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的盛明蘭,雖然只是庶女一枚,卻極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處世之道,不爭不搶,安穩長大。不冒頭,不掐尖要強,是衛小娘給她從小就灌輸的思想。
世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把它當真了的女子,最終恐怕會吃到「無才」的惡果。其實有德無德並不在於是否有才,關鍵看人。
明蘭一直都是很有想法的人,並不如她所表現出來的,如無害的小白兔一般。和祖母爭辯讀書有用還是無用時,你就會發現,她始終活得很清醒。
所謂的讀書無用,只不過是束縛女子的一種手段而已。一輩子渾渾噩噩,圍著某一個男子轉,乖巧聽話,又好擺布,最終遂的是男人的願。
祖母也很欣慰明蘭的通透,不讓讀書明理,那是短見,世家大族的女子,都是要明事理,掌中饋的。越是世家大族,反而越重視子女的教養。
盛家大娘子就沒什麼見識,所幸太憨,就是壞也壞不到點子上。她會不滿,會抱怨,被反駁了也會露出一張生無可戀的臉。對庶子最大的怨念也就是希望他名落孫山,明蘭很羨慕她這樣的活法,可是,祖母對明蘭說,她一定要清醒地活著才行。身份地位成長環境不同,處世方式就不同。
盛家允許女兒讀書,對於小公爺來說,讀書大概是他最快樂的日子,他可以看到他的「六妹妹」。就那樣悄悄地看著,不說話也好。
其實,在課堂討論問題也挺好的,一不小心就成了辯論賽。說嫡庶,說長幼,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表達心中所想,或懟人或吃瓜,也挺開心的呢。
二叔這個別人眼中的「花間浪子」,說話也不注意場合,什麼「妻妾成群,日夜耕耘,」如果不是夫子咳了一聲,你還可以再大膽些。
女孩子懟起人來,也挺讓人眼前一亮的。總說次子不行,「次子外強中乾,也不妨礙長子碌碌無為。」 我無能,也不影響你平庸,家裡面熊一窩也是可以的哈。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還挺熱鬧,學究點了不發言的明蘭說話。明蘭推託不想發表言論,兩個姐姐都催她說點什麼,小公爺馬上幫她說話,說她太小了,也不必科考,沒必要因為這個問題為難她。初戀的美好,就是不問緣由的袒護,雖然許多時候都不合時宜。
二叔說,六姑娘內秀,不如聽聽她說什麼。說不定她心裡早有主意了,看著我們爭得面紅耳赤,不知心裡頭怎麼笑大家呢。
小公爺不明白,二叔對他說,他越護著六姑娘,兩個大的就越是要抬槓,還是二叔看破了一切啊。他是局外人,所以看得很明白,而元若不是,他深陷明蘭,不能自拔,反而看不清許多東西。
還有他因為擔心,因為心疼,說明蘭「不行」,他就已經失去機會了,他是真的不了解明蘭。
二叔覺得明蘭能應付,小公爺覺得明蘭不行。一個懂她,一個心疼她,換成是你,會選誰?當然是選那個既懂我又疼我的人啊,所以兩人目前都不合格。只不過,小公爺沒看到明蘭的潛力,而作為局外人的二叔看到了。
學究再次點明蘭的名,明蘭只好站起來,問二叔和小公爺問題,然後繼續吃瓜,看他們爭辯。
小公爺是家中獨子,算是比較乖的孩子。他善良單純,把世間想得太過美好,覺得人們只要謹守本分,就不會發生兄弟鬩牆的事。
二叔說他一定要多多行善,千萬別投胎成庶子,否則苦不堪言啊。
專心吃瓜的學究也聽不下去了,讓大家言談和氣些,好委婉哦。記得,我們小時候在課堂上,老師從來都是用「彈指神功」將粉筆彈到你腦殼上的,哪有那麼多的和氣?
被老師cue到的明蘭,發出了她的終極結論:賢與不賢易於偽裝,嫡庶長幼一目了然,大丈夫當忠君愛國,做個純臣,不必做無謂爭執。
小公爺很驕傲,那笑容燦爛得不得了,仿佛明蘭得了臉就是自己得臉了。
還記得之前否定明蘭的時刻嗎?這得意的小表情也是可愛了。擔心她,也要相信她是可以的啊。
當然,也有不服氣的,認為明蘭就是和稀泥,能「和稀泥」也是一種本事啊。
小公爺送給明蘭的筆,被她的兩個姐姐看到了,無奈之下,轉送給了她們。小公爺私下裡攔住明蘭,明蘭怕落人口實要走。
她對小公爺說:「你也要為難我嗎?」小公爺立刻放下了攔她的手臂,他怎麼捨得為難她呢?可是他不明白,自己對她越好就越容易傷害到她,陷入愛戀的人又怎會明白這個道理?他的心裡,始終是想對她好,只對她好,卻不料自己是個麻煩。
學子們要參加「高考」了,明蘭送出了三對護膝,唯有小公爺珍而重之地捧著它。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她心裡是有我的。
考試前焦慮的還有家長啊,大娘子拜神不嫌多,一下拜三家。盛紘笑她一下拜三家啊,大娘子讓他也拜拜,他強烈拒絕,然後大娘子出去了,他趕緊跪求神仙保佑他的兩個兒子能夠高中。那傲嬌的樣子也挺好笑的,這兩個人有時候看著還是挺相配的。
考前忙碌的不一定只有當事人,家裡下人也忙了個腳朝天。明蘭指點小桃,在人前不要喊累,否則受累不討好,職場經驗收下了。
小公爺落榜了,非常失落,但見過明蘭之後,信心立刻回來了,明蘭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光,雖然媽媽看到會很不開心。
明蘭知道「齊大非偶」,但感受到小公爺的真心,她也想奢望一下。如果感情能夠輕輕鬆鬆就放下,那麼她的心也就不會那麼難受了。
平寧郡主雖然不好相處,未來的準婆婆也不容小覷,那軟言軟語都是軟刀子,顧二叔能順暢地長大,也是幸運。
她總對丈夫說,顧廷燁還是個孩子,這麼大的孩子喲!
顧二叔能給明蘭的,是安全感和足夠的信任,他的家庭更為複雜。而小公爺缺的則是那份歷練,沒有吃過苦的他不會懂明蘭。在家裡乖久了,怕母親傷心,所以就傷自己的心。他還缺了一份破釜沉舟的魄力,直到婚姻種種不幸,他的母親才知道後悔。幸運的是,結局給了他一份平和的婚姻。
如果明蘭和小公爺換個時間認識,或許結局又不一樣了。
(圖片來自影視截圖)