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稿 | 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2020-12-16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2018年3月8日,第13屆東京藝術博覽會將在日本開幕,本次展會共有164家畫廊(包括18家海外畫廊)參展,首次出展29家,均是歷年最多的一次。在寸土寸金的東京,能夠把如此數量眾多畫廊整合在一起,品類橫跨古董、工藝品、珠寶、現代、當代等各類藝術品,打造日本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會,本身就成為日本一級藝術市場的縮影。而在東京藝術博覽會海外事務總監李一看來,在「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引導下,逐步完善日本的藝術消費基礎,並通過海外拓展,讓日本藝術為海外藏家所接受,實現海外「逆輸入」,才能破局日本略顯封閉的藝術生態,這也成為東京藝博會的重要目標,「把對東京藝博會的好奇,轉化成對於藝術消費、收藏和投資的真正需求。」

東京藝術博覽會海外事務總監李一

雅昌藝術網:今年是東京藝術博覽會參展畫廊最多的一年,您是負責海外事務,您是如何看待東京藝博會的國際化特點?

李一:去年橫濱三年展的主題是「島嶼、星座和加拉帕戈斯」,加拉帕戈斯是百慕達一個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態系統,後來被借喻日本的國家發展,指在孤立的環境(日本市場)下,獨自進行「最適化」,而喪失和區域外的互換性,面對來自外部(外國)適應性(泛用性)和生存能力(低價格)高的品種(製品·技術),最終陷入被淘汰的危險。作為海外事務的負責人,東京藝術博覽會正在向國際化的方向努力,這種國際化的特點不單單是把人帶進來,而是更多的把人推出去,讓本土的聲音更好地進入國際社會。

我會向國際藏家推介博覽會上的作品,過去幾年,藝術巴塞爾母公司MCH的CEO,蘇富比主席,著名藏家王中軍也都親臨過現場,越來越多的高級別藏家來到日本,包括土耳其、印度等國家,他們都希望把獨特的展會體驗和更多的藝術作品帶回本國。

在展會最後一天,我們會邀請所有畫廊填寫調查問卷,並且由工作人員到各家畫廊確認和調查,綜合得出總體的銷售金額。2016年藝博會的銷售額大約在11.3億日元,2017年達到24.5億日元,這樣的變化體現出日本在泡沫經濟之後,藝術市場正在重拾信心。

2017年東京藝術博覽會現場

雅昌藝術網:今年東京藝博會在展商結構上有哪些新的變化?還採取了哪些拓展市場的措施?

李一:貝浩登去年登陸東京後,今年便立刻確定參展,這是日本藝術市場的一個強心劑。今年將借力國際畫廊,讓日本本土的藝術更好地在全球傳播。貝浩登這次帶來的作品是中國藝術家徐震,同期貝浩登在香港展出加藤泉的作品(3月6日展期結束),可見貝浩登在亞洲市場的布局。

這次參展的國際畫廊主要分布在東南亞、臺灣和香港。由於上一年流行藝術家Ron English在藝博會上取得的成功,本次有3家香港新秀畫廊參展,很多推廣流行藝術的畫廊進軍日本藝術市場,希望在這種二次元和時尚流行文化的國家找到更好的位置。臺灣由於歷史文化上的關聯,也能更加精準地把握日本藏家的品味和偏好。

同時,東京藝術博覽會與拍賣行的合作也步入新的階段。以往博覽會與二級市場的合作有嚴格的界定,拍賣行既不能做為展商,也不能作為贊助商參加。但從去年的Ron English在SBI拍賣行的義拍開始,讓東京藝術博覽會與拍賣行的合作找到了新的方向,比如今年還會和蘇富比藝術學院在講座、導覽、體驗方面的合作。

雅昌藝術網:東京藝博會還有很多頗具創意的學術展覽,今年的展覽有哪些特點?

