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全國第二,GDP離河南還差一個寧夏,東北人為何逃離東北?

2020-12-09 紫財經

12年前,一部《闖關東》紅遍大江南北,這部由李幼斌、薩日娜、宋佳、牛莉等知名演員主演的電視劇講述了倍受饑荒折磨的朱開山一家人,離開家鄉闖蕩東北並安家立戶的故事,當時的東北是無數人心目中最具希望的地方。

誰也沒想到,該劇播出後沒多久,現實卻發生了反轉。2010年,東北開始出現人口外流苗頭,起初只是平均每年遷出4-5萬人,但近五年來形勢明顯變得嚴峻起來,2017年,僅吉林一省就淨流失15.6萬人。

隨著各地有關統計數據的出臺,東北三省的人口情況再次牽動眾多關注者的心。

01房子賣出白菜價

數據顯示,2019年,黑龍江、遼寧、吉林三地常住人口分別為3751.3萬人、4351.7萬人、2690.7萬人,分別同比減少0.58%、0.17%、0.49%,佔據全國31個省市區中4個負增長地區中的3個,淨流出總數達42.7萬人。

不僅如此,黑龍江、遼寧、吉林三地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同樣是清一色的負增長,分別為-1.01‰、-0.85‰、-0.80‰,這意味著幾個省份裡的適婚適育年齡段的人群所佔比重也在減少。

勞動力的減少直接傷害經濟的可成長性。

2019年,東三省表現最好的遼寧GDP為2.49萬億,同比減少1.6%,在全國排名第15位,黑龍江次之,GDP為1.36萬億,同比減少16.8%,排名第24位,吉林GDP則為1.17萬億,同比暴跌22.2%,排名第26位,僅超過甘肅、青海、西藏等五個地區。

三省GDP總和5.02萬億,較排中部的河南還要差一個寧夏有餘,但其1.08億的總常住人口非常龐大,較第一名的廣東只少了700來萬人。

經濟大滑坡,人們的購買力自然好不了。

2019年,黑龍江省一個叫鶴崗的地級市突然爆紅,主要原因就在於當地房子無人問津,賣出了白菜價,人們印象中動輒數十萬乃至幾百上千萬的一套房子,在這裡最低只要1.9萬元。

02逃離大東北

今天,不論在海南、河北、廣西還是北京、山東、浙江等地,到處都可以聽操著東北口音的新移民,青壯年是其中的主力,不少人都是拖家帶口的。

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富饒的東北都是一個讓當地人異常驕傲自豪的地方,這裡是一汽的誕生地,生產出了中國的第一輛汽車,這裡有瀋陽飛機製造廠,生產出了中國的第一架飛機,還擁有鞍鋼、大慶油田、雞西煤礦、大小興安嶺等等。

遺憾的是,如今,這一國內著名的重工業基地早早陷入資源枯竭。1978年,東北經濟總量佔全國的14%,到了 2018年,這一數字已經降至6.3%,不足高峰時的一半。

從自然條件上看,東北冬季極其漫長、寒冷,夏季非常短促,部分地區甚至完全沒有夏季,年平均氣溫通常在8.4℃以下,歷史最低溫度達-54℃,無霜期只佔全年的一半,不論對於人類的生活還是生產都是不小的挑戰。

久在高寒地區居住的人們更為思念溫暖,三亞成為東北人的聚集地之一,就可以理解了。

無獨有偶。自2010年以來,美國亦有超過100萬人從紐約地區遷移到該國南部,可怕的天氣正是三大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他們所說的可怕的天氣幾乎無法與東北相提並論,波士頓冬季最冷溫度也就在-15℃左右。

03東北會成一座空城嗎?

有人說,既然如此,何不把東北人全部遷到其他地區呢?這看起來是一個好主意,其實不然。

年輕人,也是各地最歡迎的人群,或許喜歡背井離鄉,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地,隨著各地競相放開戶籍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與勞動力,這樣的現象可能還會越來越普遍。

但是,中年及以上年齡段的東北人已經習慣了腳下的寒天黑土,除了工作關係外,家人與所有社會關係都在那裡,很難讓他們放棄一切,另尋一個陌生的地方安家落戶,從頭開始。

更重要的是,東北總人口超過1億,不要說找不到一個地方安放如此龐大的人口了,即使分散到28個省、市、自治區,這也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遠遠超出可以承受的能力,安置外來人口,並不是登記一下了事,還涉及到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巨額配套投入。

因此,這場人口遷徙更多只能通過緩慢的自然遷徙實現,若干年後,東北會不會成為一座空城,現在還難說,但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才有可能。

從西漢起,內地人就在不斷湧向關外,起初只是作為犯人的流放地,後來則出現了人口的自然流動,用了2000多年才達到今年的局面,從關外完全回流關內,註定不會在一朝一夕之間完成。

不論怎麼說,我們身邊的東北朋友在悄然增多,你喜歡這些操著跟趙本山相似口音的魁梧大漢或高挑女生嗎?

