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2M
「
最近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有朋友私信說沒留意到尖叫更新,因為有時候幾天前更新的公眾號,可能都會跑在我們最新的文章前面。尖叫君非常無奈 。
如果你不想和尖叫童年走散的話,麻煩一定一定要把我們的公眾號設置為『星標』噢(星標方法見文末),或者每次看完文章之後,隨手點個『在看』,留意點擊我們的歷史文章哦,拜託啦!我們會一如既往地秉持初心,用優質的內容陪伴你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文丨尖叫童年原創作者 梅子
點擊播放 GIF 0.2M
你小時候哪一個時刻有因為對某樣東西感到好奇而熱血沸騰、躍躍欲試的心情嗎?
相信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時刻。
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一個小男孩因為看到有大哥哥在田間玩無人機,騎著自行車追了幾條田坎。
當他趕到的時候,期待地問哥哥們:可以看看你們的無人機嗎?
得到允許後,他開心地招呼自己的小夥伴們一起看看這個新鮮的玩具。
看到車裡的無人機,他興奮地和身邊的小夥伴討論著,眼裡閃耀著光,滿足而開心。
孩子臉上的笑容和眼裡的期待感染了屏幕外的我們。
網友們表示被孩子感動了,看到孩子眼裡的光,就像看到童年時的自己。
夢想根植於心的種子就是好奇。
孩子眼裡的光就是夢想發出來的光。
近日,江西的一個小萌娃立下誓言:長大了一定要開自己的挖掘機,引得網友們哈哈大笑。
原來有天他家樓下有一輛挖掘機在工作,他在家裡陽臺上一看就是一個上午。
挖掘機工作的樣子,在孩子眼裡就是最神奇的事。
為了更近距離觀看挖掘機工作,他跑到工地旁,結果挖掘機的司機叔叔直接把他抱上了駕駛位,讓他直接完夢。
孩子更是興奮地許下他的誓言。
孩子對一些事物的好奇往往讓大人不解,看起來很小,卻佔據了他的全部心思和專注。
但這不正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嗎?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夢想紮根,孩子的人生將充滿驚喜。這也是父母贈與孩子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禮物。
1. 夢想,需要一顆種子
孩子的每一個好奇心都可能是一顆夢想的種子。
第一個登月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於6歲時的一天傍晚,在院子裡跳躍著對廚房裡的媽媽說:「媽媽,我要跳到月球上去!」
媽媽只說了一句:「真的嗎?好啊,只是別忘了從月球上跳回來,你還沒有吃晚飯。」
又有一天傍晚,阿姆斯特朗爬到了高高的教堂塔頂上。
鄰居通知了媽媽,媽媽急忙忙跑過去,衝著塔頂喊:「阿姆斯特朗,你在做什麼呢?」
阿姆斯特朗對著媽媽喊:「媽媽,我想爬到月亮上去,這裡離月亮好近哦。」
媽媽:「真的嗎?好呀,只是你還沒有帶降落傘,爬到月亮上怎麼下來呢?帶上降落傘再去吧。」
為這位睿智的媽媽點讚,面對這樣的情景,仍然能尊重孩子,保護他的好奇心。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位從小想跳到月亮上的孩子,在月球上邁出的一小步,成全了人類在太空探索歷程中的一大步。
▲左:阿姆斯特朗,右: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
當阿姆斯特朗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那一刻,記者採訪他:「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話是什麼?」
阿姆斯特朗回答說:「我想對媽媽說,我從月球上回來了,我想回家吃晚飯!」
好奇就像一顆種子,在阿姆斯特朗童年的憧憬裡發芽,直到成長為夢想的大樹。
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因為好奇產生的。
牛頓因為對一個蘋果的好奇,從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瓦特對燒水壺上冒出的蒸汽感到非常好奇,最後改良了蒸汽機;
伽利略看吊燈搖晃而好奇,然後發現了單擺。
愛因斯坦說: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有強烈的好奇心,永遠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遠進步的人。
縱觀那些出色的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等等,都像孩提時那樣永葆一顆好奇的心。
好奇的種子裝上了夢想的翅膀,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能改變世界的奇蹟。
2. 孩子求知的種子需要呵護
孩子天生具足探索欲,喜歡學習,熱愛新鮮的事物,但這些都需要父母的成全。
孫儷之前發過一條微博,說家裡陸續孵出了一些小雞,不知道怎麼安置。然後接連幾天都在微博更新小雞出生的事。
原來是一個月前孩子們都很想看看雞蛋是怎麼孵出小雞的。
聽了孩子們的想法,孫儷沒有說教也沒有考慮之後小雞安家的問題,直接買了保溫箱回來和孩子一起等待小雞的出生。
小雞在孩子們的期待中陸續破殼而出。
能近距離見證新生命的誕生,相信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場深刻的生命教育。
一次小小的好奇,孩子見證了新生命的誕生也鑄就了自己的成長。
面對孩子的好奇心,父母要做的只是給予恰如其分的支持,剩下的交給孩子和時間。
還記得小時候在學校趴在桌子上午休,難以入睡的回憶嗎?
