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15 ART KAOHSIUNG高雄藝術博覽會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及城市商旅-高雄真愛館正式啟幕。這是第三屆高雄藝博會,從首屆的62家畫廊、第二屆的92家畫廊,擴展為今年的104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法國、韓國、泰國、越南等畫廊分布在四個展區。尤其是日本藝術和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兩個特展,充分體現本屆藝博會定位: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基於臺灣的本土市場,建立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藝術對話。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史哲、高雄藝術博覽會藝術總監張學孔、高雄市現代畫學會蔡秉旂、馬來西亞國家視覺藝術發展局主席馬哈迪・陸克曼拿督、東南亞特展區策展人林愛偉、日本特展區策展人加藤義夫、大坂藝術博覽會代表宮本典子、大會贊助商歐萊雅集團專業沙龍美髮事業部總經理林厚志
▲馬哈迪·盧克曼拿督
在12月1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高雄市文化局局長史哲談到,第三屆高雄藝術博覽會首次使用雙展場,既有駁二藝術區,又有城市商旅酒店展場,與其他酒店型博覽會有很大不同。三年的發展,代表了這是一個有非常大潛力的市場。
▲史哲
高雄藝博會的藝術總監張學孔談到,高雄是東南亞和東北亞的交流中心,高雄藝博會為兩個地區的藝術提供新的對話空間,也希望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國際視野。
▲張學孔
高雄市現代畫學會前任理事長蔡秉旂則提出,高雄藝博會在第三年的規模上已經打開,成交率也會進一步突破。隨後,馬來西亞國家視覺發展局主席馬哈迪·盧克曼拿督,日本特展區的策展人加藤義夫,則分別從各自國家與臺灣地區的藝術合作,介紹了本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蔡秉旂
▲宮本典子
▲加藤義夫
高雄是臺灣第二大城市,曾以工業著稱,駁二藝術區位於高雄港旁的工業倉庫,既體現了後工業時代的景觀,又展示了高雄在港口、航運、工業等方面的特性。而今年將城市商旅酒店引入,使藝博會兼具了酒店藝博會的屬性,也反映了高雄藝博會在藏家拓展上的策略。
▲高雄藝博會的場地是對舊有倉庫的利用
▲高雄藝博會外觀,緊鄰碼頭
▲工業遺蹟的利用
▲展場外的雕塑
今年大會特別邀請來自海外的重要畫廊有東京Whitestone Gallery白石畫廊、B GALLERY、韓國KEUMSAN GALLERY、泰國La Lanta Fine Art、馬來西亞G13 GALLERY、Artemis Art等畫廊會聚高雄。來自北中南各重要畫廊有臺北尊彩藝術中心、藝境畫廊、晴山藝術中心,臺中苡樂藝術空間、光之藝廊,臺南索卡藝術中心,高雄琢璞藝術中心、屏東巴比頌畫廊等。今年首次參展畫廊眾多,值得關注畫廊為臺北穎川畫廊、Galerie F&F、瘋狂藝廊、高雄荒山日安畫廊及東京CLEAR EDITION&GALLERY。高雄藝博會特別推薦深具潛力的年輕畫廊,如臺北意識畫廊、伊日藝術、路由藝術、木木畫廊及十方藝術空間。
▲展覽區現場的裝置作品
▲菲利普貝慕畫廊現場作品
▲十方藝術空間現場
▲臺灣藝術家瓦兒的作品
▲汪天亮的木板大漆作品
▲意識畫廊帶來徐永進的系列作品
▲自行車庫展區現場
馬來西亞當代藝術特展區由馬來西亞美術館研究員林愛偉策展,邀請了以1960年後出生的著名中生代藝術家,以及另由著名畫廊推新進藝術家,含括市場及學術兩個不同面向。此次邀請展出的藝術家不只在藝術市場受到高度關注,作品也多獲得到世界各地的主要藝術奬項及獲國家美術館的永久典藏。作品中所探討的議題從區域地理,亞洲移民的歷史背景,各文化傳統及民族身分,原生動、植物,歷史建築及古蹟,傳統建築與懷舊,女性主義等,以不同的創作語彙與媒介來表達,各有不同的面向,代表馬來西亞當代藝術的風貌。
▲馬來西亞藝術特展
▲日本藝術特展
日本抽象藝術特展區主題為:反擊!抽象繪畫的未來模式,應和近年來日本抽象主義作品學界及市場對這個版塊的關注,展覽由日本藝術評論家加藤義夫策畫,帶來桑山忠明、木村秀樹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桑山忠明自移民美國後,致力於抽象藝術創作,以各種手法進行實驗,在二維與三維空間中尋求拓展,建構出獨特的抽象語言;木村秀樹為日本頗有代表性的版畫藝術家,透過版畫手法將幾何圖像及有機紋理融合。
兩個特展建構了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有趣對話,同時藝博會更多集中在臺灣本土藝術家的市場推介中,將本土化與國際化有機結合起來。正如高雄文化局長史哲所說,「臺灣常常說『臺北談天下』,有『北部觀點』,而高雄藝博會說明,臺灣也應該向南方看齊,也會進一步加強藝術的國際對話與合作。」
作者:陳奕名
編輯:高靜
更多收藏類信息請掃描二維碼,下載「雅昌兜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