相關焦點

  • 東北人「第二故鄉」,如今為何「逃離」現象愈演愈烈,情況很現實
    導讀:東北人「第二故鄉」,如今為何「逃離」現象愈演愈烈,情況很現實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而且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每一片地區的氣候都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國家的東北地區,冬季的時候就一定會下雪,但相當一部分南方的城市都不會下雪,所以大部分南方的小夥伴們見到雪的次數還是很少的。
  • 東北首個GDP破萬億的,會是哪座城市?
    東北gdp首個破萬億的城市會是哪座城市?東北經濟真的是太萎靡了,2010年時還以為沈大GDP很快就能超過萬億,結果到了2020年也遙遙無期。不過總歸東北城市這幾年經濟還是回暖了一些。目前看是大連GDP最高,不過離萬億還差3000億,這其中變數很大。
  • 2014年東北三省GDP是全國的8.96%,為何2019年變成了5.07%?
    但東北三省的民眾就比較好玩,雖然東北三省的面積有78.73萬平方公裡,比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山東、重慶六省市的面積還要大,而且人口也有1億多,但東北三省的人都自稱是東北人、都說著東北方言。東北三省不僅在稱謂、語言、習俗等方面統一,而且經濟方面也都共進退。最近幾年東三省的經濟表現都欠佳,2014年東北三省GDP是全國GDP的8.96%,2019年東北三省GDP變成全國的5.07%。這是為何呢?
  • 本地人也實在招架不住,東北人紛紛逃離
    本地人也實在招架不住,東北人甚至紛紛逃離,這是為何呢?三亞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因其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以及絕美的景色,收割了大批遊客的心,遊客對於三亞更是紛至沓來。 但是如此溫和的氣候和絕佳的旅遊風光為何有人會想要逃離呢?
  • 各地自然人口增長圖譜:廣東人為何「很能生」?東北三省負增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4月15日,除寧夏之外,全國30個省份已經發布統計公報,人口自然增長情況也已出爐。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東北三省自然人口負增長,排名全國各省份增長率墊底;廣東增長率全國第二;西藏成為唯一一個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10‰的地區。
  • 其實東北人不窮,為何很多人覺得東北經濟不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如果照這樣說的話,我們會發現東北人其實應該都是很有錢的,其實東北人並不窮,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東北經濟不行越來越不景氣呢?網友紛紛評論:這鍋我不背。我們從宏觀角度上看的話,東北三省人口1億。幾乎已經和山東河南四川已經基本上是一樣的,而且地盤也大上很多,將近百萬土地,已經將近,可以說是有七個山東了,人均土地完爆,哪裡會窮呢?而且城市化水平,東北在全國也都是名列前茅的,以山東河南四川都要高上很多。
  • 2017年我國東北三省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是負擔還是財富?
    人口減少的省份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是人口的自然增長情況,也就是當地一年中的人口出生數量和人口死亡數量之差。另一方面是人口的機械增長,也就是當地一年中的遷出人口數量和遷入人口數量之差,最終,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是結合上述兩方面數據,世界上那些人口快速增長的地區如菲律賓、越南、泰國、印度等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這些國家的人口增長主要是來源於自然增長。
  • 2019年東北三省各市gdp情況
    2019年東北GDP雖低,但質量可比肩廣東、浙江遼寧、吉林、黑龍江是我國東北三省,2019年實現gdp分別為24909.5億元、11726.8億元、13612.7億元。大連因近幾年來經濟發展相對其它省份緩慢,人均gdp已落後全國平均水平,但不能以gdp作為判定實力標準,需區分經濟質量。
  • 2019年自然人口增長「圖譜」:廣東增長率全國第二,東北三省全部負...
    隨著雲南、西藏發布統計公報之後,4 月 15 日,除寧夏之外,全國 30 個省份已經發布統計公報,人口自然增長的情況也已出爐。21 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後發現,在自然增長率上,不同省份之間可以分成 5 個檔次。
  • 遼寧、雲南上半年gdp已出,僅有3億之差,雲南即將超越東北?
