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村遊去《歷歷萬鄉》第89篇文章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蘭溪位於浙江中部的金華市,三江交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被稱為「中國蘭花之鄉」,是諸葛亮後裔的最大聚居地。曾有「小小金華府,大大蘭溪縣」之說、被譽為「天下江南」、「小上海」。
@圖蟲-多多加東東/攝
@圖蟲-多多加東東/攝
1912年,一位叫羅安逸的英國女作家來到蘭溪,人還沒上岸,就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蘭江沿江碼頭商鋪林立、人聲鼎沸,行人摩肩接踵,江上貨船從早到晚川流不息,船舶綿延數裡。
水運的發達,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溪邊花舫,城弄茶肆,日日戲曲,夜夜笙歌,構成了昔年蘭溪頗具特色的一幅民俗風情畫。
@圖蟲-阿敏視野/攝
然而隨著鐵路時代的到來、蘭江成為富春江水庫庫區,成就蘭溪一千多年的輝煌水運經濟也正式落幕。
@圖蟲-錫臻/攝
也許如今蘭溪盛名不再,但我們仍能透過這座靜謐小城的一景一物,看到歷史的浩浩湯湯。
- 當地人才知道的玩法 -
除了著名的諸葛八卦村、地下長河、芝堰古村、蘭湖度假區、靈羊島,蘭溪其實還有許多別樣的玩法。
@圖蟲-timsser/攝
◆ 坐一趟蘭溪綠皮火車,遙望歷史車馬遺韻
@圖蟲-溫蘭旅客/攝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列綠皮火車。在這個追求速度的社會,還有多少人願意買一張票,享受緩慢的時光呢?
@lofter-收留風景/攝
1932年,蘭溪站建成。2009年,蘭溪站成為金千鐵路上唯一的對外營運窗口。2016年,蘭溪站僅辦理蘭溪至杭州的始發終到業務。
@圖蟲-溫蘭旅客/攝
列車信息:
T7785/T7788 杭州→蘭溪 16:08—18:50
T7786/T7787 蘭溪→杭州 07:10—9:51
◆ 玩中洲背的遊樂場,看江上漁火隨星閃爍
想必每個蘭溪人在小學的時候,都寫過一篇中洲公園遊玩的作文。
中洲公園又名中洲背,位於三江交匯形成的沙洲上,可通過浮橋、擺渡船和蘭江大橋的引橋進入園中。
@ AngelQearl/攝
園中山水樓橋,曲徑通幽,景致雅麗,還建有旱冰場、兒童樂園、水上遊樂場,到了夏夜,更是蘭溪人飯後消食散步的好去處。
中洲島上的「中洲漁火」為蘭溪八景之一。漁火懸在船上,隨船搖曳,怡靜委婉。
tips:始建於宋代的悅濟浮橋如今已被拆除,但連接溪西的輔濟浮橋仍在使用。
◆聽一出芥子園的戲,感受李笠翁的閒情逸趣
@瓦爾都-陳多多/攝
芥子園地處蘭蔭山山麓,是為紀念清代著名的戲劇家李漁而建,整體是明清建築的風格,古樸清雅。
@瓦爾都-陳多多/攝
芥子園很小,佔地只有10.5畝,卻包羅萬象,別有丘壑。其中芙蕖塘上有一戲臺,隔水相望,仿佛還能聽到戲子咿咿呀呀地訴著衷腸。
◆ 百杖赴一場三月三的對歌會,體驗水亭鄉的畲族情
在蘭溪的水亭鄉,有畲族同胞聚居於此。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畲族的「對歌會」,又稱「烏飯節」,是畲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節日中,還有畲鄉傳統歌舞、民俗表演、體育競技等充滿畲族風情的項目。