李一:我們和9家駐日大使館合作了一場名為「盤古大陸」的展覽。策展人黑澤聖霸是長谷川佑子的助手,也是莫斯科雙年展的策展人之一,展覽主題在日語中表述為「超大陸」(PANGAEA TECTONICS),指在版塊漂移之前各個大洲是聯繫在一起的,隨著版塊的漂移帶來人類的遷徙、進化,再到種族文化的分野,這個展覽就意圖呈現人類命運的變遷。因此,這次展覽就由9個國家駐日本大使推薦本國藝術家,既包括非洲的剛果、納米比亞,美洲的哥倫比亞,還有歐洲的法國、瑞士、匈牙利、義大利,中東的以色列,東亞的中國等等。既展示出全球化帶來的當代藝術趨同性,又能表現本土文化的差異。東京藝術博覽會希望通過這些衛星展和相關主題的發布,表達我們對學術和當代藝術發展的關注。

「盤古大陸」展覽海報

這次「盤古大陸」布展時就使用了地圖的形狀,作品形式有裝置、多媒體、平面等等。盤古大陸的翻譯也充滿了語言學上的趣味,「PANGAEA TECTONICS」本意是超大陸,恰好與「盤古」的發音相近,與中國的創世神話發生了關聯。

展覽的作品通過大使館推薦,策展人解構並重組,梳理學術脈絡。中國大使館推薦了一位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在讀的青年藝術家滕騰,她創作的中國畫《故事新編》系列作品剛剛獲得了國際瀧富士美術獎優秀獎。作品將傳統繪畫與當代工業元素並置,以這種衝突與矛盾改變人們觀看傳統藝術的方式,並以傳統文化元素作為符號語言,闡述當下引發人們思考的社會熱點和藝術事件。巨幕般的樓梯使穿插在其中的人物,仿佛被讀者揣測與窺視,故事情節也以舞臺化的視覺語言呈現,大開大合的視覺構成也是期望能夠引發觀者對於情節的猜測,希望藉以這種方式重新引發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重新思考以及對於當下人類生活的反思。

未來藝術家·東京展覽

除了「盤古大陸」,我們還有一個關於青年藝術家的展覽「未來藝術家·東京展覽」,主題為「轉換室」(Switch Room),聯合筑波大學及五所著名的美術院校,策展團隊也是學生,由青年策展人從學生中選擇作品,6所學校共12位青年藝術家入圍。給在校生一個舞臺,讓他們對於未來的行業發展和職業規劃有更深刻的認識。

雅昌藝術網:除了展覽,東京藝博會還有亞洲藝術獎和藝術車這樣的相關活動,今年的狀況如何?

李一:亞洲藝術獎(The Asian Art Award)是由日本五位策展人推薦5名青年藝術家,他們將獲得一筆資金創作新作品,新作品再有評審委員會評議,決出最後的優勝者。今年的評審委員除了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美術館的館長秋元雄史、東京都現代美術館參事長谷川佑子之外,還有三位海外評審:新加坡美術館的Joyce Toh、中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副館長尤洋、ART021的聯合創始人包一峰,特別評委是著名的建築設計師隈研吾,3月8日將揭曉最終的獲獎者。

亞洲藝術獎(The Asian Art Award)四位候選人

「藝術車」是東京藝博會的傳統亮點,今年我們合作的是豐田「氫動力」車,合作藝術家則選擇了素人藝術,與一家素人藝術和殘疾人保障的機構合作,這家機構登錄了630位藝術家,我們選出了五件作品,最後專家選定一件。來自於罹患統合失調症的淺野春香,這次她的作品會在米袋子上完成,借著米袋子的褶皺來完成一組抽象作品,然後我們將圖案覆蓋在這輛「未來」之車上,也和2020年奧運會環保、人文關懷的理念相契合。

藝術車及素人藝術作品

雅昌藝術網:相對於亞洲範圍其他藝博會,東京藝博會有哪些自己的特點?

