牌正從「做大...
    今日(11月7日),金六福·一壇好酒(以下簡稱一壇好酒)線下發布會第五站,也是2017年收官之戰在山城重慶渝州賓館隆重舉行。會上,金東集團董事長吳向東現場以一壇好酒·喜壇新品發布為契機,披露了金六福品牌戰略升級計劃吸引了近千行業人士的現場關注。
  • 攜雙百萬之勢,金六福一壇好酒全球陶繪大賽火熱開啟
    2017年中國白酒屆網紅——金六福一壇好酒,憑藉《當老外遇到中國白酒和90後釀酒師》視頻、招商H5創造雙百萬傳播奇蹟。超過10萬消費者收到了一壇好酒,並對包裝設計和酒體品質給予高度評價!為了延續雙百萬熱度,強化消費者的參與互動,提升一壇好酒的傳播聲量和活動參與作品數量及質量,並為一壇好酒注入新的公益理念和藝術內涵,金六福攜手20位國際一流藝術大師、18家專業媒體聯合發起「一壇好酒杯首屆全球陶繪大賽」,誠邀手中持有一壇好酒的消費者推薦身邊最會畫畫的人,用一壇好酒瓶體進行藝術創造,並且作品有機會成為一壇好酒爆款產品,獨享萬元現金大獎。
  • 推廣丨一壇好酒成為第一瓶太空酒
    作為中國第一瓶太空白酒,一壇好酒以今日為節點、以太空為坐標、以宇宙為範疇,將它的深度和高度拉開來,完整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2019年7月25日,註定是中國白酒行業上值得紀念的一天。「金六福·一壇好酒」伴隨著商業火箭「雙曲線一號」,首次進入太空。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幹邑白蘭地和可口可樂——作為西方文化兩大象徵的烈酒與汽水,相繼伴隨人類腳步進入太空。
  • 來自明清窖池的俠壇酒
    來自明清窖池的俠壇酒 京東眾籌2018-12-26 10:20:45 閱讀(2564)
  • 金六福「一壇好酒」首次進入太空
    原標題:白酒進入太空時代 金六福一壇好酒成為第一瓶太空白酒  2019年7月25日,註定是中國白酒行業上值得紀念的一天。「金六福·一壇好酒」伴隨著商業火箭「雙曲線一號」,首次進入太空。  作為中國第一瓶太空白酒,一壇好酒以今日為節點、以太空為坐標、以宇宙為範疇,將它的深度和高度拉開來,完整地呈現在消費者面前。  敢叫「一壇好酒」,足見其功力之「深」  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幹邑白蘭地和可口可樂——作為西方文化兩大象徵的烈酒與汽水,相繼伴隨人類腳步進入太空。
  • 一壇好酒秉持初心攜手《一本好書》帶來別樣文化盛宴
    節目播出以後,豆瓣評分高達9.3分,算得上眾多綜藝節目裡的一股清流,獨家冠名商一壇好酒也隨之再次走近消費者的視野。 節目所薦的《未來簡史》、《三體》、《萬曆十五年》、《人類簡史》等經典書目紛紛登陸各大電商網站圖書熱搜榜,並帶動了一股讀書熱。正如新華社發文評論所稱,「《一本好書》以生動有趣的好書推介,帶動大眾去讀好書,讓人們換一種方式看原著,展現原書中超越認知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