    近幾年,關於gdp的討論變得越來越「時尚」,有關gdp的報導或相關的文章也越來越多,甚至在網上興起「口水大戰」。2020上半年已過去,各地的gdp也相繼出爐,近期也有許多網友在網上曬自已家鄉的gdp成績單,有些還上了熱搜。
  • 【觀見】東北人還能不能振興東北?聽聽一個「東北人」的聲音
    我的一位生於福建的大學同窗好友,恰好在遼寧工作過多年,也做過旅遊管理行業,他在雪鄉風波之後就說,「景區服務差、坑遊客這種情況,全國各地都很常見,不是東北獨有」。 東北被唱衰,是現實走衰和「輿論唱衰」交織的過程,被唱衰久了,人會產生一種「棄療」心態——大批移居南方的東北人,包括不同時期搬到「東北第四省」海南的人,多少都有這種對東北振興放棄希望的心態,真的是「離土離鄉」。
  • 東北退步最大的城市,知名度不輸瀋陽長春,經濟卻與它們差太多
    也就是說,與城市相比,現在我國大部分城市在年前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一個城市的gdp增長了,有些城市gdp出現負增長,但還是很少的;但除gdp出現負增長的城市外,一些城市的gdp雖然沒有出現負增長,但給顯而易見的人們帶來的經濟狀況與以往不同,城市建設和幸福感也比預期的要快,如河南將上映。
  • 東北「讓人心慌」的城市,GDP全東北第一!卻總誤以為隸屬山東!
    我們國家總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每個行政單位下轄幾個不同的城市,這些城市所屬的省份不同,因此也存在不同的地區差異,但是這個國家最有地域特徵的地區無疑是東北,東北由比利時遼三個省組成,雖說是三個省,但想將其作為一個名詞同化的是東北,但是,今天不是說東北這個大地方,而是說東三省中遼寧省管轄的城市
  • 東北人口大爆炸,為何成了中國的殺手鐧?
    1644年,在帶領十多萬清軍和幾十萬家屬莊丁、漢人奴僕南下攻入山海關後,人口稀少的滿人馬上發現了一個要命的問題,他們賴以起家的龍興之地——東北,此時隨著滿人主體的南下入關,竟然變成了「沃野千裡,有土無人」的廣袤大地。人,是帝國的第一生產力。
  • 為何在三亞,有那麼多的東北人開始逃離?給出的解釋讓人無法反駁
    如今,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普遍是提高了,很多人在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之後,就開始出門旅遊了。很多時候,人們出去旅遊,不只是為了看看外面的風景,也是為了感受不同的人文風俗,感受「生活在別處」的滋味。
  • 東北人的「第二故鄉」,如今「逃離」現象卻愈演愈烈,原因很現實
    我國的不同地區的氣候是不一樣的,東北地區冬季的時候會下雪,但一些南方城市就不會,因此南方人見到雪的次數還是比較少的。不過東北地區冬季的溫度是很低的,且大多數東北人都很畏寒,所以在冬季來臨的時候,很多東北人都會選擇去到溫暖入春的海南三亞避寒。三亞也被成為東北人的「第二故鄉」,但如今為什麼「逃離」現象愈演愈烈,原因太現實。
  • 為什麼舉家逃離東北?東北人的「闖」勁哪去了?
    新一輪東北振興出臺,為此,中國之聲匯集各方意見,請東北人現身說法,親歷者深入分析。今天,庫叔選編了其中2篇讀者來信,希望從另一個視角讓大家對東北現狀有更多了解。東北醫療設施完善東北有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的神經內科、兒科,吉林大學第二醫院的婦產科,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神經外科等科室全國排名靠前,吉林大學的醫學院前身是白求恩醫科大學,在建國之初,也是很牛的醫科大學。
  • 重慶人口最多的一個區:總人口達174萬,現在發展得卻不如人意
    說到重慶人口最多的區,想必很多人都會想到開州區,因為開州擁有人口168萬人。但是重慶真正人口最多的區卻是開州區隔壁的萬州區,萬州區號稱重慶第二大城市,常住人口約165萬人,但是萬州區戶籍總人口約174萬人,是重慶首屈一指的人口大區。雖然萬州區人口在全市排名第一位,但是最近幾年發展得卻不如意。
  • 東北人的「第二故鄉」,為什麼「逃離」現象愈演愈烈,原因太現實
    不少人都會趁著節假日期間,到世界各地遊玩。畢竟旅遊能帶來的好處還是十分大的,無論是了解當地的文化與歷史,還是結識一群新朋友,都是值得且有意義的事情。我國的東北部地區,溫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寒冷的,而且不少地方更是有著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讓不少東北人都嚮往著陽光明媚的日子,能讓整個身體暖洋洋的。
  • 張作霖統治東北,引發闖關東人口大爆炸,瀋陽人的直爽由此而來
    那為何老人們又對張作霖統治時期的東北有另一番描述呢?一邊是書本上的介紹,一邊是老人或親戚們的親身經歷,到底哪一邊才是最真實的呢?全國進入軍閥混戰的時期,各地硝煙四起,華中、華北、西南、西北、東南等各地區出現很多軍閥。為了利益,為了搶地盤,軍閥之間的戰爭波及到很多無辜的百姓。當時的百姓不僅生計上難以維持,就連生命安全也難以保障。袁世凱有的老百姓甚至說,「日子越過越差,甚至還不如以前有皇上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