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能送1.6萬個包裹 高校派單能力居然比肩快遞點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科技報導 李文瑤】一所大學能有多大的派單能力?江南大學給出的數字是可同時容納300至400人自助取快遞,日均派件量6000單,單日派件量最多達到1.6萬個快遞包裹。而一個大城市普通的快遞網點,日均的派件量也就1000-2000個包裹。江南大學的派單能力已經可以比肩一個大城市的普通快遞點。

如果要問這是怎麼做到的?那麼就要來看看江南大學與菜鳥網絡共同建立的菜鳥驛站「快遞超市」了。

在「快遞超市」,快遞包裹到菜鳥驛站後,通過PC端和無線設備,可實現快遞包裹低成本的快速出入庫,各類包裹、公務件的分類處理。包裹入庫後,學生會收到系統發送的取件通知,可進自行進入菜鳥驛站查找包裹,在可視化的環境下,憑學生卡、手機驗證碼等信息帶包裹出庫。通過菜鳥電子面單系統,菜鳥驛站還為學生提供各類在線寄件入口,並實現快遞面單免手寫。

江南大學網購學生的日常流程是:只需自己可以進倉庫找到包裹,刷個卡或者掃個碼就能完成籤收了。熟練的話,整個過程一分鐘即可完成。

而在2013年之前,江南大學還是另外一番景象。江南大學後勤部負責人陳曉春告訴記者,那個時候上課期間教室裡電話聲此起彼伏,全是快遞打來催促拿快遞的。校園裡面隨處可見在路上打開包裹的學生,導致校園垃圾橫飛。各種騎著電動車送貨的校外人士進入學校,也危及師生人身安全。還有頭疼的事,當快遞人員與老師、學生發生糾紛的時候,都投訴到學校的後勤,導致後勤部門每天都疲於應付這類投訴糾紛。

為了解決校園快遞管理難題,江南大學聯合無錫郵管局、無錫市快遞協會共同設立了一個公共的快遞代收場所,中國郵政、EMS、四通一達、順豐等十餘家主流快遞企業入駐。徹底解決了校園內快遞車隨意穿行,老師學生經常上課間被叫出去取快遞的尷尬場景。

快遞規範和校園安全管理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是另一個問題又來了。由於江南大學同學太愛買買買,每天高峰期取快遞都要排長隊,取個快遞需要等上半個多小時是常有的事情。快遞派送浪費時間效率極低。

而這也促成了江南大學與菜鳥網絡的合作。在引入菜鳥網絡智慧物流系統之後,學校對取件和寄件的模式都進行了調整,師生自主找件、取件的超市化運行模式,大幅提升效率、緩解高峰期排長隊現象。

根據菜鳥網絡掌握的數據來看,雖然目前高校包裹數量在總體快遞包裹數量中佔比還不到10%,但從整體菜鳥驛站的數量來看,高校包裹數量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菜鳥驛站總經理梅鋒峰認為,大學生群體將是未來消費的主體,對於消費發展趨勢將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也是菜鳥網絡關注大學生群體的重要原因。同時,關注校園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它的單量比較大,規模比較集中在一個地方,有很多高科技的手段、大數據的應用可以在學校的場景得到充分的體現。再一個就是在學校可以為學生的這種創新、創業提供很多實踐的機會。

目前,江南大學每天的處理量大概是5千件左右,而在去年的雙十一中一天便處理了79000件快遞包裹,這在以往是一個無法想像的數字。在田備看來,要達到這樣的能力,一是要有校園信息化的平臺做支撐,基礎設施要好。二是物流的環境好,送來的物品和快遞不是堆在地上,而是上貨架,收件人不用再擔心包裹被淋溼或者丟失。三是要有發展、改善的意願和行動。

而在今年,這樣的校園物流平臺將再度升級。4月27日,菜鳥網絡宣布將聯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幫助中國高校權利打造智慧校園。

江南大學副校長田備指出,智慧校園建設正成為教育領域深化改革的重要前進方向,與菜鳥網絡合作建設智慧校園,雙方將共同利用創新的思想和技術,改變高校管理模式。在「智慧物流」方面的合作,是菜鳥網絡與江南大學共建智慧校園的第一步。

