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真主黨威脅駐中東美軍

2020-12-11 新華網客戶端

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5日警告,駐中東的美國士兵、軍艦、基地要為美軍襲殺伊朗高級將領卡西姆·蘇萊曼尼「付出代價」。

美聯社認為,真主黨發聲令因蘇萊曼尼遭襲身亡而高度緊張的中東局勢再度升溫。

【瞄美軍】

美聯社報導,這是納斯魯拉首次公開回應蘇萊曼尼遭襲身亡。不清楚他講話的地點,講話視頻經由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數塊大屏幕播放。

納斯魯拉說,回應蘇萊曼尼之死不僅是伊朗的責任,同樣是盟友的責任。

美軍3日發動空襲,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炸死蘇萊曼尼等人。蘇萊曼尼生前領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聖城旅」涉足敘利亞、伊拉克、葉門、黎巴嫩等中東國家。納斯魯拉說,蘇萊曼尼新年在貝魯特度過。

納斯魯拉說,蘇萊曼尼之死,「公平的懲罰是襲擊美國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軍事基地、海軍艦船、每一名美軍軍官和士兵。是美軍殺害了他們,由美軍付出代價」。

納斯魯拉戳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的「痛點」:「當美軍官兵的棺材開始運回美國,川普及其政府便會明白他們實際喪失對這一地區的影響,同樣將在(2020年總統)選舉中落敗。」

根據美國國防部去年底的指令,美國陸軍第82空降師派遣大約750人至科威特。襲殺蘇萊曼尼以後,美軍又向中東增兵大約3000人。不算上述兩次增兵,美軍去年5月以來已經向中東增兵大約1.4萬人。

【揭傷疤】

黎巴嫩真主黨20世紀80年代創建,1997年起遭美國政府列為恐怖組織,多次受到制裁。

納斯魯拉5日提醒美方,曾經趕走美國人的「襲擊者還在,人數增加」。

美聯社解讀,納斯魯拉所提往事是指,1983年貝魯特一座美軍海軍陸戰隊兵營爆炸,241名美軍士兵死亡。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後續宣布從黎巴嫩撤出所有美軍士兵。

這家媒體推測,中東不少民間武裝可能會為蘇萊曼尼之死「出頭」。

納斯魯拉說,蘇萊曼尼是伊朗的關切,同樣是整個「抵抗軸心」的關切。

美聯社報導,「抵抗軸心」是指一批活躍在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葉門、巴勒斯坦的反以色列武裝組織。

早在真主黨發出威脅以前,美方有所警戒。美國國防部一名要求不公開姓名的官員3日告訴美聯社記者,五角大樓準備從駐紮義大利的一個美軍陸軍旅調兵130人至700人前往貝魯特,保護駐黎美國大使館安全。

【憶老友】

納斯魯拉5日在講話中回憶與蘇萊曼尼的往事,說自己不久前提醒後者「加小心」。

「我告訴他……美國媒體、雜誌集中報導你,把你的照片印在頭版,稱你為『不可替代的將軍』,這會觸發刺殺行動,」納斯魯拉說,「他(聽後)大笑說,為我祈禱吧。」

納斯魯拉說,蘇萊曼尼1月1日到訪貝魯特。

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阿里·哈梅內伊的網站去年9月發布一張合影,顯示蘇萊曼尼與哈梅內伊、納斯魯拉並排站立。

更早以前,這家網站2016年發布2000年所攝三人合影,顯示哈梅內伊把一本《古蘭經》交給納斯魯拉,蘇萊曼尼笑著看向兩人。(杜鵑)(新華社專特稿)

