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文旅融合發展的創新樣本 從挖煤煉鐵到弘文興旅的澤州模式

2021-01-10 奇創旅遊集團

前言

澤州縣境內山雄水秀,風光旖旎,它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澤州是全省煤鐵資源大縣、更是文物資源大縣,全縣文物點有1611處,位居全省第一。這裡人文底蘊深厚,名鎮古村、民俗文化、神話傳說、宗教文化、商賈文化等豐富多彩。這裡物阜民豐、美味佳餚無數,都具有較高的旅遊開發價值。但澤州長期以煤鐵能源經濟為主,旅遊價值嚴重被低估。黨的十八大以來,澤州致力加快轉型跨越發展,從此開啟了由「挖煤煉鐵」到「弘文興旅」的發展之路。

澤州項目位於山西省東南部,是山西通向中原的重要門戶,澤州縣域圍繞晉城市城區呈環形分布,典型的「有縣無城」。區內文物古鎮古村眾多,旅遊景區存在文化挖掘力弱、文物資源保護性開發不足等問題。如何深度挖掘區內豐富的文化資源、凸顯「古韻澤州」特色,如何有效借勢「丹河新城」縣城建設契機、融入旅遊休閒業態,打造為澤州全域旅遊發展龍頭引擎,成為本項目的重點及難點。項目組在深入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針對澤州全域發展現狀問題,提出了文化活化、城旅融合、IP引爆三大策略,重構澤州全域旅遊發展路徑,推動澤州全域旅遊創新發展。

一、文化活化:文化旅遊雙輪驅動

1●構建文化旅遊吸引核心

規劃建設重大文旅項目,活化沉睡的文化,打造文化旅遊體驗核心產品。一方面突出「古韻澤州」傳統文化基因,打造包含司徒小鎮、大陽古鎮、高都古鎮在內的古鎮休閒核,構建古鎮民俗文化體驗「金三角」;同時打造晉廟鋪國學小鎮、山河太極小鎮、金村星宿小鎮、巴公裝備製造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另一方面挖掘提升旅遊景區文化內涵,如珏山景區通過放大「雙峰吐月」中秋賞月民俗基地的傳統文化內涵,放大「月亮」IP,豐富夜間文化體驗業態,推進珏山景區提檔升級,打造大珏山旅遊度假區。

2●文化演藝和非遺進景區

以創意做活文化,大力發展旅遊演藝,讓傳統文化進景區、進鄉村、進城市,創新可觀、可玩、可享的旅遊新業態,讓沉睡的文化「活起來」。規劃在珏山景區設置仙意珏山月光影秀演藝區,以豐富的水秀、光影秀、夜演等項目,豐富全月光產品,點亮珏山的山水;規劃將司徒小鎮景區以「老山西民俗+鄉村旅遊」為特色,打造老山西文化印象基地和晉城美食旅遊地標,進一步豐富創新《千年鐵魂》、《又見老山西》《晉商家風》等鄉村文旅演藝,導入非遺文創等旅遊業態,打造觸摸山西五千年文化脈搏;規劃將大陽古鎮景區打造全享式明清古鎮文化生活體驗基地,推出《飛燕省親》情景劇,以飛燕省親遊線為脈絡,構建陽阿迎賓舞、篝火歡慶典、民俗狂歡會、鐵花煙火秀等夜遊場景,全方位展現明清古鎮晉商市井文化場景,演繹大陽古鎮千世情緣,打造晉城版「清明上河園」。通過文化演藝、非遺傳承,讓文化「活」起來,讓景區「嗨」起來。

3●開發系列文化創意產品

規劃著重推進文化商品與傳統文化和技藝深度融合,圍繞「無中生有」大創意,賦予魯村小米、山楂紅酒、巴公大蔥、大陽饌面、澤州鐵器、媧皇玉等文化內涵,創意開發和包裝旅遊產品,包裝形成了澤州黃、澤州紅、澤州黑、澤州綠等一批具有澤州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體系,塑造「澤州禮物」旅遊商品品牌,有力地促進農林文旅康產業融合發展。

4●打造文化旅遊節慶品牌

將節慶營銷朝著品牌化、主題化、體驗化方向打造,做到「月月有賣點,四季有節慶」,增強遊客互動體驗,實現澤州四時有景、四季可玩、全域精彩。重點策劃組織一場國際新文創大賽,圍繞澤州文化遺產IP和產業資源發揮想像,設計創意旅遊商品,通過文創的力量,向當下年輕消費群體傳播澤州文化。策劃組織鄉村藝術節、清爽夏日祭、珏山賞月節、新年賀歲集四大品牌節慶,做足四季體驗活動,活化常態化活動,聚集人氣,引爆市場。