李一:2016年開始東京藝術博覽會的口號定調為「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展會也逐漸走向細化的分工,一部分加強和畫廊的溝通,保證博覽會的學術性;另一部分的工作則致力於讓藝術深入普通民眾的消費,讓更多對藝術有追求的人進入藝博會。所以每年東京藝術博覽會在電視、廣播、綜藝節目各個時間段展開投放,俘獲所有的年齡段。每年還會有「音樂藝術東京」的衍生活動,找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搖滾樂隊、流行音樂歌手,通過偶像的號召增加東京藝術博覽會的普及程度。日本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更需要培養青年一代對藝術的消費和購買。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東京藝術博覽會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商業活動,而是通過與日本政府機關的合作,逐漸與日本國家的文化戰略所契合,成為本土藝術、藝術消費和國家文化戰略的綜合體。

東京藝博會尤其致力於青年藝術家的推廣,選擇的大多是作品價格合理,且非常出彩的藝術家,對藏家的眼光是一次考驗。日本收藏界現在越來越像中國,大藏家希望能像中國藏家一樣開辦自己的美術館,所以正在豐富自己的收藏體系,藏品也偏向多元。因此東京藝博會就給這些藏家提供平臺,不僅購買藏品,而且還促進很多藏家、機構與青年藝術家更深層次的合作。

雅昌藝術網:您如何看待日本藝術市場的特點?針對日本藝術的本土特性,東京藝博會將發揮怎樣的作用?

李一:日本的藝術市場出現一種「逆輸入」現象,諸如村上隆、奈良美智等都是在國際市場上獲得聲譽後,才獲得日本國內市場的認同,這導致日本的藝術創作形成了不同的兩個群體。而在藝術創作上,日本式工匠精神,既成為日本當代藝術的特點,又成為獲得國際話語權的限制因素。長期穩態的社會結構、語言能力上的單一,都導致日本藝術的封閉。因此,幫助日本藝術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走出去,讓國際社會明白之後再「逆輸入」回到本土。

通過拍賣市場觀察日本藝術,會發現很多市場中堅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物派、具體派等。而日本當代藝術已經出現新的現象,一種趨勢是走向具象,讓普通大眾更快接受,藉助圖像和文學性來拓展繪畫的深度;另一種趨勢則是展開新媒體的創作,譬如影像和裝置多媒體等等。因此,在二級市場上展示的更是是日本藝術的過去,東京藝博會同時呈現一百多家畫廊,則是日本藝術的未來,至於這個未來能堅持多久,會走向哪裡,還有待觀察。

在任何年齡段,中國都不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相比之下,日本本土藝術家不乏潛力,但是受限於市場的封閉,很容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希望用不同的切入點來幫助他們,吸引更多中國藏家和藝術從業者來到東京,把這種關於東京藝博會的好奇,轉化成對於藝術消費、收藏和投資的真正需求。

