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南、西藏發布統計公報之後,4 月 15 日,除寧夏之外,全國 30 個省份已經發布統計公報,人口自然增長的情況也已出爐。
21 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後發現,在自然增長率上,不同省份之間可以分成 5 個檔次。
其中,東北三省以自然人口負增長,排名全國各省份增長率墊底;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以不足 3 ‰的人口增長率,在全國各省份中自然人口增長率較低;河北、浙江、安徽等地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則在 3 ‰ -6 ‰。此外,廣東等省份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在 6 ‰ -9 ‰之間,西藏則成為唯一一個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 10 ‰的地區。
作為經濟發達地區,為何廣東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仍然保持較高速度?這與廣東諸多城市保持大量人口流入、年齡結構較為年輕化有關。
全國人口自然增長 5 個檔次
隨著 2019 年各地統計公報出爐,我國人口自然增長 " 圖譜 " 也已經顯現。目前,全國 31 個省區市中,只有寧夏尚未公布統計公報,只公布了人口出生率為 13.72 ‰的數據,其餘 30 個省份的數據已經出爐。
從人口出生率來看,全國有 21 個省份(包括寧夏)超過 10 ‰,但是吉林、遼寧、黑龍江、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人口出生率低於 10 ‰。
人口老齡化、生活壓力較大、年輕人口流出等因素,成為這些地區人口出生率較低的原因。
以上海為例,這一地區 2019 年常住人口總數為 2428.14 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 1450.43 萬人,外來常住人口 977.71 萬人。2019 年,上海常住人口出生 16.9 萬人,出生率為 7.0 ‰;死亡 13.3 萬人,死亡率為 5.5 ‰;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1.5 ‰。
其中,上海全年戶籍常住人口出生 9.2 萬人,出生率為 6.3 ‰;死亡 12.5 萬人,死亡率為 8.6 ‰;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2.3 ‰。
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根據此前上海市衛健委的數據,預計 2020 年上海的 60 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 530 餘萬,老齡化程度將達到 36%。這也說明,為何上海戶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
同時,由於上海對常住人口進行總量控制,提出到 2035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控制在 2500 萬左右。這使該地的政策並不鼓勵人口大幅流入,也就沒有辦法通過人口尤其是年輕人口的快速流入," 淡化 " 老年人口比例,從而提升出生率。
與上海相比,4 月 13 日剛剛公布統計公報的黑龍江,人口出生率較低還有其他重要原因。據人口抽樣調查推算,2019 年黑龍江全省人口出生率為 5.73 ‰,死亡率為 6.74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1.01 ‰。這一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全國 30 個省份中墊底。在這背後,黑龍江的常住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流出是重要原因。
2019 年末,黑龍江常住總人口 3751.3 萬人,比上年減少 21.8 萬人。扣除人口自然負增長的數字,黑龍江 2019 年人口淨流出超過 18 萬人。從人口學上看,往往人口流出的地方,年輕人口對於地域的黏性較低,也容易在外地找到工作,因此年輕人流出的比例更大。因此,黑龍江的人口老齡化程度不容忽視,2019 年 0 — 14 歲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 10.3%,65 歲及以上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 13.8%。
此外,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是死亡率的提升,2019 年,包括四川、重慶、江蘇等 7 地人口死亡率超過 7 ‰,重慶以 7.57 ‰的死亡率排名 30 個省份中第一位。
根據 2019 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9 年,重慶 60 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 20.6% 的比重,其中 65 周歲以上也達到了 14.96%,老齡化程度在全國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重慶也是一個人口流出地,2019 年全年外出市外人口 474.02 萬人,市外外來人口 182.05 萬人。
正由於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分為不同的檔次,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可以分為 5 個檔次:除東北三省集體負增長之外,包括四大直轄市在內的 6 個省份,人口自然增長率不超過 3 ‰。12 個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 3 ‰ -6 ‰之間;8 個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 6 ‰ -9 ‰之間,西藏則以 10.1 ‰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在全國排名第一位。
廣東人為何 " 很能生 "?
數據來源:廣東省統計公報
值得關注的是,在已經出爐的 30 個省份的數據中,廣東省以 8.08 ‰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排名全國第二位,這一數據也在經濟發達省份中 " 獨佔鰲頭 "。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
從人口出生率來看,廣東省 2019 年達到 12.54 ‰,在全國排名靠前。從人口死亡率來看,廣東省 2019 年為 4.46 ‰,在全國為較低水平。出生率較高、死亡率較低,這與廣東省整體年齡結構偏低、多個城市人口流入較多有關。
2019 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 年,廣東省常住人口中,有 1036.89 萬 65 歲以上人口,佔整個廣東省常住人口的 9%。這一數字,遠遠低於重慶市 14.96% 的數據。
此外,2019 年,廣東四大經濟強市:廣州、深圳、佛山和東莞,2019 年常住人口增長的數據分別為:40.15 萬、41.2 萬、25.29 萬和 7.23 萬。
工作機會更多,可支配收入較高,是這些地方人口流入的重要 " 保證 "。以目前已經發布統計公報的廣州、佛山和東莞為例,2019 年這三地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 2.15%、2.28%、1.2%,遠遠低於全國平均 3.62% 的水平。
此外,從可支配收入來看,廣州、佛山和東莞也遠遠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2019 年,廣州全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5052 元,增長 8.5%;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868 元,增長 10.9%。佛山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043 元,比上年增長 8.9%。東莞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3657 元,比上年增長 8.8%。
而從全國的情況來看,2019 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33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59 元,增長 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021 元,增長 9.6%。
與此同時,從政策上來看,這些地方也歡迎更多外來人口流入和落戶。比如,從戶籍人口來看,東莞一年戶籍人口增長接近 20 萬人。2018 年末,東莞全市戶籍人口 231.59 萬人,這一數據到了 2019 年末上升到 251.06 萬人。廣州在 2019 年戶籍遷入人口 21.05 萬人,遷出人口 4.30 萬人,機械增長人口 16.75 萬人。
人口年齡結構相對年輕、人口流入和落戶人口較多,使這些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高企:2019 年,佛山出生率 12.01 ‰,死亡率 3.45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8.56 ‰。東莞全年出生率為 16.69 ‰,死亡率為 4.38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 12.31 ‰。
正由於多個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帶動,整個廣東省 2019 年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在全國各省份中名列前茅。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