二、城旅融合:產城人文融合發展

澤州將文化旅遊作為城市運營發展的一種手段,融入丹河新城的建設,結合生態人文環境打造,導入文旅休閒業態,激活新城商氣,實現城鄉交合互補,人文生態融合。

1●產業城鄉相互促進

抓住「丹河新城」建設契機,以主客共享為理念,推進城旅一體化發展,打造澤州城市花園客廳、城市商業休閒中心、旅遊綜合服務大本營,做好產城鄉融合文章。重點建設丹河新城城市綜合體,打造產業城鄉融合跨越發展的新亮點。圍繞丹河溼地兩岸,聚焦城市休閒、商業、文化和生態產業,對外招商引入時尚購物城、美食餐飲街區、濱水酒店集群、文化創意街區、濱水文化水岸等城市文化休閒項目,有效承接澤州旅遊客群,打造晉城人民及遊客時尚消費的首選地。

2●生態人文融合發展

在推進產城融合的同時,規劃也注重做好生態人文融合的文章,包裝打造了丹河龍門溼地公園、長河溼地公園、丹河都市農業休閒園集聚區、北義城田園綜合體等生態人文融合示範項目,凸顯澤州山水文化特色。整合丹河兩側的都市農業產業資源,發展成集蔬菜種植、果蔬採摘、家庭親子、特色食宿、有機產品購買等為一體的都市農業採摘基地,聯絡沿線村落,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村民建設河岸人家等農家樂,開發農業休閒與鄉村旅遊產品,拓展外圍鄉村及民居共同發展。

三、IP矩陣引爆:政府媒體合力營銷

1●搭建平臺創新文旅融合營銷

澤州縣創新全國首創融媒全域旅遊文旅融合營銷模式,打造了以「全域旅遊」為主旨,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融媒實戰營銷項目。自2017年始首開全省之先河,澤州縣委縣政府與山西廣播電視臺黃河頻道通力合作,推出《誰不說俺澤州好》電視競演活動,促進了17個鄉鎮深耕本土資源,開發全域旅遊產品。規劃提出創新《誰不說俺澤州好》節目和活動內容,通過節目搭建平臺,匯聚文旅專家,對接開發項目,聯合新媒體營銷,發掘培育網紅,構建電商渠道。使之打造為澤州旅遊宣傳推廣的強勁引擎及資源聚合的優質平臺。

2●構建「10個1」IP營銷矩陣

規劃通過落地一批文旅項目、升級一批文旅產品、開發一個「玩轉澤州」文旅地圖小程序、培植一組「網紅地標」、打造一組「澤州好禮」、培育一批「本土網紅」文旅產品和打卡地代言人、共建一組澤州旅遊黃金線路、形成一股澤州網絡熱潮、制播一檔「澤州模式」電視節目、選拔培育一批澤州文旅最具成長力鄉鎮,形成「10個1」IP營銷矩陣成果。引導各鄉鎮開發推廣一劇、一歌、一品、一地標、一美食、一系列短視頻、一批本土網紅等系列IP。藉助融媒整合營銷的方式,對當地旅遊品牌全方位提檔升級,拉動流量提升,引導流量變現,為澤州文旅發展注入了新的內生動力和活力。

結語

「澤州模式」在弘文興旅的道路上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政府、市場、媒體、投資,在此匯聚,推動澤州文旅產業提升。當前,大陽古鎮、司徒小鎮已相繼創建為AAAA級和AAA級高品質旅遊景區。同時,規劃又充分立足澤州旅遊發展實際,明確近期行動任務,有效指導其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工作。對於澤州而言,變化正在發生,也將持續發生,三年的發展與創新,「古韻澤州」從默默無名到區域知名,實現全域旅遊提質增效、跨越發展。「澤州模式」在全國縣域文旅融合、產業轉型發展領域,都有很強的借鑑作用。

