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優勢產業集聚高地加速隆起 主導產業集聚度已...

2021-01-07 瀟湘晨報

日前,記者從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獲悉,作為山東省聚力打造的9大產業集聚區之一,青島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通過平臺整合資源,開展集群化和產業鏈招商,建立起從方案設計、研發創新、生產基地到人才培養的四位一體良好產業生態。目前,主導產業集聚度已達70%以上,產值佔比達80%,一個優勢產業集聚高地正加速隆起。

據悉,2020年3月,省政府印發《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5)》,位於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的青島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列入建設行動方案,打造全省國際招商產業園標杆示範區、產業引領區。2020年,圍繞該聚集區的產業定位,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迅速開展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

如何抓住濟青煙國際招商產業園建設機遇,通過國際優質資源的招引配置,撬動城市產業能級的全面提升?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重點圍繞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等數字科技領域和智能裝備、機器人等智能製造領域,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招商工作。

園區開通英、日、韓、德、法、俄語共6個語種的24小時招商服務、企業服務熱線,為全球各地企業提供有關投資政策、投資環境、投資程序等諮詢和協助。依託已搭建完成的青島德國、日本「國際客廳」,為不同國家的企業提供廣闊的技術、人才、產品、資本對接平臺,更好地服務外國企業引進來,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建設中外合作的共同家園。同時,建立專家組工作機制,邀請中方和德方產業專家、院士等參與,借力外腦,對擬入駐產業園的項目進行協助評估,同時吸引更多產業鏈企業前來築巢引鳳。

此外,園區還發揮德國法蘭克福辦事處境外招商作用,藉助海外推介會或展會等機會,重點進行推介宣傳,接洽項目後續持續跟進洽談,為產業園儲備了一批在談項目資源。按照「重大項目—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園區」的思路,重點面向境內外招引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領域牽動性強的重大項目,不斷完善、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聚,形成規模優勢。同時,積極開展以商招商,例如通過海爾引進聯合技術、開利、倍世等項目。

為促進項目加速落地,園區除給予落地項目國家、省、市普惠性招商政策外,還根據新區《關於全面提升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中德生態園)發展的意見》制定了《高端產業發展扶持暫行辦法》,為落戶產業園的企業提供產業、人才、金融等政策支持,支持企業做強做大,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此外,園區還建立投融資機制,充分發揮省、市、區新舊動能轉換等基金作用,支持重點企業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爭取上級資金支持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兼併重組和投資合作;爭取各類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投資西海岸新區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產業;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大對數字科技與智能製造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創新符合產業需求特點的信貸產品和業務。