深圳一對小學生表姐弟因為同學們午休困難,就琢磨著怎麼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當他們把想法告訴家人,就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做工程師的外公給他們提供技術支持,提一些好的建議,和他們一次次修改方案,做樣板。
經過近一年的反覆嘗試,他們發明了一款午睡課桌椅,學習桌只需要10秒鐘就可以變成「午睡床」。
小學生發明的午睡課桌,還能躺上去睡覺,這腦洞也太大了吧!
孩子們的這款發明亮相深圳福田青少年科技節時,得到家長們的認同,專家點評很有應用價值,還申請了專利。
孩子的能力在一個個腦洞中得到提升,在一次次探索中獲得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夢想家,用一顆充滿好奇的心裝飾夢想的童年,而父母就是幫助孩子圓夢的人。
3. 父母是助力孩子夢想發芽的能量
每個夢想都值得被認真對待,每次好奇都有可能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孩子天生具足探索的勇氣,是否能讓這股勇氣持續,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不幹涉,是最好的保護
少一點說不要碰、不要摸、不要做這個那個,理解孩子的好奇,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去摸索。
女兒3歲就很喜歡進廚房幫忙,每次都幫倒忙。
地面灑滿水;幫忙削皮的青瓜只剩下裡面的瓜囊;兩個雞蛋一個蛋黃在碗裡,半個在手裡,半個在桌子上。每次她都玩得不亦樂乎,我也任由她折騰。
四歲半的時候她已經可以很小心地使用小刀做水果沙拉、用削皮器削皮和我一起煎雞蛋餅。
廚房裡的器具她都知道如何使用不會傷到自己。
孩子天生對學習感興趣,我們少說幾聲不,就是推他向前一大步。
積極回應,助長夢想成長
李政道說: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
問十萬個為什麼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父母的耐心見證孩子的成長。
一名5歲的孩子問媽媽,大腦是什麼顏色的。媽媽說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可以一起去圖書館查查。
兩人在圖書館查了一個下午,看了國內外各種文獻資料才找到孩子想要的答案。
比起「我也不知道」「哪有那麼多為什麼」,和孩子一起尋找答案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卻在無意間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辦法,助長孩子的求知慾。
遊戲引導,點燃求知的火苗
遊戲是引導孩子探索和思考最好的方式之一。
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位爸爸想讓兒子練習寫字母,但是孩子坐不住。
於是爸爸拿來一個小方盆,裡面鋪了一層麵粉,讓孩子用手在麵粉上寫。兒子興致一下就來了,練習毫無壓力。
孩子天生喜愛遊戲,當孩子缺乏對學習的興致時,遊戲就是最好的引導方式。
呵護孩子的好奇,滿足孩子探索的欲望,支持孩子的行動,讓孩子許下對生命的熱情,是父母向孩子表達最深的愛意。
點擊播放 GIF 0.2M
充滿好奇、喜歡探索,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對這個世界的熱愛和生命的激情。
教育家盧梭說,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導,就能成為孩子尋求知識的動力。
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就是幫孩子找到那一件讓他雙眼亮起光芒的事,然後讓這縷光幫孩子敲開探索之門,讓他擁有更大的世界,更高的格局。
-END-
- 歡迎點讚轉發分享 -
* 聲明:本公眾號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分享:
1、中國的孩子早已變了, 老師和家長卻還沒跟上
2、6個幽默小故事,會改變你的一生!
3、精英學校,隱秘的上流社會家長圈
4、人生大總結 ,寫給未來的孩子!
5、現在的努力是為了將來有主動權!一位家長寫給孩子的信,說出了無數父母的心聲!
6、孩子要經歷什麼,才能懂得學業的重要、父母的不易?!
若你喜歡,為老師分享專欄點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