本文為奇創原創內容,圖片來源於澤州政府,圖片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如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古韻澤州:開創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
    ,激發基層民眾內生動能,帶動城鄉全面發展,持續創新探索「古韻澤州 全域旅遊」發展路徑,著力構建全域旅遊發展的澤州模式。「興旅」戰略推動全域旅遊發展2016年,澤州縣圍繞「古韻澤州 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明確了「興旅」的發展思路。
  • 中國﹒澤州聚壽山五福文化旅遊節暨「誰不說俺澤州好」第三季啟動
    近年來,澤州首開全省之先河,連續舉辦「誰不說俺澤州好」電視競演,圍繞「文化+旅遊」大做文章,這既是澤州創新性貫徹落實中央五大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也詮釋了53萬澤州人民的文化自信。誰不說俺澤州好,澤州為什麼這樣好?澤州的好,是千年華夏時空「留」給澤州的。
  • 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戰場」縣域文旅面臨哪些障礙?
    縣域文旅,是指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域空間,依託縣域文化資源和旅遊資源,以資源開發為基礎,以文旅融合為特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為支撐,以特色旅遊休閒生活體驗為吸引的一種區域文化旅遊發展形態。近幾年,隨著文旅融合不斷深化以及文旅產業成為國民戰略性支柱產業,各縣域發展文旅產業熱情更加高漲。積極「跑步進場」,整合當地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加快當地文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並以此為抓手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實現縣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縣域文旅不僅關乎地方經濟發展,某種程度上,縣域文旅是中國文旅產業的「主戰場」,關乎全產業的轉型發展。
  • 模式類型:國家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
    差異化發展道路,探索符合當地實際、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文旅產業融合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等。,文化產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的三種模式:互動延伸型融合模式、重組型融合模式、滲透型融合模式。 所謂的重組融合模式,是指具有密切聯繫的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為滿足遊客愉悅性深層次需求,各自獨立的產品和服務通過產業價值鏈的重組,實現產品和服務創新的融合模式。該模式是文旅產業融合的中層次融合。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重組型模式的具有形式有:資本重組、業態重組、結構重組、商業重組等。產業創新是推動產業重組的核心驅動力,二者是互促互長的關係。
  • 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出爐 陽城縣和澤州縣榜上有名
    來源:晉城新聞網本報訊 近日,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北京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在京聯合發布了第二屆全國縣域旅遊研究成果《全國縣域旅遊研究報告2020》暨「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2020年全國縣域旅遊發展潛力百佳縣」榜單。
  • 堅定不移實施「文旅興市」發展戰略 全力以赴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興市」發展戰略的主要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學習借鑑了域外部分地區推進文旅產業快速發展的經驗做法,整理形成了《關於實施「文旅興市」發展戰略,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一、總體要求建議我市實施「文旅興市」發展戰略,應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文化自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改革創新、循序漸進、科學施策,努力做到一張好的藍圖幹到底,全力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堅定不移地走「文旅融合」產業化發展道路,積極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文與旅遊」融合共進
  • 文旅融合 產業升級——永城芒碭山旅遊區創新文化旅遊營銷模式
    開發重點漢文化研學產品和「我從漢朝來」「四神雲氣」「芒碭有禮」三大自主品牌……這些消息引起廣大市民和遊客熱議:「去過很多次,每次都有新的體驗和收穫」「感覺芒碭山旅遊區越來越好,漢味越來越濃、品質越來越高」……實際上,在永城,除了漢韻濃厚、風景秀麗的芒碭山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桃花節、梨花節、西瓜節、攝影季等旅遊節慶活動,也讓眾多鄉村旅遊點成為永城及周邊地區市民的網紅打卡點……曾經一座「因煤而興
  • 浙江開化:創新構建文旅IP體系,為文旅融合注入 催化劑
    2020年,在全國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開化縣創新構建「1+10+N」文旅IP體系,以「1個核心IP,10個優質IP」為重點發展方向,其他IP為補充的模式推出了全國首個縣域級文旅IP,為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融合發展、文旅產業升級和城市品牌提升注入「催化劑」。
  • 全國文旅融合創新模式研討會暨千歲國際西流餐飲文旅實體經濟專項...
    7月4日上午,全國文旅融合創新模式研討會暨千歲國際西流餐飲文旅實體經濟專項調研活動在太原市并州飯店召開。中國商界雜誌社常務副社長孫崇銘主持本次會議。   中國商界雜誌社常務副社長孫崇銘主持會議  本次會議針對全國文旅融合創新模式展開研討,會議上提到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與全域旅遊是大勢所趨。