據了解,智慧校園計劃是基於菜鳥校園驛站的升級服務。菜鳥驛站是菜鳥網絡構建的一張末端綜合服務網絡,由社區菜鳥驛站和高校驛站等構成。菜鳥網絡CTO兼快遞事業部總經理王文彬表示,校園是基於教學樓、宿舍、食堂道路等基礎設施形成的一個相對封閉環境。隨著電商產業的高速發展,快遞和寬帶、食堂等一樣正成為高校的基礎服務。基於智慧物流和大數據等現代商業基礎設施,菜鳥網絡將助力大學校園向智慧校園和未來校園邁進。

而截至2016年3月,菜鳥網絡已經覆蓋超過50%的高校,全年服務校園用戶1500萬人。菜鳥驛站總經理梅鋒峰表示,在接下來的一年內,菜鳥網絡計劃幫助100所高校推進智慧校園的建設。同時,在建設智慧校園方面也將積極接入阿里巴巴集團下的多種資源,包括支付、零售和物流等。

相關焦點

  • 抖音上萬人點讚的快遞員:日派1000件,月入2.5萬
    天下網商記者 蔣菲瀏覽量4739.5萬次,點讚數1.2萬。這是抖音帳號"永康快遞哥",發布了一條視頻後獲得的關注。這條視頻也讓這個僅有400多個粉絲的帳號迎來高光時刻。數千人留言中,有快遞小哥質疑,自己腳底跑出泡,一天也只能送300票,1000票根本不可能;有人點讚,快遞小哥辛苦了;更多人是好奇,派件王是怎麼做到的?他到底能賺多少錢?
  • 韻達快遞20家網點拒絕送件致5萬個包裹延遲配送
    記者 馮耀華攝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馮耀華核心提示從17日凌晨開始,南寧多個城區的20家韻達快遞網點負責人聚集在一起,採取堵門、拒絕送件等極端方式抗議他們遭到上級公司的不平對待,事件一度導致南寧5萬個包裹被延遲配送。
  • 智能分揀效率高 每小時處理包裹5萬件
    根據測算,2020年山西中通的首個高峰期峰值進港量達到160餘萬票,出港量50餘萬票,是去年「雙11」峰值的1.6倍。「量增加了不少,但卻未出現爆倉的現象,多虧了這條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張權說。2019年未改造分揀設備時,每小時僅能處理1.5萬件包裹,到了旺季分揀人員又累又不出活兒,留倉壓貨的情況時有發生。
  • 1天送200個包裹賺多少錢?快遞小哥:算了到手收入以為算錯了
    導語: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送快遞這份職業,網上都說送快遞月入過萬沒問題,那麼,快遞員真的能拿這麼高的收入嗎?其實只有親身體驗過的快遞小哥才真正明白這份工作的艱辛。
  • 快遞包裹堵門高校各有各招 自提點受學生熱捧(圖)
    舉措  北大自提點運行 「快遞一條街」沒了  網購風靡校園,也使得高校快遞包裹數量不斷攀升,各家快遞公司將快遞點搬到了學校大門口分發包裹,導致佔用了人行道,並帶來環境衛生等一系列問題。恰逢剛剛開學,大學生們網購各類生活用品的同時,也讓快遞圍住了學校周邊的道路。
  • 快遞員每天送幾百個包裹,那月入工資多少呢?真實情況讓人意外
    提起快遞員的收入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收入很高,這個行業很掙錢,像快遞員月入過萬的報導我們也經常能見諸於媒體報端;當然真正能月入上萬的快遞員也有一部分,但我相信多數快遞員月入工資會在六千到八千左右飄蕩吧。如果每天送200個包裹,像京東、順豐、郵政、德邦這些直營模式的快遞公司的快遞員的收入就會相對較高一些,因為他們的提成也很高。像京東送一個快遞可能要拿到兩塊多錢,順豐和郵政一塊多點,德邦大件都有大貨費,當然像通達系這些快遞公司也都是有大貨費的,但他們幾乎與一線的派件小哥們似乎永遠都是有緣無份。
  • 被卡在快遞點的包裹 百世快遞頻現站點老闆跑路