相關焦點

  • 【雅昌專稿】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而在東京藝術博覽會海外事務總監李一看來,在「藝術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引導下,逐步完善日本的藝術消費基礎,並通過海外拓展,讓日本藝術為海外藏家所接受,實現海外「逆輸入」,才能破局日本略顯封閉的藝術生態,這也成為東京藝博會的重要目標,「把對東京藝博會的好奇,轉化成對於藝術消費、收藏和投資的真正需求。」
  • 雅昌專稿 2014臺灣高雄藝博會預期總成交量將超過6000萬臺幣
    今年的高雄藝博會參展作品總估值約3億新臺幣,規模較去年有所提升。今年國內外參展畫廊機構共有來自日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韓國、新加坡、越南、俄羅斯、德國與中國臺灣地區共92間畫廊參展,不僅躍升為臺灣地區第二大藝術博覽會,也晉升為國際性的藝術博覽會。
  • 【雅昌專稿】綻放在櫻花季的東京藝術博覽會
    ▲東京藝術博覽會海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慧致辭東京藝博會開幕式2017年3月17日,第十二屆東京藝術博覽會(Art Fair Tokyo)於東京國際論壇大廈似當季櫻花般華麗綻放。第十二屆東京藝術博覽會現場火爆現場---小而美,美而熱作為日本最具影響力的東京藝博會可以說是全亞洲密度最高,展品種類最為龐大的藝博會。也許跟東京寸土寸金有關,又或許跟日本喜愛「小而美」相關,參展畫廊的展位小卻精,多而不雜。展品多數以小尺幅且色彩鮮明的畫作為主,價格區間在1-5萬人民幣。
  • 【雅昌專稿】張學孔:從臺北到高雄,藝博會的雙重責任
    導言:來自世界各地7個國家,近80家畫廊、400餘位藝術家、數千件藝術作品齊聚臺灣,為期四天的第三屆ART FORMOSA福爾摩沙國際藝術博覽會日前以新臺幣六千萬元的優異銷售成績完美落幕,為臺灣本土藝術市場、前輩藝術家以及正在積極發展中的當代藝術,再度增添了新的動能。「經過三年耕耘,福爾摩沙藝博迎來了品牌發展的全面升級。」
  • 【雅昌專稿】鍾經新:希望臺北藝博會可以帶動臺灣私人美術館的發展
    2017年10月19日下午,我們在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VIP預展現場採訪到了臺灣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女士。作為亞洲地區歷史悠久的藝術博覽會之一,今年的臺北藝博會匯集了123家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頂級畫廊,並將「私人美術館的崛起」定為年度主題。
  • 高雄藝博會開幕 從本土化到「東北亞與東南亞藝術交匯」
    這是第三屆高雄藝博會,從首屆的62家畫廊、第二屆的92家畫廊,擴展為今年的104家,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法國、韓國、泰國、越南等畫廊分布在四個展區。尤其是日本藝術和馬來西亞當代藝術兩個特展,充分體現本屆藝博會定位:東南亞與東北亞藝術的交會平臺。基於臺灣的本土市場,建立連接東北亞和東南亞的藝術對話。
  • 藝術播報 | 臺北藝博會 74國參與創紀錄
    ▲2018臺北新藝術博覽會(5月18-21日)   雅昌藝術網訊 王林嬌)曾經創造過全球藝博會銷售成交率紀錄的臺北新藝術博覽會,從2011年首屆至今已經走過八個年頭
  • 臺北藝博會戰報 進軍國際化的亞洲版圖聯盟
    羲之堂總經理陳筱君接受雅昌雅昌藝術網採訪時談及,「這次的藝博會在展位規劃上做了調整,這個改變在視覺的感受上更舒服,越來越有國際化的規模,且有不少國際知名的畫廊參展,讓藝博會增加更高的可觀性。我個人非常樂見有這樣的改變。而羲之堂由於經營有年,長期累積的客戶群根基穩固,因此在銷售上仍保持一定的佳績。不過還是很重視藝博會,藉由這樣的平臺,能讓各地的藏家認識我們的藝術家,也是畫廊對外拓展一個不錯的機會。」
  • 藝術指數 | 2015-2020年藝博會最熱賣藝術家TOP10榜單
    原創 藝術頭條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拍賣38#藝術143#榜單14#收藏23#藝博會4過去5年中,全球藝博會風雲變幻。2020年,在這個既是挑戰,又是機遇的時間,雅昌藝術網及藝術頭條特別梳理了五年來全球藝博會好賣的藝術家TOP10榜單,該TOP10榜單基於目前博覽會公開的銷售數據,以單個藝術家5年來在藝博會上取得的銷售總成績作為參考進行排序。此榜單以「中國藝術家」和「國際藝術家」兩個版塊,分別提供20位中外藝術家的兩個TOP10榜單。通過數據的梳理,期待可以反映出近5年來藝術市場的一個變化趨勢。
  • 2016東京藝術博覽會 呈現日本"深度"創新亞洲"尺度"