  • 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2020廊坊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圓滿落幕
    大會發布了《2020廊坊文旅發展藍皮書》,全面總結了廊坊文旅系統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力舉措,創新載體助力文旅企業全面復甦的具體實招以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續寫新篇章的光明前景。>03創新參會模式本屆文旅大會採用「視頻連線+線上直播」的會議模式、「全線跟拍」的觀摩模式,通過720度VR全景、視頻
  • 文旅融合綻芬芳——靖遠縣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紀實
    、國家文化公園、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等戰略平臺帶來的政策疊加機遇,認真貫徹省市縣「十二五」、「十三五」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規劃,按照文化強縣和「全域旅遊」的思路,全力構建文化旅遊互動共進、共生互融的大格局,讓文化「美起來」,產業「強起來」,實現文化旅遊產業與全縣發展大局同頻共振、互補互興。
  • 融創文旅榮獲中國旅遊研究院「融合創新發展十大案例」及「十大...
    其中,融創文旅集團的「歡樂互聯平臺案例」和「夜夜夜阿狸」主題夜遊項目分別獲得「融合創新發展十大案例」和「融合發展十大創新項目」。同時,在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融創中國執行總裁兼融創文旅集團總裁路鵬,就「旅遊集團成長與行業發展」話題,結合融創文旅創新發展模式進行了分享。
  •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 繪好文旅融合「工筆畫」
    這3個文旅項目在西安市眾多歷史文化資源中脫穎而出,正是灃東新城文化事業繁榮興盛、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灃東新城以文化為支撐,紮實繪好文旅融合的「工筆畫」,逐漸成為西安文化旅遊產業新高地。文旅營城,創新城市發展新樣本打造文旅IP只是灃東新城文旅發展的第一步,灃東新城以重大文旅項目為引領,有機串聯文旅資源與公共資源,描繪出文旅產業相生共榮的美好圖景。
  • 壽光市文旅局:走好文旅融合「四步棋」,助力文旅發展再提升
    今年以來,壽光市以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為主線,聚焦「品牌•創新•融合」,堅持「抓點、連線、擴面、全域」的發展思路,堅持「項目帶動、節慶為媒、創新驅動、文化溯源」,真正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強文旅服務標準化建設,完善A級景區動態管理系統,遴選雙王城創建山東省精品文旅小鎮、壽光極地海洋世界和蔬菜小鎮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深化文旅融合,指導宏源、齊民思等酒業集團創建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全省工業旅遊示範基地;積極增加文旅產業新業態,爭創濰坊十佳景區,讓文化旅遊建設「強筋健骨」。
  • 縣域文旅項目的招商困境與破局之道
    正文:中國文旅產業的發展現狀已經進入了一個與以前不同的幾個階段:1、以前是資源為王到現在轉變成產品為王,傳統的大山大河雖然現在還在一定程度上還佔據著旅遊收入的主導地位,但很明顯的是現在的創新文旅產品趕超勢頭明顯;2、從增量發展到存量發展,以前大小旅遊社和景區遊客每年的增速是相當明顯,現在旅行社與景區遊客增速普遍下降明顯;3、從投資主導到運營主導
  • 持續發展!紮根縣域的文旅小鎮,如何不負眾望?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難得八天長假,得以使我離京返鄉回到家中能夠靜下心來感受下武安的發展變化,空氣品質和交通環境改善最為直觀,再就是房產拆拆建建也與全國其他縣域保持著同頻共振,不值贅述,其作為邯鄲一縣級市,鋼鐵重鎮是我對她從小便有的印象,雖說旅遊景點有幾處,也不乏自然山水輔以資本硬體堆砌的高A景區,只是缺乏文化底蘊鑄就的靈魂,發展稍慢自在情理之中。
  • 楊建國:「美學經濟」驅動修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筆者系統梳理了一下修武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一系列創新做法、經驗,修武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其實都可以歸納為一句話:「美學經濟」驅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修武的「美學經濟」模式其實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美學賦能+科技創新,而且這兩個層面能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使其互相影響、相互促進,缺一不可,最終匯總形成了美學經濟的內涵。
  • 內鄉文旅融合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力與魅力齊飛 文化共旅遊一色——內鄉文旅融合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庚子年微信抗疫演唱會、微信抗疫朗誦會,到內鄉縣長直播「賣」風景,推介內鄉文旅資源;從國家4A級景區內鄉縣衙、寶天曼、雲露山、進入文旅融合新時代,內鄉縣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依託豐富的文旅資源,堅持「發展全域化、產業融合化、業態綠色化」,強力實施文旅強縣戰略、打造文化旅遊高地,不斷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讓文化發展有活力、旅遊發展有魅力,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呈現出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前景。
  • 文旅融合發展一年間,四川曬出「六新」成績單
    這一年,全省63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落地,12類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八大文旅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刷新,295.57萬處文旅資源得到認定,藝術創作、文旅產業等6個方面成果豐碩,兩批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獲得授牌……  走進大會主題展,透視一年多來四川文旅融合發展,「六新」成績單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