    被卡在快遞點的包裹一直沒有收到快遞的李海多次查詢物流信息,發現快遞到達上海寶山區百世快遞一站點之後,物流信息一直沒有更新。很顯然,快遞遲遲沒收到,因為在最後一公裡被卡住了。根據快遞信息,記者聯繫了為莉莉送來包裹的快遞員電話。對方表示,自己一周前才被招過來當臨時工,負責派送近半月以來積壓的快遞。「這個網點周圍小區多,派送起來很麻煩,再加上派費不高、快遞公司打價格戰,老闆虧了就不幹了。」這位快遞「臨時工」說道。
  • 單腿快遞小哥日送350單 今年實現「5年送50萬單」目標
    另一條,在他6歲時一場意外中失去了。&nbsp&nbsp&nbsp&nbsp他不大記得曾經肆意奔跑的感覺,但他體會過源於速度的快樂。六年前,他開始在奉賢海灣旅遊區一帶做快遞員,幾乎每天都騎著電動三輪車沿著奉炮公路,從北到南地送,深入路旁的社區、店鋪,走街串巷,直到完成手裡300多件快遞包裹的分發。
  • 10月1日起 快遞櫃行業出新規!包裹放不放快遞櫃你說了算!
    「以往收件人不在家時,我們需要投遞好幾次,現在只要放進快遞櫃裡就行了,投遞效率大大提高。」快遞員小張說。據了解,太原市目前的智能快遞櫃主要有豐巢、近鄰寶、中郵、日日順等品牌,數量超過了1萬組,主要分布在大中專院校和比較大的住宅小區。
  • 上海申通多站點爆倉 快遞小哥改行送外賣無人派件
    同樣鬱悶的還有寶山區的連連,她春節後買的化妝品,2月8日就到了申通吳淞公司,如今幾天過去了,快遞仍然沒有被派件。心急之下,她一口氣給申通吳淞公司打了5個電話,但一個都沒打通。相對於韓先生和連連,家住楊浦區的小眠覺得自己還算幸運,經過4天的等待,她終於收到了姍姍來遲的包裹。
  • 雙11快遞小哥007?真的能月入過萬嗎
    「這一車113個快遞,要送到西二環旁邊的兩個小區,我們趕緊出發吧。」11月2日9時,百世快遞長沙嶽麓區一部快遞員周田一面指著電動三輪車內已碼齊的待派包裹,一面說道。11月1日,「雙11提前購」正式開賣,隨之而來的是今年「雙11」快件收寄高峰提前。迎接已經潮湧而來的包裹,長沙的快遞員有多忙?快遞員真的能月入過萬嗎?
  • 快遞員的職業,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單派件掙0.25元
    快遞員這個職業,已經到達最危險的時候!隨著這幾年電商行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的每年的快遞包裹數量是成持續上漲的趨勢。隨之各大快遞公司也是為了搶佔自己的市場相互也是打得不可開交。負責電商運輸的快遞公司也是相互之前打著價格戰。近年來快遞行業水分幾乎也是擠壓到最低,隨著處於末端的快遞員也經歷著派送費的降低。據報導,部分地區,快遞員配送一件快遞只能轉到兩毛五!據了解,部分地方由於快遞派送費下降,到快遞員手上派送費降到4毛錢,扣除簡訊費電話費後,平均一單也就0.25元。
  • 快遞小哥接特殊「配送單」:叔叔,能把我當包裹寄回家嗎?
    春節將至正是配送快遞繁忙的時候南京的一位快遞小哥卻意外接了個沒有派件地址的「單」他「撿到」了一個跟家人走散的小男孩>溫言安慰和體貼照顧後孩子破涕為笑並用稚嫩的童聲說:「叔叔,我要寄快遞,可以把我當包裹送到我家嗎?」
  • 44歲「單腿快遞哥」幹活麻利 日均送157件
    快遞員工作很辛苦,行業內多數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工作中,很多人因為吃不了苦,幹不了多久就另謀職業了。然而,在省城尖草坪區恆山路光社街道文明街附近的某快遞公司太鋼分部,有一位殘疾快遞員:單腿拄著拐,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來整理包裹;8點出發,載著滿滿一三輪車快件往自己負責的7個區域派送,風雨無阻,幹勁兒很大,平均一天能送157件快遞。