    本屆東京藝術博覽會主題為「Art is a lifestyle」,吸引了多達157家畫廊參展,其中有19家國際畫廊參與其中。作為日本國內規模最大的藝術博覽盛會,東京藝博會以獨特的日本式的展陳模式匯聚著來自亞洲乃至世界的藝術藏家和愛好者的目光。同時本屆藝博會也得到了日本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及德意志銀行、佳能、全日空、三井住友銀行、寺田倉庫等眾多企業和機構的鼎力支持。
  • 雅昌專稿 | 東京建成兩大數字藝術新地標 teamLab美術館匯集最大規模沉浸式作品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 雅昌專稿 | 巴塞爾藝術展母公司MCH集團為何虧損1.19億美元?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
  • 東京藝博會宣布取消2020年展會,原定3月20日開幕
    澎湃新聞獲悉,今天(3月4日),東京藝博會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考慮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東京藝術協會自願中止和取消今年的「 2020東京藝術博覽會」。今年藝博會的主題是「與藝術同在」,原計劃來自日本近30個城市的146家參展商以及全球藝術品將亮相。日本排名第一的英文雜誌《Metropolis》剛剛將其列為「三月東京必打卡的15件文化活動」之一。
  • 看好臺灣藝術市場:藝博會很尷尬,畫廊年輕卻成熟
    臺灣作為國內首個提出和實行「藝術銀行」的城市,其市場發展成熟度本身就優於了國內的藝術市場。臺灣雖然只是個小城市,但對文化發展及其重視。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的藝術市場就已經逐漸形成,拍賣行業已開始崛起,一度吸引蘇富比、佳士得兩家國際拍賣公司入臺成立亞洲第一家分公司,而同時期內地的拍賣行業還未起步。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舊金山藝術學院|藝博會|吉卜力美術館
    剛剛過去的3月,對於全球藝術買家、愛好者、藝術從業者和展商來說,2020全年的藝術日程表已經被新冠疫情攪成了一紙亂碼。雖然在開幕前一周,美國已經發現了第一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但紐約軍械庫藝博會仍在3月初如期舉辦。
  • 臺北當代全新數字計劃:要替代的不是一場藝博會
    原創 羅書銀 雅昌藝術網在過去短短三周的時間裡,臺北當代決定與藝術平臺Ocula合作,推出一項全新的數字計劃,為其今年參展的99家畫廊提供一場線上藝博會的服務。此次線上展覽對所有參展畫廊免費。由Ocula提供線上平臺技術支持。
  • 【雅昌專稿】蜷川實花:攝影是我創作的原點
    不過,若你認為這就是蜷川的全部,那看到《plant a tree》系列和《self image》,才會想起她是以一組黑白照片正式出道,並以此摘得3.3m寫真展和Canon寫真新世紀的冠軍。「我很早就確立了自己的攝影風格,這可能是母親給我的天賦。」蜷川實花說。展覽現場1972年,蜷川實花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她的母親是一位拼布藝術家,作品色彩豐富而爛漫。
  • 苗圃東京行特約專稿:《用「櫻桃」打動日本》
    網易娛樂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電影播放完後,看見了很多紅了的眼眶,這是不需要用語言來裝飾的故事,我相信即使沒有配音字幕,人們也是一樣能夠看懂這個故事的。正如一位國外的導演走過來對我說的那樣,今夜,《櫻桃》感動了日本。還不確定《櫻桃》什麼時候在國內能上映,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帶上手絹體會感動。
  • 計劃外的藝博會為香港注入新的活力嗎?
    「UNSCHEDULED」藝博會現場,2020,香港大館從未如此期待一場線下的藝博會當下,香港藝術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支持行業發展的香港畫廊協會在此期間扮演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幫助其40餘家協會會員解決生存困境?重新激活香港藝術市場?是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三月到臺灣來看展,一場酒店藝博會如何彰顯寶島藝術野心?
    2018年3月15日下午3時,臺南酒店藝術博覽會於臺南市大億麗致酒店正式拉開帷幕。51間畫廊佔據酒店2層樓的房間,給臺灣的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酒店藝博會。參展藝博會的畫廊分別來自臺灣、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