相關焦點

  • 黎巴嫩真主黨領袖誓言報復:美軍士兵將躺在棺材裡回國
    參考消息網1月7日報導英媒稱,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哈桑·納斯魯拉1月5日說,駐中東的美軍要為殺害伊朗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付出代價,並警告說美軍士兵將躺在棺材裡回國。報導稱,由伊朗1982年幫助成立的黎巴嫩真主黨是伊朗所支持的地區軍事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納斯魯拉說:「公正的懲罰將(瞄準)美國在本地區的軍事存在:美國軍事基地、美國軍艦、在我們國家和這一地區的每一名美國軍官及士兵。」
  • 黎巴嫩真主黨秘書長稱「以色列想暗殺我」,威脅飛彈數量已翻一倍
    據衝突網站南方陣線報導,黎巴嫩真主黨秘書長哈桑·納斯魯拉周日對黎巴嫩al-Mayadeen電視臺說,2020年,真主黨將其飛彈武庫的規模擴大了一倍,並將整個以色列領土置於其精確飛彈的射程之內。
  • 從黎巴嫩歷史看中東亂局
    1978年9月6日,應當時美國總統卡特的邀請,埃及和以色列籤訂了《戴維營協議》,推動了中東和平進程,卻分裂了阿拉伯國家之間的信賴。在埃以建立外交關係後,阿拉伯國家逐步了承認了以色列,這樣就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支持越來越少,巴勒斯坦問題已不再是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問題,而變成了單純巴勒斯坦人自己的問題。這時,以色列人認為時機已到,是時候清除巴解組織這個威脅了。
  • 黎巴嫩真主黨領袖警告:美軍將在棺材中被抬回美國
    原標題:黎巴嫩真主黨領袖警告:美軍將在棺材中被抬回美國   黎巴嫩真主黨領袖警告:美軍將在棺材中被抬會美國,川普會輸掉大選!
  • 中東媒體:伊朗向黎巴嫩真主黨轉移飛彈,射程覆蓋以色列
    另據以色列馬坎新聞社12月31日報導,伊朗革命衛隊聖城部隊的一名消息來源承認,德黑蘭最近向黎巴嫩真主黨組織移交了射程約500公裡的中短程飛彈,它可以瞄準以色列的任何點。他解釋說,一些革命衛隊人員駐紮在敘利亞和黎巴嫩,並負責幫助真主黨在安全的地方安裝飛彈。如果伊朗領土受到任何攻擊,以色列領土就會遭到襲擊。
  • 以色列在中東誰都不怕,為何特別忌憚黎巴嫩真主黨這個小武裝組織
    根據以色列方面報導稱,以色列大使在聯合國上上,痛斥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在維和人員的鼻子底下進行邊界射擊。以色列特使吉拉德·埃爾丹在致安全理事會的信中警告說,暴力升級可能對黎巴嫩造成「可怕的後果」。
  • 以軍稱擊落一架黎巴嫩真主黨無人機
    新華社耶路撒冷11月10日電(記者尚昊)以色列國防軍10日晚發表聲明說,以軍當天擊落一架隸屬於黎巴嫩真主黨的無人機。 聲明說,一架隸屬於黎巴嫩真主黨的無人機當天從黎巴嫩進入以色列領空。以軍對該無人機進行全程監視,並將其擊落。無人機對附近社區和以軍未造成危險。 目前,黎巴嫩真主黨方面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 黎巴嫩總理異國辭職為哪般
    他在聲明中指責伊朗幹涉阿拉伯國家內政,「想要摧毀阿拉伯世界」,而黎巴嫩真主黨充當其「幫兇」。他說,在黎巴嫩,真主黨利用所掌握的武裝力量,製造既成事實,形成「影子政府」。受真主黨和伊朗的影響,黎巴嫩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變得糟糕。
  • 以色列又要出手,定點清除真主黨領袖,戰鬥或在新年夜打響!
    以色列又要出手,定點清除真主黨領袖,戰鬥或在新年夜打響!阿拉伯通訊社12月29日消息,相關情報顯示,以色列準備對黎巴嫩真主黨領導哈桑·納什魯拉採取定點清除行動,並且行動時間就設定在了2021年新年的夜間。
  • 歐盟確認黎巴嫩真主黨參與保加利亞恐怖襲擊案
    歐盟指責真主黨參與了在保加利亞的布爾加斯市發生的襲擊活動中國網11月7日訊 據卡達半島電視臺網站11月5日報導,歐盟駐貝魯特大使安吉利亞宣布,歐盟認為黎巴嫩真主黨參與了恐怖活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歐盟斷絕了與真主黨的關係,因為歐盟清楚,真主黨是黎巴嫩政府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真主黨的武裝分支與政治分支是不同的安吉利亞表示,歐盟各成員國就「將真主黨列入歐盟的恐怖組織名單」這一決議已達成共識,因為「歐盟反對『有罪不罰』。
  • 美國制裁黎巴嫩議長並指真主黨為恐怖組織,黎防長:我們不想內戰
    4月6日,他在約旦舉行的關於中東和北非問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上說,黎巴嫩是一個「馬賽克國家」(意為國家被各種武裝勢力割據、領土呈碎片化),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加以處理。   他對記者表示:「我認為,(美國)對黎巴嫩的政策不會奏效。」他指的是美國政府對黎巴嫩真主黨的做法。真主黨得到了伊朗的財政和軍事支持。