@圖蟲-琚紅徵/攝
- 不可錯過的地道美食 -
蘭溪人常調侃說,養老還是得在蘭溪。蘭溪這座小城,有著市井生活獨有的悠閒自得,還有著「一日五餐」數也數不盡的美味。
◆ 早飯:拌麵+帶餅油條+鹹豆漿
地道的蘭溪早餐,當然是一份帶餅油條加一碗拌麵了。
@微博-更杭州/攝
@微博-我是羅小雯/攝
再啜上一口熱騰騰的鹹豆漿,那就完美了。
@微博-Summer要早睡早起/攝
拌麵最講究的是配菜,海帶絲、芹菜香乾、藕條、豆腐皮……有二十幾種小菜和醬料可以選擇。
仍記得高中時,好友X給好友Z帶了份啥料也沒加的拌麵,理由是:不知道B喜歡吃什麼,就什麼也沒加。把B給氣傷。
◆ 午飯:牛肉麵+鹹湯圓
他說世上任何為人稱道的美味,都不及他第一次遇見你。蘭溪人口中的「提到蘭溪牛肉麵,其他的面都要靠邊站」絕非虛話。
午飯時候,去街邊隨便找家麵館,旗開、南南、青石井、金龍、真味......味道都不會差。
@ AngelQearl/攝
小編有幸在杭州吃到過味道蠻對的蘭溪牛肉麵,沒時間去蘭溪吃正宗的,可以去嘗嘗這家——媽媽手擀麵。
地址:下沙華元十六街區117號商鋪
要是一碗牛肉麵還不夠滿足你的胃,那就再來份鹹湯圓吧。
薄薄的糯米皮裹著以蘿蔔、香菇、筍丁、豆腐、肉、蔥為主的餡料,湯裡融進了醬油、豬油、蔥花,口感清爽解膩。
@圖蟲-色空閒人/攝
◆ 下午茶:六指酥餅+水索粉
到了下午的「點心」時間,六指酥餅和水索粉便登場了。
@圖蟲-草原狼/攝
蘭溪是金華的縣級市,金華酥餅鼎鼎有名,蘭溪酥餅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最有名的當屬六指酥餅。一口咬下去,油潤酥脆,芳香撲鼻。
@圖蟲-海中央/攝
如果說西瓜是夏天的標配,那蘭溪人到了夏天,少不了的便是那碗水索粉了。
@微博-童小麗麗/攝
簡單清爽的索粉,冷水一過,拌入大豆醬、醬油、醋、辣椒,一碗下肚,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
@微博-跟我一起回垃圾桶吧/攝
◆ 晚飯:黑魚煲
蘭溪的故事少不了蘭溪美食,蘭溪美食也少不了煲。
「走,橋頭吃煲去!」
晚上,是喊上朋友去橋頭吃煲的時間了。如今蘭江大橋橋頭的堡城已拆除,我們只能尋找那些散落在小城裡的煲店了。
@微博-S_atisfaction/攝
蘭溪的煲有許多種,私以為黑魚煲是最好吃的~
◆ 夜宵:雞子粿+粥
蘭溪人稱雞蛋為「雞子」,雞子粿實為雞蛋粿,是蘭溪獨有的傳統名點。
其特色是,在麵團中放入瘦肉、豆腐和蔥餡的油煎餅中,預留一個小口,煎粿時將小口撐開,灌入雞蛋液,煎熟後的雞蛋便與餡結成整體。
雞子粿色澤金黃,皮薄酥脆,汁多味美,蛋香撲鼻。
@微博-跟我一起回垃圾桶吧/攝
很多人會在白天尋找雞子粿的身影,然而蘭溪人愛在晚上吃粿,大部分粥粿鋪也只在晚上營業。
晚上的蘭溪,最熱鬧的便是大大小小的粥粿鋪。其中有名的還屬隨鄉粥鋪、凹灶粿和蘭慶雞子粿。
@微博-BIBI潘先森/攝
雞子粿配碗粥,來幾碟小菜,再要幾個嘎嘣脆的蘭溪小蘿蔔,夜宵也能清爽落胃!
@大眾點評-哈囉吉蒂挖雪糕/攝
- 交通信息 -
自駕:導航可到,杭州出發約2.5h車程;
高鐵:杭州東站—金華站約50min,金華至蘭溪可乘坐K808路公交,約1h車程;
大巴:杭州南站有直達蘭溪的大巴,車程約2.6h。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