  • 高峰日送七八百件爬上百層樓 泉州快遞員的「最」生活
    一天要送200多件快遞從早上6點忙到晚上10點今年32歲的邱進軍從事快遞行業已經三年了。採訪中,他向記者介紹,他一般早上6點起床,簡單吃個早飯就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約7點,小邱開始揀貨,把早上要派的快件分揀裝車,忙到早上8點半,開始派件工作。小邱告訴記者,他負責的範圍是田安北路、刺桐北路、湖心街、東湖街這一區域。一早上跑了多個小區後,到中午12點多才會停下來吃午飯。
  • 這個「快遞姐姐」不簡單 50公斤的包裹 她能抱著跑
    湯明蘭每天帶著兒子一起送快遞記者劉斌攝武漢晨報訊(記者趙歆通訊員曾晨)8月8日下午3點,在位於佳海工業園的圓通速遞盤龍城分公司裡,快遞員們正在領取所負責片區的包裹,緊張準備下午最後一次派件。在眾多男性面孔中,扎獨辮的快遞員湯明蘭特別顯眼。「下午一共要走6個站點,3個大單客戶。」她一面埋頭掃描包裹一面向記者介紹,一旁3歲的兒子「淘寶」正在專心玩著玩具。不到15分鐘時間,100多個包裹就已經被分區打包好,搬運上車,一切準備妥當後,滿臉掛滿汗珠的她招呼孩子一起上車,開始下午的派件。
  • 包裹俠 快遞櫃 校園快遞最後一公裡滿地商機
    學校在生活區2樓,租給他18平方米的房間,一年房租2萬多元。張鑫又僱了幾名兼職學生,定時把快遞從校外拉回來再派送。除此之外,學生們還能在張鑫這裡郵寄快遞,貨架上放著一堆順豐、中通、圓通的面單。「挺方便的,不擔心拿快遞不及時會被扒亂,找不見或者排長隊。」來取快遞的學生小劉說。
  • 凌晨3點還在送件 快遞小哥你不睡的嗎?
    近些天來,包裹進入集中派送高峰期,不少市民可能半夜時分還遇到快遞員按門鈴派件的情況。網購的市民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有收件信息?快遞員又是如何馬不停地送件的?這兩天,早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陳小姐說,近日在小區遇到快遞員時,每個人都是匆匆忙忙。有快遞員因要送的件太多,臨時叫朋友幫忙投件。 「我只想說這位大哥真的太拼了,一晚上不是在送快遞就是在送快遞的路上,不用睡覺的嗎。」市民莊女士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並貼出「取件通知」的一張截圖。截圖顯示,凌晨1:28、3:54、7:21都有包裹入櫃的信息。
  • 「雙11」過後 1330多萬件包裹湧向遼寧
    11日下午5點多,我被上門收件的快遞員劉師傅帶走了,然後就等著派件…… 噢,記者姐姐來了。不用我說了,讓她告訴你吧。 收件的師傅來了一個個過秤 一個個貼單 現場 11月13日傍晚,瀋陽市渾南區文匯街上一家浴服廠的庫房外。某快遞公司的孫師傅正在一大包一大包地往廂貨車上搬貨。 「平時收貨用不上半小時,今天我是下午4點半來的,現在還沒完事兒呢!」
  • 送1單快件能掙1塊錢,鄭州月薪過萬的「五星快遞員」是如何煉成的?
    他每天所服務的眾多收件人絕對不會想到,眼前這個靦腆寡言的快遞小哥,是德邦快遞鄭州區域949名快遞員評選中排名最高的「五星快遞員」。6點半起床,7點出門,四年多的快遞員工作,使得杜學彬的作息非常固定。「我是在2016年的時候,成了德邦的快遞員,那時候因為剛買房,還款壓力大,就想著找一份多勞多得的工作。」今年33歲的杜學彬在他們部門也算得上是老員工了,支持他每天拼命工作的動力也很簡單:多掙些錢,改善家裡生活條件。7點半,部門點名後,忙碌的一天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