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晴,開始活動。
上午吃過早飯,我就急匆匆趕往中國大使館,向政務參贊和文化參贊報了個到,歸途中,我們去買了據說是德黑蘭獨一無二的牛角麵包,還去了附近的一個超市轉了一下。雖然這個超市不是非常大,但可比伊斯蘭瑪巴德的商場大上了不知道多少倍。不過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收銀員幹起活來慢條斯理的,一會兒同別人聊兩句天,一會兒再數數收款機裡的錢,本來我們前面只有2個顧客,結果我們也等了10分鐘。更讓人受不了的是,這裡的收銀員居然都是坐著收錢的,感覺就像改革開放以前的合作社裡的大媽。
眼看快到11點了,我就急忙打了個計程車趕到了文化指導部。結果在乾等了近一個小時以後,居然告訴我不用等了,說我的翻譯會帶給我的。於是乎,我又急急忙忙地趕回了住處,緊趕慢趕把一篇約稿寫完,我的「翻譯」就到了。然後,我們就開始今天的行程。
首先我們去的是自由紀念碑,這座幾十年前修建的建築位於德黑蘭國際機場出口不遠處,是近代伊朗的象徵,前巴列維王在位時常在此迎候來訪的各國政要。我們去的時候,紀念碑正在進行裝修改造,周邊被圍了起來。不過,紀念碑底下的博物館還照常開放,而且門票很便宜,才6000裡亞爾。博物館裡面的那些現代畫和抽象藝術並不讓我感冒。倒是我們坐電梯到了紀念碑頂部,從那裡向四周眺望景色很不錯,於是我抓起照相機狂拍了一通,過了把手癮。從紀念碑的頂部,我們可以望到德黑蘭北面的山,也正是這座山給德黑蘭帶來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現在還不是下雪的季節,否則我一定會以紀念碑和雪山為背景留影紀念。
接下來,我們選擇了傳說中的德黑蘭地鐵。德黑蘭的地鐵目前只有3條線路可供乘客選擇,1號線、2號線和5號線。1號線和2號線在中間部位有一個交叉點。5號線同2號線的最西端相連,向郊區延伸,不過並不是很長。德黑蘭地鐵是伊朗的總統工程,而它的全部車廂、車頭及相關技術全部由中國公司提供,它的軌道線路也是由中國公司幫助施工完成。德黑蘭的老百姓非常喜歡這條地鐵,不僅因為它的車廂寬敞明亮、價格低廉(單程票價才8角人民幣左右),更因為地鐵可以讓人們在路上高峰時期順利到達目的地,而不會因德黑蘭的大堵車而耽誤時間。德黑蘭的市民為擁有這樣一條地鐵而感到驕傲,看到我在車廂裡照相,他們紛紛都擺好了姿勢。
下了地鐵,我們乘計程車到了一個公園,由於是下午4點鐘,因此公園裡十分安靜,遊人很少。值得一提的是,德黑蘭的公園全部是免費的,到了周末和晚上,伊朗人就會全家出動,帶著地毯和食物到公園裡野餐。這是伊朗人的一個習慣,而且他們吃飯的時間都比較晚,一般來到公園都是在8點以後了。從公園出來,我們到了附近的一個小市場參觀,市場裡蔬菜、水果、珠寶、服裝、鞋帽應有盡有。在小市場的時候,我們遇到了一個法國來的旅行團。這個團的團員全都是老年人,他們舉著攝像機和照相機一陣拍,感覺比小孩子還好奇。從市場出來,我們就打了計程車去北部的山上玩,從半山腰開始,就有裝飾得燈火輝煌的飯店在營業。而且隨著小路的盤旋上升,飯店依然有增無減。翻譯告訴我,要是爬到山頂的話估計得需要2個小時。看看時間實在不夠充裕,不得已我們只好放棄了登頂的計劃。下山途中,我們選了一家飯店用晚餐,內容就是烤肉串和可巴巴(把肉餡做成蛋卷狀烤著吃)。吃過晚飯,我們又下山到了德黑蘭西部富人區參觀了兩家大商場,我和翻譯一致得出的結論就是,你能想到的東西,德黑蘭都有得賣,關鍵是看你是否有足夠的錢。終於將這兩個商場也逛完了,拖著沉重的腳步我回到了住處。(文·圖:孟祥麟)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