來源: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海龍 通訊員 畢海虹 劉騰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白沙灣片區加速體育產業集聚·助力搶佔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
    白沙灣畔上的「足球明珠」--青島白沙灣足球基地2019年以來,城陽區把搶佔國際青少年足球發展高地主動融入市委發起的15個攻勢和振興青島足球的鴻篇布局中,奮力推進各項工作全面起勢,足球之城強勢崛起,「城陽經驗」、「城陽模式」在全國推廣。
  • 雲南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曲靖經開區:著力打造產業集聚高地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國際商報》訊 記者 張春濱 通訊員 楊詠)2016年6月,國家發改委批准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以來,國家級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堅定不移地把產業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以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仍是產業高地,很明顯虹吸京津冀優勢產業
    2020年5月下旬,根據北京市發布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的計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定位仍是產業高地,產值、產業能級都會進一步提升。「北京工業實力不行」——已經成為老舊的說法。根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關於加快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在2022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
  • 長沙天心區積極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 推動產業集聚與融合
    創意南城「文化+」講述天心歷史故事長沙天心區積極打造文化創意產業高地,著力推動產業集聚與融合10月27日,長沙太平街,小販挑著商品走在步道上,一旁的商鋪裡擺放著古香古色的塑像。組圖/記者華劍辜鵬博位於天心區的長沙(國家)廣告產業園。10月27日,長沙市天心區,湖南第一師範前的長沙歷史步道。
  • 世園會德國館上半年開館 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2020年再啟徵程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7日訊 2月17日,青島國際經濟合作區召開2020年園區工作會議。會議透露,2020年,園區將突出經濟建設中心,實施新一輪「2030」計劃,推動世園會德國館上半年正式開館,年內爭取新增市場主體500家以上,合作國家數量爭取突破20家。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引言樓宇經濟正成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一座座樓宇蘊藏著城市發展新內涵。樓宇崛起之處,往往隱藏著解讀城市經濟發展的某把「鑰匙」。這裡是一片肩負使命的熱土。強大的磁場吸引力下,青島中央商務區加速特色樓宇建設,推動優勢產業集聚,一座現代化的產業新城正在蛻變,未來的產業格局雛形漸顯。
  • 以千畝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青島跨越百年的變革新引擎
    疫情倒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每個城市都在搶抓以科技帶動城市創新發展的新風口。把握「網際網路+」以工業網際網路為核心的新經濟正成為帶動青島跨越百年的變革新引擎。後疫情時代,青島瞄準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正式將工業網際網路搬上城市發展的舞臺。
  • 蘇州相城以會為媒打造影視產業發展集聚高地
    新民晚報訊(記者 唐聞宜 通訊員 黃梅)為有效整合長三角影視產業優質資源,拓展中日影視產業交流渠道,助力相城打造成為長三角地區影視產業發展集聚高地。今天下午,「水墨江南的光影歷程」——2020長三角影視產業峰會在滬舉行。
  • 青島國際郵輪港區:百年啟新的青島經濟新高地
    時間流轉回到1897年,青島開埠。港口帶動了鐵路、紡織、商貿、金融等臨港產業繁榮發展。20世紀初,館陶路就集聚了50多家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到了20世紀30年代,這裡已經成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是「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加速集聚 經濟振翅騰飛
    目前,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正著力打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總部經濟、高端製造、醫藥健康、外貿經濟、機場核心七大產業集聚區,輻射湖南省5個國家級園區、9個省級園區。其中,核心平臺長沙黃花綜合保稅區已入駐企業超過500家,正著力建設「四園三中心」:加工貿易(SMT)產業園、跨境電商產業園、海鮮產業園、進口藥品產業園、高端水果集散中心、中高端進口工業品國內分撥中心、展示交易中心。
  • 300億元項目落戶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
    據介紹,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是國家賦予廣西的一項重要任務,合作區建設既是兩岸企業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也是承接兩岸產業轉型轉移與升級的重要載體,對於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廣西將在招商推介、要素保障和優化環境等方面下功夫,朝著將合作區打造成為兩岸產業合作引領區、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目標努力。
  • 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加速打造開發開放硬核突擊力量
    2019年度,作為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的核心區,梅山保稅港區地區生產總值193.47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58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198億元,貨櫃吞吐量約480萬標箱,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較高增長率。大開放中搶抓機遇,大改革中謀求定位。
  • 打造高鐵樞紐商務區 成都東客站加速優質產業集聚
    2017年,成都東客站樞紐經濟集聚區(以下簡稱東客站集聚區)被列入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旨在以功能複合、產城融合、和諧宜居的TOD發展模式,打造中西部一流高鐵樞紐商務區。在投資東客站集聚區的企業看來,交通樞紐帶來客流、商務流、資金流、信息流,有利於發展商務商貿業,重點發展商務服務、精品商貿、酒店會展等相關產業。規劃伊始,東客站集聚區就致力於打造 「綠色、開放、文明」的高鐵樞紐商務區。依託成都東站國家級高鐵樞紐,東客站集聚區做大做強東客站樞紐經濟、總部經濟、流量經濟,力爭成為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重要站點。
  • 嘉興南湖打造微電子產業高地
    「通過『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嘉興南湖微電子產業平臺將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強力引擎』,有力帶動南湖區微電子產業,助推打造數字經濟高地。」南湖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至11月,該平臺完成工業總產值403.18億元,其中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約226.45億元。
  •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山東加力產業轉型,推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山東已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圖為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長鯨一號」。「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涉及山東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潛力產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能否做優做強做大關係到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此,山東創新推進辦法,建立協調推進體系,逐一構建「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6個1」推進體系,即由1名省級領導牽頭、1個專班推進、1個規劃引領、1個智庫支持、1個聯盟(協會)助力、1隻(或1隻以上)基金保障。
  • 中日兩國經濟合作新增長點:各地的中日產業園區都有哪些?
    其中,瞪羚谷片區,是合作示範區的成熟核心區,將重點發展動漫遊戲、數字媒體、文化會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等產業細分領域;騎龍片區著力打造中日聯合創新創意中心;未來科技城是成都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所在地,未來將重點發展航空經濟、文化旅遊、文化教育等產業細分領域,著力打造中日「文化+」合作示範高地。
  • 廣西召開推進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
    會議認為,廣西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建設是國家賦予廣西的一項重要任務,做好合作區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合作區建設既是兩岸企業共享「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也是承接兩岸產業轉型轉移與升級的重要載體,對於推動該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兩岸產業合作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 肇慶西江高新產業園加速產業集聚
    「永安鎮將從典型的農業鎮向工業鎮跨越,成為西江先進位造業走廊的重要載體,肇慶新區實體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永安鎮鎮委書記謝澤明告訴筆者,成熟的園區、便利的交通和優質的服務,將加速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以「硬聯通」優勢為基礎,鼎湖在永安鎮建立肇慶西江高新產業園。該園規劃面積為247.95公頃,約3719畝。園區由三個區塊組成,東至夏江村委會,南至西江堤圍,西至永蓮公路,北至江溪村委會。
  • 國家級伊寧邊境經濟合作區簡介
    十八年來,伊寧邊境經濟合作區在伊寧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託伊犁河谷不可替代的戰略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的綠色資源優勢,確立了「環境立區、工業強區、商貿興區」三大發展戰略,圍繞「工業、商貿流通業、房地產業」三大產業板塊,全力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汽車為主的製造業,建築陶瓷為主的新型建材業,煤電煤化工產業,紡織、服裝、小家電等其他類輕工產品加工業等五大支柱產業。
  • 六大未來產業集聚蘇州相城
    日前,國際創新創意產業投資合作促進中心長三角分中心(GCIPC長三角分中心)揭牌儀式在蘇州相城舉行,未來該中心將結合蘇州相城經開區產業發展的定位,通過引進國內外頂尖人才,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能帶動新興產業顯著發展的國際化科技創新、人才集聚、資本賦能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