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3 10:09 |寧波晚報
1月2日,記者從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原江東水產批發市場)了解到,2017年十大主要水產品批發交易量排名出爐,帶魚、黃魚、玉鰨魚位列前三,其次為鮮蟹、海蝦、蝦潺、鯧魚、海鰻、魷魚、米魚。而在2016年,市場十大主要水產品交易量排名為帶魚、鯧魚、黃魚、玉鰨魚、海蝦、鮮蟹、蝦、海鰻、米魚和魷魚。
十大水產品交易量佔總成交量的一半多
2017年,原江東水產批發市場水產品總成交量達到23萬噸,水產品均價為每公斤32.57元,和2016年市場水產品總成交量24萬多噸相比,減少1萬多噸,但價格略有上漲,2016年水產品均價為每公斤31.86元 。
2017年市場十大主要水產品總交易量為12.729萬噸,比起2016年的13.308萬噸,減少5790噸,減幅4.35%。2017年市場十大水產品批發價格為平均每公斤36.40元,比起2016年的平均每公斤35.50元,上漲2.54%。
從2017年市場十大水產品交易量統計分析中可以看出:黃魚的交易價格最高,為每公斤72元;其次是鯧魚,每公斤70元;蝦潺價格最低,每公斤為8元。
帶魚交易量連續12年獨佔鰲頭
帶魚已連續12年榮登市場十大主要水產品批發交易量首位,其2017年交易量為2.2萬噸,佔水產品總成交量的近一成;均價為每公斤26元,比2016年的每公斤28元下降了2元。記者平時走訪菜市場,在海產品攤位,帶魚最為多見,禁漁期有凍帶魚出售,冬季更是帶魚旺捕的季節。
黃魚取代2016年的「亞軍」鯧魚,名列十大水產品交易量第二位,2017年每公斤平均價格為72元,比2016年的每公斤68元上漲4元。記者了解到,黃魚包括海洋上捕撈的大黃魚、小黃魚和梅魚等,以及福建、廣東、山東、江蘇和本省養殖的黃魚。
玉鰨魚排在市場十大水產品交易量第三位,取代了2016年的黃魚,2017年平均每公斤價格為33元,比2016年的每公斤31元上漲了2元。
這些水產品包括進口品種
2017年十大主要水產品中,鮮蟹交易量排名第四,達到13160噸,比2016年交易量11500噸增加1660噸,增幅達到14.43%。2017年每公斤平均價格為38元,比2016年的每公斤40元下降2元。
此外,鯧魚批發交易量10850噸,比2016年的18500噸減少7650噸,減幅41.35%;每公斤平均價格為70元,比2016年的每公斤68元上漲2元。
米魚每公斤批發價為35元,比去年的每公斤33元增加2元。魷魚每公斤批發價格24元,比2016年增加1元。
在品種方面,這些主要水產品既包括國內四大海域的水產品,也包括進口水產品,如從挪威、加拿大、秘魯、阿根廷等國家進口的魷魚,從菲律賓、越南、日本、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進口的黃魚、鯧魚、海鰻、帶魚、鮮蟹等。
這些進口水產品進入寧波市民菜籃子,填補了本土水產品的空缺,豐富了市民餐桌上的選擇。
【浙江新聞+】十大主要水產品交易量為何減少?
記者了解到,2016年原江東水產批發市場十大主要水產品交易量為133080噸,比2015年減少12770噸,減幅8.76%。2017年十大主要水產品總交易量為12.729萬噸,同比再次減幅4.35%。
對於水產品交易量略減,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戎永敢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首先,休漁期延長,海洋休養生息,總的捕撈量有所減少;其次,電子商務興起,部分海產品不再通過批發市場流通,而是由網絡直接銷售給市民、飯店等;另外,交通條件改善,部分市民如今可以直接到產地採購,這些交易量在批發市場上未能體現出來。
(原標題《2017年十大主要水產品批發交易量排名出爐 帶魚交易量最大 黃魚身價最高》,原作者謝昭豔。編輯周松華)
15149453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