  • 川普堅持從伊拉克阿富汗撤軍,塔利班和伊朗終成為中東最大贏家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關於在聖誕節之前撤出阿富汗,所有美軍聲明完全是出於國內政治局勢考慮。美國觀察家警告說,這將削弱談判的槓桿作用,同時將阿富汗交還給塔利班武裝,塔利班武裝將全面控制阿富汗。同時,美國方面稱,不單單美軍從阿富汗撤離會出現問題,美軍從伊拉克出現也將遭遇到全面失敗:伊拉克將交付給伊朗。
  • 以色列要求歐盟將黎巴嫩真主黨整體列為恐怖組織
    以色列駐德國大使傑雷米·伊薩查羅夫12月19日要求德國及其他歐洲聯盟成員國將黎巴嫩真主黨整體列入恐怖組織「黑名單」。伊薩查羅夫接受德新社採訪時說,不應區別對待真主黨下屬的政治機構和軍事機構,「這一組織的軍事機構和所謂『平民』機構沒有區別」。
  • 阿盟將黎巴嫩真主黨定性為恐怖組織
    新華社開羅3月11日電(記者陳霖)據埃及官方媒體中東社報導,阿拉伯國家聯盟(阿盟)11日發表決議,將黎巴嫩真主黨定性為恐怖組織。  總部設在開羅的阿盟11日召開成員國外長會議。會議決議指責「恐怖主義的(黎巴嫩)真主黨」資助和訓練恐怖組織,造成地區安全局勢動蕩。
  • 以色列大量坦克開赴邊境,踐踏黎巴嫩主權,真主黨手持火箭筒抗衡
    此前以色列坦克遭到真主黨襲擊根據以色列方面報導稱,從11月23日開始,以色列軍隊與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在以色列與黎巴嫩邊境線上再度展開對峙。從目前公開的畫面來看,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被真主黨武裝分子用RPG火箭筒直接瞄準,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與以色列大軍展開了全面的武裝對峙行動。這是以色列再度與伊朗系武裝爆發衝突。
  • 躲不過的中東亂局!2020第一天,美國在伊拉克很狼狽
    當地時間12月31日,數百名示威者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前集會,抗議美軍空襲伊拉克。2003年,美國人出於一己私利,推翻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號稱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民主和自由。新年之際,美國人收到了一份大禮:2019年的最後一天,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遇了圍攻。當地時間12月31日,數百名示威者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前集會,抗議美軍空襲伊拉克。數百名伊拉克人在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前投擲石塊、焚燒美國國旗,試圖衝進建築物內,並與發射催淚瓦斯的警衛發生衝突。
  • 黎巴嫩「變天」:大國夾縫中的亂局
    黎巴嫩當時的目標是變成「中東瑞士」,貝魯特要變成「中東巴黎」,後來黎巴嫩的發展確實也不錯,在中東頗為亮眼。事情的轉折發生在1956年。當年10月,英法聯軍為爭奪蘇伊士運河控制權(埃及要國有化)對埃及採取軍事行動。在英法停火之後,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要求,必須搶在蘇聯之前介入中東局勢,填補力量真空。
  • 黎巴嫩真主黨火箭彈首次擊中以色列太巴列市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以色列近日連續空襲黎巴嫩,黎巴嫩真主黨也不甘示弱,接連還以顏色。15日,3枚由真主黨武裝發射的火箭彈擊中以色列北部距黎以邊界30多公裡的太巴列市,造成至少8人受傷。  這是真主黨的火箭彈擊中的距離黎以邊界最遠的城市。太巴列市有建築物在真主黨的火箭彈襲擊中遭到了破壞。
  • 黎巴嫩高調樹立紀念碑!重現蘇萊曼尼被斬首時刻,畫面有模有樣
    據美國《航空學家》1月3日報導,當日,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的兩張照片頗引人注目,這兩張照片顯示,在號稱中東"小巴黎"的中東小國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街頭某處,突然豎立起了一座特別的紀念碑。之所以說是引人注目,是因為該紀念碑紀念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伊朗革命衛隊"聖城軍"司令蘇萊馬尼少將。其在一年前的同一天,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被美軍MQ-9A"死神"無人機空襲身亡。
  • 2021年如美伊爆發戰爭,將是大規模暗殺戰,真主黨已被盯上
    在全世界人民陪伴自己的家人度過這個不尋常的2020年的時候,黎巴嫩真主黨領袖哈桑·納什魯拉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他成為了美國下一個暗殺目標。而專家預測一旦美國和伊朗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爆發戰爭,大規模暗殺行動將不可避免。人類最恐怖也最醜惡的戰爭形式,將成為主旋律。根據以色列《耶路撒冷報》報導,最近美軍中央司令部米利司令來到以色列,討論一起暗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